《楚門的世界》經典電影觀后感
《楚門的世界》向人們展現了一個平凡的小人物是怎樣在自己毫不知情的情況下被制造成聞名的電視明星。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楚門的世界》經典電影觀后感(七篇),衷心希望能為您提供幫助!
《楚門的世界》經典電影觀后感篇1
觀看了一部名為《楚門的世界》的影片,我被他勇于追夢而深深打動。
這部電影主要講楚門是個很平凡的人,但是從出生就過著一種被電視局監視的生活,他卻一點也不知道。
他的前女友是這個節目的一個演員,但她不想一直騙楚門,就嘗試和他說真相,可楚門難以相信。
直到發現自己被很多人跟蹤、晚上海邊升起了朝陽等怪異現象,他才發現這個節目的貓膩,他為了擺脫這種監視,追求自己的自由和夢想,就想到斐濟去過一個無人監視的生活,但是一直被電視編導反復阻撓,無法逃脫。比如,有一天他坐著船想離開,可編導利用機器制造的閃電暴風雨威嚇他,故事在此出現了轉機。當他站在船上向后倒的時候,才發現四面都是墻,又發現了一個高高的階梯,一扇門出現在他的面前,他終于明白自己周圍的一切都是虛假的,他生活在編導的世界里。
這時候編導對他說:"你不能走出這扇門,如果你出了這扇門,你的生活就很不安全,你要待在我的世界里。"可楚門不愿意,于是他推開這扇門,自信地走了出去,最后他終于獲得了自由。
這是一部黑色喜劇,我被楚門這種努力追求自由和夢想的行為而感動。我也有夢想,那就是當一名救死扶傷的醫生,因此我為自己的夢想而努力,爸爸告訴我當醫生要學業優異,我刻苦學習。當醫生還要嚴謹認真,我盡力從生活中的一點一滴做起。當醫生還要有豐富的知識,尤其是科學方面的,我平時就留心這方面的知識,比如我愛看《環游地球八十天》、《是真的嗎?》等科普短片及書籍。
在學習的過程中我也遇到過許多困難,比如有時功課很緊張,沒有時間看書,理解不了一些抽象的、深奧的知識,我就擠時間,虛心問老師,問家長,上網查資料等,努力把它們弄明白,我知道一點一滴地積累,我就朝夢想更近了一步。
看了《楚門的世界》,我認為每個人都應該有夢,在追夢的過程中,要不斷克服困難,去實現自己的夢想。
《楚門的世界》經典電影觀后感篇2
之所以會去看《楚門的世界》,是由于當時瘋狂迷戀著美國演員金·凱瑞。
他幽默風趣,又擅長走無厘頭搞笑路線,因此被冠以“喜劇之星”這一頭銜。然而,金·凱瑞努力不將自己限定在“笑星”這個身份中,他奮進、突破,于是有了之后許許多多深入人心的角色,“楚門”就是其中之一。
楚門生活在一個名為桃源島的小地方,是一名保險業務員,平凡得如同你我。日子本該就這么過下去,直到有一天,楚門意外在街上遇到已辭世多年的父親,這才令他對生活起了一絲疑心。通過細心觀察,楚門竟然發現,街邊走動的人永遠都是同樣幾個,同事和妻子總像在監視他。楚門漸漸對自己身處的世界心生疑惑,恐懼萬分。
原來,整個桃源島是被搭建出來的巨大攝影棚,除了男主角楚門自己以外,其他人都是專業演員,他們出演的正是在全球放映的真人秀電影《楚門的世界》。
千思萬慮后,楚門決定逃離這個虛幻的世界,尋找真實的人生。
楚門在海上揚帆尋找出口的情節令人揪心——海天茫茫,沒有一處是楚門的藏身之處,陪伴他度過前半生的家人與朋友已不能再信任,那感受不是常人可以體會到的。
楚門的信念遠比觀眾強大得多,他專心致志地劃著小船,只為向那無邊無際的遠方奔去,那里有他所追求的自由。下一秒,小船擱淺了——原來,那一片藍天,那一抹碧海,同樣在巨大無邊的攝影棚內!楚門以為自己逃脫了,事實卻如此令人沮喪。
這時,導演的聲音響起。他告訴楚門,只要在攝影棚中,楚門始終是那個炙手可熱的大明星,他的表演讓人落淚,惹人歡笑,電視機前的觀眾可以為了看他而徹夜不眠;然而,他一旦走出了這攝影棚,就什么都沒有了……
回想自己過往幾十年的人生,不過是電視機前觀眾茶余飯后的談資,一舉一動在觀眾眼中不過是可笑的小把戲……楚門不再猶豫,打開攝影棚大門,緩緩走出去,留給觀眾一個堅毅的背影。
那一刻,我在心里歡呼不已,為了楚門的勇氣與堅持,為了他追求自由與真我的執著。不得不承認,這是一部值得人深思與討論的電影。
“楚門”這個名字,在英語里和“真實的人”同音,因此,《楚門的世界》更名為《真人秀》也不為過。電影的名字如此別出心裁,其實是創作者希望借助這部電影,來表現真實世界中每一個平凡人的生活罷了。在這個世界里,幾乎每個人都忙碌著,讓自己變得優秀,讓生活變得美好。會不會當我們回首過往時,發現自己已變得不像自己——肩負的壓力如同厚重的殼,臉上的笑容猶如冰冷的面具,一切都讓自己透不過氣來。
也許,我們都是楚門,只不過我們發現了每個角落隱藏著的攝像頭,并且愿意在它們面前展現出自己最好的一面——都說生活如戲。
或許有一天,當我們明白生活中什么對自己而言才是最重要的時,才能體會到楚門那看似愚鈍的智慧——他放手一搏,成就了自己的人生。
《楚門的世界》落幕了,而我們的世界,開始了……
《楚門的世界》經典電影觀后感篇3
電影《楚門的世界》講述的是,主人翁楚門生活在導演Christof設計的世外桃源(實際上是個巨大的攝影棚)中,由不自知到覺醒,再行動,最終突破,成功邁出畫地為牢的世界的故事。
從中我們有什么樣的反省自問呢?有多少時刻,我們活在了畫地為牢的世界里?下面我結合自身,僅從否定這一個牢籠,來闡述。
產生否定這個牢籠的來源是什么?
讀小學時,熱心地跑去給木工坐馬(那時,四伯家做房子;坐馬:木料在兩個木架子上,木工師傅工作的另外一頭需壓重穩固,用人來穩固就叫坐馬。),被五伯說成這么矮銼銼的,有什么用?內心很受挫,以后看到五伯在場就閃開去?,F在想想,當時五伯說的可能就是一個玩笑話罷了。
讀初、高中時,時不時地聽到姑姑數落老爸,那么拼命地送女孩子讀書干什么?有什么好處?。同樣的聲音,在我們大家庭、本村、鄰村都有,并不斷地向我們這個家庭襲來。我在想,是不是不要讀了,也曾彷徨過。
初升高時,保送高中的名額被頂替,據說原因是高中階段女生不如男生,坦誠地說,整個高中階段,這種觀念多多少少對我有點兒影響。
步入婚姻后,由于我的閱歷較先生淺些,當我有什么想法或感受與先生交流時,往往被有理有據地駁回或很快速地被否定。由此產生對自己想法及感受的質疑。
還有更多的時候,我基于人的惰性,找到堂而煌之的借口,行我不想,我不行的自我否定之實。
既然生活中處處會有對我的否定和自我否定,那研其原因又是什么呢?是太乎外界的評判,要從外界的評判中才能找到自己,而沒有看到自我,沒有接納自己,喜歡自己,相信自己。
那么,如何從否定的牢籠中走出來?
首先,面對真實的自己,告訴自己:自己就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自己,是最好的自己。其次,自己能做的事就是做最好自己,至于別人肯定與否,那是別人的事。第三,嘗試去做,直到走出否定的牢籠,并回饋予否定者,如每次回老家,我總是帶著幸福的笑,和熱情的問候。第四,覺知自己的言行,不成為別人一不小心的否定,多說正面肯定的話,多行踏實有益的事。第五,與先生相處中,從他的角度出發,多替他考慮,給予支持,相信回饋予我的是更多的肯定與支持。
就我練飛鷹功的例子來說說,不給自己設限,就算是設限了,也要有勇氣突破。在練習飛認鷹功時,一開始學著練就能做15分鐘,很開心,之后有很長一段時間只能維持在25分鐘之內,沒突破過,下意識里給自己定下我只能做25分鐘,在給自己設限,自我否定。兩個月后,感覺練飛鷹功有些長進,還是告訴自己要去嘗試能不能突破25分鐘,當天練下來,竟然達到28分鐘了,心中無比喜悅,這是挑戰自我、戰勝設限的喜悅。第二天,把鬧鐘設為35分鐘,先跟自己的身體溝通好,我是可以的,我會把以前的勇氣區變為舒適區。在兩個我的相互支持與鼓勵下,我總算達到了35分鐘,內心喜悅而歸為平靜。
總之,人生的美好就是像影片中的楚門一樣,不斷地覺醒,付諸行動,最終突破牢籠,實現自由的自我。
再回到自身,就是照顧好自己,強大自己的內心,不給自己畫地為牢,也能從別人畫的牢籠中走出;作為母親,更應強大自己的內心,以足夠的能量滋養到孩子們的心。
寫到這,也看到了自己正象楚門一樣,站在牢籠的門口,優雅地與Christof緩緩作別。
《楚門的世界》經典電影觀后感篇4
30年前奧姆尼康電視制作公司收養了一名嬰兒,他們刻意培養他使其成為全球最受歡迎的紀實性肥皂劇《楚門的世界》中的主人公,公司為此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然而這一切卻只有一人全然不知,他就是該劇的唯一主角——楚門。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楚門重復這靠買保險度日的時光,卻又努力尋找有關初戀真愛和斐濟島的信息,可又因為自己的父親因自己而溺水產生了對水的不可磨滅的恐懼,他又有什么辦法能離開這座島呢?
然而某天一個長相酷似亡父親的流浪漢突然出現在面前,追蹤過程中,一系列似是有預謀的奇特事件接連發生,又想起曾經無法與羅蘭交往的故事,被稱“有精神疾病”的羅蘭說過楚門的生活只不過是一場戲,所有都是假的。羅蘭結合早晨聽到描述他一舉一動的廣播,他漸漸意識到,自己似乎正身處一個無形的圈套中,身邊的所有人都是策劃者。
楚門開始了反抗,企圖掙脫這層看不清的屏障。于是真相在他的一次次沖擊下得以顯露:海島鎮就是一個巨型攝影棚,全世界都在攔著他離開,他對這種被人安排操控的感覺非常憤怒。而導演的理由卻是現實世界是病態的,而他創造的楚門的世界才是完美的。
楚門鼓起勇氣面對曾經的夢魘,他揚帆出海了。當燈塔攝影機搜索到他的身影時,暫停的播出恢復了。楚門要一直向前,向著斐濟和在斐濟某個群島等著他的羅蘭前進。導演基斯督眼見三十年的努力就要在這一刻付之東流,不甘心地命令起風暴掀大浪,企圖將他逼回去。但是楚門已經明白自己要的是什么,他對天吼道:“只有死亡才能阻止我!”基斯督最終收了手,海面重新恢復平靜,楚門的船和囚籠也走到了盡頭。他和基斯督站在出口前,進行了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談判?;苟綒v數他的成長過程,卻使他更加堅定了離開這里、離開這個虛假桃源的信念。最后,他選擇了自由和真實的世界。
這個故事給我們一個新的問題和視角,那就是人類認識世界是通過媒介與感官,然而誰也無法保證媒介和感官的真實性和可靠性,所以,從理論上來講,我們每個人都有可能想楚門一樣,在現實中無法證明自己所觀察和身處的是真實的現實。
回到現實,其實我們所認知的信息媒介,諸如電視,網絡等等,我們已經習慣認為這些渠道給我們的是真實的世界,但是實際上這些信息可能是被意志所操控,亦或是被利益所驅使,也可能是某個制度的需求,也許就是因為這樣我們不能被這些信息所操控,而要有自己對生活的判斷,堅持自我,尋找自我,擁有那份如楚門般的面對未知結局的勇氣,相信也能活出自己的精彩。
《楚門的世界》經典電影觀后感篇5
晚上看了《楚門的世界》。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結尾的時候,一直關注楚門的兩個警衛在感動過之后立馬就說:快轉臺,看看有沒有其他好看的節目。
楚門因虛假的show而被人關注和遺忘,這是對一個真實生活的人最殘酷的行為。不過好在楚門并不知道自己在被關注,也并沒有意識到自己正在被遺忘。
在謊言中生活了整整三十年,我不知道楚門內心作何感受,可能是對導演的憤怒,可能是對上帝不公的恨,可能是對真實世界的恐懼,也可能是即將要去追尋初戀的興奮。不管是什么,過去的三十年已經過去了,活在別人眼中的三十年已經不復存在?,F在的他仿佛是一個擁有成人思想的新生兒,可以真正的去經歷一遍真實的世界。
影片最后楚門站在那扇門前,聽完導演的煽情描述之后,以一句極具悲劇色彩的喜劇話語結束了自己的真人秀生活:“In case I don’t see you, good afternoon, good evening and good night.”
全世界都在為他歡呼,除了導演。
被自己控制了三十年的人突然要擺脫自己的控制了,那種失去主動權的恐懼感任誰都會害怕。都說真人秀虛偽,其實最虛偽的莫過于truemen show的導演了,楚門發現真相之后他還妄想用真情打動楚門,讓他繼續留在桃源島上,此時的他仿佛溺水的人想用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來翻盤。
影片到最后,可悲的已經不是楚門了,而是導演,演員,幕后控制者,電視機前的觀眾。除了楚門,幾乎所有人都都愿意讓自己沉浸在這個虛構的世界里,與楚門同喜同悲。
之前有看文章說,社會上大部分人看問題都不帶腦子。
包括楚門本人在內的所有觀眾都在被truemen show牽著鼻子走。生活,感情,價值觀,喜怒哀樂......
這正是映射了現實生活中各種明星在真人秀節目中制造噱頭引人矚目。
《楚門的世界》經典電影觀后感篇6
這部電影帶有一種黑色幽默,但是仔細看完又不禁令我淚目。我們多少人,雖然不像楚門一樣生活在一個被人時刻操控著的攝影棚中,但是又固步自封在了自己所以為的舒適區,止步不前。
這部電影在我看來傳遞的是一種對于理想、對于自由的不懈追求的信念。雖然被告知外面的世界未知且險惡,但是楚門依然堅定地選擇了走出桃花島,去追求自己理想的圣地斐濟。我們大都曾在幼年時許下過我長大后要成為一名科學家我長大后要成為一名宇航員等等諸如此類的誓言,但是,又有多少人,在漫長的、瑣碎的、普通的生活中,抹去了所有的棱角和追求,沉溺于生活舒適的泥沼之中。
愿我們都能做勇敢走出桃源島的楚門。
《楚門的世界》經典電影觀后感篇7
楚門之所以不愿意留在桃花島是因為在那個虛擬的世界中他的所有一切都由他人掌控,他無法真正自己獨自面對外面那個真實的世界,他需要磨煉,而不是整天待在那個沒有任何磨煉的地方過著無趣的生活。
雖然楚門生活的世界是虛擬的,無法讓他真正經歷磨煉,周圍的所有人都在騙他,其實真正的世界又何嘗不是如此呢?也許,我們自己都在騙自己,這不是更可怕嗎!現在的社會,什么都可以模擬,不是嗎!虛擬的世界,虛擬的人們,人生就好像是一場游戲,什么狀況都有可能發生,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例外!
人生就好像一場可笑的游戲,指不定什么時候會發生什么,甚至自己欺騙自己,呵呵,不可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