蜘蛛俠3動畫片觀后感
《蜘蛛俠3》不僅僅有著震撼人心的畫面,在影片的最后,毒液和沙人綁架了蜘蛛俠的女朋友,并打敗了蜘蛛俠。在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你會有不少感想吧,現在大家就寫一篇走心的觀后感吧。你是否在找正準備撰寫“蜘蛛俠3動畫片觀后感”,下面小編收集了相關的素材,供大家寫文參考!
蜘蛛俠3動畫片觀后感篇1
10年前寫的,居然在電腦里翻垃圾翻出來。難得有篇舊字還能夠耐著惡心看得下去的。
spiderman翻譯成《蜘蛛俠》,有文章更直接把小蜘蛛叫做少俠。我喜歡這樣的譯名。
Sam Raimi曾經把沙郎斯通塑造成西部女俠客,但那電影不成功。他拍的好看的還是《簡單計劃》,人性黑暗面表露無疑。《蜘蛛俠》其實不難拍,只要不是象《夜魔俠》那樣弱智的太“成人不宜”就可以。當然,也不要象《綠巨人》那樣神經的解析弒父情結。
小蜘蛛的角色很象段譽,那吐絲的功夫就象使六脈神劍,一會有一會無。只不過段王子是見了神仙姐姐有如神助,小蜘蛛卻是見了美眉痛苦無比。傻乎乎的背再多葉芝也挽不回芳心,心里大概在念叨張小嫻的“世界上最遠的距離就是你在俺面前,卻不知道俺愛著你”。
第一集是小蜘蛛的成名之路,就象靖哥哥喝了梁子翁的蛇血體力大增,或者虛竹一下得到逍遙派3大高手的內力。小蜘蛛興奮的在高樓大廈間狂折騰,要多high有多high,雖然電腦痕跡還是很重。沒關系,人人都有個武俠夢,不是嗎?
到了第2部基本沿用《超人》的劇本,演的是“思凡”,神也好俠也好,更渴望的是普通人的生活。所以織女要嫁牛郎,喬峰要去塞外放羊,令狐沖要退出江湖。20年前《超人2》里,超人為了和女記者上床,所有超能力,丟掉,丟掉。
沒看前沒想到這么多戲都是關于愛情的,不管八卦怎么傳,男女主角臺下怎么不和,但臺上,這兩個小情人的化學作用還沒消失。女的在舞臺上見到男的,立刻心如鹿撞,臺詞也忘了講。好老的橋段,可我們還是笑了。這個時候,女孩子應該都會把頭往男友肩膀上靠了吧。很好的約會電影,打斗雖多,但并不暴力。
最后面具也掉了,所有人都驚訝的發現,蜘蛛俠,“原來他只是個孩子”。綠魔的兒子發現了,女友發現了,導演得意的笑,看下一集吧。
進場的時候下著大雨。出來的時候,雨停了,天黑了,江邊的涼風陣陣吹來,愜意的不行。周末的夜晚,去看場好萊鎢的武俠夢吧,或者是,一部愛情電影。
蜘蛛俠3動畫片觀后感篇2
自從去日本環球影城完了蜘蛛俠后,我就期盼著能看一場蜘蛛俠電影,真是蒼天有眼,這個暑假正好上映了《蜘蛛俠4》,今天早晨媽媽就帶我去海岸影城,一睹蜘蛛俠的炫酷風采。
《蜘蛛俠4》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孤兒帕克從小就寄養在伯父伯母家,一天,他偶然發現了自己爸爸的公文包,包中隱藏著一項重大的發明,帕克把資料中的一個重要公式告訴了父親最好的同事——科特博士,這個公式幫助科特研究出了一種能讓人類再生肢體的藥物,可是這個藥物,還有一定的副作用,會使人變成像蜥蜴一樣的怪物,蜘蛛俠帕克開始了組織科特的艱難之旅。
在這部電影中,有勇敢正直的蜘蛛俠——帕克,有魅力勇敢的女孩——格溫,還有慈祥的伯父伯母,我最喜歡的就是幫助蜘蛛俠,打敗科特博士的女孩——格溫了。
格溫是一個金發碧眼的漂亮女孩,盡管她的外表看上去非常柔弱,可是她卻又超出常人的勇敢。當蜘蛛俠在與變異成蜥蜴的科特博士進行巔峰對決的時候,格溫她手中拿了一把電鋸,毫無懼色的向蜥蜴砍去,那么大的一個蜥蜴怪物,明知自己打不過他,卻還是勇敢的向前沖,況且她還是一個女孩。
在最后,科特博士將要實現它的大陰謀,將他研制的藥品散播到整個城市,讓人們都變成蜥蜴怪物,這是蜘蛛俠交給格溫了一個艱巨的任務,就是到奧斯公司去配制解藥,當解藥還有五分鐘就完成的時候,科特博士闖了進來,格溫躲進了墻角,大家想一想,獨自一個人,面對一個嗜血成性的蜥蜴怪物,誰能不緊張,而格溫卻非常鎮定,大蜥蜴走了過去并沒有發現格溫,就在這時,解藥做好了,最終,蜘蛛俠雨大蜥蜴怪展開了一場殊死搏斗,唱功拯救了人們。
可以說,是格溫的勇氣拯救了整個城市,拯救了全部市民。
在生活中,我們也要學習格溫的勇氣,雖然不一定要見義勇為,擔當別人遇到困難時,也應該出手相助,不能冷眼旁觀。
蜘蛛俠3動畫片觀后感篇3
蜘蛛俠只是一個普通人。
他沒有其他超級英雄的家世天賦,他有的,只是一顆善良的心。
人們總說好人不好當,對此我深有體會。我近期看了《蜘蛛俠》第一部和第二部電影,看到了主角彼得 帕克內心的糾結猶豫,就像看到了自己。
英雄由普通人組成。彼得 帕克就是一位普通人。他在紐約這個龐大而冷漠的城市生活,人們被物質所掌控。電影中用了夸張的手法,似乎是在諷刺我們真實世界中的物質高于精神的觀念;彼得 帕克總是遲到,在上學的路上趕校車從而被同學取笑,但他有一位特別喜歡欣賞的女孩—瑪麗 簡。一開始只是單相思,最后帕克終于抱得美人歸。
我想說說《蜘蛛俠》第二部中最讓我感動的兩個情節。
第一個情節是彼得帕克迷失了自己,他一直認為“能力越大,責任越大”,所以自己應該把機緣巧合中發現的“蜘蛛之力”幫助他人。但自己的生活卻越來越差:上課遲到,成績下降,連心愛的瑪麗 簡都要嫁與他人。人們歌頌蜘蛛俠之時,他只是一個不敢露面的“英雄”。
他漸漸迷失了自己,忘記了當蜘蛛俠的初衷。他可以選擇當蜘蛛俠或者是一個普通人,重新過上自己的生活。他選擇了后者。祖母知道他“間接”害死丈夫本,在搬家之時對他說:“人們需要英雄。特別是像愛德華(化名,具體記不清了)這樣的青少年。他們需要蜘蛛俠為他們做出榜樣。他誠實,能擔當重任,善良,正義……”彼得 帕克留下了感動的眼淚。
在看電視的我也流下了眼淚。在現實中做一位好人很不容易,有很多的阻礙,有自己的因素,有別人的因素,有現實的因素。所以我們會迷失自己,不知道自己選擇的道路正確與否,與其當一個好人,不如助紂為虐,為自己爭取利益……人人都會迷茫,無論他是不是蜘蛛俠。如果在這個時候,如果能聽到一句鼓勵的話,對自己心理也是一個莫大的安慰。
第二個鏡頭是蜘蛛俠在和博士作戰的過程中,蜘蛛俠不慎被打暈,落入車廂中。面具被燒毀,人們總算能一睹蜘蛛俠的真面目。“天哪,他只是一個孩子,還沒有我的兒子那么大。”人們把受傷的蜘蛛俠舉起,一只手接著一只手,把他傳到車廂的末尾。像是對英雄的崇敬,又像是對他的某種敬佩。彼得 帕克睜開了眼,摸了摸自己的臉。面具不在臉上—他突然間不知所措。兩個小孩找到了蜘蛛俠的面具,遞給他,對他說:“蜘蛛俠,我們會保守秘密,不會說的。”
看到這里,我鼻子一酸。人們對正義的追求永不停息,薪火相傳。這就是正義的火種,永不熄滅。自普羅米修斯把火種帶到人間,人們就對光明持有執念。不由讓我想起托起蜘蛛俠的一只只手臂,那是對精神,對正義的傳承。這個畫面震撼人心,所以我對此印象深刻。
古有猿人鉆木取火,以火焰驅散敵人,賴以生存。今有人們對某種優良精神的追求,打敗虛弱的自己,生生不息。
這只是一個普通人的故事。彼得 帕克他沒有天賦,沒有家世,為生活奔波勞碌,但他是一個好人。他迷茫過,他失落過,他失敗過,他痛苦過,但他始終沒有忘記做一個好人。
我為他感動著,被他鼓勵著,因他而做更多的好事,更重要的是,我學會了做一個好人!這就是這部電影的最大化的效益:它教人行善。
我們每個人都是普通人,我們每個人都是蜘蛛俠。我們平凡著,我們也不凡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