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機器人總動員》觀后感
一部影視作品后,需要寫一篇觀后感好好地作記錄了。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小編帶來最新的《機器人總動員》觀后感,大家一起來看看吧,希望能帶來參考。
最新的《機器人總動員》觀后感【篇1】
清潔機器人,它為人們回到地球上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瓦力剛剛來到飛船上,它還是個潔癖,只是按照人們設定的程序不停拖地,不能容忍一絲污跡,還是個嚴格遵守第一定律的機器人,沒有自己的思考,只會聽從人們的指令去拖地。他整天坐做著幾乎沒有意義的的工作,不懂得為什么要把地板拖干凈,只是嚴格遵守指令。
但是到了后來,小機器人被垃圾倉的大門給夾住了,出不來了,幸虧伊娃和瓦力費盡心思,最終將其放出。這時他懂得了感恩,有了自己的思考能力。此時的小機器人看到他嫌棄的瓦力,想到以前對他厭惡的模樣,也沒有指望他能出手相助。可是瓦力不計前嫌,仍然出手相助使得小機器人對他萬分感激。瓦力有了自己的意識敢于犧牲自我,也是因為如此,小機器人才會接觸自己以前嫌棄的臟兮兮的綠植,擔任了這綠植接力賽中最艱難的一棒。這時他懂得了自我思考,知道了自己所干的事,明白了自己存在的意義,也懂得了包容別人,保護了綠植。
瓦力的出手相助必然對小機器人的感化有關系,我們要心懷感激,包容別人,才能像小機器人明白自己存在的意義。
在《機器人總動員》中,Wall-E和Eva等眾機器人與人類有非常大的改變,人類改變最為令我印象深刻。
在Wall-E上到飛船之前,人類之間的溝通及交流都只由一塊電子屏負責,他們對周圍的一切事情都毫不關心。Wall-E進入飛船,Mary和John初次離開了電子屏,關心到了周圍的事物:Mary的“我都不知道這里還有個露天泳池”表現出她之前對于“電子屏”的依賴,也暗示出人類對其的依賴,就如現在低頭族一般,不關心周圍事物;John倒在地上時,周圍的人并沒有去主動將其扶起,而是改變路線,從一邊繞了過去,讓人與人之間關系疏遠暴露無遺。人們已經習慣了被機器人服務的日子,認為自己沒必要去幫機器人可以幫的人,這就促使人們越發疏遠。
人類在電影中,一直被機器人服務著,過著從小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日子。他們懶惰,是因為機器人可以服務他們,提供他們所要的一切,他們認為不用主動干事情,可以盡情玩樂享受。
John和Mary因為Wall-E的幫助而產生了改變,他們當面說了話,不是依靠電子屏。后面船傾斜,孩子有安危,他們手牽手,將沿著坡滑下來的孩子們抱住,他們會幫助別人。人類現在主動助人,正是最后一周傳遞綠植。他們和機器人一同做事,思維方式有了變化,會去靠自己的思維作出判斷,及時實行。
故事的結尾,船長教大家種植,代表人類明白了“自己動手,豐衣足食”,沒有依靠機器人。他們回到自己故鄉,認識了應該擔負起再造地球的責任,不是一味讓機器人去幫他們,而自己躺平,他們需要靠自己,用自己的雙手才能讓地球重獲生機。
我們要去主動承擔可承擔的義務,勤勞努力,擁有自己的思考。
最新的《機器人總動員》觀后感【篇2】
一提到《機器人總動員》這部電影,大家可能第一個就會想到瓦力,在我看來,它是個有情有義的機器人,只要它的好朋友受到什么傷害,一定會出手相救的。它和瓦力讓一片荒廢的地球變成了綠洲,真是了不起。
偵查員伊芙在地球完成任務,將回到基地時,瓦力以為伊芙被敵人抓了,急忙想辦法救出伊芙:它急得東掰掰,西掰掰。這一幕雖然白費力氣,但又何嘗不是朋友之間深厚的友情呢?就這樣,瓦力去了那座很大的飛船。在那里,瓦力闖了不少禍,但這一切都是為了救自己的朋友。雖然闖禍不少,卻結交了不少的朋友。后來,人類回到了地球,那些為人類服務的機器人也就是瓦力的朋友,也在地球過上了屬于自己的生活。
這部電影的結局是完美的。細細回味影片,真是有趣!
最新的《機器人總動員》觀后感【篇3】
中文翻譯為機器人總動員,看似是在講機器的'事情,而實質上卻反映的是人的問題。
未來的地球,被黃沙所掩埋,垃圾所覆蓋。唯有人類發明出來的回收垃圾的笑機器人瓦力呆在一個破爛的廠間每日重復著回收整理垃圾的工作。看到有意思的東西也會拖回自己的根據地仔細研究。唯一的活物只剩下一只打不死的小強(看來在這一點上,無論是中西方出人意料地默契)。
而生活在太空艙的人們一直在尋找著地球上出現生命的可能性。派出更為高級的機器人定期收集數據,也為瓦力遇上它的真愛創造了條件。
當第一次瓦力遇上女神的時候,我覺得就愛上了,不然也不會那么用心地幫她遮風擋雨,保護著她。兩個機器相親相愛了一段時間,到了女神該回去的時候了
瓦力這個小屁孩兒就是單純地要死,追著帶有綠色生命的女神去到了人類生活的大本營,在那里見識了很多在地球上沒見過的高科技,以及如計算公式般刻版的,毫無生機的人類的生活。
在船長被阻撓的情況下最終幫助人類回到了地球。
好吧,最后這部片子還是呼吁的是要保護地球,愛護環境。
其實我只是想吼一句:瓦力實在太萌了!
最新的《機器人總動員》觀后感【篇4】
在暑假里,我讀了這本《機器人的故事》,書中大約介紹了7種機器人,第一個是羅比,它是當時美國機器人公司生產出來最先進的機器人之一,它不會說話,它是家庭保姆型的機器人,被賣給了威斯頓夫婦家,他們的孩子格洛莉很喜歡和羅比在一起,當她不知道羅比在哪里了,她便沒有了笑容。這個機器人是很落后的,書后面的另外6個機器人則非常先進,特別是最后一個機器人,竟然是仿著人造出來的,外表跟人一模一樣,說話也非常像人的聲音,還會吃東西呢。他還競選上了市長呢,機器人真是花樣百出啊!
從引子中蘇珊·卡爾文博士說的話中我可以知道:“機器人不僅僅是用金屬制造的,它們也有思考問題、判斷事物對錯的能力的,它們是最可靠、最有效、最忠誠的生命。”從第二個故事“硒湖邊的圓圈”中的機器人斯皮迪,由于人給它下錯了命令,使得它左右為難,在硒湖邊轉圈圈,由此可以看出機器人是服從并執行人類給它下達的命令的,但是我們人類也不可以將機器人看做是自己的奴隸一樣。
最新的《機器人總動員》觀后感【篇5】
當我看到這部電影的第一幕時,我就被它的畫面所震撼。一個機器人在不知疲倦的忙碌著,一眼望去全是垃圾廢棄物。這個機器人叫瓦力,他在不停地處理著滿地球的垃圾,一塊一塊的。他用垃圾堆成高樓大廈狀物。這部電影的背景是地球污染嚴重,已經沒有人類居住很多年,主線是兩個機器人的愛情,瓦力愛上了另一個機器人——伊娃。
當瓦力認識了伊娃,場面變的非常的溫馨,唯美……
在伊娃熟睡的時候,瓦力為她堆砌起一個“垃圾”人;在她昏迷不醒的時候守護在她的身旁,為她遮蔽風雨,縱使電閃雷鳴、刮風下雨也不在意;當她離開地球的一剎那,縱使渾身碎骨也是義無反顧只為她的一個心形微笑,只為和她的一次牽手,只為她的平安。誰說機器人就不能有愛情?誰說機器人就不配擁有愛情?雖然自己其貌不揚,在心愛的人面前不免有些自慚形穢;雖然她可以自由自在的在天空恣意飛翔;雖然她是一個離自己不知有多遠距離飛行器上的植物守護體,而自己僅僅只是地球上的垃圾清理工……可是,這些又能說明什么呢?這些有能代表什么呢?這些又能阻止什么呢?
當地球表面布滿垃圾時,當好逸惡勞的人們在一個自給自足的飛行器上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過著神仙般逍遙自在的日子時,當人們臃腫的身軀不會站立時,當人們不知“土壤”“舞蹈”為何物時,當人們漸漸淡忘牽手時觸電般的感覺時,是一個地球上的垃圾清理工和一個飛行器上的植物守護者向人們詮釋了一切!
一段在外太空的倆人恣意的舞姿——一條白線和一條藍線,伴隨著太空亙古不滅的星辰,在夜空舞出了一段動人的舞蹈,詮釋了舞蹈這個名詞——一系列的動作,有兩個舞伴,以一定速度和節奏隨著音樂舞動。一個叫瓦力,一個叫伊娃,兩個本不屬于同一個世界的兩個機器人,他們碰撞出了愛情的火花,他們的相遇注定了他們不平凡的經歷。正是由于他們,人們明白了原來牽手的雙方心靈都會有種剎那間觸電的感覺;正是由于他們,人們知道了原來地球是他們的故鄉;當他們躺了幾百年,后來知道自己原來是可以站起來的時才意識到真正意義上的站起來要比他們預想中要困難的多;正是由于他們,人類才知道了原來還可以舉行舞會,還可以戲水,還可以看見真正的藍天白云,青山綠水,而不是虛擬的屏幕。
但是,我們仔細想想,造成地球無法居住的罪魁禍首不就是我們人類自己嘛!人們不應該好好想想自己的所作所為了嗎?縱使希望渺茫,只要還有一絲希望,就要全力以赴;只要人類的良心還沒有泯滅,人類又豈會滅亡?為人類的子孫后代,也為自己,多反省反省吧。當瓦力在為挽回心愛的伊娃讓她恢復知覺時和伊娃讓自己的愛人瓦力想起曾經的記憶時,他們雖然有些滑稽可笑的動作,卻讓我有些發澀的苦笑。讓我想到了自己,腦海里呈現出太多太多的往事。我錯過了很多。我的心會莫名其妙的微痛。慶幸的是,最終是個完美的大結局;幸好,他們的手緊緊牽在了一起。這一世英名我不要,只為換來紅顏一笑;這一去如果還能輪回,我愿意來生做牛做馬,只求與你天涯緊相隨。古人的拔劍一怒只為紅顏的一幕至今沒有人類去上演,而是出現在小小的機器人身上,不能不說是一種悲哀。先不說這部影片怎么樣,單單說說美國電影與國產電影,兩者之間的差距不言而喻。
我真的很喜歡這部電影,看的過程中和看完之后都有種想哭的感覺。不知道是被瓦力的孤獨感動還是他和伊娃的愛,還是人類毀滅地球的悲哀,還是人類重回地球的勇氣……瓦力孤獨的在收拾著垃圾和愛上伊娃后的無私付出都很令我感動,他們的不離不棄,讓我久久不能忘懷。發人深醒的地方有很多:沙塵暴中的地球,無邊無際的垃圾,并不是藍色的地球,我們是否想到了什么?我們應該怎么做呢?繼續使用超薄塑料袋?繼續購買大排量的汽車?繼續為了石油挑起戰爭?為了我們的未來,為了我們的后代,我們該拍拍胸膛問問自己了。
希望我們今天的科技發展不要僅僅放在滿足人類的需求上,重點應該是以可持續發展為中心和諧發展。也許只有當我們真正的能和大自然融為一體時,才是最快樂的,最幸福的……
最新的《機器人總動員》觀后感【篇6】
今日,我看了一部電影,名字叫機器人總動員。這部電影講的是在2800年的地球,遍地都是垃圾。有個叫瓦力的機器人,他孤獨的一個人生活在地球上,每一天的工作就是整理垃圾。一天他碰到了搜索機器人伊娃,并和她一起帶著找到的植物來到太空母船,并幫忙人們戰勝困難,一起重返地球的故事。
這是一個關于奉獻和愛的故事,我最喜歡的是瓦力和伊娃,瓦力為了好朋友能夠奉獻一切。當伊娃完成任務進入休眠時,瓦力為她遮風擋雨。當伊娃被飛船帶走時,他不顧一切的爬上飛船離開地球。為了幫忙他的好朋友伊娃,冒著各種危險,一起戰勝壞蛋機器人,幫忙人們重新回到地球。最終伊娃為了拯救受了重傷的瓦力,每一天陪伴他,最終換回了他的記憶。我覺得為朋友就應當這樣,為別人做貢獻,體會別人的心境。
在這個電影中最讓我感到震撼的是,地球上到處都是垃圾,沒有綠色植物,人們不懂的愛護環境導致地球不適合生存,不得不坐上太空船逃離了地球。人們在太空船上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700年后竟然變得四肢短小,身體肥胖,連路都不會走了。所以我最喜歡的是飛船回到地球的那一刻,人們重新戰勝了自我,回到了他們自我的家園,并且用伊娃帶回去的植物重新培育,讓綠色又回到了這個星球。我覺得地球是是我們唯一的家園,絕對不能傷害它、離開它。
最新的《機器人總動員》觀后感【篇7】
不得不佩服老外的構思,看完《機器人總動員》后我不得不這樣認為!
先說說電影的類型,科幻?環保?人際?愛情?我想應該是都包括了它們。影片從一個在未來地球上從事垃圾處理的機器人開始講起,瓦力本來是一個按部就班,老老實實工作的垃圾場機器人,每天的工作就是將垃圾擠壓成塊,然后堆放在一起,平淡的生活一直持續,直到遇見了她,那個充滿強悍力量與美麗外表的高級搜尋機器人——伊娃!
它們在一起總是充滿喜劇的單相思,伊娃從來就不搭理總是愛獻殷勤的瓦力,只是按照指令,在地球上尋找綠色的植物。直到有一天,伊娃找到了植物并通知總部后進入待機狀態。不知道內情的瓦力一直守護著伊娃。后來,總部的飛船來收回伊娃的時候,瓦力也一起跟了進去。
飛船里的世界讓瓦力大開眼界,這里的人總是躺在或坐在一個全自動的椅子上,相互之間總是通過可視電話和虛擬系統溝通,這里沒有人面對面的,像自己房子里那段地球上遺留視頻中的舞蹈,沒有人手拉手的的唱歌,它們的四肢很短小,基本不能行走!
而瓦力的到來和伊娃的回歸能給這首飛船帶來什么呢?它們之間又發生了哪些讓你大笑又或是感動的事件?那就請你一定要去看一下這部電影了,不會讓你失望的!
相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