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佳人的觀后感
認真看完一部作品以后,從中我們收獲新的思想,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觀后感吧。你想知道觀后感怎么寫嗎?下面小編帶來亂世佳人的觀后感,大家一起來看看吧,希望能帶來參考。
亂世佳人的觀后感(篇1)
下午看了《亂世佳人》著部影片,給我留下印象的固然有那紛飛的戰火,那南方種植園主的歌舞升平,思嘉面對困難時的堅強。但最使我有感觸的,正如世人對這部影片的印象,是那一種另類的愛情。
愛情可以是轟轟烈烈的,可以是纏纏綿綿的,可以是“山無棱,天地合,乃敢與君絕”的承諾,可以以深情款款的甜言蜜語來表達,但是此片中主人公之間的愛情卻表現出另一種模式。沒有轟轟烈烈,因為紛飛的戰火足以使愛情顯得黯然,在戰爭下,愛情只能是一件附屬品,一件奢侈品,雖然戰火的隆隆聲似乎為愛情平添了幾分壯麗,但這又怎么能稱的上是轟轟烈烈呢?沒有了海誓山盟,沒有了生死相隨,沒有了為了愛情而撒下的盈盈粉淚,又怎么能稱的上是轟轟烈烈呢?雖然我憧憬過這樣的愛情,但過于絢爛的愛情卻給人一種不塌實的感覺,生怕絢爛過后是不盡的黑暗。所以這樣的愛情只能是電視劇里的故事,而現實中人卻只能以幻想來憑吊它。至于纏纏綿綿,想必看過這部影片的人都不會這么認為了。
那么它是一種什么模式呢?我想用十分精當的語言來詮釋它,但無奈在下功力不夠,唯恐詞不達意。但以通俗的話說,他們的愛情就象一座火山,在漫長的過程中,看不到任何痕跡,而就在那一剎那,也就是影片的最后,才肆意的噴發,似乎以前的沉沒是在醞釀,但這種醞釀幾乎連主人公自己也注意不到,所以在噴發的一剎那就連主人公都驚訝于這莫名其妙的愛情。
但這是一種真實。愛情就是這個樣子,默默的潛伏在你心里,當你察覺時往往追悔莫及。影片的結局,給人了無限的遐想。Tomorrow is another day!這句經典的臺詞似乎透露了點什么,我倒很樂意順著作者的意思去想,他們的愛情不會就此畫上句號。
亂世佳人的觀后感(篇2)
費雯麗真美。很久很久以前,有人對我說,漂亮與美完全是兩個概念,你可能很漂亮,但并不一定美。可費雯麗真是美。兩部影片《亂世佳人》與《魂斷藍橋》都是費雯麗主演的以愛情為主題的作品,一部彩色,一部黑白,《魂斷藍橋》里的費雯麗還很年輕,《亂世佳人》里的費雯麗抬頭總是有皺紋,但魅力依然不減,所以才有“她有如此的美貌,根本不必有如此的演技;她有如此的演技,根本不必有如此的美貌”的說法。
對家鄉的信仰。有人說,在人們心目中出生的地方永遠賦予我們任何事物都無法比及的情感,這種情感會是我們所有勇氣與力量的源泉,當人們回到那里時會有一種輕松與幸福的感覺。所以,當戰火紛飛、滿目蒼夷的時候,斯嘉麗冒著生命危險要回到桃瑞園;當瑞德離開她的時候,她也要回到桃瑞園,她相信桃瑞園與土地將給予的她生的力量與愛的力量。而瑞德,一個利益至上的商人,明明知道南方將土崩瓦解,仍然棄商從戎保衛家鄉;當寶尼去世,一切希望破滅的時候,他仍然選擇回到他的出生地。
勇敢堅強的斯嘉麗。很少文學作品那么去表現與刻畫一個女主角的缺點的。從開篇到結尾,斯嘉麗的自私、虛榮、精明、刻薄,不擇手段就表現得一覽無余。可另一點也毫無置疑,斯嘉麗也是勇敢堅強的。為堅定的迷情,雖然是迷茫的,但至少是真心付出,至始至終的;為了保衛家人保衛故土,不顧一切的掩飾柔弱、用智慧反抗戰爭。她從一個自私、愛漂亮、愛玩的不諳世事的小女人,在短短的一部電影中,蛻變成一個熱愛自己家園,扛得起責任與包袱的勇敢而又智慧的女性。
理智深情的白瑞德。玩世不恭的白瑞德從來沒有掩飾過對斯嘉麗的愛慕,也沒有掩飾過他不想結婚的念頭。可是,他最終對斯嘉麗說,我不能再等了,我不能看著你把自己嫁來嫁去。上大學的時候,寢室的全員看一部韓劇《夏娃的誘惑》,男主角尹相哲被大家公認為完美男人,帥、多金、有地位,最重要的是經得起誘惑,白瑞德是可以與他比擬的。
after all,tomorrow is another day! 這是片尾斯嘉麗看著冉冉升起的太陽說得一句話,前段時間曾經作為qq簽名,當時有人還笑話我用英語,如今,想讓他再笑話也不知道等到何時了。可是,不管怎么樣,明天終究是新的一天。
亂世佳人的觀后感(篇3)
“像古希臘藝術,勻稱和諧……”
這本書的魅力之一是人物形象描寫得十分細致,讓讀者很容易被一個個角色所折服。本書有兩個主角,一個是斯嘉麗。奧哈拉,漂亮活潑,敢愛敢恨,那么倔強又那么可愛。他是一個勇敢堅強的女人,面對戰爭的打擊毫不退縮。但是除了瑞特,誰也不了解她,不了解她所承受的痛苦給她那孩子般的心靈投下怎樣的陰影,但是她也不了解別人,甚至自己。瑞特就是另一個主角,他與斯嘉麗有些地方很像。他以自己的方式生活,他的自尊心使他不愿承認自己對斯嘉麗的愛。可憐的瑞特,他只得把他所有的、無法表達的愛都傾注在那個像斯嘉麗一般的小女兒身上,后來孩子去世了,他覺得全完了,他愛的太累了。于是斯嘉麗再也找不回原來的那個他,那個幽默,看待一切都淡然,愛嘲諷人,震驚亞特蘭大,她愛著卻又一直忽略的那個瑞特!結尾留給人無限遐想,斯嘉麗回到了塔拉莊園,那個無論有什么困難都是她的避風港的地方,我相信,斯嘉麗。奧哈拉,在經歷了這么多磨難后,會擊敗挫折,留住屬于她那顆心的愛。
這本書的價值在于它的時代背景與人物代表性。每一個人的個性、態度將戰爭時期美國南方人民的生活、信仰、戰爭帶來的苦難都展現在我們眼前。這本書就像150年前的一幅歷史畫卷。不知不覺將我們帶入其中,它的魅力讓我陶醉,讓我嘆服。
《亂世佳人》如題,亂世中的佳人。它圍繞著這位“佳人”,向我們講述了一個舊時代的更迭。一切關于舊時代,都會隨風飄去,就像“眾神的沒落”,唯有歷史上演的一幕,通過哲理文字的表達,永遠不會失去那份淡雅古典、勻稱和諧的古希臘式的美。
亂世佳人的觀后感(篇4)
讀完米切爾的世界名著《飄》之后,我旋即購買了根據小說改編的《亂世佳人》正版藍光版本收藏。不愧是在1940年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上獲得了在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女主角在內的十個獎項。1998年在美國電影協會評選的20世紀最偉大100部電影中位列第四的璀璨杰作。這是一部讓我不僅沒有按快進,反而還有很多次返回前面反復觀看很多場景的頂級電影。這是長達難以置信的233分鐘的史詩級作品!
談談幾點想法:
1,我不推薦沒看過原作《飄》的朋友直接觀看本作,會缺乏代入感與腦補劇情。
2,我強烈推薦人民文學出版社的《飄》為人生中不讀會后悔的少有的人類史上神作級世界名著。
3,我強烈推薦讀完《飄》原作后觀看本電影,會完全陷入其中,不可自拔,請準備好手帕。
4,藍光版本的畫質色彩還原很好,濃郁而層次清晰,滿滿的膠片感,空氣流動感突出,畫面活的一樣。
5,配樂是管弦樂團的交響樂伴奏,深刻烘托了劇情所要表達的氣氛,震撼心靈。
6,場景精心布置,充滿藝術美感,值得反復欣賞。
7,每一個演員,哪怕是最不起眼的背景級人物,都完美融合到場景中,讓我沉醉到分不清現實與夢境,仿佛我就身處場景中的年代。男女主角的演技更是無可挑剔的完美,表情生動傳神,把原作人物的內心世界展現在我眼前。作為一部電影而言,神乎其神。
8,改編功力深厚,非常合理,在有限的233分鐘內,讓劇情銜接得非常緊湊,最大限度忠于原作。結局振奮人心,讓我深感原作之所以到此結束的精妙用意,任何再續本故事都是畫蛇添足。
9,每個人都能通過本作得到自己對生活的解讀,比如無論我們處于多么艱難的時刻,要像思嘉一樣勇敢,堅強。只要家園仍在,就要充滿希望地迎接明天。比如對于愛情的執著追求,對孩子傾其所有的愛,等等等等。
亂世佳人的觀后感(篇5)
毫無疑問,《亂世佳人》這部電影是電影史上的一個奇跡,也是電影業一個無法超越的豐碑,創造了N項紀錄并一向持續著,許多經典臺詞至今仍被津津樂道,《亂世佳人》這部電影人物塑造之真實,表達思想之深刻,吾還未能窺其萬一,現只發表下自我觀看影片后的一點點感受和想法。
《亂世佳人》拍攝于1939年,對于早期的電影來說,我一般是不會看的,無論它有多么經典,正因早期的電影都有一個通病,就是黑白片,先前看了另一部經典感情電影《羅馬假日》就屬于此類。但是《亂世佳人》這部電影竟奇跡般的采用了彩色拍攝,倍感驚喜。再個人物選取也是恰到好處:美麗,任性,勇敢的斯嘉麗;風流多情但不失穩重體貼的瑞德;外表柔弱內心善良勇敢的梅蘭妮,甚至那些黑人配角,都選的十分好,表演恰到好處,讓差不多4個小時的電影看起來竟無半點倦意,簡直是行云流水,一氣呵成,十分的舒暢。
亂世佳人人物刻畫的都十分的真實,經典。單單一個斯嘉麗細細分析都不是一篇兩篇文字能說清一二的,在那里我只根據自我感悟和人生閱歷簡單的分析下斯嘉麗,瑞德,梅蘭妮,艾西利這四個人。
斯嘉麗是本影片的女主角。正如大部分影評所公認的,她是貓一樣的女生,剛強的、堅韌的、虛榮的、貪婪的、殘忍的、自私的女生,女生的典范。觀看影片始末,斯嘉麗給人的感覺是越來越好,越來越復雜。看完整部影片,我對斯嘉麗真是又愛又恨。這個像貓一樣的女生幾乎顛覆了我原有的對好女生的定義。但是毫無疑問,斯嘉麗是個值得敬佩的女子,她雖然有太多的缺點,但是她更有很多的優點。斯嘉麗的令人最敬佩之處在于,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她都有堅強活下去的勇氣。(自信,勇敢令女生無論是外表還是內心都給人以震撼)我有理由堅信,斯嘉麗的精神支持是她的母親還有那桃瑞莊園,以及讓自我好好活下去的信念。
亂世佳人的觀后感(篇6)
“像古希臘藝術,勻稱和諧……”
這本書的魅力之一是人物形象描寫得十分細致,讓讀者很容易被一個個角色所折服。本書有兩個主角,一個是斯嘉麗。奧哈拉,漂亮活潑,敢愛敢恨,那么倔強又那么可愛。他是一個勇敢堅強的女人,面對戰爭的打擊毫不退縮。但是除了瑞特,誰也不了解她,不了解她所承受的痛苦給她那孩子般的心靈投下怎樣的陰影,但是她也不了解別人,甚至自己。瑞特就是另一個主角,他和斯嘉麗有些地方很像。他以自己的方式生活,他的自尊心使他不愿承認自己對斯嘉麗的愛。可憐的瑞特,他只得把他所有的、無法表達的愛都傾注在那個像斯嘉麗一般的小女兒身上,后來孩子去世了,他覺得全完了,他愛的太累了。于是斯嘉麗再也找不回原來的那個他,那個幽默,看待一切都淡然,愛嘲諷人,震驚亞特蘭大,她愛著卻又一直忽略的那個瑞特!結尾留給人無限遐想,斯嘉麗回到了塔拉莊園,那個無論有什么困難都是她的避風港的地方,我相信,斯嘉麗。奧哈拉,在經歷了這么多磨難后,會擊敗挫折,留住屬于她那顆心的愛。
這本書的價值在于它的時代背景和人物代表性。每一個人的個性、態度將戰爭時期美國南方人民的生活、信仰、戰爭帶來的苦難都展現在我們眼前。這本書就像150年前的一幅歷史畫卷。不知不覺將我們帶入其中,它的魅力讓我陶醉,讓我嘆服。
《亂世佳人》如題,亂世中的佳人。它圍繞著這位“佳人”,向我們講述了一個舊時代的更迭。一切關于舊時代,都會隨風飄去,就像“眾神的沒落”,唯有歷史上演的一幕,通過哲理文字的表達,永遠不會失去那份淡雅古典、勻稱和諧的古希臘式的美。
亂世佳人的觀后感(篇7)
第一次,第一次對一部小說這樣的愛不釋手。也許是被白瑞德對斯佳麗的癡情所感動,也許是被那復雜的人情關系所震撼,也許是被人物背后的愛情故事所感動。
小說的主要矛盾那是圍繞白瑞德、斯佳麗、阿希禮和玫蘭妮之間的愛情斗爭展開的。玫蘭妮始終深愛著阿希禮,她也始終信賴著斯佳麗。而阿希禮在靈魂中深愛著玫蘭妮,但在肉體上卻愛著斯佳麗。而斯佳麗對阿希禮懷著幼時的憧憬,最終錯失了一直深愛著她的白瑞德。
小說中的人物性格上特點十分鮮明。
玫蘭妮外表柔弱,內心卻善良,堅強,有主見。當所有人都非議白瑞德時她能夠挺身而出,仗義執言。她在亞特蘭大的社交圈中有相當大的影響力和地位,她是上層社會的典范,贏得周圍人廣泛的尊敬。
阿希禮是個男方貴族男子的典型代表,有著紳士的舉止和高貴的思想。但他只會沉湎于黃金時代的懷念,毫無作為。一味感慨時光流逝,卻不肯清醒著面對現實,他深知自己的無力,卻不努力振作。他就如同已經過去的舊時代,被時代潮流留在沙灘上的貝殼。
白瑞德是為風度翩翩卻言語尖酸刻薄的先生。他和斯嘉麗有著一樣的任性,現實,勇敢,但比起斯嘉麗他更聰明,圓滑,深沉。也真因為如此,他總是能夠輕易看穿斯嘉麗的心思,并能夠掌握他的情緒變化。所以每當斯嘉麗傷心時,他總是能給斯嘉麗一雙溫暖的手。他對斯佳麗諷刺的背后對斯佳麗總是充滿關懷。
斯嘉麗的任性,虛榮,現實,對生活永遠充滿好奇和熱情。但值得慶幸的是,她能夠堅強的面對時代的變化,積極適應新的生活方式。當亞特蘭大城淪陷后,她就不再是那個小女孩了,她被迫負起那個塔拉莊園的生計,為了全家的保暖暖開始“斤斤計較”,努力勞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