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建黨偉業》的觀后感
與《開天辟地》相比,20年后的《建黨偉業》則呈現出一幅完全不同的面貌。除去電影產業本身的技術因素之外,在視野上、理念上的開放和進步讓《建黨偉業》更具可看性,以及更豐富的內涵。下面是由小編精心挑選的精彩范文,歡迎大家一起來查閱,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建黨偉業》的觀后感1
這次,紅心團隊組織了一次集體活動,所有的紅心成員一起觀看《建黨偉業》。因為當天我們班去秋游而未能參加這次活動。回來后,我就自己在私下看完了這部影片。其實,早在《建黨偉業》還在宣傳期間時就已有所耳聞,但是,我已開始并沒有對這部影片有什么特別的感覺,只認為它是一部政治性的商業大-片,而當我看完之后,卻發現和我想象中的差別很大。
影片《建黨偉業》是向中國共產黨建黨__周年獻禮的一部重要影片,主要以毛澤東、李大釗、周恩來、陳獨秀、蔡和森、向警予、張國燾等第一批中國共產黨黨員為中心,講述他們為國家赴湯蹈火的精彩故事。我本來以為《建黨偉業》是一大批明星演員堆砌起來的一部政治性的商業大-片,然而看完之后我發現,除了演員明星陣容的強大給我帶來巨大的視覺沖擊之外,更重要的是影片對人心靈的沖擊。
當我看完這部影片的時候,不得不說這部影片拍的很好。對于這樣一部大-片,里面并沒有很多政治術語,反而導演采取了多線敘事的方式將整部影片聯系起來,從辛亥革命一直到五四運動中的大事說得非常清楚,使得電影雖然很長但是卻不雜亂。看這部影片的時候,很多場景都讓我感到熱血沸騰,由此也不得不佩服這些演員將歷史人物演繹得如此有聲有色。
周潤發飾演的袁世凱在痛罵日本人時霸氣十足,而被日本人說中心事時的表情,為了當皇帝,出賣國家主權,簽訂了臭名昭著的二十一條。
周潤發將一個梟雄的形象演活了:劉德華飾演的蔡鍔將軍,袁世凱稱帝時的忍辱負重,火車站與小鳳仙揮淚相別,與孫中山相談時的吐血,抱病上戰場的沉著冷靜,很好地再現了一代儒將以身獻國的悲壯情懷:馮遠征飾演的陳獨秀、張嘉譯飾演的李大釗、劉燁飾演的毛澤東······每一位演員的演技都值得我們稱贊,是他們將這些歷史演活了,向我們展示了第一代共產黨員的革命精神和愛國情懷。
在這部影片中,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馮遠征飾演的陳獨秀先生。馮遠征演出了陳獨秀特有的領袖魅力,陳獨秀在影片中無疑是一個重要人物,他在這一個歷史時期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共產黨的領袖人物,他對新文化運動是個舉足輕重的人,他是個有理想、有信仰的先進的斗士,他為共-產主義早期的革命和進步起到了很好的領導作用。
張勛復辟后,陳獨秀在北京大學公開演講,他怒斥道:“在共和國里當皇帝,這是對共和天大的諷刺!”,他公開與__作斗爭,結果被捕入獄:他在工人階級面前慷慨激昂的演講···一幕幕場景總在電影結束后回蕩在我腦海里面。《建黨偉業》與以往不同的一點就是尊重歷史。在很多人看來,陳獨秀是一個“右傾機會主義”分子,而影片對陳獨秀重新評價,并不僅是為之平反,更是為了還原他的人性本色。歷史學者羅志田曾寫道:陳獨秀有“只注重我自己獨立的思想”的特質,他不遷就任何人,他永遠是他自己。
《建黨偉業》的觀后感2
正是建黨偉業里這些鮮活的人物,使我對共產黨有了深的了解感覺到了共產黨的親切。其中最令我感到震撼的一個場面就是“五四”運動爆發的情景。
看著熱血沸騰的學生們發起游行,我的心也變得十分激動。鄧中夏情緒異常激昂,演講時臉上青筋暴起,喊啞了嗓子“無論是誰,要是敢亡我國家,滅我種族,我們就跟他血戰到底”;謝紹敏用力咬破自己的手指,用自己的血在白布上寫了“還我青島”。學生們高舉著拳頭、手挽著手、沖破大頭兵的防線,成功勸說了大頭兵們不應該為賣國賊看家護院,而是應該去打日本人!他們高喊著,“還我主權,還我青島!”這聲音鉆入了我的耳朵,打在我的心上。他們比我大不了幾歲,卻有著我們這一代少有的勇敢和熱情。就是“鄧中夏”,“謝紹敏”這些并不為我們熟知的人,用他們的吼聲叫醒了沉睡的中國,把他們的鮮血獻給了可愛的中國。雖然他們中的大多數未能看到新中國的誕生,但是他們信念的單純,和無畏的勇氣給了我震撼,讓我欽佩!
除了無謂的勇氣,年輕的共產黨人還有著堅定的信念!在獄中周恩來等人整整被關了173天,他們以絕食換取讀書看報的機會,了解時事和敵人斗爭。173天的牢獄之災,173天的精神折磨并沒有磨滅他們的熱情。出獄后他們赴法勤工儉學,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
在國內,年輕的毛澤東為了營救獄中的學生,在湖南長沙演講、宣傳、帶領學生罷課,看到他們高聲喊著“學生萬歲,革命萬歲”!我不敢想象,那竟然是中國未來的領袖,沒想到他在年輕的時候也和周總理一樣,想盡了各種辦法來拯救中國。
無論是無名的學生,還是未來的領袖,苦難無法打垮他們,殺戮無法恐嚇他們。他們有著堅定的信念和無畏的勇氣,在他們的心中都有著一個共同的信念,那就是拯救中國!
《建黨偉業》的觀后感3
《建黨偉業》采取了多線敘事的方法。其中一條線是以近代史上的大事記為主線,從辛亥革命講到五四運動;另一條線是青年毛澤東的人生軌跡,以及他的朋友們苦苦尋求救國之路的歷程,是《建黨偉業》濃墨刻畫的另一條主線;此外還有一條線是中共成立前的歷史思潮,以陳獨秀、李大釗為首的先進知識分子對馬克思主義的學習和探索,以及以胡適、辜鴻銘等國學大師為首的保守思想的辯論和沖突,是《建黨偉業》寫的很精彩的第三條主線。
在這眾多的歷史事件和電影片段中,最讓我感到血脈賁張、激動莫名的片段是:中國在巴黎和會上全面失敗,日本全面接收德國在中國山東的利益,消息傳來,舉國震動,全國各地的莘莘學子以滿腔的愛國熱情無所畏懼的姿態走上街頭,高呼著“愛國無罪”、“革命萬歲”、“保衛主權”、“還我青島”等口號示威、游行,繼而火燒趙家樓,一聲聲的呼喊足以感動每一個觀眾,讓人為之動容,為之雀躍,為之心潮澎湃。青年學子的拳拳愛國心震撼激揚,那些激情燃燒的歲月就這樣以其獨特的魅力永遠定格在我的腦海之中,凝固在浩浩的歷史長河之中了。
通過觀看這部《建黨偉業》,我們再一次形象地認識到,在當時的舊中國,無論是封建王朝還是北洋政府,無論是國民黨還是其他民主黨派,無論是議會制、總統制、還是君主立憲制,都救不了當時處于水深火熱之中的舊中國,在那個風起云涌的大時代,無數仁人志士在黑暗中探索,在探索中思考,最終他們發現,只有共產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中國共產黨才是中國人民的不二選擇!
從當年建黨之初的五十多名黨員到今天擁有超過八千萬黨員,中國共產黨走過了__年的風雨歷程。而作為一名重點培養對象,我為中國共產黨所取得的成就感到無比的驕傲與自豪!觀看《建黨偉業》,重溫中國共產黨建黨那段崢嶸歲月,感受革命先輩崇高的信仰,以及他們為了自己的信仰而執著地去努力奮斗,使我再一次深深地被他們的革命精神所感動,自己的理想信念也得到了洗禮,思想境界也得到了進一步升華。
《建黨偉業》的觀后感4
《建黨偉業》我覺得拍得十分不錯,故事從1911年辛亥革命講起一向到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這是中國近代史上最可歌可泣的一頁,幾乎參與其中的每個人,如毛澤東、孫中山、胡適、袁世凱-----等等,都是能夠單獨寫一部電影了,要把如此眾多的人和事在短短二個小時內說清楚,其實根本不可能,所以不可避免劇中人物形象豐滿的不多,但歷史事件述說著十分清楚例如毛澤東和楊開慧的感情以及毛澤東和他的朋友們苦苦尋求救國之路的歷程,
是《建黨偉業》濃墨刻畫的另一條主線,劉燁演著毛澤東確實不錯,讓人耳目一新,尤其是他演著青年毛澤東初到北大,雖頗有鄉下人進城的感覺,但他熱愛先進知識的那股干勁兒與一心為國的思想就似乎已經注定了之后的一切。他聽胡適講課時與胡適的對話,總會給人一種與眾不一樣的感覺。他與楊開慧的感情平淡之中的深情,不由的讓人想起這一家的結局,這位偉大的革命家為中國革命的勝利作了太多的貢獻與犧牲。
以陳獨秀、李大釗為首的先進知識分子對馬克思主義的學習和探索,以及所以而和以胡適、辜鴻銘等國學大師為首的保守思想的辯論和沖突,是《建黨偉業》寫著很精彩的第二條主線,
馮遠征演出了陳獨秀特有的領袖魅力,看完《建黨偉業》,你會覺得,沒有陳獨秀,可能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沒有這樣順利。
《建黨偉業》這個標題能夠說是突出中國共產黨成立的大事,看后的第一感覺是電影里的故事太多,中心思想比較模糊。當然了電影脈絡還是十分清晰,可能是這部電影本身涉及的資料太多太雜,跟中國共產黨成立這件大事緊密相聯的歷史事件太多了有關,如果交代不詳細,可能會適得其反。跟大多數電影不一樣的是,這部電影的故事太多,
實際上很多電影從頭到尾就一個故事,你想讓它中心思想不突出也不行。從這個角度講,本篇的導演以及編劇,要把一切做到完美確實難度很大,用一部電影把這么重大的歷史事件交代清楚,讓觀眾們滿意,恐怕還需要努力。
然后就是尊重歷史事實。跟很多歷史題材的電影一樣,怎樣樣還原歷史的真實面目,都是比較棘手的難題。《建黨偉業》真的是有獨到之處,我相信應當是不會有觀眾質疑電影的資料脫離歷史事實了。我們以往看到的歷史題材方面的電影,尤其是歷史比較久遠一點,有的真的是胡編亂造的,跟原先的歷史估計沒什么瓜葛了,除了借用一下題目以外。我覺得,這方面必須要把好關,給觀眾的感受和印象十分重要。歷史的東西,歪曲了,會害人的,影響孩子教育的。
最終的想法是我們是幸福的。以往有過和80后同齡人一樣的困惑和憤懣,困惑輿論說我們是“垮掉的一代”,憤懣這個時代給80后生存空間的諸多壓力,譬如考學、工作、成家立業等等。但看過慶祝建黨__周年獻禮大片《建黨偉業》后,我突然對自身及周遭的一切有了新的審視和感悟,我不禁捫心自問:這個時代真的虧待我們了嗎如果有那是什么身處和平年代,去做自我喜歡做的事情,去追求更加多姿多彩的多元化生活,去朝著五彩斑斕的夢想去努力奮斗。
相比那個備受列強欺凌、戰火紛飛民不聊生的年代,我們不用提心吊膽的輾轉流亡、饑寒交迫,至少我們還有和平的生活,追求夢想的權利和實現夢想的可能,所以我們還是幸福的。當然,我們在通往夢想和成功的路上也會有失敗和遭遇不公,但和那些革命先驅者的鮮血和生命比起來,顯得渺小和不值一提,因為我們還有更多再來一次的機會,直至獲得成功的喜悅。而革命先烈們有的只是前赴后繼的堅定信仰,以及將這種信仰托付給同志繼續傳遞的信任,他們甚至大多還沒見到過成功的曙光,和他們比起來,我們還是幸福的。
從小我們總會聽到“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這首歌,電影中的情節證明了這是史實也是事實。僅有中國共產黨是一心救中國,一心為中國。僅有偉大的共產黨員才會關乎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為人民作出無畏的犧牲。
僅有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才能擺脫那似民主非民主的處境。新中國成立后,人們的思想以及生活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改革開放后中國的經濟發展更是蒸蒸日上,這一切都是我們偉大的黨的努力!我們如今這一切的幸福生活都是我們的革命先輩們的生命與血汗換取來的,我們敬仰黨更愛我們的黨,在享受幸福生活的同時更不會忘了黨。我們要與黨同在,將中國的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建設的更好!讓我們的子子孫孫將黨的偉大精神延續下去!
《建黨偉業》的觀后感5
光陰似箭,從1921年7月1日我們偉大的中國共產黨成立到今日,已經走過了__個春秋。影片《建黨偉業》主要講述了從1911年辛亥革命后到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這10年間的歷史故事與風云人物,主要以毛澤東、李大釗、陳獨秀、張國燾、周恩來、蔡和森等第一批中國共產黨員為中心,經歷了辛亥革命、袁世凱稱帝、張勛復辟、護法戰爭、巴黎和會、五四運動、中國共產黨成立等重要歷史時段,講述他們在風雨飄搖時代中為國家赴湯蹈火的熱血故事。
經過觀看《建黨偉業》,讓我們再一次清醒地認識到,在當時的舊中國,無論是封建王朝還是北洋政府,無論是國民黨還是其他民主黨派,無論是議會制、總統制、還是君主立憲制,都救不了積貧積弱、處于列強環視的舊中國。在那個波瀾壯闊的大時代,無數仁人志士在黑暗中探索,在探索中思考,最終發現:僅有中國共產黨才能救中國!
經過觀看《建黨偉業》,重溫中國共產黨建黨那段崢嶸歲月,感受革命先輩崇高的信仰,以及他們為了自我的崇高信仰而執著地去努力奮斗,使我再一次深深地被他們的革命精神所感動,自我的理念信念也得到了洗禮,思想境界也得到了進一步升華。
一路曲折一路歌,從當年建黨之初的五十多名黨員到今日擁有將近八千萬黨員,中國共產黨走過了__年的風雨歷程。這__年是不平凡的__年,是可歌可泣的__年,是豐功偉績的__年。
歷史鄭重的告訴我們:“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作為一名黨員,務必要進一步增強黨性,堅定信念。用實際行動履行自我的承諾,在“創先爭優”中起到模范帶頭作用,嚴格要求自我,不斷鉆研業務知識、提高個人綜合素質,勇于創新、勇挑重擔,不辜負黨和人民的期望,用我們的智慧和汗水、奉獻與忠誠,做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