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影《紅海行動》觀后感
這個春節,一部名為《紅海行動》的大片燃爆全國,目前票房已破14億,影片憑借優良制作、震撼場面和真實故事人物原型,不僅讓觀者自發“安利”,更引的很多名導演“折腰”贊許。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精彩內容,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觀影《紅海行動》觀后感1
一些時候,我們某些導演為了迎合西方的口味,自輕自賤,特意拍攝那些過去的、落后的、愚昧的、甚至是丑化的舊中國。
而今,通過《戰狼2》、《無問西東》、《紅海行動》等影片的呈現,讓我們看到了當今中國人的自尊、自愛與自信,相信通過中華傳統文化的弘揚,未來的中國電影將大有可為!
《紅海行動》是根據也門撤僑事件改編,真實復刻了我國首次武裝撤僑過程。也門撤僑,相比之前的利比亞撤僑,更為錯綜復雜。因為,利比亞撤僑,歐美準備動手之前,明確告訴無關國家自行撤僑,我軍和外交部動員起來也有個心理準備。
也門撤僑則是毫無征兆、極為突然,突然而至的戰亂,讓太多國家慌了神亂了陣腳。因此,準備不足是也門撤僑的一大難點,這不僅僅是物資、人員、方案的準備不足,更有心理上的準備不足。
世界并不安寧,戰火總是突起,很多時候死亡的威脅不期而至,這是影片的背景要告訴我們的事實。在真實的事件當中有這樣一組統計數據,值得我們自豪:第一批臨沂艦接回共計124人僅用時39分鐘,第二批接回455人用時僅81分鐘,整個過程中沒有任何一人爭搶,也沒有任何一人受傷。
專業影評人稱《紅海行動》為"堪比好萊塢電影的中國大片"!海軍官方同樣蓋章肯定,曾參與護航行動的現役海軍官兵稱贊"場面很震撼"!
"170多年前,中國的大門就是被海上的威脅給轟開的,歷史的指針走到今天,今日中國的威脅依然來自海上",就在前不久,美艦剛剛在南海被驅離,揚言春節前后還要來,
從百年前"華人與狗不得入內"到"一個中國人都不能傷害",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國家的團結與富強有多么重要。強大的中國,不僅要在經濟上,還要在軍事上,更要在團結與愛國上。
國強民有尊嚴,強國必先強軍,強軍必先團結,團結必先愛國!軍民團結如一人,試看天下誰能敵?
影片并沒有過多的情緒渲染,甚至沒有過多的語言表述,而是通過戰爭的事實,通過一個個激烈、血腥、悲壯,甚至是殘酷的畫面,告訴我們一個硬道理:
中華民族不是復興不復興的問題,而是必須復興;中國人民不是愛國不愛國的問題,而是必須愛國;華夏兒女不是團結不團結的問題,而是必須團結;中國不是富強不富強的問題,而是必須富強!
"我們并沒有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年代,但我們有幸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國家。"讓我們珍惜當下的和平,放眼中國與人類的未來,"勇者無懼,強者無敵",君子當自強不息!
家庭幸福,我的責任!中國興盛,我的責任!世界和平,我的責任!愛護自然,我的責任!兒童強則中國強,少年強則中國強,青年強則中國強,中年強則中國強,老年強則中國強,每一個中國人強則中國強!
我強則中國強!
觀影《紅海行動》觀后感2
昨天和仙女一起去看了紅海行動,結果仙女起晚了,我一個人蕭索的坐在電影院門口的長椅上默默等待,怨念ing,結果就是我們錯過了開場前五分鐘的介紹吧,我猜想,等紅海上映網站的時候,再去看一次,但是慶幸的是,我們倆并沒有錯過紅海行動從大銀幕上飛入的畫面。
老實說,我對紅海行動有一點忐忑,從杜江拍攝爸爸去哪兒的時候,我就知道了這部電影,杜江在第一期和第二期的時候簡直黑到飛起,完全沒有奶油小生的形象,這和我之前看爸爸回來了完全兩個人,這也是紅海行動吸引我的一個原因。其二吸引我的原因是導演林超賢,一開始并不知道是林超賢導演導的這部戲,之前看過破風,說實話,我對電影從來都沒有很深入的研究,我就是很普通的一個觀眾,有我喜歡的演員,沒有好的情節可能我會無感,沒有我喜歡的演員,有好的情節,我肯定會開心的蹦起,我就是一個很膚淺的觀眾。所以我對破風其實也就一般的感覺,但是據說影評很不錯。再到湄公河行動,那部戲由于是在考試周期間上映,我沒有能夠到影院支持有點可惜,從題材到演員再到情節,都讓我對導演林超賢,演員張涵予積累無數的好感。所以賀歲檔里的紅海,其實是我心里的白月光吧。就在我懷著對紅海滿滿的期待的時候,我看到了一篇紅海的影評,很專業,從拍攝手法到拍攝技巧再到特效,都井井有條,這也在我心里埋下了這部電影真的會好看的疑問。
開頭我沒有看見,但是我可以自己腦補出來,畢竟也是看過很多電影的人了,額沒有很悲傷的主旋律,只有一個叫羅星的狙擊手在執行任務的時候受傷了,另外一位叫顧順的狙擊手代替了他的崗位,然后他們就出海執行任務了。
老實說,其實戰爭片的電影的故事結構我們大概都能了解,一個暖暖的隊長,一群很厲害的兵,跟著艦隊出發了。我一直想看他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我希望看到一個團隊合作的電影而不是像美國電影那樣,只有一個英雄。在我的世界觀里面,一個人他即使再厲害,他可以厲害到哪里去,地球離了誰都是可以轉的,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這是我的觀點,所以我總是想看見一個合作的團隊,紅海很符合我的觀影指南,全局拍的很鮮血淋漓,老實說,如果我的身上有一床被子,我一定有半個頭是在被子里面的,然而我沒有,所以我有半個頭是在大衣里面的,截斷的手指,炸裂的身體在廢墟之中微微顫抖,在槍林炮火中,沒有人可以保持鎮定,所有人都只能等待軍隊的救援。但是戰士也會害怕呀,戰士也是從和平年代里誠摯的啊,戰士也是第一次看見這殘忍的修羅場啊,但是蛟龍,從來都是勇者無敵,即使心有恐懼,的他們總是可以克服自己內心的波瀾,征服浩瀚大海。隊長幫助夏楠救那一百多人質,顧順幫助李懂戰勝子彈的恐懼,而全劇我的淚點,大面積噴發的給了佟莉和石頭,那個說吃了糖就不疼的石頭,那個偷偷把自己和佟莉的照片縫在防彈衣的石頭,那個竊竊給佟莉糖揚起嘴角的石頭,因為戰爭,含著他給佟莉然后再由佟莉撥開的糖,永遠的定格在炮火之中。
世界上最可怕的東西,一個是時間,一個是戰爭。我希望,時間不會改變我原來的模樣,戰爭永遠不會來到我身邊。
觀影《紅海行動》觀后感3
緊張,很緊張。假期看了電影《紅海行動》,相信影片中深入敵營、身懷絕技的“蛟龍突擊隊”是大家關注和討論的熱點,這支中國海軍特種部隊時刻執行著隨船護衛、驅離海盜、解救遇襲商船的艱難任務,再現了中人精神。
居安思危,強者無敵??赐辍都t海行動》讓我不禁思考作為一名基層組工干部,支撐我們的精神是什么?我想是黨性,它是千百萬共產黨員為了完成黨在各個時期的任務,英勇奮斗,忘我犧牲,開拓進取實踐的升華。作為一名“服務黨員的黨員”如何才能更好地講黨性呢?
對上級文件要“吃透”。組工工作涵蓋干部的提拔培養、黨員的發展教育、人才的引進與服務等方面,工作政治性、政策性、業務性極強,工作任務重、標準高、要求嚴、壓力大。組工干部講黨性最關鍵的就是要將工作做好,做好工作的前提條件則是要將上級文件精神吃“透”。因此,基層組工干部要認真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當前上級領導的重要決策部署,增強政治鑒別力和敏感性;認真學習相關文件精神,對黨員發展、換屆選舉等業務知識要牢牢掌握,增強工作規范性。
對基層情況要“通曉”。一名合格的組工干部,講黨性就要經常性地下到基層,深入到群眾中“談思想、增感情”,了解和掌握服務對象不同時期的工作狀況、生活情況、思想情況,摸清他們的需求和希望。對這些情況知悉的越多越細致,組織工作就越有針對性,計劃的制定就越切合實際,取得的效果就越好。
對黨員干部要“真心”。組工干部講黨性就是要對黨員和干部給予關愛和真心。加強教育和監督,給予他們真心的“大愛”,注重抓好理想信念、政策法規和反腐倡廉教育,關注每位黨員,尤其是流動黨員的成長與發展。關心他們的生活,給予他們“真愛”,多與黨員交流,多傾聽他們的呼聲,切實為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用感情貼近他們,爭取他們的理解與支持。
對自身要求要“嚴格”。要從嚴自律,在作風上要嚴謹細致,以嚴之又嚴、慎之又慎、細之又細的工作態度干好工作;在言談舉止上,要謹言慎行,手口干凈,不該說的話不說,不該做的事不做。要清正廉潔,時刻用黨性原則對照自己,用黨紀國法規范自己,不干違法之事,不取不義之財,不沾不正之風。
珍惜生命中每一段經歷吧!每個崗位和機會都是一段難忘的經歷,而每段經歷都會歷練品格、增長知識,組工干部一定要在豐富多彩的實踐中不斷領悟,長智慧,增才干。要保持健康的心態,對待身處組織部門帶來的光環,要以平和、淡泊、知足、敬畏之心對待,始終保持政治上的堅定性、工作上的先進性才會有昂首前進的底氣。
觀影《紅海行動》觀后感4
世界并不安寧,戰火總是突起,很多時候死亡的威脅不期而至?!都t海行動》根據也門撤僑事件改編,真實復刻了我國首次武裝撤僑過程。不同于《戰狼2》結局的皆大歡喜,《紅海行動》呈現了戰爭最真實殘酷的一面,人質救出、恐怖陰謀打破,在迎接勝利曙光的那一刻,我們也接到了死亡的通知單。我們不禁扼腕嘆息,英雄怎會死亡?可這就是現實。
狙擊手羅星被打穿脊柱神經,觀察員李懂一直耿耿于懷,他認為是因為自己的緊張,沒能掃清敵人,間接害了戰友。但他在顧順的鼓勵下,逐漸變得成熟、穩重,終于能獨當一面。我們可以想象,今后他將成為下一個羅星,帶領下一個李懂走向老練,然后下一個李懂又會成為下下個羅星,帶領下下個李懂走向老練……
通訊員莊羽在救援中癱倒在一片尸體中,他說以前那么多的訓練和演習并不是這樣。所以面對血肉橫飛的場景,他害怕了??僧斔氉砸蝗嗣鎸r,他擺脫了自己手指被炸斷的恐懼驚愕,撲向了敵人,將利刃刺向了敵人……其實,當死亡來臨時,他已經戰勝了死亡。
戰爭最不缺少的就是死亡。正如片中艦長所說:“直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尸還”,上了戰場,生死豈還顧得?死亡固然使我們痛,但也讓我們觸摸到了真實。戰爭有,和平也有犧牲,只是你我處在這些英雄用血與肉鑄就的和平的“溫巢”里還未感受到外界的寒意。死亡沉重,但我們必須接住這份沉重。
一開始我并不理解,為什么要冒著生命危險去參軍,為什么要讓家人時刻擔心自己,承擔失去自己的風險。但看到最后我明白了,即使他們不成為軍人,也會有別人承擔起這份責任。即使他們不犧牲,也會有別人犧牲,他們寧愿犧牲的人是自己。他們在決定成為軍人的那一刻,心中就已經做出了選擇:我的生命不屬于自己,不屬于家人,而是屬于國家和人民!
他們很堅強,因為他們鐵骨錚錚;他們也很脆弱,稍有不慎就可能失去生命。但他們擁有堅忍不拔、鐵血剛毅的內心和信念!
正如他們的口號:勇者無懼,強者無敵!
守衛和平,感謝有你!
觀影《紅海行動》觀后感5
最近有一部很火的《紅海行動》,這部電影和《戰狼2》有相似之處也有不同之處,雖然我覺得戰狼2更好看點,但不可否認,這部電影拍出了中人英勇奮戰,視死如歸的不屈精神。
這部電影是根據也門撤僑的事件改編的。非洲北部伊維亞共和國發生政變,恐怖組織和叛軍攻入首都,中國僑胞面臨危險,海軍戰艦接到上級命令,派蛟龍突擊隊八人前往執行撤僑任務。在惡劣的條件下,他們突破重圍,完成了任務,還順便解救了20多名外國人質,最后還將“黃餅”從恐怖組織手里奪了回來。
《紅海行動》這部電影展現出我國海軍的強大,真實地還原了戰爭的殘酷,環環相扣,驚心動魄,吸引人的眼球,又刺激又緊張。
《紅海行動》和《戰狼2》的不同主要在于紅海行動體現的不是個人英雄主義,是團隊精神。紅海行動情節緊湊,整整兩個小時我的心一直懸在半空,有點讓人喘不過氣來。這部電影有很血腥的場面,比如:斷肢的特寫,一塊塊分離身體的器官,還加有尸體的抽動,真讓人膽戰心驚,場面慘不忍睹。
這兩部電影的相同點是贊揚祖人,贊揚祖國的強大。導演為什么要讓我們直勾勾的看那些血腥的場面,是為了說明我們并不是生活在和平的時代,是生活在和平的國家。這個拍法也側面的體現出了中國的強大。并且這部電影并沒有因為考慮大眾不喜歡血腥,便把戰爭演成游戲一般,導演大膽真實地演出了戰爭的殘酷,有戰爭,就必有傷亡,戰場上想要活命,身體素質要夠硬,有人救也要你跟得上,不然拉后腿只能一起死。
這部電影還很突出團隊意識,在蛟龍突擊隊里,各自分工明確,不會出現誰的位置最重要,團隊中每個人的作用都無可替代。大家聽從隊長的命令,面對困難隨機應變,這樣促使他們走向成功。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最后一米的安全距離,最后一秒的扣動扳機,生與死的危機一刻,瞬間把劇情加熱到了沸點,把人物拖入故事的旋渦。這部電影還是很好看的,讓人看得是又爽,又驚,又心血澎湃。
看完這部電影,我不禁想到,和平真美好,生活在中國真幸福,其實戰爭離我們很近,我們看不見它,是因為我們中國的軍隊,為我們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