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雪國列車觀后感500字
《雪國列車》改編自獲得1986年昂格萊姆國際漫畫節大獎的法國同名科幻漫畫原著,由韓國著名導演奉俊昊執導,韓國著名導演樸贊郁擔任制片人。《雪國列車》真是一部神級電影。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電影雪國列車觀后感500字,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電影雪國列車觀后感500字1
影片中的角色維爾福德和柯蒂斯分別代表了壓迫者和反抗者。列車獨裁者維爾福德將專制獨裁作為自己的信仰,相信為了維持社群系統的整體和諧平衡,哪怕實施殘酷的壓迫、暴政也有其理由,甚至訴諸殺戮、虐待也可在所不惜。
對社會公平正義而言,這樣的人物最為危險,因為其自私自利的本質容易為其所謂的理想信念、對大眾群體的綁架裹脅以及虛偽的集體利益訴求所偽裝,事實上維爾福德真正信奉的無非是他自己及其所代表的少部分上層權貴階層的利益,并且這是以廣大底層民眾的血淚和屈辱為代價。
甚至維爾福德都被自己的“偉大奉獻”所催眠和感動,他振振有辭地說出與吉列姆合謀,通過策劃沖突殺戮來維持列車生態所須的人口平衡的真相,目的就在于把自己打扮成一個列車生態的安全保護者和危機拯救者,他企圖以自己忍受孤獨、敢于擔當、慷慨讓位的假面來迷惑和拉攏柯蒂斯成為接班人,但是以部分人的生命為代價換取社群的存續無關乎倫理選擇而純屬政治選擇,再虛偽的說辭、再華麗的外衣都掩蓋不了斑斑的血淚和罪惡,人性的力量讓柯蒂斯組織選擇做一個舊世界的毀滅者、舊制度的埋葬者,而不是做一個既得利益的接管者和舊世界的維護者。
最后雪國列車的毀滅和崩潰成為影片中最壯觀的一幕,這既象征著人類社會與地球自然的猛烈碰撞,也象征著人類社會兩種不同道路之間的劇烈碰撞,似乎在告訴世人,在某些特定背景下舊世界的毀滅是人類走向隉磐重生的無奈選擇。
柯蒂斯最終用生命換來了新的制度重建的機會,即便這只是一個人性復興的概率和希望,也標志著柯蒂斯的勝利。此外,柯蒂斯沖破重門的奮斗和搏擊過程,對列車二把手梅森的處決,對雪國列車先保后毀的覺醒,對自己吃人之罪的悔恨,刻畫出一個真實可信、勇于斗爭、重視行動和實踐的堅強革命者的形象。
電影雪國列車觀后感500字2
難得的一個周末休閑下午,雖然天氣不是很給力,但是絲毫不影響小資情調,拿著兩杯奶茶和室友去看了雪國列車,本來聽說是動畫片,想著放松下,看了才知道心里反而更加壓抑,不寫點抒發下感覺晚上都會睡不著的。
生活在惡劣環境的末節車廂的人們在革命領袖柯蒂斯的帶領下,為了生存一節車廂一節車廂的向前突進,掀起了一場向車頭進軍的“革命”。
看完這個影片后,其中其實有不少語句讓人有深刻的印象的,可能亞洲導演都不想讓觀眾太動腦筋,所有的寓意都是一個拋一個接,直接告訴你,不像歐美大片讓你猜,比如上次那個重返地球的怪物應該象征一種恐懼把,恐懼其實只是在心里,你要是不怕,他就不能拿你怎么辦。另一方面還是永恒的主題父愛,母愛,timmy的媽猶記得他在最后說的,望著窗外17年,原以為捆著他們的是一道墻,其實只是一道門而已。還記得那個帶著牙套,梳著知情似得頭發的女人發表的演講,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位置,我們是頭,你們是鞋,鞋是不能帶在頭上額,be on your place ,keep your place。感覺現在追求的一種安穩就是be on one place,keep one place.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所以柯蒂斯就帶著人反抗了,到了最后終極大boss告訴他其實一切都是我和吉列姆,我從容暴動,甚至給你們提示幫助就是為了維護一個平衡。感覺就是孫悟空不滿意自己在社會下層,一路闖南天門,戰天兵天將,打敗二郎神,怒砸蟠桃會,最后終于打入靈霄寶殿,見著了玉皇大帝,玉皇大帝說,猴子,別鬧了,這些都是我跟你師傅跟菩提祖師一手策劃的,其實,我打算讓你來接我班,我很孤獨,來來來,你先感受一下。然而,更讓科蒂斯震驚的是,威爾福德竟要將列車的控制權交給他!也就是說,他從一個革命者,居然一躍成為極權統治者的繼承人!千辛萬苦地走到最后,所有人都死了,失去了一切的他,孤家寡人地坐上了不勝寂寞與寒冷的最高位置,卻發現自己當初的信仰竟然全部破滅了。革命成功與否,已經不重要了。因為無論成功與失敗,一切都仍繼續沿著既定的軌道前行,一切都只是個不變的循環,宛如巨大而洶涌的漩渦,將科蒂斯卷入其中,使他幾近崩潰,甚至妥協……
五臟俱全,該有的都有了,列車里面出現了餐廳
嚴峻的考驗與挑戰。可以想見,要想生存和發展下去,人類必須繼續進行不懈的探索與艱苦的奮斗!既要與生存環境和其他生命競爭,又要與之和諧共存。在解決上述永恒矛盾之路上,人類任重而道遠。可能他們的見解更加深刻吧。
電影雪國列車觀后感500字3
《雪國列車》是一部講述人們在對抗全球氣候變暖之后發生的事,故事從世界成為一片冰天雪地開始,踏上這趟列車的人就好比登上了諾亞方舟,但問題是,踏上這趟列車并不等于生活就有了保障,整個列車就像人類社會一樣被分為不同的等級,最前面車廂里的人就是所謂的領導者、決策的制定者,象征著權威,而生活在最末端的車廂里的人則毫無疑問的成為了要注定遭受一切貧困和苦難的弱者,向像人類社會所有的歷史一樣,統治者的殘暴、專斷激怒了底層的奴隸,那么這個階級就要開始反抗,并擁護一個領導人,也就是curtis,影片的最后curtis知道了這場革命不過是當權者為了平衡整個列車的系統而策劃的時候,悲傷過度的他卻仍然沒有忘記自己的使命并救出了小男孩。
看過《雪國列車》之后,這部電影給我最直觀的感受與體驗有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就是所有人類都應該反思的問題,為什么全球的氣候會變暖,為什么整個世界會變成冰天雪地,而人類又為什么只能躲藏在一輛小小的列車上?人類一直都是自私自大的生物,我們自以為控制了世界掌控了自然,我們為我們所發明的叫做科技成果的東西感到驕傲和自豪,可是,當自然真正爆發出他自有的威力的時候,人類就像螞蟻被掀翻在大海中,一波巨浪襲來,就灰飛煙滅。所以,這樣的電影看過之后,人類也該反思,高速發展的科技究竟是為了滿足當代人的野心,還是為了造福子孫后代。
第二個方面則是這部影片體現了人類社會進化與發展的規律,從人類的出現至今,一直都遵循著弱肉強食的規律,對于群體來說,強大的群體要統治弱勢群體,而被逼迫的弱勢群體最終爆發也可能戰勝本來強大的群體,然后統治者更替,人也是一樣。一個體格健全四肢發達的人和一個四肢不全軟弱無力的人搶同一塊蛋糕,勝負自然不用說明,就連影片中的老人也說,雙手不管怎樣都是有用的,最起碼抱女人的時候會舒服些。所以,要想贏得別人的尊重,要想獲得最好的資源,首先至關重要的一點不是等別人來施舍你,而是自己要為自己想得到的東西而爭取甚至是斗爭,否則你就注定是要失敗。影片或許看起來有些殘忍,有些不近人情,可是仔細想想,他只不過是換了一個角度來描寫而已。
電影雪國列車觀后感500字4
今天我要給大家介紹的故事是:“雪國列車”。
由于人類瘋狂破壞生態環境,掠奪生態資源,十七年后,兩極冰川融化,人類再也無法在地球上生存了。這時七十二個國家聯合共同建造了一列超級巨大的永動列車,并將所有的物資裝上了列車,然后投出了“cw—7”原子冰凍炸彈,一夜之間,大地變成了一片冰天雪地。有錢的富人,占據了列車的前部,享受著舒適的生活及美食,而窮人們則擁擠在條件惡劣的列車尾部,吃著難以下咽的營養塊。超級列車上,每天都有穿著黃色制服拿著武器的人員對列車進行檢查,一個穿著黃色軍官風衣制服的女人,指揮著士兵們硬生生地將兩個可憐的小孩帶走,又兇狠地將反抗的人雙手凍成冰塊并打碎,變成了殘廢。未端車廂的窮人們忍無可忍了,他們在柯蒂斯的帶領下開始了反抗。
他們一路沖,一路打,當他們沖開食品制造車廂大門時,驚訝地發現,窮人的食品竟然是用木渣、蟑螂、昆蟲做成的,而富人的食品是用鮮肉、奶油、面粉、冰糖等做成的。窮人們徹底憤怒了,他們搗毀這個食品加工基地,同時解救了在這里干苦力活的龍叔及一大批兄弟姐妹。柯蒂斯帶領窮人隊伍繼續前進時,一隊黃衣蒙面人手拿鋒利的戰斧攔住了他們,戰斗一觸即發。窮人們憑著人多、勇敢,不怕死的精神沖向黃衣士兵,將黃衣士兵紛紛打倒在地,奪了他們的武器,勇猛前進。這時列車正好進入了一個冰洞隧道,車廂里立即漆黑一片,什么也看不見了。黃衣士兵們立即戴上了“紅外夜視儀”而窮人隊伍該有這種先進裝備,所以戰斗立即處于下風,傷亡了不少兄弟相妹。
電影雪國列車觀后感500字5
隨便想到什么就寫什么吧。列車內部人類大致分成兩種,車尾到車頭可以理解為野蠻人向文明社會的各個歷程體現,但很明顯,這個文明社會是偏移了正常發展方向的。正因為人類被自己困在了列車內,失去了外出的希望,所以人們都開始專注于享樂,不再探求車外的世界。而掌握引擎的boss一直都在說著同樣的一句話:“人們都應該專注于自己的位置。”但我有一個疑問,人們自己的位置究竟是由誰來決定的?如果是由人們自己決定的,我會覺得這句話沒有問題。但很可惜,后車廂人們的地位并不是他們自己決定的,而是被“神們”壓迫才產生的社會隔閡所導致的,這些位置并不真正屬于他們自己,列車頭的人是在進行一場“造神”運動。
這使得我想起阿西莫夫的一本書《神們自己》,雖然我沒有看過這本書,但我依然能稍微猜到這本書的內容究竟是在講一些什么。在雪國列車里,一部分人因為生存在人性中往復掙扎,一部分人享受著不需掙扎而放大的享樂主義所帶來的一切,從某種角度而言,他們也就放棄了人性。
縱觀整部電影,人類社會內部的爭端一直沒有停歇,就連主人公最后也差點成為“神”的同伴,但看到電影最后我們會發現,神們的想法無疑是錯誤的。第一,他們并不是神,不應該為了自己的觀念而私自決定所有人的命運,沒有敵對聲音的世界是危險而可怕的。第二,神們放棄了對外部探索的希望,從無數萬年的進化歷史來看,一個民族一旦全然不顧外界,那么勢必就會面臨內部的沖擊從而漸漸瓦解,然后這個文明會繼續擴大,循環往復。這就是宇宙中的鐵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