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革命影視觀后感300字
為什么國慶節在10月1日?在這之前發生了什么事情呢?通過觀看紅色革命電影,1945-1949年之間中國發生的事情。無數士兵死在了戰場上,很多老百姓遭到了殺害。那些不惜生命的勇敢的戰士們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讓我知道現在的和平安寧的生活來之不易.為幫助大家學習方便,小編收集整理了革命影視觀后感300字5篇,希望可以幫助您,歡迎借鑒學習!
革命影視觀后感300字1
無意間,點開了一部由新華社打造的微電影《紅色氣質》。該片只用9分5秒確高度濃縮了中國共產黨95年的光輝歷程。與其說是微電影,更像是一部微紀錄片。淡淡的敘述中,有著一股厚重的力量!
微電影回顧了中國共產黨近一個世紀來從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到實現國家富強。影片中,故去的共產黨人跨越時空,與同志“相聚”,與家人“重逢”,讓人們仿佛穿梭在歷史長廊之中,看到過去與現在的對話,感受紅色信仰、紅色氣質代代傳承。當看到瞿獨伊女士說;“始終不明白儒雅的書生和壯烈的革命者,哪個是我的父親”時,很是感慨。是呀,大義凜然,從容自若,笑對死亡,這就是共產黨員身上特殊的氣質,就像一杯勾兌的烈酒,相互矛盾確又渾然天成。在面對國家存亡,民族危難時,你從來都不能想象,在各個平凡崗位上的普通共產黨員能夠爆發出多么強大的力量。
對于一個人95年很長,而對于一個走在時代前沿的黨,正值青春年華。95周年慢慢走過,一張照片,定格一個瞬間;一組群像,打開一部史冊,一張張泛黃的照片,一件件震驚的事情,都仿佛發生在昨天,歷歷在目,這紅色的氣質從未褪色過!95年風雨兼程,無數共產黨員先烈們憑著對共產主義的信仰和執著,為了黨和人民,為了國家民族,拋頭顱灑熱血,矢志不渝奮斗終身,才使得中國有了如今的翻天覆地變化,才有了今天民主和諧社會。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生活在和平幸福的年代,我們是否有義務來明白先輩們艱苦奮斗,嘔心瀝血的付出,留下并傳承那一份紅色氣質。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民永遠是共產黨人的力量源泉。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從嘉興到井岡山,從瑞金到延安,共產黨的一路發展都離不開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新時代下,雖然我們不能像先輩們一樣拋頭顱灑熱血,沙場秋點兵,但那份對人民的那份清正廉潔,艱苦樸素,浩然正氣絕不能忘。不謀私利、嚴以律己,時時刻刻以黨章黨規來約束自己,堅持紀在法前、紀嚴于法,才是廣大黨員干部在新形勢下要傳承的“紅色氣質”。
理想誠可貴,奮斗價更高;紅色氣質在,代代逞英豪。黨章黨紀提倡的我們帶頭去做,黨章黨紀禁止的我們堅決不做,只有紀正言行,求真務實、忠于職守、扎實工作,從一點一滴、一言一行做起,弘揚共產黨人的浩然正氣,才能傳承與彰顯優秀共產黨員的“紅色氣質”,讓共產黨人爆發出強大力量。
革命影視觀后感300字2
正如我們在電影中看到的,地道戰的方法在一開始并沒有產生如此驚人的效果。第一次地道戰失敗了,被進入村子的惡魔搞糊涂了。但村民們并不因此而氣餒。相反,他們變得越來越沮喪和勇敢。經過改進和設計,他們終于完成了前進、后退和防守的任務。他們可以在地面和地下作戰。它們從單一的隱蔽處,發展成為具有隱蔽性、防水、防火、防毒等功能的地下工程。他們逐漸形成了由房屋、街道和村莊組成的隧道網絡。它們構成內外防御,互相配合,攻擊敵人。的領導下高Laozhong,黨支部書記,和高Chuanbao,民兵隊長,Gaojiazhuang河北中部地區的人們巧妙地采取行動與日寇,最終導致了日本軍隊的失敗和落花和流水,并最終成功地占領的據點黑色Fengkou。
電影中最感人的角色是高老中。雖然他在整部電影中出現的時間很短,但是他的大義大義和對生死的無畏深深震撼了我。晚上獨自行走的高老鐘,意外地發現了襲擊高家莊的日軍。他跑得那么快,以至于他能拉響警鈴,告訴村民們日軍來了,藏在隧道里。即使日本人發現他會死,他也毫不猶豫地拉響了警報。一些身懷數槍的高級效忠者仍然向日本軍隊投擲炸彈。死亡是多么的悲慘和感人。
電影中提到一句話,“不清楚哪一個是老百姓,哪一個是八路軍。”這句話是漢奸對日本軍長說的。這句話印證了軍民家庭,這也是共產黨的特點。在毛澤東思想的領導下,全國人民英勇對敵,各盡所能,優勢互補。當時的中國并不強大,也沒有先進的作戰武器,但我們有全國人民的意志,這種堅強的精神使八路軍戰勝了日軍,取得了勝利。
這部電影讓我對當時的抗日戰爭和“地球八道”有了更深的了解。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是以全體愛國軍人和人民的血汗、永不言棄的精神和智慧換來的偉大勝利。每一個炎黃子孫,都應該為自己的地位感到驕傲。我們有偉大的祖先!
革命影視觀后感300字3
在學校的安排下,我門觀看了電影《大渡河》。電影的開篇就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個氣勢恢宏的戰爭場面。看著電影中一個個廝殺的鏡頭,我的心情不由得漸漸沉重起來,戰爭的殘酷已經融入到我的心中,隨之而來的是一種對革命的敬畏、緬懷之情,當一名女同志去向年邁的船夫借船是,身中兩槍時、當一名同志在去瀘定橋的途中的戰斗中身中數槍,跌入懸崖下湍急的大渡河之中時,我心中不免有些悲涼,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不正是用先烈的血肉建造的嗎?然而電影又不免讓我有些自豪,因為中國人在戰爭中就是那樣的不屈不撓,無堅不摧!
劇情中講述的是:1935年5月,紅一方面軍渡過金沙江,進入冕寧縣城后,嚴格執行黨的民族政策,釋放了被反動政權拘押的群眾,順利地通過了涼山彝族地區,向大渡河急進。大渡河是四川境內一條峽谷河流,水深流急,兩岸崇山峻嶺,地勢險要。蔣介石一面派兵北追,一面調集軍隊增強大渡河防御,企圖憑借天險消滅紅軍。數十萬國民黨中央軍和軍閥武裝圍追堵截,蔣介石的座機也飛臨川軍首腦駐地,兩種決定中國命運的力量對峙著……
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劉伯承等同志部署了佯攻大樹堡、暗渡安順場的戰斗。老謀深算的蔣介石也迅速調整了部署,調集部隊左右夾擊安順場,妄圖半渡而擊,將渡河的紅軍分割圍殲,揚言要紅軍重蹈石達開的覆轍。毛主席等首長及時變通部署,將計就計,一面繼續造成在安順場涉渡的假象,一面讓劉伯承作佯攻雅安,直取成都狀,迷亂了川軍,調開了固守瀘定的川軍二0八旅,再令先遣團溯流而上,強渡瀘定橋。
5月24日紅一師先遣隊突然襲占安順場渡口,在一位老船夫哪兒獲得了一條小船。次日,由十七名勇士組成突擊隊,進行強渡,占領了北岸渡口,打垮了敵人的反撲,殲敵一個營,并陸續渡過第一師。為了讓紅軍主力迅速渡河,第二師從雅安到瀘定一晝夜急行軍一百二十公里,趕到瀘定橋西頭。瀘定橋離水面有好幾丈高,是由13根鐵鏈組成的:兩邊各有兩根,算是橋欄;底下并排9根,鋪上木 板,就是橋面。人走在橋上搖搖晃晃,就像蕩秋千似的。而當先遣團到達并迅速奪取了瀘定橋的橋頭時,橋上的木板早被蔣介石新任的川軍司令何湘輝拆掉了,只剩下13根大鐵鏈。由于時間緊,來不及找木板來搭橋,先遣團的團長毅然決定攀著鐵鏈強渡大渡河,命令一下,22位勇士在火力掩護下,冒著密集的槍彈,攀著橋欄,踏著鐵索向對岸沖擊。當接近橋頭時,國民黨守軍放火阻擋,勇士們沖過火海,進入城街,展開巷戰,后續部隊迅速跟進,經2小時激戰,紅4團占領了瀘定縣城,控制了瀘定橋。保證紅軍主力迅速渡過了大渡河。取得了最終的勝利。
歷史的紅色旅程結束了,未來的紅色旅程才剛剛開始,革命先烈用他們的血肉和氣魄豎起了一座萬事矚目的豐碑,而他們的精神也將靠我們這些后世子孫去幾成和發揚肩負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責任。現在我們不用去強渡大渡河,也不用去飛奪瀘定橋,但是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上,我們更應該以長征精神鼓勵自己,發揚革命的優良傳統。
革命影視觀后感300字4
穿梭于鏡頭之間,愿用拙筆一支,記錄豪情滿懷的慷慨赴死,記錄大義凜然的奮不顧身,記錄用生命譜寫下的絢爛……
當無邊的黑暗蠶食著中原大地,當腐敗的統治奴役著華夏兒女,當列強的陰謀彌漫在談笑之間,當疾苦的人民沉睡在麻木之中,有一群人,截然相反,他們高舉革命的大旗,手擎希望的火把,投身革命,奮不顧身,以自身綻放絢麗,亦是甘之如飴。
秋 瑾:淡然赴死,高潔如白蓮
青石板上伴隨著鐵鏈劃過刺耳的咣當聲,一位婦人手銬木枷,腳綁鐵鏈,卻毫無懼色,就如同出于淤泥之上的白蓮一般,一路平靜,一路淡然……
“我此番赴死,是為革命,中國婦女還沒為革命流過血,當從我秋瑾始……”明明是壯志凌云的話語,明明是慷慨激昂的蔑視,但她,只是平靜的敘說,淡然到讓人心疼。是啊,即使是沉重的木枷依舊困不住自由的靈魂,哪怕是堅固的腳鐐依然鎖不住革新的腳步。辛亥革命電影觀后感800字
心里,許是放不下天真可愛的孩子,心里,許是放不下眷意濃濃的親情……面對滿官的指責,她置個人情思于度外,系國家未來于心中:“我的死是為所有的孩子!”寧靜溫和而令眾人無言以駁。
秋瑾身處麻木的社會,遭眾人不解,但她依舊堅持自我,起義失敗了,但革命的精神,鼓舞了民族的奮斗不息。青石板上高潔淡雅如白蓮一般的人消亡了,但她的倩影,永駐在所有人的心中……
林覺民:白衣飄袂,傲然如白梅
他,僅僅一襲白衣就足以構成殘酷戰爭中最美的一道風景,臉上革命的驕傲足以讓末路之人看不到生還的退路,甚至望而生畏。俠肝義膽,鐵骨錚錚,利落的裝槍上膛,迅捷的瞄準射擊,一舉一動,凌厲中飽含詩意,白衣上點點血色漫延而開,踉蹌的身影凝聚了毫不屈服的意志……
這不是翩翩公子的白衣,這不是文人墨客的白衣,這是獨屬于林覺民的白衣,白衣之下,隱藏的是堅韌不拔的革命之志;白衣之下,跳動的是義薄云天的赤血丹心;白衣之下,燃燒的是奔流不息的民族血脈。
面冠似玉,肝膽如鐵,心地赤誠如朝陽。即使沉尸于水下,嘴角依舊有淺淺的笑意,此情此景,凄美如畫,可不難讀出其中的深韻。也正是這個人,讓我心疼,卻也讓更多的人看到了革命,看到了他所作的努力,相信了他所相信的一切。
一個俠骨柔情的男人,用年輕而熱血的生命換取了畢生的信仰,卻留下了一個支離破碎的家庭。自古情義難兩全!
他們,在那個黑暗的年代,用自己年輕的生命,綻放出革命的芳華……他們用身軀支撐起黎明前的曙光,他們用生命鋪筑出推翻清廷的大道,他們用熱血喚醒了麻木不仁的人民,他們用信念維護了泱泱大國的不屈。他們的生命之花,開得無比凄美,無比震撼。
我深信,革命的先驅,那年輕的生命,那不屈的靈魂,便是《辛亥革命》中最動人的鏡頭。
革命影視觀后感300字5
今天,我在網上看了《飛奪瀘定橋》這部影片,看完了這部氣勢恢宏、激動人心的影片之后,我被他們那種大無畏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深深的震撼了。
1935年紅軍北上抗日向天險大渡河挺進,他們要度過大渡河,必須奪取瀘定橋。因此,紅軍不吃不睡,跟敵人的援兵搶時間,冒雨率先到達瀘定橋。瀘定橋離水面有幾十丈高,木板被敵人抽掉了,只剩下冷冰冰的鐵索,對岸敵人的機關槍向紅軍瘋狂地掃射著。可是英勇的紅軍并沒有害怕,拿著短槍,背著馬刀,帶著手榴彈,冒著密集的槍彈,勇敢地攀著鐵鏈向對岸沖去。前面的紅軍掉進了驚濤駭浪中,后面的又跟上去,經過驚心動魄的浴血奮戰,紅軍奪下了瀘定橋,主力部隊終于勝利地渡過了大渡河。
在這次異常激烈的戰斗中,許許多多的偉大的紅軍戰士們不怕掉下湍急的河流中,不怕對岸敵人手中的槍炮,一直堅定不屈,勇往直前地向前走,他們用自己的鮮血與寶貴的生命換來了這次戰斗的勝利!
現在,長征離我們遠去了,但那用數十萬紅軍生命和鮮血書寫的英雄史詩里,每一個字都閃爍震撼靈魂的光輝,每一行詩里都有一股力量沉淀在我們的民族血液中。因此,我們在面對困難、挫折時應該勇往直前、踏踏實實、認認真真地做好每一件事;我們應該勤奮學習,刻苦努力,堅持不懈的完成每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