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觀看影片《武則天》觀后感
武則天作為歷史上的唯一女皇,在政治上頗有建樹。怎樣寫一篇有關武則天觀后感呢?寫完之后有什么感受?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觀看影片《武則天》觀后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觀看影片《武則天》觀后感1
一個中國歷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武則天。
武則天的父親武士彠當初是山西木材商人,為了理想去從軍,結識李淵(唐高祖),武德三年升正三品工部尚書。母親楊氏,也飽讀詩書,所以武則天受父母的影響,很有才氣。貞觀十一年,14歲的武則天入宮成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賜名“武媚娘”,12年后,出家感業寺為尼。后復回宮,永徽六年登上皇后的寶座,載初元年登上皇位,史稱“武周”,神龍元年退位。這就是武則天的一生。
一口氣看完蒙曼的百家講壇之武則天,已是凌晨兩點了。合上書扉,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是什么,能夠讓一介女流之輩能夠突破中國古代傳統道德觀念,在權利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最終登上盛唐皇帝的寶座,成為中國歷史上獨一無二的女皇帝;是什么,能夠讓她在充滿坎坷變數的政治道路上披荊斬棘、所向披靡、呼風喚雨,成為母儀天下繼而又母權天下的龍上之鳳;是什么,能夠讓一個女人在愛情和親情面前心狠手辣、不擇手段,不惜犧牲丈夫和兒女的利益,來達到她渴望已久的權利欲望;又是什么,能夠讓她在耄耋之年突然放棄了自己苦心經營的大周王朝,重新又讓李唐后人來替代武家王朝?縱貫她叱詫風云、波詭云譎的一生,是那么得富有戲劇性,又是那么得驚心動魄,令人回味良久。
歷史從來都是一張張的智力拼圖,后人只有永無休止地考證、拼湊、續接,才有可能一點點地接近她的真實面目;然而歷史又是血肉鮮明的,一切歷史的傳承,無不在文字的滲透和紀錄中容顏嫵媚。喜歡蒙曼的講解,是因為她在錯綜復雜、撲朔迷離的歷史脈絡中可以輕松自如地為讀者和觀眾梳理出一條清晰的時間坐標,作為一個文化的傳播者,她確實可以成功地讓歷史縮影為一段膾炙人口的佳作。我也曾有幸,在龍門石窟觀摩過貌似武則天的盧舍那大佛,有幸在乾陵無字碑前佇立思索;只是我有心無力,我的學識和閱歷還無法去打開那扇雄奇與蒼涼的歷史大門。所幸我們這個時代有人殫精竭慮、化繁為簡,讓我們在時隔一千多年之后,能夠輕松而愉快地了解武則天的平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一位教授用這種態度讀史研史傳史,這不能不說是一件快事!
古人云: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站在歷史的高點上,古老而神奇的中華文明會讓我們感到驚詫,感到博大,感到自豪。我們會問:在浩瀚如海的歷史長河中,武則天又是我們取幾瓢之飲呢?所有的歷史玄疑只有在時間的面前才會變得清澈,變得透明,而我們永遠看不清的,則是時間那最最神秘的面容!
雖然武則天的一生勾心斗角,但不可否認的是,武則天對歷史做出過巨大的貢獻。第一個貢獻是打擊了世家貴族;第二是穩定了邊疆形勢;第三個貢獻是推動了文化的發展。我覺得最重要的是她推動了文化的發展。原因有三個:一是她改革了開課考試;二她改革后第一次殿試有幾萬人,增強了人們的積極性;三是她用人不看門第,只要你有政治才能,就能當官。所以當時科舉出身做到高級官吏的越來越多,刺激了一般人讀書學習的熱情。史稱武則天當政時期為“貞觀遺風”。
武則天作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的成功與她的性格必定緊密相連,武則天是最自信的,但又是最不自信的。在一個男權社會里,武則天以一個女人的身份改換天命,當上了中國歷史上獨一無二的女皇帝,沒有過人的勇氣和超常的自信不可能做到。武則天為了權力,甚至不惜殺死親生兒女,但是,同樣是武則天,對狄仁杰卻充滿溫情。她稱狄仁杰為國老,她不讓狄仁杰下拜,說那樣會讓她都覺得自己渾身疼;這樣的行為,就算是以愛護大臣著稱的唐太宗也望塵莫及。這就是偉大的歷史人物----武則天。
觀看影片《武則天》觀后感2
從武則天的奮斗歷程中是一種充滿曲折、坎坷、艱難、危險的道路,她為了改變父死后被家族欺壓的命運,十四歲進宮當了唐太宗的才人,盡管她機智、靈活、大膽潑辣,但在后宮佳麗三千人的人海中,也沒有得寵,太宗臨死時本是叫好殉葬的,但是因為武則天一番的機智和深情話語,深深打動了太宗這個梟雄,貶她削發為尼,打算讓她在清規戒律度過一生。武則天就是武則天,她扼住了命運的喉嚨,在她當才人郁悶不得志的時候,她傍上了李治這個太子,用自已的肉體牢牢控制了這個重量級人物,用糖衣炮彈征服了男人,為自已今后的人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武則天確實是一位政治天才,在李治皇帝身體不好的情況下,為他簾后輔政,日理萬機,把大唐帝國的政務、軍務處置的井井有條,充分利用手中的權力拉攏了一批高官,為自已在朝野上下贏得了廣泛的人緣和為出色的支持率,為自已將來成為最高統治者奠定了基礎。
武則天作為一個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女皇帝,挑戰了在男政專權、男尊女卑的舊的封建體制,取得的成就也是另人刮目相看的,我認為她的豐功偉績可以有六點值得我們后人借鑒:
一:遇到困難百折不撓的精神。
二:未雨綢繆、敢于下注的精神。
三:遇事冷靜沉著,大膽果斷的精神。
四:注意情報信息收集工作,知彼知已,百戰不殆精神。
五:不拘一格,敢于用人,用人不疑,充分信任和大膽放權精神。
六:開辟了科考新局面,為貧寒子弟從政創造了條件,打破了貴人永貴賤.人永賤的政治格局,開創了民主時代的先河。
她留下了種種不良的傳說,但影響不了她的歷史功績,她的思想將和毛澤東同志一樣永放光芒,成為中華民族歷史上最耀眼的一顆政治明星。
觀看影片《武則天》觀后感3
最近觀看了劉曉慶、陳寶國主演的電視連續劇《武則天》,在稱贊劉曉慶、陳寶國演藝精湛的同時,對人生也有很多感慨。
第一是人的胸懷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武則天微服出宮與老百姓促席而談時,當老百姓罵罵咧咧地指責武則天這不好那不好,并指責武與唐王父子之間的關系時,武只是微微一笑而過之,這就是胸懷。俗話說宰相肚里能沉船,那武則天的胸懷就能沉大海。人生在世心胸有多寬廣,那么你的舞臺就有多大。如何提高自己的胸懷,我覺得提高自己的素質的辦法就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第二是做任何事都要用心去做,從小事做起。做人要有心計,細節決定成敗,細節決定命運,有時候只要做就可以,不需要刻意的去表現自己,越表現自己越讓人討厭,武則天學習寫字,幫助皇帝看奏冊就是很好的學習機會,也為她以后料理國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也一樣,默默奉獻就好,如果刻意的表現自己,反而讓領導覺得你虛偽,讓家人覺得你是另有所圖。做自己的事,用心去做,努力去做好,只要是金子放在那里都會發光的。
第三是不能有害人的心,但必須要有防人的心。雖然對皇后表示同情,但是如果皇后不首先加害武則天,武則天也不回親手殺死自己的女兒而加害到皇后身上,一些事情都是被逼出來的。做人老老實實的,不能有害人之心,做壞人總會有報應的,不是不報,是時辰未到。做好人好,但做好人也需要有防人之心,總不能別人把自己賣了,自己還高興的在一旁給人家點鈔票吧。就象小品買拐一樣,總不能完了說聲謝謝吧。
第四是該出手時就出手,把握機遇,迎難而上。武則天被發配到尼姑庵,為了實現自己的遠大夢想,積極采取多種手段巴結、拉攏太監,包括以前養的一匹馬她也不放過,積極爭取重新回到皇帝身邊的機會。只有面對困難才能鍛煉自己的意志,才能更好的學習,提高自己,如果永遠是風平浪靜,那么永遠不會有浪花出現。困難不可怕,可怕的是面對困難時你所采取的行動。
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也是山西文水人。她是山西人的驕傲,是女人的驕傲,也是男人的學習榜樣。
觀看影片《武則天》觀后感4
用一個多星期的時間,從頭至尾,完完整整地看了《武則天》(劉曉慶版)。收獲很多。
1、令我在這么長的時間里日子過得有滋有味,這一點很現實,生命的價值中,過程是很重要的,有味道的日子過得有尊嚴,日子的尊嚴。
2、長了不少的見識,豐富了自己的歷史知識。了解到武則天的偉大。武則天真是了不起。不過,偉人也往往是痛苦的,武則天的一生充滿傳奇色彩。她美艷與智慧雙絕。要評判她不是一會半刻就可完成的。她對我的人生的影響會在我以后的生活中緩緩釋放。
3、小人得志,多張揚啊!想到后來,也多可憐啊。
4、確實,只有唐高宗一人是真心喜歡武媚娘,真正尊重武媚娘,盡管他是那么的優柔寡斷,由于他的言而無信,搖搖晃晃,屈死了很多的人,長孫無忌,上官儀,都是死在他手里的,只要他能明斷事非,就不會有那么多的事兒了。我在想,要是唐太宗索性把王位傳給那些虎狼之子的話,可能朝庭反而會安定多。所以,那個公主叫什么?(高宗的妹)就要趕下這個九哥,本來是令人想,她與九哥關系很好的,為什么反而要趕下他呢?看來,她的目光是對的。女人,才讀得懂女人的心啊。
5、還有一點,就是在武則天的人生經歷中,我還讀到人生的不可預測性,如果有假如,有多少次就差那么一點點,歷史要重寫啊,“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可是,憑著武則天的一顆進取的心,以及冥冥之中的那一點宿命感,就成就了武則天的一代偉業。
為了看這部電視劇,我眼疼,共有三十集,每集約四十分鐘,花了一千二百分鐘,即二十個小時的時間,把這部電視劇看好了,有恒心。表揚。
觀看影片《武則天》觀后感5
鑿去肉,就是佛。
——題記
自盤古開天以來,有三皇五帝,有帶來大唐盛世的唐太宗李世民,他為男子,為大唐皇帝,理應把大唐江山治理的井井有條,這,是他身上的責任又義務,但期間,總有傳奇,如歷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則天。
武元華,一個平平凡凡的女子,在一次無意中,被四十有幾的唐太宗看中,納入宮中做才人,那年她才十四歲,比花骨朵還嫩,卻踏入了處處心機的深宮中。
人人皆說武則天心狠手辣,她真的兇狠手辣、無心冷血嗎?
在十四歲那年,她的妹妹三汝子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被逼嫁給一個大爺。三汝子請求她元華姐姐幫忙時,武元華心有余、力不足。那時的武元華希望自己可以想盧舍那佛一樣,為他人照明。在三汝子心中,元華姐姐就是盧舍那佛。妹妹在遠嫁他方時重復著同一句話:道兒黑,姐姐,給妹照個亮。就因此,武元華一直牢牢記在心中,她告訴自己,要自個兒修煉成盧舍那佛。也是這,讓十四歲的她做了才人。直到最后,她都不曾忘記自己答應妹妹的,也正是對妹妹的承諾,才成就了歷史上唯一女皇武則天。
在李治駕崩后,傳位于與天后的親生兒子李顯,在登基之際,天后發現李顯仍沉迷女色,擔心大唐江山毀于他手,就即可廢帝,自個稱帝。李顯請求她念在親生母子分上,寬恕他吧,且拿出親生兒子的身份質問她,她猶豫了。盡管她的決定仍沒有改變。但是可以看出她心中是有她的兒子的,但是她不僅有兒子,還有天下百姓,她答應過三汝子,要為她和天下的苦命人照亮。
這樣的她還要為兇狠手辣代言嗎?
武媚娘苦苦守候在李世民身旁十年,直到李世民臨終仍為才人。十年時光,說長不長,說短不短,若想做點什么,十年時光夠了。但是她最終仍為才人。人人皆傳李世民獨寵武媚娘,但若真的寵愛,會讓武媚娘在十年中,仍無名無份。武媚娘,亦是一個苦命人啊!年輕苦澀,年老苦澀,生前苦,生后苦,一生皆與苦相伴。輝煌背后總有你看不到的苦澀,別總羨慕別人人前的光艷,去揣測下他/她背后都經歷了哪些沒有人知曉的苦難。
《武則天》大型實景演出是由一個學校的學生表演的,他們都不過是十六七歲的孩子,卻將武則天這個傳奇女子的一生演的淋漓盡致。他們在背后又都付出了什么,又都經歷了什么。世上沒有什么是十全十美的,更何況他們還是孩子,在歌舞演唱時,我看到一個女孩出了一點小差錯,但她并沒有慌慌張張,而是十分鎮靜的園了場,若不是我剛好盯著她,我萬萬想不到她出過差錯。看來,《武則天》大型實景演出不僅讓他們演好了這出戲,還讓他們學會了處事態度,大難當頭卻能保持臨危不亂的本事。我們都可以做的很好,缺的只是一個機會,機會不是等來的,而是自己爭取的。我看到他們在鼓上蹦來蹦去的,歡樂快活的樣子,我的心顫抖了一下,我討厭自己的膽小,我討厭害怕嘗試的自己,什么事都還沒嘗試過,就自己嚇唬自己,自己給自己挖坑往里跳,或許我是世上最傻的人吧!我突然想開了,為什么不愿試著放開自我,要想走得更遠,飛的更高,需要的不知是教養和知識,還有處事本領。而我的處事本領真是遭的一塌糊涂。去別班抱個作業唯唯諾諾,舉手發言猶猶豫豫,站在講臺上心驚膽戰……這個處處體現的不皆是失敗者。我不是失敗者但我調整好心態,我一定可以克服了這些困難的,若這些都克服不了,我拿什么走得遠,飛的高?
為什么就因武曌是一個女子,當上女皇就被人唾罵?連史書的撰寫者都不愿把武曌的豐功偉績寫出來,不過在那時,這也是情理之中的。還好,如今社會人人平等,只要你愿意努力奮斗,是女子也無妨,機會毫不比男子少,從另一方面說,努力的人多為女子,所以如今撐起半邊天的是女子。畢竟是歷史上唯一的女皇,武曌又怎不知她的做法許多人有偏見,但走自己的路,邁自己的步,別人的好壞皆是參照物。武曌有言:朕會自己去寫一本史書,讓后人一千年去讀,一萬年去梳理。
“生前絕句,沒有小橋流水,身后七律,卻令江山大醉,風翻殘卷,是誰在唱彩云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