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電影武漢日夜觀后感
武漢疫情在前,奔赴前線者,不勝枚舉。一份份請愿書上交,一張張返程車票,每個人都眼神堅毅,義無反顧。蘇洵曾說“賢者不悲其身之死,而憂其國之衰。”這大概是對他們的的寫照。那么你知道電影《武漢日夜》觀后感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有關于抗疫電影武漢日夜觀后感,希望你喜歡。
抗疫電影武漢日夜觀后感1
@武漢人民 感謝您!
習近平總書記赴湖北省武漢市考察疫情防控工作。強調要繼續把疫情防控作為當前頭等大事和最重要的工作,堅決打贏湖北保衛戰、武漢保衛戰。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都應為他們而感動、而贊嘆,都應感謝武漢人民!
感謝您,武漢人民,一句話匯聚“一條心”。在這場嚴峻斗爭中,武漢人民識大體、顧大局,不畏艱險、頑強不屈,自覺服從疫情防控大局需要,主動投身疫情防控斗爭,作出了重大貢獻,讓全國全世界看到了武漢人民的堅韌不拔、高風亮節。如果以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來形容,偉大的武漢人民就是當年經歷著艱苦卓絕斗爭的紅軍戰士,是他們的跋山涉水、前線鏖戰才換來了紅軍的勝利會師。因為有了武漢人民的犧牲和奉獻,有了武漢人民的堅持和努力,才讓一座偉大繁華的城市,又煥發出蓬勃的青春。
感謝您,武漢人民,一句話燃起“一團火”。疫情發生以來,包括軍隊在內的廣大醫務工作者發揚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的精神,義無反顧、毫無畏懼投入防控救治工作。劉智明院長的妻子,追撲靈車的踉蹌腳步;彭銀華醫生的未婚妻,身披婚紗的幻影;夏思思醫生的兩歲孩子,“媽媽、媽媽”的哭聲……他們日夜奮戰,舍生忘死,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為武漢疫情防控工作作出了重要貢獻。他們是希望的使者,是最美的天使,是真正的英雄!因為有了他們,才讓這個九省通衢的中心城市,又聽到了春天的聲音。
感謝您,武漢人民,一句話托舉“一片天”。當前,疫情蔓延擴散勢頭已經得到基本遏制,防控形勢逐步向好。這是全黨全國全社會共同努力、團結奮斗的結果,這也是武漢各級黨員干部夜以繼日、不辭辛勞的結果。面對疫情給群眾生活帶來的困難和影響,黨員干部在全力抗疫、服務群眾中踐行初心使命,大力度下沉基層、深入一線,傾聽民聲,認認真真解決好群眾反映的突出問題。如果沒有江城黨員、干部的奉獻,哪有大地上春雷滾滾。廣大黨員干部在危難時刻挺身而出、英勇奮斗,在大戰中踐行初心使命,在大考中交出合格答卷!
抗疫電影武漢日夜觀后感2
讓大眾擁有更好的春天
每當早晨騎著電動車行走在馬路上,看見路旁的樹上逐漸開出了花骨朵,粉紅的、嫩黃的、淺綠的,五顏六色的花給這個春天帶來了生機與溫暖。可能是人們在失去之后才更學會懂得珍惜,疫情局勢好轉后的春日景色顯得格外美麗。春天來了,就是希望來了。對于每一位基層干部而言,放松警惕只能讓這個春天變得短暫。要讓大眾擁有更好的春天,需要苦功夫。
更好的春天,需要跑出抓經濟保民生的“加速度”。隨著企業的陸續復工復產,許多地方的復工復產率已經達到了100%。可是在高復產率的背后,我們往往沒有意識到,開工率才是基層干部們引起重視的關鍵點。企業生產產能有沒有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景區、博物館等人員密集型特殊場所是不是按最大容納量50%的程度接待游客?這才是復工復產率背后真正的深意。可現實卻是,有些單位仍然處于關停狀態,職工被迫繼續待在老家。沒有經濟收入,就難以維系日常生活。上有老下有小,經濟來源的缺失也讓員工心急如焚。在防控疫情期間,某些日常必需品物價上漲,老百姓也應多多理解。現在,口罩已不再是走俏的熱銷品。某些低風險城市,黨政主要領導帶頭下館子、逛商超,為服務業站臺,鼓勵群眾摘掉口罩,為的是樹立防控疫情的信心。
更好的春天,需要共鑄以穩定促發展的“變奏曲”。疫情過后,不可否認的是,盡管給各行各業都帶來了一定的影響,但卻沒有阻礙大家前進的步伐。對于教育行業而言,許多學校都已經開始制定返校預案,組織教職工多次開展模擬演練。準備越精細,對學生的安全保障程度就越高。對于城市管理工作而言,春暖花開,萬物復蘇,各項改造和環境整治必須提上議事日程。疫情絕不是懶政怠政、不開展常態化工作的借口。大街小巷的早餐攤重新出現了煙火氣,中午熾熱的太陽映照在每個基層干部的臉上,晚上下班高峰期重新出現了川流不息的街景……以發展保穩定,以穩定促發展,促進社會各項事業全面發展。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全國人民齊心協力,萬眾一心,疫情必然會很快過去。老少爺們、兄弟姊妹們并進,讓生活更美好。
更好的春天,需要群眾吟唱一首寬容的“交響樂”。自4月8日0時起,武漢市解除離漢離鄂通道管控措施,有序恢復對外交通,離鄂人員憑湖北健康碼“綠碼”安全有序流動。被按下暫停鍵的湖北,正在重啟……這場疫情,也改變了人們對一些行業的看法。首要的肯定就是醫護工作者群體,我們常想到的就是醫患關系的黑暗面。醫者仁心,在人們健康狀況敲響警鐘的時候,是他們用精妙的技術和無畏的大愛幫助我們驅散陰霾。其次就是服務業工作者,物業從業人員、快遞小哥在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中貢獻了不可磨滅的力量。以前說起物業,群眾總是認為物業收費高,沒有服務好業主。可是現在,他們用一次次行動詮釋了他們的情懷與無悔,外賣小哥更是走上了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會。搞好服務,他們是認真的;防控疫情,他們更是勇猛的。
海子的抒情詩《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不用多說大家都會知道。“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人民群眾的幸福安康就是基層干部一生奮斗的目標;“從明天起,和每一個親人通信”,當基層干部累了的時候,就適當停下來歇歇腳,常回家看看自己的父母,與他們好好聊聊家常。“愿你有一個燦爛的前程”,人人都能用自己的雙手創造屬于自己的財富,這就是更好的春天。
抗疫電影武漢日夜觀后感3
你在等什么?
等一聲“我回來了。”
這個春節,面對威脅人民生命安全的洶洶疫情,無數的醫護人員紛紛寫下“請戰書”,立下“軍令狀”,毅然離家奔赴抗疫一線;無數的城市“守門人”,日夜堅守在各個交通要塞口;無數的基層工作者人員日夜摸排在外歸鄉人員、為居家隔離人員送去溫暖;無數的環衛工人每天奮斗在環境保衛戰的第一線,杜絕細菌傳染……正是因為有醫護人員共同的努力,越來越多的新冠疫情患者得到治愈;正是因為有無數的交警和基層工作者的守護,疫情的影響范圍才得到控制;正是因為舉國上下的團結一心,無數一線的戰士們將凱旋而歸,道一聲“我回來了。”
等一個擁抱。
警嫂送飯:“能不能抱一下?”民警:“回家回家,在家乖乖的。”聽到這句話時,內心突然揪了一下,想到了原先看到的畫面,小孩伸出雙臂想要母親的擁抱,可是因為母親是醫生,所以只能對小孩擺擺手,忍著心痛,拒絕了這個擁抱;一對情侶明明只要推開面前的玻璃門,就能擁抱彼此,可是因為女朋友是護士,這扇玻璃門成了“不能開的門”,讓他們無法靠近對方,更無法擁抱對方……在無數參加抗疫的父母與子女、夫妻、情侶之間,在尋常不過的擁抱成了一種“奢侈品”。可正是因為他們的迎難而上,正是因為他們的辛苦付出,多地新增病例零增長的消息不斷傳來,多地疫情防控疫情響應等級不斷下調,讓無數小家擁抱了新生,讓我們每個人都堅信,這個“奢侈”的擁抱他們不會等太久。
等一個信號。
還記得那段旁白嗎?“喧囂,聽不到了;車流,稀疏了;花兒,待放了;人們,不相見了;我們的家園,病了……”至此,武漢像是被按下暫停鍵。但是,在暫停鍵之下,無數不同職業、不同行業、不同地域的人推掉對家人許下的陪伴從四面八方匯聚在武漢,以他們的信仰,以他們堅守的初心和使命,聚力抗擊疫情。多少個夜深人靜的時刻,他們還堅守在崗位上,醫生用他們的專業知識治愈患者;交警堅守在交通路口守護好城市之門;志愿者免費接送醫護人員;愛心人士捐口罩、捐防護服、捐護目鏡、捐瓜果蔬菜的貨車行駛在路上……他們都在用行動爭分多秒重啟武漢,讓武漢再次迎來人聲鼎沸的街道、川流不息的大橋、響徹江面的汽笛……
等到疫情結束,等春暖花開,我們共同相約武漢賞櫻花,吃熱干面。
抗疫電影武漢日夜觀后感4
黨員干部“特權”擔當 答好“疫”場大考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廣大黨員干部堅守“背炸藥包是共產黨員才有的特權”,一批批基層黨員干部舍生忘死,迎難而上,用特有的使命和擔當,鑄就了群防群治的“鋼鐵長城”,守護著人民群眾的生命和健康,努力向黨和人民交付無愧時代、無愧人民的滿意答卷。
堅守堡壘的“特權”。“讓黨旗在防控疫情斗爭第一線高高飄揚”,習近平總書記1月27日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必須牢記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堅守崗位、靠前指揮。動員令迅速響徹在祖國大地,各級黨組織吹響了戰斗的集結號,一面面黨旗插到了抗疫第一線,一座座堡壘筑在了抗疫最前沿,在農村社區,黨支部網格化管控每條街巷,把好防疫關卡;在城市街道,機關企事業單位在職黨員組成臨時黨支部,深入小區排查值守;在醫院,由醫生護士組成的突擊隊,堅守在診療崗位……凡是有群眾的地方,就有組織和黨員干部守護,凡是有黨組織的地方,就有黨旗高高飄揚。人民群眾看見黨旗就看見了希望和曙光,看見黨員干部就看見了守護和安康,戰疫必勝,信心必強。
沖鋒一線的“特權”。“我是黨員我先上”“一線崗位全部換上黨員,沒有討價還價!”“我是一名老黨員,又是科室主任,我不沖誰沖,我不帶頭誰帶頭?”一個個聲音,成了時代的“最強音”,一封封支援湖北的“請戰書”,一個個志愿援助武漢的“紅手印”,從南到北,從東到西,一名名黨員行使著最先去戰疫前線的“特權”,前赴后繼,義無反顧。“疾風識勁草,烈火見真金”,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廣大黨員干部沒有退縮,而是不畏艱險,挺身而出,貢獻力量,正如入黨誓詞中“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2020年不會重啟,再艱難我們也要一心向前,我們相信,有這群將“背炸藥包”當成特權的共產黨員帶領,全國上下一心,共克時艱,共筑長城,勝利的號角必將吹響。
服務為民的“特權”。黨的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疫情防控時期,有那么一批基層黨員干部甘當宣傳員、信息員、戰斗員、服務員,他們每天走街串巷宣傳防疫知識,蹲守“卡點”每天值班,“跑腿代辦”幫助購買居民基本生活物資,忙上忙下,忙里忙外,贏得了群眾的認可與稱贊。在各行各業,各個領域,我們總能看到那熟悉的身影,他們以實際行動踐行者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為人民服務,保人民健康。初心如磐,使命在肩,黨心聚民心,在高高飄揚的黨旗引領下,匯聚起了全民族戰疫的強大力量。烏云遮不住陽光,沒有一個冬天不會過去,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有黨的堅強領導,有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的努力奮戰,勝利必將屬于我們。
抗疫電影武漢日夜觀后感5
戰勝“病毒”的春天終會來臨
新型冠狀病毒是全國人民近期最“怕”也最勇于“戰斗”的一件事,從上到下,從中央到地方,“防范”“窩在家”“看新聞直播”是眾多中國人今年過節的方式,“抄河南省作業”“重啟2020年”是眾多網友的熱議,在這一“熱火朝天”的局面中,黨員干部的身先士卒給了人民莫大的安慰和堅強的后盾。
“監測”的是“體溫”,為的是保護大眾。我們不幸得知“福建一醫生防疫一線遭車禍身亡”,他出事前正處于高速檢查站檢測過往車輛乘員體溫,他所付出的背后正是為了千千萬萬個人民的安全。在各地陸陸續續建起了村干部自發的“監測站”,由鎮領導、村兩委、村內黨員和積極分子排班上崗,手持溫度測量計和消毒液,保證進出的所有流動人員做好溫度測量、人員登記和全面消毒,他們不畏嚴寒,帶著口罩,站在村口、路口,早出晚歸,他們也是力爭將村內“溫度”控制,將防范政策告知每一位村民百姓。正是數萬個監測點,無形中為社區、村居拉起了一道防護網,只有“合格”的“選手”才能進出,“不合格者”請自覺隔離。
“阻擋”的是“病毒”,為的是人人健康。武漢市長表明有近500萬的武漢人走出武漢,全國各地確診的病例也大多出自“湖北人”身上,所以在社區、村居有湖北人在的地方,貼上了一紙通知,多了幾份日報告。這樣的“阻擋”并不是針對于人,而是為了附近居民考慮,切莫把那一點點可能性的“病毒”帶給周邊群眾。遇到“鄂”字車牌,許多群眾打起了舉報電話,這并不是針對“湖北”,而是為了更好的保護身邊的健康群眾,為了讓“病毒”最小可能性的“揮發”。
“拼搏”的是“黨員”,為的是區域防護。雖然國家延遲了放假時間,但各地黨員干部放棄休假,拼搏在“防疫”一線,“他們沒有警服、防護服,只有最普通的口罩;他們沒有執法證、資格證,只有一張社區、村民都熟悉的臉;他們沒有誓師會,沒有請戰術,一個通知讓他們大年初二集體離開了溫暖的家,在親人的牽掛中義無反顧的踏上了征程,他們也是疫情面前的逆行者。”正是有他們的存在,帶領著村干部連夜排查,堅守路口、村口,才有了區域內的安全和保障,才有了人們安心“宅”在家的穩定和恐懼的褪去。
這場戰斗仍在持續,請群眾做好“居家戰”,保護自己的同時也是為戰斗做貢獻,請病人做好“心理戰”,國家的醫療資源會戰無不勝,請黨員干部做好“防護戰”,防護好病毒的同時也是保障人民安全。我們相信萬物復蘇的春天就是戰役告一段落的季節,待草長鶯飛之日,是我們走出家門繼續奮戰2020年之時。
武漢日夜個人感悟相關文章:
★ 觀后感格式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