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甘嶺電影200字觀后感
寫觀后感的過程是一種對電影深層內容的分析和解讀,可以幫助你更深入地思考電影背后所傳遞的信息和思想。優秀的上甘嶺電影200字觀后感應該是怎樣的?快來學習上甘嶺電影200字觀后感的撰寫技巧,跟著小編一起來參考!
上甘嶺電影200字觀后感篇1
為迎接建國70周年,我們學校舉辦了紅色電影教育季活動。我觀看了表現_的經典影片《上甘嶺》,該片主要講的是志愿軍在朝鮮戰場上抗擊美帝侵略者的一次戰役。在這場戰役中,八連戰士們已經在山上堅持戰斗了一個月。由于敵人的封鎖,部隊嚴重缺水,戰士們的嘴唇都干裂了。上級派來送水的小分隊,隊員們一個個犧牲。為了保存實力,戰士們又得下山去搶水,多次失敗。后來,師長派人歷盡千辛萬苦才送上一些蘿卜,并特意送給連長兩個蘋果。雖然連長自己是那樣干渴,卻把兩個蘋果分成許多片,分別送到全連每個戰士的手上
看到這里,我的眼淚情不自禁的流了下來。戰士們在那樣惡劣饑渴的情況下,沒有一個人想到自己,想到的都是自己的戰友,同志。這是一種怎樣高尚的情感?那樣的無私,那樣的友愛!此時,我深深地感受到志愿軍戰士們不畏艱難,互相愛護,患難與共的情誼和團結的力量。
我靜靜地坐在電視旁觀看,心里卻久久不能平靜,我不禁想起自己的軍訓生活。在軍訓生活中,短短的五天,有不少困難,像雨點般向我們襲來,我們如在沙漠中行走迷路的人,既有毒辣的陽光對我們的考驗,又有高難度的動作對我們的磨煉,但我們依然靠著團結的力量堅持了下來。記得,那是晚上七點,我們剛吃完晚飯,我們就站在了操場上,此時,大太陽已經下山了,黃昏籠罩著我們,我不禁想到了"夕陽西下"這個詞,而此時的我們還不知道,過了十分鐘以后,我們將迎來多么嚴峻的考驗,我們在平地上踏步,"一二一,一二一",聲音中充滿著力量和激情。此時,一個嚴厲的教官來了,他皺起眉頭,粗著喉嚨說了一句:"怎么這么差?"接下來兩個小時,他一直在訓練我們,此時的我們雙腿酸痛,雙手無力,卻依然要踏步喊口號,這時有多少人堅持不住,哭了,卻沒有人因此放棄,最后九點多,教官終于放我們回去了。此時的天空,一輪明月高掛著,沒有一顆星星,仿佛也和我們一樣,對此時的生活失去的希望,但就是那一次,讓我們懂得了什么是團結?
我知道,團結是一起在烈日下筆直的軍姿,是在操場上,一遍又一遍的做著整齊劃一的軍體拳,是即使汗如雨下,卻還在跑操,喊著響亮、高昂的口號激勵他人
當我們在臺下聽著主席臺上領導說話,即使烈日當空,卻依然不倒下,堅持著。當我們結營時,做出了我們以為最好的成績,展現著團結力量。雖然我們并不能像真正的軍人那樣,每一步都無可挑剔,但我們已經突破了自我!誰不想休息?誰不想回家吹空調?每個人都想,可就是因為我們不想連累其他人,不想拖集體的后退,努力堅持下來,每天有多少人被曬傷的,中暑的,但他們都堅持了下來。
看完《上甘嶺》,我深深地明白了一個道理,同學和同學之間要團結友愛,這樣我們的集體才有力量,才能戰勝任何困難。我們的學習和人生之路才能走得更遠,更寬闊!
上甘嶺電影200字觀后感篇2
我的爸爸是個軍事迷。聽到我要寫一篇關于經典電影的文章,他大力推薦我看《上甘嶺》。上甘嶺?好奇怪的名字,是關于一座山的故事嗎?
影片是黑白的。電影一開場,就是炮火連天,尸橫遍野的殘酷場面。在小小的陣地上,犧牲了很多人,我覺得很震撼。美國人的炮火很猛,把山頭都削平了。我們志愿軍的陣地失守,最后不得不退到了坑道里。水喝完了,彈藥、糧食、藥品缺乏,敵人又在不斷進攻,不斷有人受傷、犧牲......我看得緊張極了。 我很難想象,戰士們簡直是排著隊一個接一個的犧牲,是什么力量在支撐著他們呢?
在戰斗的間隙,美麗的衛生員為大家唱起了歌曲《我的祖國》:“一條大河波浪寬 風吹稻花香兩岸......”伴隨著美麗的祖國風光和優美的旋律,我也情不自禁的跟著唱了起來。“這是強大的祖國是我生長的地方 在這片溫暖的土地上 到處都有和平的陽光”。唱著唱著,我的眼淚不知不覺的落了下來。其實我不太明白為什么要在朝鮮的上甘嶺要打仗,但是看到美麗的祖國,我忽然理解了,為什么我們的志愿軍戰士甘愿忍受戰爭的痛苦,甚至犧牲自己的生命。他們原來是希望自己的犧牲,能夠換來祖國的繁榮和富強。
我很慶幸我生活在和平的中國,只在新聞里看到戰爭。我相信志愿軍戰士們的血沒有白流。有機會我一定要到志愿軍戰士們的墓碑上,獻上小小的一朵鮮花。
上甘嶺電影200字觀后感篇3
昨天晚上我在電影頻道看了《上甘嶺》這部電影,是一部黑白的電影。片子主要講了1952年抗美援朝的上甘嶺戰役。這場戰役中,八連已經在山上的坑道里堅持戰斗了一個月。由于敵人的封鎖,部隊嚴重缺水,戰士們的嘴唇都干裂了。部隊總指揮派了送水的小分隊送水,可是隊員們都倒在了敵人的機關槍下。八連戰士們不得不到山下去搶水,但是,戰士們剛裝好水,就又被敵人的機關槍打中了。后來總指揮派人歷經千辛才送上一些蘿卜,還送給連長兩只蘋果,連長放在鼻前聞了聞命令把兩個蘋果分成許多片,分別送到每個戰士的手中。我們的戰士們就這樣在艱難的情況下堅持了20多天,最后配合大部隊進行了反攻,取得了勝利。看完影片使我深受了一次生動的革命傳統教育,我真切感受到我們現在幸福的生活是用無數的熱血兒女的生命換來的。所以我要珍惜時間,好好讀書。長大了報效偉大的祖國。
上甘嶺電影200字觀后感篇4
“雄糾糾、氣昂昂,跨過鴨綠江……”每當想起這首歌,我就會想起那些為了世界和平英勇獻身外國的志愿軍戰士。
今天,我觀看了一部反映志愿軍的影片《上甘嶺》。這部影片主要講了抗美援朝中著名的上甘嶺戰役。當時,美國大約兩個軍的兵力來打這個主峰,在山峰上我某部八連奉命堅守陣地。他們浴血奮戰,打敗了敵軍二十多次進攻。由于傷亡很大,只剩下一小部分的人了。總部擔心他們會全體陣亡,于是讓他們退進坑道,拖住敵軍。在坑道里,很快他們沒有了水和食物,犧牲了很多戰士。但他們并沒有被困難嚇倒,在異常艱苦的環境下,死死拖住了敵軍。大反攻開始了,他們團結一致,同大部隊一起奮勇沖殺,終于奪回了上甘嶺。
通過這部影片,我看到了志愿軍們團結一致、不怕犧牲的精神,明白了我們今天的和平是多么來之不易。但是更讓我的感動的是戰役中的一個小情節:戰役中,八連嚴重缺水,師長好不容易送來一些蘿卜,還特意留給連長兩個蘋果,可是連長并沒有吃,而是切成小片分給了戰士們……這讓我想到了我們,我們在學校里也應該互相幫助、不自私、不計較,多去幫助有困難的同學。讓我們一起向老前輩們學習,做個樂于助人、樂于奉獻的好少年吧!
上甘嶺電影200字觀后感篇5
八月的一天,我和媽媽一起重溫了電影《上甘嶺》。
電影《上甘嶺》的主要講了:1952年秋,朝鮮戰爭進入最后的關鍵階段。美國侵略者竟在板門店談判休會期間,調動六萬多兵力,在三八線附近發動了大規模進攻,企圖奪取上甘嶺陣地,進而攻占五圣山,用武力獲得他們在談判桌上得不到的東西。堅守上甘嶺陣地的中國人民志愿軍某部八連,在連長張忠發的率領下,與敵人浴血奮戰,他們根據上級指示,在山上坑道里堅持戰斗了一個月,他們遇到了各種難以想像的困難。但為了祖國、為了朝鮮人民,他們以驚人的毅力,堅守了二十四天,從而贏得了時間,使中朝軍隊取得了大進攻的勝利,并使整個朝鮮戰場的形勢發生了根本變化。美國侵略者被迫重新坐下來談判,無可奈何地在停戰協定上簽了字,朝鮮人民得到了和平。
在電影中有這樣一個細節讓我為之動容:由于敵人的封鎖,部隊嚴重缺水,戰士們的嘴唇都干裂了。上級領導派來送水的小分隊,隊員們一個個犧牲。后來,師長派人歷盡千辛萬苦才送上一些蘿卜,并特意送給連長兩個蘋果。雖然連長自己是那樣干渴,卻把兩個蘋果分成許多片,分別送到全連每個戰士的手上……
看到這里,我的眼睛濕潤了。戰士們在那樣饑渴的情況下,沒有忘記自己的戰友,這種階級友愛是多么高尚。此時,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同學和同學之間一定要團結友愛,不能今天同這個吵嘴、明天同那個打架,否則就會沒有朋友,會變成“離群之雁“。這部電影讓我真正明白了“團結就是力量”,只有和大家齊心合力,擰成一股繩,才能最大限度地實現自己的價值,相應地,自己得到的也將會是最多的。
上甘嶺電影200字觀后感篇6
昨日晚上,按照主題教育的統一計劃,咱們師直屬隊的全體官兵在師電影場觀看了《上甘嶺》,這是我第三次觀看這部電影了,每次看每次都有不一樣的感受。
《上甘嶺》是部說朝鮮戰爭的戰爭片,片中集中反映了我人民解放軍某連在上甘嶺為了吸引敵人,為我軍大部隊集結創造時刻而英勇戰斗的一幕幕生動故事,主人翁張茂才身為一名連長,在整個影片中被刻畫得淋漓盡致,是一名出色的基層指揮軍官,是我領悟的楷模。
影片中最讓我震撼的是對水的特寫,由于地理環境因素,八連的同志們常常與后方失去聯系,被困在坑道里,在將近一個月的時刻里,他們最難熬的不是敵人的瘋狂沖鋒,不是敵人的炸彈、毒氣,而是那水的缺乏,他們僅有的水是每個人隨身攜帶的水壺里那很少量的水,但是他們仍然發揚革命樂觀主義精神,互相謙讓的革命美德,戰士們把水節約起來讓給傷病員,傷病員把水堅決讓給戰斗員,那種場面讓人震撼和感動,就是師長送給連長的兩個蘋果也被讓了個遍,最后切成小塊,每人都嘗一嘗。在性命最艱苦的時候,大家的嘴唇都干裂了,餅干都不能下咽的時候,“望梅止渴”的故事又讓戰士們歡呼雀躍,如果問他們:“什么是最珍重的?”他們肯定會說:“那是水!”正因為了水,他們不得不到山下去搶水,但是敵人的子彈是無情的,剛打滿的水壺就被敵人的流彈打得全漏了,犧牲了性命也換不回那一壺水,在性命的極限里,很多人似乎都出現了幻覺,幻想水的世界,水的完美。
看到那里,我不禁想起自我平時對水的慷慨和浪費,此刻我國很多地區都缺水,而在羅浮山,咱們遇到旱季也是經常停水,此刻咱們為了那惡劣的水的質量而抱怨,卻從來沒有問自我一句:“為什么?”我想正是咱們每一個人對水的浪費、濫用和忽視造就了這天的社會現實,未來有一天,或許咱們也會為了一滴水而戰斗,那為什么此刻咱們不能從珍惜每一滴水做起呢?讓咱們每個人攜起手來節約每一滴水,杜絕長流水的現象。 “一滴水里包含全世界”,就讓咱們從節約一滴水開始,讓中國人真正走向世界,走向未來。
上甘嶺電影200字觀后感篇7
上甘嶺戰役已經是半個世紀之前的事情了,但是,當我們今天再一次觀看描述這個戰役的電影上甘嶺時,仍然是無比的震撼,雖然只是為了爭奪彈丸之地,對壘的雙方卻是用生命與鮮血鋪就了整個山巒!上甘嶺并不是可以據守的天然屏障,但是我們的志愿軍戰士硬是用手中的鋼槍和肩上的頭顱抗擊了武裝到牙齒的美國鬼子無數次沖鋒,美國鬼子的炮火將狹小的上甘嶺高地翻了一遍又一遍,但是,我們的志愿軍戰士就是以,保和平,為祖國,就是保家鄉,的豪邁激情堅守住了陣地---上甘嶺高地,讓一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向北推進的戰略計劃落了空,上甘嶺戰役成為了整個朝鮮戰場的形勢向著有利于中朝部隊的方向開始的起點。
戰爭是殘酷的,但是戰友之間的友情卻是溫暖感人的,中朝兩國人民的戰斗友誼是堅不可摧的,戰爭的最后勝利永遠不屬于侵略者。
看了影片當中戰爭場面的描寫,看了我們的志愿軍戰士堅不可摧的戰斗意志,讓我更加深刻的領會了我們的國歌中所唱到的,用我們的血肉,鑄成我們新的長城----多么豪邁,多么真切,雖然上甘嶺高地位于朝鮮境內,離我們的國土還很遙遠,但是,弱國沒有我們的志愿軍戰士的抗美援朝,把戰爭阻擋于國門之外,我們就不會有今天的好日子。
吃水不忘挖井人,我們應該永遠的記住,有幾十萬我們的志愿軍戰士為了我們全中國人民的幸福,將尸體永遠的留在了朝鮮的國土上,我們應該感恩我們的戰士,我們應該珍惜用先烈的生命換來的安定幸福的生活。
上甘嶺電影200字觀后感篇8
誰沒有美好的青春?誰不珍惜這寶貴的年華?可在上甘嶺戰役中,我們的戰士們卻不惜用他們的熱血與生命去換取戰斗的勝利,迎來了寶貴的和平。
《上甘嶺》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1952年秋,美軍侵略者在板門店宣布停戰談判無限期休會以后,妄圖用戰爭來解決朝鮮問題,在朝鮮中部三八線附近發動了大規模進攻。他們先后出動了三萬多兵力,使用大量的炮火、飛機和坦克,企圖奪取上甘嶺地區只有三平方公里的我方兩個山頭陣地,從而進一步向北進展,占領主峰陣地五圣山。敵人在我軍狹小的陣地上傾瀉大量炮彈,并對我后方運輸線路進行嚴密封鎖,致使我軍在戰爭開始時處于被動狀態,兩個山頭前邊的主峰陣地十分危急,而在主峰上堅守的中國人民志愿軍某部七連幾乎傷亡殆盡。在這種危急的情況下,志愿軍某部八連連長張忠發奉命執行主峰陣地的堅守任務。張忠發和他的連隊沖上彌漫著一片硝煙的主峰陣地以后,才發現七連連長和他的戰士已大部分傷亡,只剩下被打瞎了眼睛的七連指導員趴在石崖上堅持指揮。張忠發從勇士們手中接過陣地,準備投入嚴酷的戰斗。師部原來要求張忠發的連隊在陣地上能夠堅守二十四小時,以待后援。但不到一個上午,敵人向這個狹小的陣地瘋狂進攻竟達二十三次;連隊傷亡慘重。這時,師指揮所發現敵人又在繼續增兵,只得決定放棄表面陣地,命令張忠發部隊暫時撤進坑道里去。第二天,敵人在占領了這兩個山頭陣地以后,果然大舉進攻五圣山。張忠發命令自己的連隊,配合其它退入坑道的部隊主動出擊,打退了進攻五圣山的大股敵人。師指揮所根據這種情況,決定放棄對這兩個山頭表面陣地的爭奪,要求前邊坑道部隊把敵人拖住在這兩個山頭上,不讓敵人前進一步,使后方能夠爭取時間調度兵力、補充彈藥。張忠發遇到了難以想象的困難,戰士每天有傷亡,能夠戰斗的人一天天在減少。而他們面對的不僅是頭頂上的敵人,還要面對基本生存條件的艱難。坑道與后方的聯系被敵人切斷,坑道內嚴重缺水,下山搶水的戰士和運送給養的部隊接連遭到犧牲。在極度困難的情況下,張忠發和戰士們互相鼓勵、互相關心,頑強地堅持著,他們拖著疲憊不堪的身體,打退了敵人的多次偷襲和毒氣彈的襲擊,奇跡般地戰斗了二十四天,使后方作好了大進攻的準備。大反攻開始了,張忠發率領戰士們沖出了坑道,配合大部隊一舉殲滅了敵人,取得了戰役的最后的勝利。上甘嶺戰役從根本上扭轉了朝鮮戰爭的形勢,使美國侵略者不得不在板門店重新坐下來,無可奈何地在停戰協定上簽了字,戰爭以美軍的慘敗告終。
上甘嶺戰役阻止了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北上鴨綠江的步伐,助長了志愿軍的士氣,掃滅了侵略者的威風,打破了美國不可戰勝的神話,為朝鮮戰場的全面停戰奠定了基礎,對中國與朝鮮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戰役中戰士們不畏艱難、團結一心的優良品質也值得我們學習。他們依靠這種精神打退了不可一世的侵略者,打的讓美軍心寒,打出了舉世聞名的上甘嶺精神!他們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電影中有一個讓我難忘的鏡頭:一位戰士在戰役中不幸中彈了。可他沒有立刻倒下,而是用盡全身力氣喊出了一句話:“指導員,你們不用管我,你們一定保住我們八連的榮譽!”他喊出這句話的時候,沒有轟然而起的配樂,沒有刻意定格的鏡頭,可這一切都非常真實,非常令人感動。他們在如此艱苦的條件下還時刻想著戰役的勝利,想著團隊的榮譽。看到這兒,我的眼眶濕潤了。
其實八連士兵最感動我的不是他們面對困境,互相幫助、團結合作的精神,而是他們堅決服從命令的態度。為了配合上級的全面反攻,八連被要求撤退到坑道,消耗敵人的有生力量。在坑道中的幾十天,志愿軍面臨的困難有很多:敵人的猛烈攻擊、槍支彈藥的匱乏、醫療衛生條件的落后、敵人的毒氣彈以及水資源的嚴重缺乏。可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他們并沒有要求上級批準他們突圍,而是嚴格執行團部的作案方針,將敵人死死拖在了主峰,為大反攻贏得了寶貴的時間。這樣的士兵實在令人欽佩。
彭德懷元帥在朝鮮戰爭結束后說了一句極富有象征意義的話:帝國主義在東方海岸上架起幾尊大炮就可以征服一個國家的時代已經過去了!而這一切都是因為有千千萬萬個像上甘嶺戰士們一樣的志愿軍在為此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