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電影觀后感一千字
寫觀后感可以幫助我們接觸到更多的電影作品和文化知識,從而擴展我們的視野和知識面。愛國電影觀后感一千字要怎么寫?接下來給大家帶來愛國電影觀后感一千字,方便大家學習。
愛國電影觀后感一千字篇1
《長津湖》以長津湖戰役為背景,講述的是伍萬里跟著哥哥伍千里,在戰爭中成長蛻變的故事。觀眾通過伍萬里的視角,認識到戰爭的殘酷與志愿軍戰士“鋼少氣多”的精氣神,感受到精神的偉大,引發強烈的共情與共鳴。我們當從《長津湖》中讀懂精神的“三重境界”,汲取奮發之力量,延續精神。
這是一種品質:絕不后退一步
戰爭是一段中國人民不畏強敵、浴血奮戰的不屈抗爭史。電影中,志愿軍守戰壕、打掩體、送彈藥,一幕幕震撼心靈的場景重現,潔白的雪與鮮紅的血相互映襯,映照著志愿軍們視死如歸、舍生忘死的壯志豪情,“絕不后退一步”是不可辱的尊嚴,也是戰到底的決心。在期間,先后有無數青年參加中國人民志愿軍,幾萬名民兵赴朝鮮參與戰地服務,涌現出一大批英模人物,書寫了可歌可泣的壯闊史詩。作為黨員干部,我們要把中蘊含的精神意志傳承下去,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自覺踐行黨的宗旨,讓紅色基因在我們的接續奮斗中永不褪色,腳踏實地、矢志奮斗,激發豪志豪情和干事熱情。
這是一種堅守:一腔熱血鑄忠誠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保和平,衛祖國,就是保家鄉!”觀影時,《中國人民志愿軍戰歌》激昂的旋律數次在腦海中響起,志愿軍滿腔熱血赴戰場的畫面便再次重現。志愿軍的胸膛帶著崇敬與堅守,目光中透露出忠誠與堅定,凝成不可侵犯與屈辱的力量。在新征程中,黨員干部要把對黨忠誠作為立身之本,以拼搏奮進扛起責任擔當,不能停留在以口號表明態度,而應當用實際行動來表明決心。黨員干部要延續紅色基因,找準行動方向,激發行動力量,在關鍵時刻能夠挺身而出,在危急關頭能夠扛起大梁,在急難險重的任務中能夠頂得上去,扛起職責、踐行使命,為偉大事業忠實奮斗、拼搏進取。
這是一種情懷:為了人民的和平
以身為梯、化身冰雕,這是志愿軍的隱忍堅韌;懷抱炸藥、胸堵槍眼,這是志愿軍的勇猛無畏。透過《長津湖》這部電影,依稀能夠聽到當年震驚寰宇的炮火嘶鳴,仍能真切體味那化作絕響的英雄壯歌。家國英雄、血火歷史,為了人民的和平,志愿軍“鳴戎馬,震金鼓”,為人民奉獻、為和平犧牲的烈火英雄為歷史所銘記,他們是“最可愛的人”,他們所作的貢獻“得民心與當世,系民思于身后”。身處和平年代,重溫烽火歲月,回憶苦難與輝煌,我們當不忘初心,在為民服務中要強化宗旨意識,維護人民群眾的利益,牢記使命、砥礪前行,將人民群眾所期盼的努力實現,將人民群眾所憂慮的盡心解決,為人民群眾的事業作出更大的貢獻。
愛國電影觀后感一千字篇2
《長津湖》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在新中國剛剛成立的第二年,國家百廢待興、百業待舉。在朝鮮處于生死存亡、我國安全面臨嚴重威脅的緊要關頭,黨中央政府應朝鮮政府要求,毅然作出",保家衛國"的戰略。電影看完以后,內心久久不能平靜,一幀幀不怕犧牲、奮勇抗敵的畫面浮向在我眼前,讓我再次感受到我們生活在和平年代,是用他們的鮮血筑建的。
電影開始,跟隨鏡頭來到伍千里的家鄉,伍千里作為七連團長帶領剛打完勝仗的戰士回家探親,在和父母見完面后,當晚收到緊急通知停止探親,外出打仗,年邁的父母只能目送孩兒,希望他勝利歸來。為了不要美國軍隊越過“三八線”、跨過“鴨綠江”,伍千里帶領一百多名戰士奔赴朝鮮戰場。由于美軍飛機不停的在山間巡視,我們的軍隊火車被發現后不得不轉移陣地,保護電臺、背起裝備徒步前行。在前進的過程中,中國士兵不怕犧牲、不怕困難、忍饑挨餓,在嚴寒的冰雪天氣中紋絲不動,隨時觀察美軍的飛機,及時隱蔽,最終把電臺送往前線陣營并抵達戰場。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有兩個場景:一個是伍千里帶領百名士兵徒步前進到達戰場時,為了躲蔽美國的巡查飛機,他們在前后無草無樹無山遮擋的情況下,躺在一堆石頭上面,假裝"尸休"躺在上面紋絲不動。美國人的兩架飛機不停的在上方飛行巡視,由于沒有發現敵人,他們為了一己之樂,便在他們以為是“尸體”的地方投放炸彈。此時,伍千里眼看著身邊的戰士被炸死,內心十分難受,但為了以少保多不被全軍覆沒,安全抵達戰場,戰士們遵守紀律,只能默認忍受。另一個是最后的場景,在美國軍隊誤以為是敵人時,他們走近一看,竟然是凍死在山上潛伏的中國士兵。當我看到那一個個被凍僵的士兵端著步槍趴在雪地上時,在忍受著零下40多度的嚴寒天氣下,他們甘愿化成冰雕,也絲毫不愿退縮,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全部來自烈士們對于新中國的熱愛,和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憧憬,因為他們相信中國一定會勝利。
如今我們生活在國泰民安的和平年代,但永遠不能忘記我們的祖國是那些先輩們用甘于奉獻、無所畏懼的勇氣,拋頭顱、灑熱血替我們打下的。就像影片中所說:“這仗真不想打,但為了未來百年的發展,這仗不得不打。”所以,那些為了保衛祖國未來拼死戰斗的戰士,才是我們心中真正的英雄。何其有幸生于華夏、國家繁榮昌盛,在祖國發展的今天,我們更要勿忘過去、銘記歷史、珍惜今天的來之不易,用我們的決心和努力獻出自己力量,維護祖國美好的未來。
愛國電影觀后感一千字篇3
“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無論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贊歌……”在影院聽到這首耳熟能詳的歌,我心潮澎湃。國慶期間放映的《我和我的祖國》,讓我更加明白了什么是——愛國情懷。
《我和我的祖國》這部電影演繹了普通中國人最質樸的情感,用最實際的行動表達著對偉大祖國的熱愛。整部電影由《前夜》《相遇》《奪冠》《回歸》《北京你好》《白晝流星》《護航》七個故事組成。這七個故事分別以“小人物,見證大時代”的視角講述了新中國成立以后的7個重大事件,展示了普通人民群眾樸素的愛國情懷,帶給我深深的感動與震撼。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故事是《前夜》,在1949年的開國大典前夜,工程師林治遠為確保升旗儀式萬無一失,在廣場被封鎖,材料短缺的情況下克服種種困難,在夜色中一次又一次地檢查著電動旗桿,發現問題后克服恐高心理障礙,親自爬上20多米的廣場旗桿,解決了技術問題。在他眼里,這面旗不僅是28年革命,2000萬人的生命換來的,更是中華崛起的象征。電影中,林治遠缺少材料,他的助手在屋頂上召集百姓貢獻金屬,瞬間人民群眾排的隊伍擠得大街小巷水泄不通。這是多么樸素而偉大的愛國情懷,為了保障開國大典上我國第一面五星紅旗順利升起,人人都爭先獻出自己的力量。也正是因為有這些孜孜不倦的工作人員與熱心的人民群眾,我們偉大的祖國才得以繁榮富強。
那些挺身而出、保家衛國的人是偉大的,而默默工作、無私奉獻青春,背井離鄉的科研工作者們,我們更不可忘懷。《相遇》中的高遠是研究核彈的一名普通科研人員,為了祖國的核技術研究“無情”地與親人“斷絕”了聯系。身受核輻射的他在公交車上與愛人方敏相遇了,方敏一眼認出了戴著口罩面色蒼白的高遠,向他喃喃述說著過往。不得不“舍小家為大家”的高遠一臉愧疚,無從解釋,只道一句“你認錯人了”。在聽到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的消息,高遠激動得無以復加,屏幕前的我也感動得熱淚盈眶。在那核彈背后,不知有多少科研工作者背井離鄉,舍家報國,無私奉獻!
《我和我的祖國》中,每一個小人物演繹的都是一段熱血澎湃的勵志故事。每一個故事都告訴著我愛國不僅僅是一句口號,而是實實在在的付出和奉獻。我們的祖國地大物博,歷史悠久,國力日益增強,我們的祖國正在騰飛!而那騰飛的背后是多少人默默的堅守,是多少人無私的付出。每個深愛祖國的人啊,我們都是祖國建設中的螺絲釘。只要我們每個人都堅守自己的職責,在平凡的崗位上發光發熱,我們的祖國才會更加的繁榮富強!
“少年強則國強”,身為青少年的我們定要努力學習,將來用實際行動,為祖國保駕護航,增光添彩!
愛國電影觀后感一千字篇4
1919年,是殘酷的戰爭結束的一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后,中國駐美公使作為本國政府的全權代表赴法國參加巴黎和會。中國雖然是戰勝國,但在和會上卻處處受到歧視,日本政府更企圖繼承德國在膠東半島的特權。辯論會上,顧維鈞從很多方面闡明中國必須收回山東的嚴正立場,但巴黎和會最終拒絕了中國的正義要求,決定由日本繼承德國在膠東半島的特權。國內由此爆發了聲勢浩大的“五四”運動。
在這部影片中,有一個鏡頭深深的震撼了我:顧維鈞在和會上的第一次亮相,眉宇之間英氣逼人,他左手一揚,掌心攤開,指縫一松,一塊懷表吊著鏈子垂了下來。他說:“請允許我在正式發言前給大家看一樣東西。進入會場之前,牧野先生為了討好我,爭奪山東的特權,把這塊金表送給了我。”會場開始交頭接耳,顧維鈞彬彬有禮的樣子,稍稍停頓一下,接著發言,“牧野男爵憤怒了,姑且算是我偷了他的金表。那么,我倒想問問牧野男爵,你們日本在全世界面前,偷了整個山東省,山東省三千六百萬人民該不該憤怒呢?日本的這個行為,算不算是盜竊?是不是極端的無恥?”說完他提起右手叉開五指朝上前方虛空處猛的一插,隨即猛的一側頭,滿臉的正義凜然和潛藏已久的怒火一起化為一道凌厲的目光,射向那無能的日本人。
雖然最終沒有換來整個民族想要的結果,但他讓我看到了中國人的執著,中國人的勇氣,中國人的堅定信念,中國人的錚錚不屈!這樣的一個外交才子,或許在那樣的一個年代,只是茫茫黑暗宇宙里一顆小星星,但他發出的光芒足夠讓我們讓那一時代的青年看到希望!“中國不能沒有山東就像西方不能沒有耶路撒冷一樣。”我在那一刻感受到了中國人的氣魄,一種尊嚴的力量。
顧維鈞以自己的言辭訴說著中國的尊嚴,而肖克儉這位華裔留法愛國學生卻用自己的生命詮釋了一顆拳拳愛國心。一縷煙順著巴黎污濁的天空緩緩升起,肖克儉的身體在凡爾賽廣場化為灰燼。肖克儉無畏的自我犧牲精神,我想每一位中國人看到了都會覺得呼吸沉重的,中國,該如何踏上興旺的道路,該如何摘掉弱國的破帽子?肖克儉給了我們最好的答案,為了國家和民族的利益,敢于自我犧牲。如果當時的清政府所有官員都能夠如肖克儉一樣無畏,而不是關起家門做縮頭烏龜,任由別人騎到脖子上,也許巴黎和會會以另一種結果收場,顧維鈞也不會發出“我很失望,很憤怒”的嘆息了。
1919年早已成為過去,但它留給我們的教訓和心痛仍然刻骨銘心。中國。我們百屈不撓的母親,在中華兒女十幾年的探索中,終于走出了一條屬于自己的尊嚴之路!這部影片讓我們重新審視了歷史,我們要讓中國變得更強大,因此我們這一代人必須更加努力,要挑起這個重擔,讓中國有更美好的未來。
愛國電影觀后感一千字篇5
愛國電影觀后感
愛國電影之《絕境逢生》觀后感
看完《絕境逢生》給了我一種震撼。這種震撼,是發自內心的一股力量,一種本能,一種贊嘆!
這部電影主要講述的是抗日戰爭期間,中國幾位士兵護送美國一個女軍官,到敵人總部破譯密碼,一路上與鬼子周旋的幽默故事。為了使中國早日解放,途中一個村子里的老百姓與鬼子展開了拼死搏斗,斗智斗勇,終于把日本人趕出了中國。
這部電影雖然有很多搞笑情節,但我怎么也笑不出來,當最后一幕漸漸變暗時,我想了很多。如果沒有戰爭,影片中賣魚老翁就不用在魚里埋上炸彈,與敵人同歸于盡;如果沒有戰爭,影片中的鐵匠就日夜趕造與日本人打仗的刀了。但是戰爭的不斷頻發,不管規模大小,給人們的生活和精神上都造成了無法彌補的創傷,因為有了戰爭,婦女們成了寡婦,孩子們成了孤兒,男人們把自己的血肉之軀拋在了戰場上,連姓名都不曾留下!我們討厭戰爭,反對戰爭,當戰爭不可避免地降臨,我們要挺起胸膛,打一個漂亮的翻身仗,成為一個大國。中國人是謙和的,但絕不是懦弱的!
愿在戰爭中犧牲的靈魂安息。
愛國電影觀后感《南京大屠殺》讀后感
今天,我和同學們去電影院觀看了電影《南京大屠殺》,看完后,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靜。
濃烈的尸臭與血腥迷漫了南京城,黑暗與死亡籠罩著驚慌失措的人們。人們不知所措的狂奔逃命,哭喊聲,驚叫聲,和那一雙雙失神的眼睛,飽受摧殘的憔悴的面容,給這座城市増添了幾分恐慌。此刻,明朝的墻,清朝的廟,五千年的繁榮與輝煌,都在這分不清天和地的南京城里晃動,消失。只有那血紅的太陽旗在污濁的空氣中耀武揚威的飄舞。令人觸目驚心的殺戮在街頭巷尾進行著。身臨其境般地目睹這場殘充滿血腥的大屠殺,心幾乎走向崩裂的邊緣,掀起陣陣的憤怒。一場浩劫瞬間尸積如山,血流成河。若大的南京城被死亡的陰云重重籠罩。遭受洗劫的又豈止是一個南京?日本侵略者的獸蹄踐踏著東北三省,華北平原,甚至大半個中國。這是中國的恥辱!一個曾經拔萃與世界民族之林的泱泱大國,遭到小小日本的百般蹂躪!為什么?是因為落后就要挨打!日本人曾狂妄地認為屠殺可以征服一切,中華民族的血不能白流,終于掀起了革命狂潮,中華兒女用自己無數不屈的靈魂和鋼強的軀體拯救了這古老的民族。
半個世紀彈指一揮間,今天,我們不可能向日本發動一場報復性的戰爭,我們現在只能做的就是從國力上超過日本,趕上世界。這樣,才能告慰那殘遭劫難的30萬英靈。
落后就要挨打,如今落后就必遭淘汰。我們必須深思,吸取教訓,為歷史譜寫新的輝煌,像我們的祖輩那樣,把青春和生命融入這場風起云涌,翻天覆地的改革之中!
愛國電影觀后感一千字篇6
紅星閃閃放光彩,紅星燦燦暖胸懷。紅星是咱中國的星,照亮祖國照萬代……”這是《閃閃紅星》的主題曲。隨著激人奮起的旋律,一個個活靈活現的人物出現在我們眼前。這部電影講述了抗日時紅軍的故事,里面的東子是個勇敢而堅強的孩子.在紅軍的影響下,經過多次努力滅除了百姓的禍害.在消滅敵人時,東子逐漸學會了勇敢和頑強,有了一顆愛國的心!
東子是個農村長大的娃兒,在紅軍的幫助下上了學,學會了寫自己的名字和父母的名字.當東子他娘看到了東子會寫自己的名字了,不禁熱淚兩行,”我的孩兒會寫字了!”東子的'娘是個堅強的女人,在敵人面前不畏怯,在紅軍受傷時冒險取藥,在紅軍遇難時勇敢地舉起手榴彈與敵人同歸于盡.而她也不忘兒子的那份情,奮不顧身去取兒那書包和寫滿自己名字的紙貼,那可是最寶貴的東西啊!
也許是東子他娘的堅強感動了東子;也許是那股母愛之泉震撼了東子,使他再無法忘記母親的一言一行,使他消滅敵人的決心越來越強烈.
在一次與胡大爺子交鋒時,東子被捕了,連紅軍也身受重傷,使東子那報仇血恨的決心一股暴發了!東子奮力從那被火燒灼著的木桿上解脫出來,把胡大爺子引到糧倉,開始了他的報仇行動.為了國家、為了親人、也為了自己的父母,東子機智地與胡大爺子周旋,躲過了無數個子彈,直到胡老爺沒子彈的時候,東子一把把胡老爺推向了米的旋渦.那一刻,中國的國旗在河溪村冉冉升起,幾十年的苦難終于擺脫了!!!
看電影時,有點兒想掉眼淚,那一副副催人淚下的場面感動著我:紅星在胸前閃閃發光的模樣;那火海翻騰紅軍卻忍痛沖出火海,只為了背上那受傷的隊友;東子的娘與敵人葬身火海,只為了保全紅軍的性命;東子拋開一切,為了祖國、紅軍和鄉親們的縱身一躍,讓自己有了一次勇敢的作為……而那微風吹拂著的野花承接著鄉親們激動的淚花,都是那樣地動人!
想想以前的人們,是多么有勇氣面對困難。有多少堅強的人在命運的威逼下沒有選擇逃離,而是讓尊嚴和清白一起永在世間,留下敵人憎恨而又無奈的目光!也許是現代沒有戰爭,自己的堅強與毅力無法展示出來,但和平世界里也有體現你頑強精神的時候。當比賽時你失敗了不要報頭痛哭,冷靜下來,堅強些,有些時候眼淚可以被微笑所代替!當面對命運不公,你可以想自己所擁有的,自己能給予世界的,也許別人微笑就是你最大的幸福……
總之,這部電影讓我感動到不行!
愛國電影觀后感一千字篇7
那個冬天特別冷,血也特別熱。
祖國母親生日前夕,我和爸爸專程去觀看了電影《長津湖》。自從“冰雕連”,在網絡和影視作品中,成為志愿軍和那一代先烈,最讓扼腕痛惜的鏡頭定格后,長津湖之戰漸漸為國人熟知。
在那個令世人緬懷的凜冬,我人民志愿軍第九兵團,克服后勤、裝備的巨大差距,晝伏夜行,忍受著酷寒和饑餓,以頑強的毅力、超于常人的勇氣信念,用血肉之軀對抗敵人的飛機大炮。在長津湖地區,包圍并追擊美國王牌之師,扭轉戰爭的不利局面。用付出巨大傷亡的代價,贏得中國軍隊對抗西方國家軍隊,在主要戰役的第一次勝利。新中國第一位特級戰斗英雄:楊根思,是至今屹立在長津湖畔的中國軍魂,他也是電影《英雄兒女》中“王成”的原型。
看著美軍官兵吃著熏肉、雞腿,喝著咖啡,而我們最可愛的人,吃著凍得硌牙的土豆;看著美國軍隊的坦克車輛、空中戰機的肆虐橫行,而我們志愿軍戰士物資匱乏、武器簡單,甚至連御寒的棉衣都沒有完全裝備。我一直默默地流淚,每一名戰士,都是有爸媽有家的親人。本來,他們該回老家建房,孝養父母,或看娃輔導功課……祖國召喚下,一無返顧地重返部隊,與戰友一起浴血戰場,奮勇殺敵。為了大家,不惜舍棄小家,參加這場戰役的目的,就是“希望下一代,能夠生長在一個沒有硝煙的年代”。
我最喜歡影片里,那個樣子憨憨的雷公,為人善良,有點像《西游記》的土地公公。在他的能力范圍內,沒有不知道的事情。能用拇指計算出步炮射程角度,準確擊中敵人的火力點,帶個耳朵的擴音裝置,儼然便成為“順風耳”。
最讓我難以忘懷的場面,發生在赴朝的火車路上。新戰士伍萬里,因為沒有拿到槍,鬧著要跳車。鐵流滾滾,拉開車廂大門的瞬間,迎面金光普照,本來喧鬧的戰士們全部愣住了。外面是蜿蜒輾轉的萬里長城,壯麗河山映照在每個人的臉上、心間……我們戰士便要化身血肉長城,御敵于國門之外,用生命和熱血為我們后輩,筑起長久的和平!
正如戎馬一生的志愿軍司令員彭德懷元帥,在停戰后說:“西方侵略者幾百年來,只要在東方一個海岸上架起幾尊大炮,就可霸占一個國家的時代,是一去不復返了。”電影中,那個率部端掉美軍“北極熊團”,志愿軍連長伍千里說得更明白:“我們把該打的仗都打了,你們就不用打了。”至今,北極熊團的團旗,還陳列在我軍事博物館中,供游客展覽參觀。
邊看電影邊想,我們享用今天的幸福安逸,不僅要把“珍惜和平”刻印在心里,還要把“珍惜”二字付出實踐,從小事做起,從愛惜食物,從認真學習,從修身立德開始,好好做人,不辱先輩之忠烈,不負和平之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