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大業電影觀后感怎么寫
寫觀后感需要我們對電影進行深入思考和分析,這可以幫助我們提高思考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好的建國大業電影觀后感怎么寫應該怎么寫?快來看看,小編給大家分享建國大業電影觀后感怎么寫的寫作技巧和示例,供大家參考!
建國大業電影觀后感怎么寫篇1
光陰似箭,現在黨已經100歲了,從當年的“風腥血雨”到現在“雨過天晴”,又有誰能體會當時的艱辛歷程呢,只有親身經歷過才知道什么是苦,什么才是甜,看完《建黨偉業》才明白,當初黨的誕生,就是為現在的和平而建立,雖然現在已經沒有了戰爭,但我們依然不能忘記共產黨對我們的“恩賜”。
電影《建黨偉業》圍繞1921年前后展開,展現了從1911年辛亥革命后到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這段時間內的歷史故事與風云人物,它以毛澤東、李大釗、陳獨秀、蔡和森、張國燾、周恩來等第一批中國共產黨黨員為中心,講述了他們在風雨飄搖的時代為國家赴湯蹈火的精彩故事,邀請到178位演員參演,試舉胡適與辜鴻銘在北大圖書館的辯論為例分析,當時兩位才俊在圍繞文言與白話展開辯論,實則是談新文化與舊文化的優劣勢,深層次也談到了該堅持孔學還是師從外國的問題,陳獨秀、胡適、李大釗等作為新文化運動的干將,自然是進步積極和正面的,這已經為歷史所證明,無庸再多言,但究其辯論本身卻恰恰相反。
看完后,真的很感謝這部電影,讓我體內的熱血又沸騰了,讓我對信仰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是的,為了心中的信仰,革命先烈不惜拋頭顱灑熱血,他們不怕流血犧牲,為了建立新中國,他們甘愿赴湯蹈火!真的很感謝先輩們冒著生命危險為我們建立新中國!真的很感動先輩們與國家同呼吸共命運的這種大無畏的精神!我要好好學習,以后當個領導,培養出更多的人才,來振興中華的!
我們一定要好好學習,長大后報答祖國媽媽沒讓我生在那個戰爭時期!
建國大業電影觀后感怎么寫篇2
在這秋風送爽,五谷豐登的季節,我們迎來了祖國的第59個生日,在今日這個特殊的日子里,讓我們為祖國送上一份真切的祝福吧!
今日,我和爸爸、媽媽一齊看了《建國大業》這部電影。爸爸告訴我:《建國大業》的演員陣容強大,百名巨星齊上陣,共同來為祖國成立__周年獻禮,幾乎囊括了中國電影界的所有明星和知名導演,可視為對中國電影演藝隊伍的一次大閱兵。毫不夸張地說:一不留神一個大明星出現了,一眨眼功夫幾個大明星就出場了。要是想在這部片子里面去看大明星,那你必須會看的眼花繚亂。
據說這些赫赫有名的大明星們都是不計報酬自愿來演這部戲的,因為大家都想為自我母親的__歲華誕奉獻一份自我的力量。爸爸異常強調:“全世界僅有中國才能匯集如此多的明星,才能拍出如此震撼、如此生動、如此精美、如此優秀的電影!”并且一邊兒看,一邊兒給我解釋我看不懂地方。
我們看得都很認真,最終共產黨打敗了國民黨反動派,贏得了最終的勝利。在喜悅和歡呼聲中,我們開始建設我們的新中國。我想:新中國成立真不容易啊,看看毛澤東和周恩來他們喝酒,把頭緊緊地碰在一齊,可見他們的興奮之情,對我們的開國領袖毛主席也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尤其看過《建國大業》之后,對毛主席更加敬佩和崇拜了,還有周總理、朱老總、任弼時等革命老前輩們為了新中國的成立付出了多少的努力和代價,當演到開國大典那一時刻,毛主席在神圣的禮炮聲中,莊嚴地向全世界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我忍不住熱淚盈眶,心潮澎湃。
我必須要好好學習,熱愛自我的祖國!長大了為建設祖國貢獻自我的一份力量!
建國大業電影觀后感怎么寫篇3
看完《建國大業》我承認對我是有所觸動的,這種觸動不是僅僅是因為新政權的建立的不易,因為從小到大,我們長在紅旗之下,已經太熟悉這個過程了,真正叫我感動的是影片對于我們曾經一定要蔑視的“蔣家王朝”有一種新的感情,這種感情或許就是易中天先生所說的歷史的同情心吧。而這種同情心我認為是非常可貴的,從某種程度上,反映了我們史觀的進步,也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六十年前接替中華民國的新政府的終于有了一點自信,希望這種自信不斷發揚光大,因為這個自信是言路廣開、民主進步的基礎。
每個觀影者的人生經歷和歷史認知角度不同,可能會懷著不同的心態去看待本片和片中出現的歷史人物,在個人感情上可以有好惡,但是放到整個歷史中和民族中,則應該有一種同情心。對于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的發生,應該放在特定的歷史環境中去看待,而不僅僅是簡單的是與非。主席固然偉大,固然在政治上是個勝利者,但是他付出了家破人亡妻離子散的代價,這種慘痛是常人所難以承受的,到了晚年又遭遇接班人背叛和革命失敗的打擊,當歷史還 原其為常人,從神壇走下的主席亦是一個值得同情的人物;蔣介石敗走臺灣,王圖霸業,毀于一旦,無疑是個失敗者,當我們在《建國大業》中看到他無奈地離開歷史的舞臺中央時,固然有一種惆悵和同情,但是他晚年在臺灣過得也算安穩,沒有遭受精神上的大起大落,但從人的角度上講,這又何嘗不是一種福氣呢?當我們剝離了歷史的面紗,把他們當做凡人看待時,他們亦如鄰家老翁一般有著各自的喜怒哀樂和優缺點,顯得無比親近,我想這是《建國大業》所能帶給我們更值得感受的東西。
在歷史的滾滾洪流中,從縮小的人的個體的角度上看,誰又能是真正的成功者呢?恐怕很難說得清楚,落敗者櫛風沐雨憂心勞力,勝利者亦浴血沙場白骨累累。身前的治世之雄圖和家國之夢想,換來譽滿天下的同時又伴隨著謗滿天下,末了,都是一抔黃土掩盡風流。我想在這個特殊的歷史時期,電影《建國大業》還 承載著大陸方面對臺灣方面的示好之意,六十年風雨滄桑,是非恩怨欲說還 休,而老百姓真正盼望的是國泰民安,安心生活。如國共兩黨,互泯恩仇,兵戎不再,則是蒼生之幸,若海峽兩岸,和平共處,共謀發展,則是民族之幸。
建國大業電影觀后感怎么寫篇4
從抗日戰爭勝利的重慶會談到最后新中國的開國大典,中間四年多時間中的共產黨,國民黨和各個民主黨派之間的種種變化,糾葛都一一的展現。有人在看完后說,電影顯得有些倉促,各個時期過的有些太快了,我只能說在兩個小時的時間里面展現出全景的建國過程,不管對誰來說都是相當困難的,韓三平的這種表現方式是可以接受的,至少我是接受了。
最讓人難忘的是,影片中,淮海戰役結束后,毛主席,周恩來,任弼時,朱德等我們敬愛的元首,聽到戰役結束我軍大獲全勝,那一刻,四個改變了中國歷史的男人,四個改變了中國命運的男人,一起喝酒,喝醉了一起唱歌的那一番情景,讓人十分的感動。那一刻,毛主席說,長江以北,再無大戰。那一刻,他們幾十年經歷的苦難,一幕幕的回想,把心中的感情迸發。五次圍剿,突破封鎖線,茫茫大雪山,漫漫草地。無數人的生命,換來了這革命轉折的這一刻。讓他們再也克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唱起來,喝起來,哭起來,笑起來,跳起來。
解放上海,我軍戰士,打仗累了,沒有占民宅,集體整齊的睡在馬路上。宋慶齡看到了,看到了為什么中國共產黨會勝利。這就是我們最親愛的人。更有無數的革命人士,為了政協會議的召開,奉獻了一切,奉獻了自己的生命。他們用鮮血換來了新中國的誕生。毛主席站在天安門城樓上,莊嚴的說,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萬眾沸騰。中國人民從此翻身做主人,踏向了越來越美好的明天。
臺灣那邊,落寞的是蔣介石那悲情的身影。我們的生活來之不易,我們的生活更應該珍惜。因為這是用鮮血換來的。
建國大業電影觀后感怎么寫篇5
“抹去歲月厚厚的封塵,一幅幅一幀幀不能忘記的畫面,引領我默默的前行。追尋我生命的那份純真,心中抹不去的那一片云彩,追尋那屬于我們那份無悔忠貞。我苦苦追尋那人世間的大愛無疆,大道無垠。”老一輩的革命人,也許就像這個詞中所述的那樣,在大陸上苦苦追尋救國救民的方法。就這樣,中國共產黨就這樣成立了。
嘉興紅船之上傳來低沉的《國際歌》,中國共產黨成立了。我坐在電視前看到這一幕不禁熱淚盈眶,“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他們真的做到了!老一輩共產黨人讓我們著著實實感動了!整部電影從1911年寫起,孫中山任民國大總統。到最后中國的第一屆全國代表大會召開。
這段歷史,是讓我震撼。一開始出現,清朝幾百年的統治土崩瓦解。多么開心啊!封建社會崩潰是必然的。歷史的進步也是必然的。按照孫文先生的話來說:“結束王朝,停止戰爭,走向共和,皆可讓。”但是,我們也看到了最后的皇帝,最后的太后,他們也有不舍。最后的一道圣旨,小德張的宣旨聲中,沖齡之年繼位,在朝堂之上還想玩蛐蛐。他只是個孩子。隆裕太后的一句“因為你是皇上”,加上濃妝之上的兩行清淚。她是一個悲哀的女人!這世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悲哀。
袁世凱繼位,不得不說這是一場鬧劇。封建王朝已是一捧碎土了,現在,在想著把他們組起,后果只有一個,被人民的洪流沖垮。許多人終于明白了自由的重要。一位位滿腔熱血的愛國青年投入洪流。湖南的同學決定去法國;中國首次以戰勝國的身份進入巴黎的和會;毛澤東,楊開慧都在李大釗的文章的影響下,認識到了共產主義,也就是“庶民的力量”;學生們形成愛國的洪流,展開了五四運動;毛澤東同志在湖南展開了驅張運動……青年的力量如此大。他們如此有作為,他們有自己的理想,可是他們沒有一個主導。
在一條大道上,李大釗和陳獨秀共同確定了共產黨的雛形。12位各地的先進代表來到了上海,幾經周折,共產黨宣言和國際歌響徹南湖!
整部影片震撼了我的心,這十二位優秀的共產主義先驅,將始終留在我們記憶中。
建國大業電影觀后感怎么寫篇6
當學生們涌上街頭,振臂高喊“外爭國權,內懲國賊”、“廢除二十一條”的口號,咬破手指血書“還我青島”,青年一代擔起山河重任的激情撲面而來,看得人熱血沸騰。火燒趙家樓、血書“還我青島”以及女學生滴血喊冤跪在地上拿著一塊寫著冤字的大布為四萬萬同胞喊冤等歷史事件逐一呈現。正是這批年輕人,用他們的青春與熱血,描繪出了新生的中國,譜寫了一曲瑰偉壯麗的文明之歌。中國共產黨的故事,是一個青春、激情、奮斗、獻身的故事。在那一代年輕人的身上,擔負著救亡圖存、改寫歷史的大任。
現在黨已經100歲了,從當年的“腥風血雨”到現在雨過天晴,又有誰能體會當時的艱辛歷程呢,只有親身經歷過才知道什么是苦,什么是甜。看完《建黨偉業》才明白,當初黨的誕生,就是為了現在的和平,雖然現在已經沒有了戰爭,但我們依然不能忘記共產黨員肩上的責任。我們全國的黨員到現在已有8000多萬,這是多么輝煌的成績啊。13名代表,50多位黨員,星星之火,終能燎原;100年艱苦輝煌,70余年國運昌隆,氣壯山河,我們黨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豐功偉績,帶領中華民族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作為當代的學生,我們有美好的自由,可這些自由是誰贏取的呢,是黨。她讓我們有幸生活在中國改革開放的年代,在二十一世紀這個美好的時代下,不用呼吸戰火彌漫的空氣,不需要擔憂衣食住行,只需安然前行。我們今天的一切,都與他們當年的奮斗和努力息息相關,他們與我們,昨天和今天,血肉相連。我們要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它是由無數共產黨用鮮血換來的。所以讓我們張開翅膀,向廣闊天空飛去,為未來打拼,為祖國爭光!在黨的100周歲生日之際,忠心祝愿黨能夠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再創輝煌。
建國大業電影觀后感怎么寫篇7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日成立了!”電影《建國大業》在毛主席的莊嚴宣告中結束了,那萬眾歡騰、全國人民載歌載舞的場景,在腦海里久久回蕩,揮之不去。
《建國大業》是一部為慶祝新中國成立六十周年而拍攝的獻禮影片,是一部重大革命歷史題材的主旋律故事片。看完整部電影,不禁讓人為之感慨,為之動容。
最讓人難忘的是,影片中,起到關鍵性淮海戰役結束后,毛主席,周恩來,任弼時,朱德等我們敬愛的元首,聽到戰役結束我軍大獲全勝。那一刻,四個改變了中國歷史的男人,四個改變了中國命運的男人,懷著激動的心一齊喝酒,喝醉了酒的他們一齊擁抱,一齊歡呼的情景讓人感動萬分。那一刻,毛主席說,長江以北,再無大戰。那一刻,他們幾十年經歷的苦難,一幕幕的回想,把心中的感情迸發:一次次突破圍剿,一次次突破封鎖線,一次次穿過茫茫雪山,一次次穿過漫漫草地,無數人的生命,換來了這革命轉折的這一刻——紅軍由防御轉向進攻!讓他們再也克制不住自我的感情,一齊盡情的唱起來,喝起來,哭起來,笑起來,跳起來……我的眼睛也在這一刻濕潤,心中澎湃。
在國軍飛機轟炸共軍大本營時,毛主席剛剛吃了顆安眠藥。周恩來好幾個人冒著危險沖進毛主席的臥室硬是把毛主席給抬到了防空洞里。而毛主席的廚師卻為了為毛主席端走飯菜,被國軍那不眨眼的炸彈,炸死在廚房。毛主席還親自在安葬的那天和他告別。看到那里任何人都會流淚。
共產黨勝利了!毛主席站在天安門城樓上,莊嚴的說,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日成立了!!!萬眾沸騰。中國人民從此翻身做主人,團結的中國人最終打敗了小日本,推翻了殘忍的蔣政權,踏向了越來越完美的明天。
臺灣那邊,是落寞的蔣介石那悲情的身影…………
電影看完了,我受益匪淺。共產黨才幾萬條破槍就把擁有飛機坦克的日軍、國軍打敗了,這靠的是什么就像吉鴻昌所說的:“日本有飛機大炮,我們有熱血,有四十萬萬人的熱血。中國人的憤怒已經到達極點,莫不抱有‘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決心。誓愿犧牲一切,為生存而戰!為真理而戰!!!”
是啊,中國人民不就是這樣才成功的嗎讓我們團結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