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冠電影的觀后感心得
通過寫觀后感,觀眾可以記錄下自己在觀影過程中的情感和思考,并將其與他人分享。優秀的奪冠電影的觀后感心得要怎么寫?下面給大家整理奪冠電影的觀后感心得,希望對大家能有幫助。
奪冠電影的觀后感心得篇1
電影《奪冠》,主要展現了中國女排自1981年首次奪冠至里約奧運會重新奪冠經過的艱辛歷程。
電影從是個世紀八十年代到2016年,將近有40年,我國的女排事業大起大落,女排曾被全世界人刮目相待,也曾被全世界人質疑,朝笑,漫罵。
2008年北京奧運會,中美大戰,一方主教練是當年的代打教練,另一方美國主教練竟是郎平,這也是最后美國獲得冠軍的原因之一,雖然結果我們得了亞軍,但也因此像滑鐵盧一樣,一蹶不振,連世界杯上場機會都沒有了。
一直的失敗并不代表女排放棄了,沒有名譽在身,但是女排那“球可以輸,但人不可以輸”的女排精神仍在,在2016年的里約奧運會上,小組賽輸的一踏糊涂,在最后的淘汰賽上,面對著世界第一,還是東道主的巴西隊,女排并沒有放棄,因為放棄了,就什么都沒有了。最后的比賽結果直接逆轉未來,3比2險勝,之后的比賽上,相繼打敗了美國,塞爾維亞,時隔12年,終于獲得冠軍。
四十年的中國女排,經歷成功與失敗,她們勝不驕,敗不餒,永不言敗,這就是女排精神。
奪冠電影的觀后感心得篇2
日前,電影《中國女排》正式宣布更名為《奪冠》,1月19日,由王菲、那英合唱的電影片尾曲《生命之河》MV曝光,她們用溫柔而堅定的聲音,娓娓道出中國女排近40年的奮斗歷程,也勾勒出以中國女排為代表的幾代中國人不懈奮斗的時代樂章。
電影《中國女排》更名為《奪冠》的消息一出立刻引爆社交網絡,由于新片名與導演徐崢在電影《我和我的祖國》中執導的片段重名,這個有趣的巧合也引發網友調侃,甚至徐崢本人更幽默回應:“我心甘情愿為中國女排拍攝預告片!”
今日,由王菲、那英合唱電影片尾曲也刷屏朋友圈。王菲與那英曾在首次合作《相約一九九八》,膾炙人口的歌詞唱出人們對美好未來的渴望,瞬間紅遍大江南北。在22年后的今天,兩人再度合體,用溫柔走心的歌聲,歌頌幾代人的偶像中國女排,再次喚醒國民回憶。伴隨著優美動聽的歌聲,MV中展現的中國女排近40年奮斗歷程也令人動容。MV不僅有大量80年代風貌的展現,也體現了社會風貌的變化,而中國女排的賽場邊歡呼和掌聲從未斷絕,女排精神歷經30余年,始終代代相傳,歷久彌新。導演陳可辛表示:“從1979年寫到,電影三十幾年的跨度,從女排的故事中也可以看到整個中國的變化。”
奪冠電影的觀后感心得篇3
如今,中國女排已經成為了一個精神,堅持不懈,堅韌不拔,都是她們所具有的特點。但在無基礎的條件下直接成為冠軍,得付出多少才能實現?這便是1986年的奇跡。
這個電影開始于堅苦的訓練,誰在中國成功時想象過有經歷過如此刻苦的訓練呢?如今聞名世界的郎平教練,誰又能想到當時的郎平連正式隊員都算不上。之后,又招進了一名陪練教練,一天天的刻苦訓練,日復一日,甚至過年也無法按時過,但,只要度過黑暗,即是光明,在教練一次次的嚴格對待,在反復多次的重復訓練之后,她們終于來和日本抗衡一下了。但日本隊隊員雖說并不是很高,但是號稱”打不死”的,雖說一開始中國隊稍有落后,但在之后的比賽很快的追上了比分,且戰勝了日本隊,并在最后贏得了冠軍,實現了一個奇跡,同時,也有了“女排精神”。
之后郎平去美國深造后,又當了美國隊教練,但在中國隊和美國隊對戰前者失敗后,卻又回到中國,幫助中國隊從跌落的地方,慢慢的一點點又追了回去,一次次的失敗,累積成了經驗。朱婷,如今也是十分優透的運動員,但在之前,因沒有自己的打法而接連失敗,誰能想到?在巴西奧運會時,還因是淘汰賽第四名差點兒就沒了機會,誰知之后一路逆轉就成了冠軍,此后,中國隊又再一次名聲大震,她們真的成功了!
……
我們應該向中國女排學習,不怕吃苦,奮力拼搏,在訓練場上揮汗如雨,在比賽場上咬牙堅持,創造奇跡,締造記錄。同時不僅讓我明白了成功沒有那么容易,再個,要有團隊意識,不能一意孤行,向中國女排學習,學習女排精神,拼搏的精神!
奪冠電影的觀后感心得篇4
“僅有堅持到底,才能走到最終。”
“球能夠輸,人不能輸!”
“中國女排沒有你,沒有我,僅有我們。”
最近上映的電影《奪冠》講述了中國女排幾十年來艱苦奮斗的故事。從低谷一躍成為世界第一,再由頂端直線墜落,最終又奮起直追,中國女排的每一個扣球,都扣到了我們的心弦上。這部電影除了扣人心弦的情節,更有一些情節發人深思。
首先,是對于自我。“僅有堅持到底,才能走到最終。”“球能夠輸,人不能輸!”1979年,郎平作為國家隊的替補隊員,不甘心一向被教練冷落,而是一向努力訓練,嘗試突破自我,碰到三米三二之高的國旗。功夫不負有心人,她最終做到了,并一躍成為國家隊中一名出色的隊員。她從心底里熱愛排球,排球是她生命的一部分!然而,多年以后,當她成為中國女排主教練時,在聲勢浩大的中國女排隊伍中,有很多隊員并沒有弄明白自我打排球的目的,所以這些隊員在打排球的過程中缺少恒心和毅力。她教育隊員,先要認清自我的內心,要團結協作,努力拼搏,去享受體育本身。在郎導的陪伴和鼓勵下,中國女排在2016年的里約奧運會中頂住了壓力,打敗了東道主巴西隊,并最終獲得了奧運會女排冠軍!這塊寶貴的金牌,像一劑強心劑,振作了中國女排,振奮了全國人民!當我看到那里時,我的眼淚也忍不住流了下來。看清自我的內心,與志同道合的人一齊團結、奮斗,終會獲得勝利的果實!
其次,是對于整個國家。“中國女排,沒有你,沒有我,僅有我們。”中國女排,不僅僅是一支實力雄厚的排球隊,更是中華民族愛國精神的象征。在待遇優渥、實力更強的美國隊擔任教練,郎平為何在2008年中國女排隊輸了比賽后毅然回國,擔任中國女排主教練?因為她有一顆愛國之心。在她眼中,中國女排就是中國,熱愛排球,就是熱愛自我的祖國。她也在用自我的行動踐行著自我的愛國情懷,以排球為媒介,將女排隊伍與整個國家融為一體。正因如此,中國女排才在郎平的領導下日漸強大,一舉奪下世界排球之冠。
奪內心之冠,奪排球之冠,展中國之強!中國女排的每一位隊員,用自我的信心和決心,將自我融入排球,將排球融入國家。“隊員強則女排強,女排強則中國強”便是她們奪冠的秘訣。作為新時代的青少年,我們不僅僅要堅強自我的內心,更要視自我為祖國未來的建設者——“少年強則國強”!
奪冠電影的觀后感心得篇5
今天,我和同學們一起去風雨操場看電影《奪冠》,這個電影講的是歷屆女排的隊員打比賽的故事,我們看到了她們那時艱苦的訓練,在那激烈的戰場上比賽。
艱苦的訓練有哪些呢?比如:跳網拍手、攔球、舉100公斤不等……中途有一隊是我國最好的男排隊員來跟女排隊員打一場虛擬排球賽,比分3比3平,中國女生沒有驕傲,也沒有失落,而是更加努力的訓練。
這個電影里我最喜歡郎平了,因為她不怕困難,勇往直前。但是,我更喜歡女排隊員的精神,她們的一個教練說:“在賽場上沒有你,沒有我,只有我們!”
她們的精神創造了1982年至1987年的五連冠,之后,一部分老隊員退賽,郎平也當上了美國女排的主教練。
在之后二十多年內,中國女排一直都沒有拿到冠軍,隨著女排的不斷努力,終于,在2003年又拿到了冠軍,甚至在2004年再次登上了奧運會的最高領獎臺。
生活就是如此,我們需要不斷的學習,以頑強的意志力予以拼搏,才能得到你所想要的結果。
奪冠電影的觀后感心得篇6
太真實了!這是記者的感嘆。影片一開始畫面上的祖國至上、團結協作、頑強拼搏、永不言敗這16個字,就貼在現在中國女排勵志電影北京訓練館墻壁上,是女排精神的寫照。隨后的那句話高度概括了女排精神的內涵:女排精神代表著一個時代的精神,喊出了為中華崛起而拼搏的時代最強音。中國人渴望找到某種方式讓世界重新看到自己伴隨著上世紀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中國人的風貌一出現,就瞬間將人們思緒拉到那個奮斗年代。
中國女排勵志電影40年征程彈指一揮間,從球員到教練,郎平的確是貫穿前后的那個人,直到現在仍是中國女排勵志電影主帥。從最初老女排那第一個黃金時代,到陳指導的第二個黃金時代,再到如今郎平指導的第三個黃金時代,這簡直就是中國女排勵志電影黃埔軍校,而陳指導和郎平幾乎貫穿始終的其實是情懷,兩人演繹的對手戲感人至深,賽場上惺惺相惜,而共同的情結恰恰就是女排精神。
許多話語直抵人心,陳指導這樣對郎平指導說:我身邊的許多人都對我說,時代變了,中國人不再需要中國女排勵志電影了,他摸著自己的胸口直言:但是我需要!其實,她們流露出的恰恰是對冠軍的無限渴望,以及孜孜不倦的人生追求。女排精神傳承至今永不褪色,他們書寫了傳奇,五星紅旗如此鮮艷,義勇軍進行曲如此雄壯。
影片在里約奧運會奪冠頒獎中落幕,銀幕上閃現出中國女排勵志電影歷史上十次登上世界之巔的畫面和記錄,那廣大球迷熟悉的一幕幕在閃回,中國女排勵志電影10次奪冠經歷,最后一個鏡頭又回到了1981年首奪世界冠軍,那才是初心。
奪冠電影的觀后感心得篇7
在國慶假期間,學校發了電影票,我去看了電影。看的電影名字叫做《奪冠》,它講述了中國女排的過去的經理。奪冠,一個多么輕易說出來,但卻又難做到的詞。但她們做到了,但在他們光鮮的背后是那不懈堅持的努力和拼搏的精神。
《奪冠》它講述了兩個時代的中國女排的故事。拉開帷幕我便看到了80年代的中國女排,那時的她們自信、張揚,無懼風險,勇往直前。哪怕身上帶著無數傷疤,也要去拼,去做這件風險很大的事情。但當他們踏上世界冠軍這條路時,風險和害怕將迎著風去面對,終將化解,一往無前,不畏縮也不回顧。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有回報的。在看我們這個年代,當受到前輩的鼓舞時,乘風破浪,無所畏懼。都是踏著星星的夢想,去看那最美的天空,生活在無邊無際的夢中。在我們這個年代并不像是90年代那樣,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隨心所欲。只能盡自己唯一的努力換取一片小小的云朵,去奪得一片天空。奪冠就像一場夢一樣,去喚醒我們沉睡的斗志。
當陽光劃過天空,星星終將會墜落。
當80年代的女排贏得了第一次世界冠軍,我為她們歡呼。在看她們比賽的過程時,我看到她們的教練,合上了戰略,讓我覺得她們的教練相信她們了,相信她們一定會奪得世界冠軍。
當時我在看電影時,看到郎導宣布參賽名單,而一名隊員因為能力高超,但是卻被對手摸透了她的套路,不能繼續參賽。讓我覺得非常可惜,也讓我明白,球場如戰場。有用的留下,沒用的淘汰。這使人懊惱的賽制,卻也是不能改變的,因為一旦有了情感,不免總是有失望的,要學會去接受。但當看到中國女排奪冠時,我又忍不住為她們喝彩,她們是值得的。
一切努力終將會得到回報,放手去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