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補習班的電影觀后感
觀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連續劇或參觀展覽等后,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銀河補習班的電影觀后感怎么寫才規范?下面給大家分享銀河補習班的電影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銀河補習班的電影觀后感篇1
我看過一場電影——《銀河補習班》。什么是銀河補習班呢?在銀河上補課嗎?NO!銀河補習班就是和大自然一起上課。在大自然中遨游,去親身體會,感受大自然。
在這部影片中,主人公馬飛是一個天真的小朋友,他的爸爸馬皓文是一名偉大的工程師,在馬飛上幼兒園的時候,幼兒園的老師說馬飛是“缺根弦”。可是爸爸認為他是最聰明的孩子,爸爸親手做了一個地球儀在他生日那天作為禮物送給他。就在老師以及所有人對他投來羨慕目光的一霎那,爸爸建造的大橋瞬間塌了。
馬皓文為所有人背了黑鍋,在牢房整整“住”了七年,七年里他從沒放棄。七年過去了。馬飛也長大了,馬飛已經是一名初中生了,他被寄宿在學校。當馬皓文出來時他的家不在了,原有的住宅變成了庫房。當他找到自己的前妻時,得知馬飛在學校不聽話要被學校開除。馬皓文就和主任打賭,馬飛離開這個學校時一定是這個學校最優秀的學生。為了不讓馬飛被開除,爸爸還跟主任打賭,在這個期末考試馬飛會在全年組前十。結果是馬飛成功晉級,同時馬飛在自己的努力和爸爸的鼓勵下成了一名宇航員……
影片中父親的教育的幾句話觸到了我的心。
“人生就像射箭,夢想就像箭靶子,如果連箭靶子也找不到的話,你每天拉弓又有什么意義?”當馬飛和父親走散被洪水困住,無助的父親用最后的吶喊告訴兒子要想辦法自救,相信你一定能做得到,你一定能出來!他用自己的方式給兒子一份信心。
這部電影是送給天下所有父親的同時也是送給天下所有孩子的。它告訴了我們許多道理,在遇到困難時要動腦子想辦法,不應該僅會流淚。在我們通向理想的道路上,不要因為有阻礙而選擇放棄。我們要學會生存的本領,要相信奇跡永遠都在。
許多家長想讓自己的孩子考上北大、清華。而對于我們來說,北大、清華只是我們通向成功的一枚棋子罷了并不是最重要的。
主任說過;“煤球再怎么洗也不會變成鉆石。”意思是學習不好的人再怎么努力也不會成為尖子生。最后馬飛用實際行動證明這句話是錯的。今天的影片,讓我也重新找回自信,我的學習成績不好但我相信只要努力,我也能成為“鉆石”。從今以后,我要學習馬飛那種獨立思考和永不放棄的精神。
銀河補習班的電影觀后感篇2
影片講的是一個驕傲的工程師,自己造的橋,被人陷害,使得大橋崩塌一生背負罵名。因為這件事情,去做了幾年牢,缺失了孩子的成長。孩子也被傳統教育方式教育者,變得極為不自信,工程師通過自己的教育,讓孩子覺得自己是最棒的自己是有價值的,最后從年級的差生,變為學校的驕傲,還成功當上了宇航員。
看完電影,我不禁反思,現在我們的教育何嘗不是這樣呢,很多時候都是去打壓一個孩子,否定一個孩子,從來就沒有很好的去告訴孩子,你生下來就是有價值的,你可以做的更好,你是最棒的。影片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兩個片段,一個是孩子被困在小屋子里面,此刻都放棄了救援,因為無法確定孩子的位置,洪水又來了。爸爸一直都灌輸了孩子多思考腦袋要一直轉的思想,孩子學會了自己思考,在危機時刻,自己找木板,窗簾和手電做了一個簡單的救生筏,最后得救了。假如說是我們的孩子,被傳統的思維所限制,這個思考一定是慌張沒有任何的想法,應該怎么讓自己脫離危險,這個時候該怎么辦。
所以我覺得我們的教育,不應該是在孩子頭腦最好的年級,去用書本的一些條條框框去限制孩子的思考,應該多培養孩子思考的能力,這個世界上,萬事萬物,有千千萬萬種答案,而不是必須這樣才是對的。這樣的孩子,有自己的思想,才會在人生每一個重大的決定時候,有自己的主見,做每一個自己想做的決定,活出自我。這樣有主見有思想的孩子越來越多,我們整個民族才越來越有希望。
最后借用魯迅先生的一句話:愿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生。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
銀河補習班的電影觀后感篇3
學生來上學真的只是來學習知識的嗎?只有考試分數才是來判別一個孩子的能力嗎?難道道德和興趣真的不重要了嗎?難道想象力不是能力嗎?《銀河補習班》中的那個爸爸用行動為我們樹立了榜樣。
《銀河補習班》這部電影講的是馬浩文的兒子馬飛上初一時,他是班上最差的學生,但剛出獄的父親不相信,就與校長打了一個賭,馬飛的期末考試一定會考上前十名,這個賭使全校的同學都很驚訝,而且都罵馬飛缺根弦”但(馬浩文)父親告訴他,不要別人說什么信什么,要堅持自己的信念,還以身作則,最終馬飛成為學校最優秀的學生,考上了宇航員。
為什么馬飛能從倒數第一成了正數第一了呢?因為它激發了自己的學習興趣,有明確的目標才會如此,影片中,馬浩文說了一句話,使我印象深刻,他說:學習就像射箭,夢想就像箭靶子。如果連目標都沒有,每天拉弓還有什么意義”。
是啊,如果連夢想都沒有,那么你為何而學習。雖然我的夢想一直在變,但始終沒變的是我那為夢想而奮斗的新電影,首尾都出現了,這句話如果你沒有嘗試過,你怎么知道。你不會成功是啊。每個人面對未知的事都要有勇氣去試一試才知道可不可能不能成功我也有這種經歷在我六歲那年我開始我第一堂圍棋課這是我邁進圍棋殿堂的第一步接下來的,三年。我考上三段,我成功,在今后的學習中,我還會更加努力。
《銀河補習班》這部電影,對我感觸特別大,我想:從今以后我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報效祖國。
銀河補習班的電影觀后感篇4
鄧超主演的《銀河補習班》讓我明白:夢想可以讓一個囚犯被冤屈后依然堅信知識的力量和拼搏的意義,夢想可以讓一個學渣逆襲學霸并成了萬眾矚目的航天英雄。父親用自己不服輸的信念引導教育兒子,兩代人共同經歷,一起成長。銀河補習班真是天價補習班,這是任何補習班都不能替代的。陪伴孩子成長是每個家長不可錯過的時光。看完這部電影,我觸動很大,也想到了現行教育的諸多狀況:
第一、成績定終生。從學生到家長,從學校到社會都過于看重成績。成績的高低成了衡量一個孩子優秀與否的標尺,一個家長教育成功與否的標準,一個學校好壞與否的標準。用一個標準去衡量,那些個性差異大的孩子們都要放在同一標尺下,符合的即合格貼上所謂優秀的標簽享受眾星捧月的待遇,不符合的則貼上學渣的標簽遭受萬人唾棄。反思我們的教育,評價機制太單一,功利心太強,忽視了孩子身上的其它優秀品質。家庭和學校乃至社會不能為孩子的終身發展考慮,未有效地幫孩子建立自己的理想并為之奮斗終生的信念。惟成績論對孩子的發展方向和人生軌跡弊大于利。幫助孩子樹立遠大夢想,增強學習內驅力是每個家庭和學校必須思考的大問題。
第二、標準答案高于一切。數理化這些需要標準答案情有可原,自然科學來不得半點馬虎。但人文科學除了注重嚴謹外還得注重多樣性。語文本身就是結合所學運用想象創作出獨特的作品。百花齊放,一千個讀者一千個哈姆萊特,金陵十二釵也各有千秋,四大名著亦是各有特色,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們國家在自然科學方面建樹頗豐,但成就遠低于西方的根節就在于標準答案。不允許有自己的想法,不允許另類,長期標準答案束縛下孩子們已喪失了獨立思考的能力。獨立思考對于個人、學術、民族意義重大。放眼望去學術論文造假比比皆是,我們臣服于標準答案之時即放棄了對科學多樣性的探究之機。美更沒有標準!我們的孩子現在不僅創造不出美,也被馴化地喪失了發現美的能力。
第三、寄宿制度貽害人。大部分家長認為掙錢是第一位的,陪伴孩子是第二位的。錯過了孩子成長期,這個損失是掙多少錢都彌補不過來的。家長們沒時間管理孩子索性往寄宿學校一扔便萬事大吉。成長中的孩子遇到的學習問題、心理問題、生理問題全部不管,一概交給老師學校,家長沒時間過問。只是習慣性地問問成績,這個成績背后的東西毫不關心。面對成績高的孩子家長們慶幸自己選擇了寄宿,全然忽略孩子成長所需要的關懷和陪伴。面對成績低的孩子家長們痛心疾首后悔自己怎么生了這么不爭氣的孩子,全然忘記了這只是一個結果成績低的根源在自己身上。如何高質量的陪伴孩子已經是一個社會問題,我們只知道讓孩子學習,家長也應該學習。言傳不如身教,身教不如文化熏陶,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寄宿制度能看到父母嗎,父母的榜樣力量如何傳達?寄宿看似省事,實則費事,這個單得以后買!寄宿制度等于主動放棄了陪著孩子成長的義務和樂趣。每一百個孩子只有十個是最優秀的,我們卻用這10%的孩子作為標尺,套在所有孩子身上,讓90%的孩子痛苦不自信,連帶著家長學校社會一起焦慮。家長不可跟風,學校不可激進,社會不可功利。家長得有承認自己的普通的勇氣,接受孩子的普通就會水到渠成。
教育理念不轉變,多先進的教育方法都不會起效。影片中馬浩文說他第一次做爸爸難免會錯,孩子原諒了他。馬飛說第一次做兒子不知道該怎樣,父親也原諒了他。不管怎樣我們要陪著孩子,幫孩子插上翅膀,與孩子一起成長!那是我們不可錯過的時光。每一個人、每一個家長、每一個學校、每一個民族都有自己不可錯過的時光。
銀河補習班的電影觀后感篇5
所有的中國父母,都希望孩子考到清華北大,可馬飛的父親馬皓文卻告訴兒子:“清華北大只是過程,不是目的。”
在太空艙上遇險的宇航員馬飛,回憶著小時候那個偉大的父親,父親是個偉大的工程師,他最偉大的成就一一東沛大橋。在一次被人陷害,使他坐了七年的大牢,錯過了兒子的童年,回來時,他成了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別人都罵他騙子,小人。
他告訴兒子馬飛不要別人說什么就信什么,從此回家和兒子生活在一起。可是,馬飛在學校越來越皮,在升旗儀式上閻主任要讓他退學,可馬皓文自信地說:“這次考試馬飛會考進年級前十,而且他會是這個學校最出色的孩子!”從此,父子倆開始共同努力,起初,兩人要么找不到工作,要么被同學欺負,后來,馬皓文自信滿滿,不顧學校的要求,帶兒子外出“工作”,“玩耍”,使馬飛開始努力學習,從倒數第一到倒數第五,為了鼓勵馬飛,父親還帶馬飛去看航空展,回來時卻遇到了洪水。
馬飛和父親走散了,馬飛被困在一個房子里,父親到處尋找,最后在堤岸上聲嘶力竭地吼:“看看周圍有什么,想辦法,你一定能出來!”馬飛聽到父親說得話,想起了父親常說的,要一直想,一直思考,最后用門板和手電筒做了一個木筏獲得了救援。
其實制作木筏并不是教科書上的任何一個知識。馬皓文對老師說:“我希望他學到的不止是知識,他得會思考,他得知道人活著是為什么。”
最后宇航員馬飛想起了父親的教導,奮起走出艙門,在外太空靠著思考和意志修復了火箭,成功返回。
這部電影充滿了溫暖與淚水,《銀河補習班》是我看的所有電影中感觸最深的,這位父親的教育可能我們任何人都不可以批判,但就像馬皓文說的:“剛蒸的饅頭永遠比蒸過好幾遍的饅頭好吃,”所以我們要學會創新,學會思考!
銀河補習班的電影觀后感篇6
早聽說超哥導演的電影《銀河補習班》暑期要上映,很是期待。終于,上映第一天,媽媽就帶我來影院觀看這部電影。
影片運用了倒敘和插敘的手法講述了:浩瀚太公,航天員馬飛意外失聯。絕境中他回憶起自己那個了不起的爸爸馬浩文……一對父子跨越漫長時光,守護愛和親情的故事。
影片中,令我記憶深刻的一句話是:“人生就像一把箭,而人生的目標就是箭靶子。如果你不努力,每天拉弓又有什么意義。”我們每天努力學習,無論我們未來的目標夢想是什么,都必須從每一分每一秒開始。如果你想通過歪門邪道那獲得成功,注定會失敗;如果偶爾箭射偏了,沒關系,難道我們手中就一把箭嗎?就像學習,經歷每一個階段,我們要直面困難,審視自己,改換角度,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再次把焦點放在父愛上。影片中的父親很偉大,雖然人人都叫“馬飛缺根舷兒”,只有父親依舊認為他是世界上最聰明的孩子。當父親為了兒子,一次次累趴下,依舊對兒子說:“兒子,爸爸可以堅持。”我想,這就是偉大的父愛吧。即使心里下著再大的雨,臉上依舊笑如春風;當爸爸看著存折上所剩無幾的錢,一邊搖頭嘆息,一邊卻是盡量滿足兒子生活所需。我想這也正是偉大的父愛!只要父親不垮,這個家就不會垮!
高爾基曾說過:“父愛是一部正酣心靈的巨著。讀懂了他,你也就讀懂了整個人生。”在這一人生道路上,父親教會兒子許多道理,使兒子迅速的成長起來,成為了一名最年輕,最優秀的導航員。那一刻,父親一定是驕傲的。
銀河補習班的電影觀后感篇7
今天看了電影《銀河補習班》,并且看完后關注了一下網上對于這部電影的各種評論和看法。
對于這部電影,不管它的劇情、制作、主旨還是效果如何,最重要的是,它帶給我了一些感動與觸動。
關于父子,也許不是每一個父親都像馬皓文一樣去教育孩子,但每一個父親對孩子的愛是一樣的。無論父子之間的相處模式是如何千變萬化,我們都是第一次并且唯一一次當父母或者當兒子。沒有誰會給我們第二次重來的機會,我們只能不斷地、小心翼翼得學著,一起成長著。
關于教育,我無意評判現在的教育制度,也對電影想要表達的教育觀不置可否。但是,不管是付出教育的人,還是接受教育的人,我們都應該不停地思考。畢竟不是所有人都適合一種教育。教育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最重要的事情,從古至今,關于教育的探討不可勝數,但教育是一種獨特的事業,因為世界上決不會有相同的兩個人。
對同一部電影,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看法,只要它能提出問題引起大家的思考甚至提出相關的解決方案,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那就是一種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