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跤吧爸爸電影觀后感600字怎么寫
《摔跤吧!爸爸》是一部女性為自己爭取命運自主權并贏得尊嚴的勵志喜劇電影,在勵志的同時又不乏溫情,用一個簡單的體育題材,揭開了印度社會的一副壯美油畫。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摔跤吧爸爸電影觀后感600字怎么寫,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
摔跤吧爸爸電影觀后感600字怎么寫1
先說說阿米爾汗這人吧!號稱印度劉德華,帥氣自不必說,敬業也是無人能及。印度的寶萊塢以其高產著稱,大多數演員都是奉行著同時數部電影的拍攝的工作原則,兩三個月完成三四部電影根本不是問題。但是,這些人里也出了個異類,就是阿米爾汗。一次只拍一部戲在印度電影業看來是很不正常的。為了電影質量,阿米爾汗選擇了自己的方式工作。但是說句實在的,也就印度那么變態。而阿米爾汗除了是個演員,還是影業公司老板,制片,主持等等,身兼數職,做這些工作的最終目的絕不是單純的為電影藝術這么簡單,他的真正目的其實是對印度迷信愚昧無知混亂的社會狀態的一種反抗,以及向印度人民灌輸正確的道德意識。
這時候我們就應該說回電影上,摔跤吧!
爸爸在印度應該是早就上映了,反響必然是不用說,這幾天終于引入國內上映,激動壞了阿米爾汗的小迷妹。阿米爾汗近幾年的作品以喜劇為主,但是既然前面提到了他做電影的深層目的,那么就算是喜劇片也不例外。
簡單的說,這是一部養女成鳳的電影。爸爸培養女兒摔跤是整部電影的主線,清晰的故事走向,充滿歡樂與汗水的電影,同時也讓我重新認識了摔跤這項我之前完全不懂得欣賞的體育競技項目。
但是,陪我去觀影的好友問了我一句話,讓這部電影顯得不再那么簡單。
“為什么她們都不反抗?”
好友指的是一開始被阿米爾汗飾演的父親強制要求訓練摔跤的兩個女兒吉塔和巴比塔。我當即啞然,最后慢慢回了她一句“這就是印度的女人。”
說完這句話,我自己也愣了。印度的女人到底有多可悲?在已被視為萬人唾棄、豬狗不如的嚴重犯罪行為的中國,我能看到的印度,就是國際新聞的一角,印度某地一女子被致死當地游行保護女性權益等等,類似于這樣的.新聞,看的時候是心寒,也是對于印度更多的抗拒。而眾所周知,印度也是女性平均結婚生育年齡最小的國家之一,因為女性沒有選擇權,父母之言便是天,十四歲嫁給四十歲,比比皆是,對于她們來說這就是宿命。
電影里有個轉折點,吉塔和巴比塔作為女孩子,起初肯定是不喜歡摔跤這樣野蠻暴力的運動,她們與同齡的女孩兒哭訴,那個女孩兒并沒有贊同她們的抱怨,而是告訴她們其實她更希望自己也有個阿米爾汗那樣的父親,因為她不喜歡她十四歲就要嫁給陌生人的宿命,她更想要個阿米爾汗那樣真正愛自己的父親,為了孩子的未來而奮斗的父親。
講到此,可能有些人會說,阿米爾汗飾演的父親其實也是為了自己未完成的夢想,而把希望強加于自己的女兒身上。在我看來,這是人之常情,中國的很多父母難道不也在做同樣的事情,只是我們更開放,而像阿米爾汗那樣為了女兒的未來拼盡全力、受盡恥笑,又有多少人能做到。人固有不足之處,但是沒有父親的逼迫,吉塔和巴比塔一定就會和普通的印度女人一樣,被埋葬在一個只有男人、家務和生養的無盡墳墓里,更不用提奪得世界冠軍,全都是癡人說夢。
阿米爾汗喜歡在電影里討論社會現象,三傻是對教育的挑戰,外來神是對自由、宗教的挑戰,那么摔跤吧就是對女性不平等的挑戰。女兒們因為練習摔跤在村子里被視為異類,女孩兒在被剪去長發時哭的撕心裂肺,就像是被剪了辮子的清朝人,長發對于她們的重要性似乎高于了一切,女人沒了長發似乎就不再是女人。而當阿米爾汗希望讓女兒進入摔跤場訓練和比賽,收到的都是拒絕,就算最后參加了比賽,也僅僅是因為女人摔跤,可以吸引更多的觀眾。
在這部電影里,我們清晰的看到了印度女性的現狀。可悲,但并不可憐。自己不反抗,何來自由,逆來順受的人生永無翻身之地。
而吉塔和巴比塔也許會成為印度女性的一盞明燈吧,女人并不是家里的負擔,女人也并不是任人擺布之物,女人可以和男人一樣強大,女人也有自己的一片天。
其實電影里還有很多對于印度社會的影射,無作為的體育局官員,不負責又壞心眼兒的教練,迷信的村民。零零總總出現的角色都帶著濃濃的印度特色,也帶著各種問題。官員不認真工作,阻礙體育業發展,教練水平不足又不求上進,降低了運動員水平,村民雖心善出盡偏方,卻也是一場鬧劇。
社會問題需由身處社會的人自己解決,阿米爾汗在抗爭,也需要更多人的覺悟。
社會不完美實屬正常,人生有遺憾也無可厚非。女兒吉塔奪冠,父親卻未親眼所見,這必然是人生遺憾,但卻造就了女兒更加強大的內心。生活必有遺憾,只是不要忘記,生活永遠在繼續。
寫了這么多,大概是因為看完這部電影感慨實在太多,想表達的更是多到停不下來。換個角度,這也印證了摔跤吧!爸爸真的是一部好電影!阿米爾汗,一個每部電影都能讓人想二刷的男人!
摔跤吧爸爸電影觀后感600字怎么寫2
這兩天閑來無事,天氣熱時,不能陪女兒練車,就在家陪女兒看電影,她說在學校時看了一半的電影《摔跤吧,爸爸》很好看,可惜的是,在學校忙于高考,沒看完。好吧,高考結束,把從前不能看的電影,小說,都看一下吧,心情放松地看,悠閑地看。于是,看完了這部電影。
一個印度摔跤手的爸爸,沒有兒子,遺憾地活著。那是在印度,四個女兒,沒有兒子。
他教他的侄子,可是女兒們在一次打架后,他突然地發現了女兒們的摔跤天賦。這個固執的父親,自己教自己的'女兒們,先在他們那個貧窮地小村里,小鎮上,因為沒有女孩摔跤,只能和男孩摔,那是印度,再說一遍,那個環境下的父女,壓力多大。
可是,有夢想,有追求,固執而堅持己見的人,終會成功。
環境如此重要,而一個領路人,又是更加重要的。
父親把女兒送到了運動學院,去為國家爭榮譽。
教練的固執,和父親的理念的沖突。
我們最后看到的是,堅持自律,不放縱自己,對吃的要求,對時間的管理,一切的一切,每一個細節,都是為了那個夢想,那個榮光。
可是,對勝利的渴望,也更要求意志的堅定。
而那個冷靜的二女兒,才是看到了問題的關鍵,實踐出真知。
而想改變自己命運的人,只有奮斗。
他們是怎樣走出那個貧困的小村莊,走向國際舞臺的。
一個有眼光的父親,家長,是多么的重要。
給孩子一片更廣闊的天空,那么,父母的眼界要那么的開闊。
摔跤吧爸爸電影觀后感600字怎么寫3
看完了《摔跤吧爸爸》 。花了兩個晚上,在手機上。第一天大概看了一半,然后第二天晚上看了另外剩下的一半。 其實,看之前的一部電影也是這個方式,看了三晚,每次看一點,在中間隨便找一個地方,停下來。 我《斷背山》看了四次才看完。把電影當小說來看了。
《摔跤吧爸爸》早就聽說了。蠻期待,一方面這是一部印度電影,我對印度電影有特殊感情。另一方面里面的阿米爾.汗很喜歡,看過他的好幾部電影。所以,我在公映之前就花了兩塊錢買了資源。不過,一直沒有看,上映之后兩天才看。
覺得這部電影很好。
簡單復述一下電影,故事大概是這樣:爸爸年輕的時候摔跤,拿了全國的冠軍,他希望的卻是有一個印度人能夠站在世界摔跤的領獎臺上。后來生活原因,退役,過上了平靜的生活,不過,那一個念頭在他心里卻從來沒有消失。于是他把這個世界冠軍的夢想寄托在了自己兒子身上,希望兒子能夠奪得世界冠軍,但天不遂人愿,他生了好多女兒。作為父親,甚是苦惱。后來有一天發現自己女兒有摔跤的天賦,于是,他做出了一個其他人難以理解的決定,去培養自己的女兒。
故事蠻簡單,最后女兒終于站在了世界最高的領獎臺上。
看完后,很是感動。
電影中最讓我感動的有一個場面。女兒去國家隊開始訓練,接觸到了先進的摔跤技法,在回家后和爸爸交談的時候產生了摔跤觀念方面的矛盾,他們開始賭氣,爸爸也是很失落。后來妹妹問到姐姐:你還相信爸爸教你的么?姐姐沉默了。姐姐也不愿意說出,自己不再相信爸爸教她的東西。姐姐在外面接觸到了新鮮的世界,覺得爸爸已經落后了,殊不知,爸爸是一直愛她的。
電影在這時候讓我特別感動,表面上,似乎爸爸和女兒只是在摔跤觀念上的差離。其實,不難發現,是當女兒漸漸長大,發現爸爸依舊停留在她小時候眼中的爸爸,讓她難為情去繼續認可爸爸。而爸爸這時候,看到女兒已經長大成人,少了再去嚴厲管教女兒的勇氣。 爸爸的愛,在小時候是對女兒的嚴加管教,而這時候,當父親和女兒之間有了隔閡的時候,爸爸最后只是站在閣樓上望著女兒的背影在巷道中消失。
爸爸對女兒的愛是無以復加的,而當女兒開始“逃離”爸爸的時候,爸爸是在家里徘徊。當然,女兒也是愛爸爸的,女兒顯然也在面對一個不自在的自己。 此刻,他們倆正在一個低落的世界里反思自己。
爸爸在家里久久地望著墻上女兒從小就得的許許多多的獎牌,女兒也發現發現父親的愛沒有在一刻發生過任何變化。那一直如春風般蕩漾在女兒心底的濃濃的愛漸漸從心底涌起的時候,女兒拿起了電話對父親哭著說:對不起。
這是一次敞開心扉。 其實,他們倆在最開始有分歧的時候,已經彼此開始了回頭, 父親對女兒的愛,和父親在女兒心目中點點滴滴如同筑巢般,對女兒的溫暖。早已讓爸爸割舍女兒,也讓女兒無法離開父親。最后,他們是隔著電話,在兩頭緊緊擁抱在一起。
在電影里,還有一個場景也很感動,是女兒在最后一次比賽中,爸爸被關了小黑屋。這時候,女兒不時去看臺上尋找爸爸。爸爸是女兒心中最踏實的基石, 就像小時候,爸爸能用雙手托起女兒一樣。女兒希望從爸爸的眼睛里看到既嚴厲又溫柔的目光,父親在她心中就像一個太陽一樣。
是什么讓女兒在最需要勇氣,最需要幫助的時候去尋找自己的父親呢?我想就是愛了。是爸爸和女兒互相在愛著對方。他們把彼此裝在了心底。讓 愛產生了信任,信任產生了彼此依存。
當父親和女兒在那一次隔閡中敞開心扉后,他們發現彼此才是世界上最愛自己的人。父親和女兒在產生那一次擁抱之前,他們雖然也愛著對方,但那是一種仿佛是不好意思,說不出口的愛,就如同在我們大部分傳統的家庭,其實一輩子都沒有打開的那一次心扉。父母與兒女之間好像永遠存在著一條說不清的線條,或者說一扇門。
我想起了歐亨利小說《麥琪的禮物》,似乎愛情總是那么比親情可以容易展現。小夫妻在把自己最珍貴的東西變賣去買了最沒用的東西,而那最沒用的東西又成了世界上最寶貴的東西。我們可以這么假設,愛不對稱,就和它老是表現的那樣子了。假如,吉姆的金表另外去了它處,比如說:喝酒或者之類的。而德拉,卻選擇了放棄最自豪的秀發。當她把一頭秀發剪了,換了表鏈,興沖沖向跑向吉姆的時候,這又將是多么大的傷害啊。是啊,愛與被愛,尤其是在兩人之間,這真是多么美好的禮物,甚至說是上帝給予人類最美好的恩賜了。
我在前幾天的一次問卷調查中,一個問題是: 你現在還愿意毫不保留,不考慮其他的任何因素去愛一個人么? 后面的答案中差不多有一半是相信或者愿意,有一半是已經放棄這個想法,或者是不相信還可以遇見。
恩,怎么說呢? 我也不知道啊,其實,我還是相信的,我意思是總得有一個吧。
其實,我在《摔跤吧爸爸》,中間有一段我是當做勵志電影來看的,去追求什么。有一個英文單詞覺得應該放在我們每個人心中:glory。
可以解釋為光榮,夢想,榮耀之類的。不過,這個glory并不需要做出多么大的成就,我想,應該是在一個人的資源范圍之內,做到了自我的突破。這個突破可以成功,可以失敗,但失敗并不就代表not glory。
這時候,需要來那一句,在《鋼鐵是怎么樣練成的》,人的一生應該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不會因為.......,也不會因為........。差不多,就這樣吧。
摔跤吧爸爸電影觀后感600字怎么寫4
《摔跤吧,爸爸》終于下線了,我也可以毫無保留的談談自己對這部電影的感想,無所謂劇透了。這個電影我在電影院一共看了四遍。兩遍印度語,兩遍國語。在電腦上還看了一遍無刪減版的原版。根據這前后一共五次的觀賞,談談觸動我內心的感悟。
第一次看,是印度語的,獨自前往,當時哭的稀里嘩啦呀。有種感同身受的感覺,我們家也是我在主抓孩子的教育,家人很多的不理解。時而嚴厲,時而放松。如果想要實現理想,肯定是不能走尋常路的,因為按照尋常路能成功,那誰都成功了。在教育這條路上,必然要對孩子付出極大的耐心,對自己的教育理念同樣有執著的信心。我不如影片中的爸爸,那么專業,是全國冠軍,那我想培養出一個優秀的孩子,肯定要另辟蹊徑,比如通過去年的暢銷書《刻意練習》,哪有什么天才,只有向上的方法,堅持的操作;刻意的練習,每個人都可以成為某個領域的天才。正如《窮爸爸富爸爸》中講到的,什么是 IQ,IQ 指的是在某個領域上的領悟能力;不單單指的是學習上的。
第二次看,印度語的感覺就沒有那么深了。但第三次看,是國語的,感覺又回到了一個全新的電影中,即使知道后續的發展情況,但由于語境的變化,也讓自己再次身臨其境,感受整個故事。全家人一起去觀看的,大家都被這個故事深深的感動。都在不停的擦拭自己的淚水。
今天中午看了一下印度原版的無刪減版,有一些細節,讓故事講的更完整,連續性更好。
阿里汗扮演的父親,推開門,給孩子們的腿部做按摩。對孩子母親說:“要么做父親,要么做教練。”如果選擇做教練,就要忘記父親的身份。(這一段,在電影院中,是沒有的。)這就是父愛,所謂大愛如山,他不會只是動動嘴皮子,而是像山一樣,站在孩子的后面,在必要的時候給他依靠。讓我也想到了自己,每當推開兒子的房門,看看他熟睡的樣子,更加堅定我成為他依靠的決心。傳授給他的應該是做人的道理,和生活的哲學;有人會問,這你都具備嗎?我會回答,不具備呀,所以,我在努力的學習,提高自己的能力,學習成為一個合格的父親。成為一個全科導師,是我的目標。
影片講的很合理,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因為孩子們是無法理解家長的良苦用心的。誘惑,世俗的眼光,都是不可能讓孩子抵抗得住的。這個時候,父母的話,往往都是蒼白無力的。而伙伴的忠告,卻可以讓他們重燃動力。大鬧結婚現場那場戲,吉塔伙伴說的話,徹底震撼住了吉塔姐妹,從此訓練是從心出發,而不僅僅是父親的逼迫。心理上,從受罪到自發。這才是終生學習的真諦。目前,我家的教育確實也存在這種動力不足的問題,孩子只在打游戲,聽得到上發自肺腑。雖然我不阻止,但我努力讓他用優秀的方法去,完成游戲,在游戲中實現鍛煉。
在談談影片中的訓練,體力是永恒的基礎,速度,反應,敏捷,力量都是相輔相成的。訓練其實就是一個不斷打破舒適區的過程,逐漸讓自己變得更強。我們家的體能訓練還在持續中,但是天天的體重依然沒有太明顯的變化,還需要繼續努力。
“比賽前要戰勝恐懼,我女兒已經做到了。” 這是吉塔第一次參賽,爸爸對身邊人說的話。是的,戰勝恐懼的勇氣是非常重要的。在我們家的教育中,設計更多的體驗,讓天天能在不知不覺中挑戰自己,完成不可能的任務。
當孩子展翅高飛的時候,不再需要父母的庇護的時候,那么誘惑其實也悄悄的像他們靠攏。抵御誘惑的能力,真的是很難的,即使如吉塔這樣的頂尖運動員也是如此。
然而,在自己滿身傷痕的時候,最后的依靠,依然是家庭。當吉塔鼓足勇氣,給父親打電話,只是簡單的:sorry,爸爸。父女關系,變冰釋前嫌。家永遠是歸巢,心胸開闊的家人是你的依靠,應該成為你不斷前行的東西,絕不能成為孩子向前發展的絆腳石。
比賽中策略的應用,兩分鐘很短,但也很長,是 120 秒。“ 你還沒輸。” 成為整個比賽的轉折點。通過比賽錄像的反復觀看,分析,研究出來的是在心理上如何應對各種選手。
在決賽中,讓人記住你的方式去比賽,這是父親對孩子最大的囑托。當吉塔面臨絕境的時候,他想到的是,爸爸的話:“爸爸不能每次都救你,我只能教你如何去戰斗,但你必須依靠你自己。” 形成絕地反擊。
其實作為反面教材的教練,并沒有做錯什么。只是大家的目標不一致,對比賽的理解不一致,水平不一致。作為教練,我當然希望自己的運動員好了,因為榮譽也是有他的付出的,但是這個運動員是誰,他并不關心,只要是選拔出來的就可以了,也就是說,教練對隊員是選拔機制,不是唯一。而作為父母就不一樣了,我們是希望自己家的孩子優秀,別人家的孩子優秀,和我真的沒什么關系。因此才會有恨鐵不成鋼的舉動。
當吉塔獲得金牌,并將金牌交給父親的時候。“你是我的驕傲。” 父親這句終極肯定,讓這部劇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最近看的太多的書,講的都是以目標為導向進行練習,才能讓事半功倍,學習如此,運動亦如此。當人有了目標,便會推動自己向前的動力,每向前一步,在人生的長跑中,就會比別人強一點。不斷的挑戰,自信心也會不斷的增強,實現全方位的提高。
加油吧,天天爸爸!
摔跤吧爸爸電影觀后感600字怎么寫5
讓嘲笑你的人嘲笑去吧
有太多太多的人不知道自己究竟在做什么了,就像電影里嘲笑摔跤少女的村里人,他們讓自己的生命活在安全的范圍內,然后肆意的嘲笑那些不按照傳統觀念生活的人,依靠舒適圈帶來的虛幻的優越感,依靠符合世俗倫理的價值觀,打壓那些渴望活出不同生命體驗的人。
最后,他們要么見風使舵的慶賀別人的成功、要么落井下石的嘲笑別人的失敗,卻未曾有勇氣踏出一步,全然投入自己的生命里,為自己而活。
父母之愛
看到摔跤爸爸和女兒關系的片段時,哭了。特別能夠理解兩位小女孩對爸爸猶如暴君式的訓練方式的反抗,然而年幼的我們,也許只是下意識的反抗,認為父母的行為是一種不尊重,因此抱怨、叛逆或者屏蔽父母,卻未曾思索父母行為背后的深意,也無法理解父母所處的年代帶給他們的局限。
電影里,最讓我動容的是小女孩的朋友說的那段話,如果沒有摔跤爸爸為這兩位小女孩的人生重新開辟一條新的道路,那么這兩位小女孩將會像印度成千上萬的少女一樣,做家務、長大成人、嫁給陌生人、生兒育女、然后老去,沒有其他選擇。
女性意識覺醒
這應該是這部影片的創作團隊,最渴望輸出的點。也是最讓我有共鳴的點。
回顧自己的童年,很不幸的是,我自己就出生在一個曾經重男輕女的家庭里,深深的知道身為女孩,在這樣的家庭里,就意味著被冷落、被忽視,身心遭受著巨大的創傷,甚至壓抑、抑郁到想要輕生……
因此特別能夠理解在性別歧視嚴重的印度,女性的獨立與意識覺醒,是多么重要、多么具有深遠的`意義。只有當越來越多的女性,開始意識到人人生而平等,女孩與男孩,沒有高低貴賤,沒有性別優劣,女孩同樣擁有獨立的人格,可以選擇她們渴望的人生,整個社會的老舊陳腐的觀念才能夠瓦解,生命與生俱來的天賦與使命才不會被白白浪費,自由、平等、彼此尊重的意識種子才得以開花。
沒有“不能”,只有“不想”
在踐行夢想的路上,我們總是有很多的擔心和恐懼,最常見的問題是“我什么都沒有,怎么可能做成那件事?”這部電影,給出了一個特別棒的答案。
摔跤爸爸畢生都想為國爭光,幫助國家奪得世界級金牌,當他決定要訓練自己的女兒成為摔跤運動員的時候,根本沒有考慮過家庭狀況,先去做再說;在沒有摔跤俱樂部愿意接收女選手時,干脆自己創造一個沙場;在家里沒有錢買雞肉為女兒補充營養時,就去市場和店家“討價還價”,低價買入雞肉;在體育局不提供經費購買摔跤墊時,就用床墊代替……
“沒有”這個詞,不曾限制過這位對目標無比篤定的父親,邁出他堅實的步伐。
摔跤吧爸爸海報
一部電影就是一堂課。
愛、夢想、目標感、勇敢、行動,就是我從這部電影里獲取的能量。
感謝印度國寶級演員阿米爾·汗,又為這個世界帶來一部如此具有覺醒意識的好電影。
摔跤吧爸爸電影觀后感600字怎么寫相關文章:
★ 觀后感格式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