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電影隱形的翅膀觀后感600字
電影《隱形的翅膀》講述了大學生志華的感人事跡,宣揚了自信、自強、自立、自救的自力更生精神,真切樸實,生動感人,展現了殘疾人自強不息、拼搏進取的精神風貌。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勵志電影隱形的翅膀觀后感600字,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
勵志電影隱形的翅膀觀后感600字1
前天,學校讓我們五、六年級去看電影。用“隱形的翅膀”這首歌拉開了序幕。這部電影的主人公叫智華。主要講了智華因為被電電到而截了雙臂。雖然她失去了雙手,可是她用腳創造了許多奇跡,她就像一只沒有翅膀而還會飛的燕子。智華還獲得了全國殘疾人游泳比賽的冠軍,最后也被一所大學錄取了。
看完這都電影,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我知道了世上沒有做不到的事情,只是你沒有堅持。這使我想起一句話:“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智華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真讓我佩服。
我曾經看過這么一個故事:“司馬光是個貪玩的孩子,為此他沒少受先生的責罰和同伴的嘲笑,在先生的諄諄教誨下,他決心改掉貪睡的壞毛病,為了早早起床,他睡覺前喝了滿滿一肚子水,結果早上沒被憋醒,卻尿了床,于是聰明的司馬光用圓木做了一個警枕,早上一翻身,頭滑落在床板上自然驚醒,從此他天天早早地起床讀書,堅持不懈,終于成為了一個學識淵博的大文豪。
還有我叔叔也是這么一個人,他最近要考建造師的牌,可是第一次他不過關,于是他每天都在溫習,最后他終于考到了。
叔叔、智花、司馬光他們都堅持不懈的去做事情。而我呢?做事情整天丟三落四,半途而廢,跟他們相比。我真的感到慚愧啊!看完這部電影我決定做失去一定要堅持不懈,這樣才能吧事情解決。
勵志電影隱形的翅膀觀后感600字2
聽朋友們說《隱形的翅膀》是一部很好的片子,星期六便和同學一起高興地來到百花影院觀看,確實很不錯。 這部影片主要講的是一個女孩?志華,因摘風箏時被電到而失去雙臂,悲痛欲絕,后來在父母的勸說與幫助下練會了用腳寫字,上了學。一回,志華一次考試有因考試有兩門不及格和媽媽吵架,使媽媽得了精神分裂癥,之后,得知志華沒有考上大學便走向了死亡。志華十分傷心,把全部精力都發泄在游泳上,最終在全國殘疾人大賽上奪得冠軍,破了全國紀錄,被體育大學補錄。
當看到志華不能上學時,我十分悲痛,生怕她會做出什么傻事來。但志華用頑強的毅力學會用腳寫字,終于上了學,我萬分高興,為她驕傲,當然還為自己感到慚愧。在生活中,我可不像志華那么有毅力,做事說放棄就放棄。記得上次和爸爸一起去跑步,才剛剛過了20分鐘我就撐不下來了。可爸爸一再要求我堅持,我生氣了,發誓再也不去晨練了。現在想起來,真是自愧不如呀!我很佩服志華,一定向她學習,再克服困難的過程中磨練自己的毅力。 然而,給我印象最深刻的畫面卻是志華奪得游泳冠軍時和她接到錄取通知時,那時我感動得哭了。這個結果是志華憑借雙腳努力得來的呀!正像她所寫過的一句話:“沒有翅膀也要飛。”老天爺為你關了一扇門,自然又會給你開一扇窗。我認識的一個殘疾女孩“圍圍”,雖然眼睛什么也看不見,但耳朵卻比健全人靈一倍,連一片離樹之葉落到地上的聲音都聽得到。因此,我想說一句:“人在困難面前千萬不能低頭,只要你肯努力,就會取得成功,千萬不要因為自己的一處不足就失去所有的希望。” 《隱形的翅膀》可真是一部好片,它教會了我許多道理,會使我受益終生。
勵志電影隱形的翅膀觀后感600字3
星期六上午10點,電影《隱形的翅膀》的主人公原型李智華老師用她不平凡的人生經歷給我校全校師生上了一堂生動的勵志教育課《生命·力量》。智華老師為了學習永不放棄的精神,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音樂《隱形的翅膀》的伴奏下,李智華老師追述了自己從出生100天到現在走過的艱難坎坷、自強不息的歷程。李智華老師以自身求學的經歷告訴我們只有知識才能改變命運,只要有1%的希望,就要付出100%的努力。李智華老師對生命的熱愛和對事業的不懈追求,點燃了師生們心靈深處最寶貴的激情,讓在場的全體師生接受了一場生命的洗禮。為激勵我校師生,李智華老師現場用腳寫下“行勝于言”四個大字,與同學們共勉。
李智華老師雖然沒有了雙臂,雖然承受了生命中不能承受之痛,但她臉上始終洋溢著自信的笑容。李智華老師不斷與命運抗爭的精神極大地震撼了我們的心靈,尤其是她為了學習永不放棄的精神讓我們每一個人激奮不已!
當然,一時失去雙臂,誰也受不了。不能自己穿衣,洗漱;不能騎腳踏車;也不能再……放風箏了。她也有過放棄的念頭,但冰冷的河水總敵不過溫暖的親情,在父母的鼓勵下,志華又重拾了勇氣和信心,決定去學校讀書。可學校又為她設置了一道難題——寫字。于是志華嘗試用腳寫字,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她被學校破格錄取了。 志華的成功已是奇跡,可她仍不滿足,她想和正常人一樣。
記得有一次,我有一道數學題不會做,我苦思冥想,在草稿紙上演算了一遍又一遍,還是想不出來,就隨便亂做。等到第二天講評的時候,我想:原來這道題是那么簡單,成功往往就在于再堅持一點再努力一點,永不放棄。
從李智華老師的這堂生動的勵志教育課中,我下定決心:今后在學習中不管遇到什么困難、什么挫折,都要堅持到底、永不放棄!
勵志電影隱形的翅膀觀后感600字4
這是一個發生在美麗草原上的故事。15歲的志華考上了高中,她和同學們高興地去放風箏慶祝,卻不幸被高壓電擊中。經過醫院全力搶救,終于保住了性命,但卻失去了雙臂。失去雙臂的志華痛苦不堪,原來一切需要用手來做的事,她都無法自理,生活變得非常艱難.她想回到學校上課,卻被學校拒絕了,原因是她沒有雙手無法寫字做作業......面對著失學和生活無法自理的困難處境,志華非常痛苦,想要了結自己的生命,但是爸爸媽媽鼓勵她,給予她勇氣使她最終放棄自殺的念頭。后來, 志華參加了高考,她的分數過了線,但因為沒有雙手又報的是醫科專業,她最終沒有被錄取。失望再一次降臨.不料媽媽知道了她沒被錄取的消息,受不住打擊,精神分裂癥發作,一下子走失,再也沒有回來,志華家又陷入迷茫,悲痛的狀態......志華在全國殘疾人運動會上獲得了好成績,取得了進軍殘奧會的資格。但是媽媽已不在人世.為了紀念媽媽,志華和爸爸將媽媽親手為她做的龍風箏放上天空,風箏越飛越高......仿佛志華媽媽正在為女兒驕傲!
當我看完這部影片時,我被主人公志華那經過命運慘烈打擊之后依然不屈不撓與命運頑強拼搏抗爭的精神深深的震撼了. 她正如《隱形的翅膀》歌中,說的“:每一次都在徘徊孤單中堅強,每一次就算受傷也不閃淚光,我知道,我一直有雙隱形的翅膀,帶我飛,飛過絕望;不去想,他們擁有美麗的太陽…… ”。人沒有了雙肢就像小鳥失去了翅膀,花草樹木失去了滋潤一樣,就好比沒有了生活能力,沒辦法生活下去。
而志華卻以驚人的毅力和堅強的意志獲得了成功。“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可想而之,志華在平時的生活當中承受了多大的痛苦。
有這樣一句話“上帝對你關了一扇門,就會為你打開一扇窗”。是啊,不要抱怨上帝對你的不公,你要自已掌握命運,只要有一顆堅持不懈的心,就會創造一切奇跡!
勵志電影隱形的翅膀觀后感600字5
今天,學校組織我們看電影,名字叫做《隱形的翅膀》。
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一個女孩在放風箏時,風箏飛到了電線桿子上,她架起梯子去摘風箏,不小心手觸著電了,醫生說要把雙手做截肢,于是,她自己拿右腳寫字,開始,她簡直不會拿筆,在同學們的嘲笑和媽媽的鼓勵下,她反而字寫得越來越漂亮,越來越工整,在她的刻苦努力下,毛筆字、鋼筆字、鉛筆字她都寫得比我們正常人還好看,幾天后,他竟然能夠自己吃飯了,媽媽也感到很欣慰,不知怎么的,媽媽總是有一種幻覺,女兒觸電的那一幕總是在她眼前浮現,他想去救她的女兒,就總往河對岸的電線桿子那邊跑,經過醫生診斷是長期勞累過度,精神受到壓抑,得了精神分裂癥。從那以后,女兒就自己穿衣,自己背書包,自己上學,同時還要照顧自己的媽媽,但她依然努力、認真的學習,不久,學校招游泳運動員,她也參加了,因為,她怕媽媽再向海邊跑,自己又不會游泳,把媽媽淹死。她在學習和練習游泳時都很認真、刻苦。有一次,在她上學的期間,媽媽獨自一人從家跑了出去,不知道去了哪里,她找了兩天兩夜都沒找著,但第三天找到了媽媽時已經晚了。她很傷心,但她知道哭是沒有用的,所以,她又鼓起了勇氣,振作起來。考上大學一直是她最大的理想,可是因為她想考的大學分數太高,盡管她已經發揮了自己最好的水平,但還差一分,不久,舉行了全國殘疾人游泳錦標賽,她得了冠軍,為高考加了50分,這樣一來,她就考上了大學,當然,她也很高興。
從這個電影故事片中,我懂得了:要自強不息、自力更生、認真、刻苦的學習。這部電影“隱形的翅膀”‘翅膀’二字中,我體會到了翅膀就是胳膊的意思,隱形的翅膀就是沒有胳膊,但有堅強的意志。我也從這個姐姐身上找到了自己的不足。以后,我一定要做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