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電影活著觀后感范文
經常寫觀后感可以幫助我們形成愛思考的好習慣,從電影中得到啟示和感悟,并運用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去。那要怎么寫關于電影活著觀后感范文呢?這里提供一些關于電影活著觀后感范文,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
關于電影活著觀后感范文篇1
以前看過余華的小說,很震撼。而且我總認為根據小說拍成的電影總不會比小說精彩。討厭跟風。所以一直沒看張藝謀拍的《活著》,雖然身邊的朋友一直在推薦。前段時間因為選修電影文學而找來了看,我終于打消了對電影《活著》的誤解,在我眼中,電影比小說又多了一種韻味。
小說給我的感覺是“活”,余華太殘忍,福貴身邊的親人一個個而去,最后只剩下他守著一頭老牛,我當時看小說的時候淚水不停的流,余華這樣安排有他的道理,可是我覺得太沉重,但我絕不否認,它是一部很成功的中篇小說。而電影給我的感覺是“活著”,是進行時,帶有一種生命的張力與韌性,表達的是人類延續生命的動力。福貴在不同的人生階段,不斷地適應著環境的變化,頑強的追求生命的延續。
福貴出生在地主富豪之家,有一定的藝術修養,皮影是他的特殊愛好。當他的文藝嗜好變成謀生的工具時,他卻表現的“樂得其所”。這是一種“活著”的韌性在激勵著他,帶領著他,讓他頑強地生活著。
片尾,福貴找出裝皮影的舊箱子,讓外孫養小雞。外孫和小雞都是新生命的象征,皮影雖然沒有了,但生命依然延續。一家人開心的笑著,影片到這里戛然而止,給人一種“影片結束,而生活繼續”的感覺,我非常喜歡。
生命總要綻放,不管經過多曲折的道路。看過余華的所有小說,深深欽佩這樣寫作很有獨立思想,不夾帶個人感情的敘述,在他的小說面前很多時候我自己都深深感受到了小說中所傳達出的悲痛和那個時代的無奈和壓抑。
沖此看了張藝謀的《活著》,在整個電影行進中我再一次被這樣小人物在那個年代的命運的主線所深深吸引與牽動。
葛優的演技簡直就是入了骨了,更別提鞏俐的表演,將那樣的一個中國傳統女子的性格與情感演繹得淋漓盡致,特別是鳳霞臨死時她的哭戲,宛若我們身邊的即將喪失兒女的可憐母親;最痛苦的不是看著女兒受苦,最痛苦的是可以救但救不成的那種惋惜。其實這些在余華的小說中體現得更為透徹。
在改編上很多地方作了變動,但也不影響整個主線的發展,但是沒有小說詳盡,所以“活著”的這個主題在電影中的體現就需要觀眾仔細分析,而不像小說中文字中透出的都是血淚的辛酸和人生社會的無奈。
在結局的時候,電影并沒有把小說中家珍逝去女婿二喜被預制板夾死以及孫子在自然災害時期吃豌豆噎死的結局再刻畫出來;結尾處,導演以一種祥和的生活狀態結束了這一幕幕的人生悲慟——病倒的家珍和福貴二喜以及孫子幸福開心地吃飯···
電影也確實不需要像小說中那樣再刻畫下去了,因為主題在于活著,這一切的經歷以足夠反映一切,而再說下去似乎就成了人生剪影了。主題與意蘊也在那一系列的事情中慢慢地向觀眾們傳達著活著的信念。
關于電影活著觀后感范文篇2
終是不敢再看一遍《活著》,苦難的經典,卻不存一絲希望,我想余華先生根本是不打算往好的方向寫!
主人公富貴,亦是一個悲慘的人。年少好賭,敗光家財,又氣死父親;后又陰差陽錯被征兵,未見母親最后一面;妻子無怨無悔,默默陪伴,也是勞苦一生;兒子有慶,未救他人而死,卻也不是自己心甘情愿的;女兒風霞,難產而死;女婿兒喜也是一個苦命的人,一場事故而造成的人命;孫子苦根,竟是被活活噎死……勞累了半生,富貴終還是落得孤家一人!
整本書中只有幾處希望的存在,余華先生的文筆平淡,他著力刻畫了許許多多的悲慘生活,但又讓書中的富貴放不下活著的希望。通篇如此,也正是這樣,我看到上世紀千千萬萬的農民的縮影,那是怎樣的影子?是畸形的。是什么壓垮了他們的脊梁?是革命,是災荒,是農民活著的困難!潦潦幾十頁,卻是中國自開國以來的歷史的濃縮,我們看到的,也絕非只是悲慘而已,還有的,是一個人活著的困難啊!
我不禁聯想的我的父母,他們生活在社會基層,沒學歷,沒文化,只能依靠自己的力氣掙錢,養家糊口,解決溫飽問題。但是他們從來都沒有放下活著的希望,為什么?不只是因為我,更是因為活著本不易!
佛講輪回,人生就是渡過苦海,我們每個人在苦海中掙扎,希望到達彼岸。那濤濤江水,不就是一道又一道苦難嗎?不經歷風雨,怎么能看見彩虹?
活著就有壓力,但正是壓力,才讓我們感到自己還活著,心臟任然跳動,而并非是棺材中的枯尸,死氣沉沉。
我想富貴經歷了那么多苦難之后也明白了,人生老病死都是注定,這也是人的一生中不可避免的,既然如此,活好當下,不必糾結,畢竟新的一天太陽照常升起,地球依然在轉!
活著本就是一場不易的修行,何談容易?
關于電影活著觀后感范文篇3
今天,我媽讓我看電影,我媽推薦看《活著》電影,我開始不太情愿,到后來才覺得挺好看的,我就認認真真得看了起來。大家想不想了解一下故事情況?好,我現在就來給你講一講吧!
從前啊,有一位少爺,叫徐福貴。他呀為了賭博,輸光了家產,輸掉了房子,他爸被他氣死了,他媽身體不好,而且沒有家產,真是在福貴少爺的傷口上撒了一把鹽,福貴呀,什么家產也沒有了,只好出去要飯,福貴立即從少爺的寶座上跌到了一分錢也沒有的窮光蛋,真是可憐。反對賭博的妻子也回娘家了,只剩福貴一個人過日子,他靠皮影戲勉強生活。過了幾年,他的妻子回來了,生了個小男孩,叫有慶,有一天,福貴正在做皮影,忽然一把刀刺了進來,日本人把他捉去做苦力去了,沒過幾天,八路軍就把福貴救了出來,他和妻子相見的時候,有慶已經五歲了。還有一件搞笑的事,我忘給你們說了,縣長拿著剛煉成的鐵,說:這一塊鐵,可以造三顆大炮彈,一顆打到蔣介石的床上,一顆打到蔣介石的飯桌上,還有一顆打到蔣介石的毛坑里,讓他睡不了覺,吃不了飯,也拉不了屎!“這句話惹得我們哈哈大笑。有一天,有慶去練鋼,說區長要來檢查,結果區長的車撞在了墻上,把墻對面的有慶撞死了。安葬它的那一天,區長親自來看,福貴說了他幾句,他從此就不開車了。以后,區長經常來送禮物,又過了幾年,鳳霞出嫁生了個小子,可是她自己卻大出血死了,現在就剩福貴和他妻子小孫子了,最后福貴逗他的孫子說:”雞長大了變成鵝,鵝長大了變成羊,羊長大了變成牛,牛長大了就變成新社會新時代了。我覺得這句話說得很好,人類不也是一點一點進步才到新時代的么?
看完這部電影,我覺得福貴不應該同情他,因為他不孝,變賣家產來賭博;又覺得他很可憐;沒有住處,兒子死掉,女兒死掉……所以我們要珍惜我們的家庭,不能放棄我們家中的哪一個成員。并且人生的道路總是充滿艱辛和坎坷,要勇敢的面對一切苦難和不幸。
關于電影活著觀后感范文篇4
《活著》是改編自余華的同名小說的劇情電影,由張藝謀執導,葛優、鞏俐主演。這是一部被譽為“張藝謀最好的電影作品”的電影,電影生動的描述了中國從內戰時期到革命結束這段特殊時期的歷史,大時代背景下男主的命運多舛一生坎坷,這正是一代中國人艱苦命運的縮影,這真的是非常難得的佳作。之前我分享過電影的圖文劇情,大家也可以去看看:《活著》張藝謀最優秀的電影作品 帶你感受崢嶸歲月中活著的意義
男主角福貴一生可謂是歷盡滄桑,嘗盡人生苦難。我們今天嘗試從他經歷的幾次生死來領悟活著的意義
因賭博輸掉家產氣死老爹:
在輸掉家產之前福貴肯定認為活著是一件無比簡單的事,每天就是到賭館里賭幾把,優哉游哉的日子就過去了,可是到了這天輸掉了家產還氣死了老爹,甚至連老婆都帶著孩子走了,看著老爹被氣死福貴都來不及悲傷,甚至還沒回過神,從安逸度日到一無所有這個轉變讓他深刻的認識到:活著,不是安逸度日得過且過,活著是努力拼搏、敢于擔當。
被抓壯丁目睹戰亂死傷無數:
福貴在和春生唱戲的過程中被國軍抓了壯丁,在那個戰亂的年代他們兩人目睹了那種死傷無數的場景。戰爭是殘酷的,在戰爭中,生命脆弱得不堪一擊,人命卑賤如螻蟻。在死人堆里,春生說:“要是能活著回去就好了。”福貴說:“如果能回去,一定要好好活著。” 從死人堆里爬出來過的福貴,深深的明白了:生命可貴,活著,是上天的眷顧;活著,是一切的根本。
目睹龍二被槍殺:
電影里當初處心積慮奪得福貴家產的龍二,未看清時局大勢,太過愛財不服政府改革,暴力抗法被定為反動派反革命份子,在公判大會后被押往刑場打靶,目睹了這一切的福貴,被嚇得尿了褲子。福貴說如果當初不輸掉大宅,現在被打靶的肯定是他。經歷了幾次生死關頭后福貴明白了:活著,是一樣幸運,生命,遠比錢財重要。
兒子意外被撞死:
電影里有慶是個懂事的孩子,卻被區長春生不小心倒車撞死了。看著倒在血泊中的兒子,福貴真的是悲痛欲絕,我們看著也是非常的揪心,但是生活就是如此無常,往往在你不經意間給你致命一擊。兒子的離去雖然讓福貴一家非常難過,但是生活還是要繼續,逝者已矣,生者堅強。兒子的死讓福貴明白:活著,就是一種痛苦,活著就是在痛苦中堅強
女兒產后大出血致死:
電影里福貴女兒鳳霞在小時候因發高燒變成了啞巴,從小就是被其他小孩子欺負,這孩子很是命苦。長大后通過鎮長做媒跟工人萬二喜結婚,鳳霞結婚這段在整部電影了是少有的喜慶氣氛,大家臉上都洋溢著真誠的笑容。可是上天似乎就不打算放過這一家,鳳霞在分娩的時候適逢革命,醫院里有經驗的老醫生都被打成反動派關起來了,鳳霞在生下一個男嬰后大出血死掉了,鳳霞也離去了,生下了小外孫饅頭,這是新生的希望。鳳霞的死,讓福貴明白了:活著,就是好好活在當下,活著,就是期盼明天更加美好!
福貴經歷了中國動蕩不安的年代,在動亂的戰爭年代死亡不是個例,而是常態, 生命卑微如螻蟻。雖說那個年代已經成為歷史,但是我們不能忘卻。在那個年代活著是一種幸運,能活著尚且不易。而在我們現代的和平生活里,國家日益強大,我們活著的煩惱痛苦往往來源于事業,愛情,家庭等出現的矛盾。但相比于電影里的福貴,相比于那個年代的先輩們我們已經了足夠的幸運了。我們應該好好的珍惜眼前的美好,不要被任何困難挫折擊倒,好好活著,好好活成自己所希望的模樣!
關于電影活著觀后感范文篇5
活著很累,很難,很苦。這是我對活著最初的認識,自從看了老師給我們推薦的《活著》這部影片,才真正感受到了活著的真諦。
這部影片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家財萬貫的富貴天天游手好閑,吃喝嫖賭,結果落得傾家蕩產,他的妻子家珍與他一同度過了舊社會苦難,煎熬的生活。讓我印象最深的是這幾個鏡頭:
當時的富貴家財萬貫,與龍二賭錢,輸了自己的房子,氣死了老爹,變得一無所有。不久,這套房子被政府認證,是用反革命木頭做的.。而這時,房主是龍二,于是,龍二被槍斃了。簡單地說,當初富貴沒把房子輸給龍二,死的人就是他。富貴是與鬼門關擦肩而過,才活下來的。人的一生就是那么使人捉摸不透,說不定做了一個多余的動作,都會成為別人的替死鬼;說不定在某一個意想不到的時刻,別人反會成為你的替罪羊。那么蹊蹺,那么不容易。
從今往后再也不賭的富貴給村里人唱皮影戲。兒子有慶因為被父親錯怪而生富貴的氣,便與母親家珍想出了一個好主意:往碗里倒上很多醋,很多辣子,來到富貴唱皮影戲的地方,給富貴喝。皮影戲仍在繼續。“撲”一聲,醋和辣子都被富貴吐到了幕布上。觀眾們哄堂大笑,富貴下了臺,大喝:“這臭小子!看我不打死你!”說罷,急忙跟著兒子屁股后頭跑,臺下又是一片哄笑。這種親情是無法割舍的,這是多么和諧的場面!生活有甜有苦,只是個人如何看待生命,如一直悲觀,生活在我們看來,也會沒有任何樂趣。
在一個寒風呼嘯的夜晚,富貴的朋友春生輕輕叩響了他家的門。有慶已經不在了,是被他用車撞的,家珍一直不肯原諒他。富貴出來后,春生遞給他一張卡,讓富貴一定收下才安心。春生還告訴他,前段時間他老婆自殺了,自身壓力太大,不想活了。富貴聽后,趕緊安慰他:“可別想不開,無論如何都要挺住,我們可是從死人堆中爬出來的,活下來可不容易……記著,你還欠我們家一條命呢!你得好好活著,才能對得起我們……”春生與富貴的談話,分別反映了兩個不同的對于生命的觀點。悲觀,樂觀。怎樣看待生命,就能活出怎樣的滋味。
是啊!活著不容易,死了也不簡單,難道不曾想過一人的生死,會牽動多少人的心?富貴一家經歷了多少磨難?從家財萬貫變為一無所有;唱皮影戲時,又被抓去當了俘虜;好不容易從死人堆里爬出,寶貝女兒鳳霞竟因為發燒成了啞巴;兒子有慶被最好的朋友不小心用車撞;反革命時代,女兒鳳霞生育時又因大出血而死……一次次的磨難,他們不都站起來了?不都活得那么樂觀,不向困難低頭嗎?我們又何等為一點小事而沮喪,傷心?想想富貴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不幸的遭遇,我們的生活簡直要比他們好得多。樂觀,悲觀,兩種對活著不同的態度,更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生命價值觀。
關于電影活著觀后感范文篇6
黑暗籠罩了一座城,唯獨只剩一盞燈。窗外只聽見寒風在黑暗中掙扎,吶老的老鐘慵懶地敲打著。此時空氣中彌漫著沉重的氣息,使我一閉上雙眼,那書中一幕幕電影般的情節紛紛閃過;在這孤獨的夜里,只剩下聚光燈和筆墨與我作伴。
想起白天里,我與《活著》的邂逅時光。我還是與往常一樣,喜歡去書店與書共渡休閑時光。我喜歡坐落在靠窗的位置,手中捧著一本書;喜歡書慢慢劃過我的指尖;喜歡書身上特有的淡淡清香,喜歡它們帶我領略知識的海洋。窗外的風變得格外溫柔,輕輕地撫摸著我的側臉,但我更喜歡那冬日里的一束微弱的暖陽,那種訴不盡的溫暖,讓人很愜意!而它,恰好出現在我必看的書架上,格外的引入我目,我順手拿下它。
沒有想到,我的眼淚卻與它達成了共鳴:
回憶本是一本蒙上灰塵的書,它曾單薄的承載了某個人的酸楚,過往的不堪,讓人不敢再去回憶,漸漸地成了我們閉口不談的話題,可余華筆下的垂垂老矣的老者,卻慷慨大方的與我們講述他的一生;在錦瑟年貨里,該努力時,卻有人選擇了一份安逸。他是地主家景出生的福貴,他過的是“吃喝嫖抽賭”的生活,可能煙花巷柳顯得格外柔情吧!賭場上的輸贏猶如夢,而他卻不知自己早已輸掉了自己的人生。惡習讓他家道中落,父親卻被他給活活氣死,一貧如洗,窮困之中他因母親生病前去求醫,不料被捉去當壯丁,他親眼目睹了戰場上的無數的傷兵之死。歷千經萬難回鄉時,才早母親已不在人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的帶了一對兒女,女兒鳳霞卻因無錢治病成了啞巴,本以為團聚了的一家子能在貧困中得到了平靜,不料苦難卻依舊如影隨形,兒子有慶為難產的縣長夫人獻血時,醫生大量的抽血,不料這個充滿活力的生命就此消失在這無情的年代里,有慶的死瞬間讓我錯愕。原以為福貴的生活中的悲劇可以到此結束,可是悲劇一再上演,并沒有要停歇。相距離世的是鳳霞,她在生產時,死于大量流血;福貴一生經歷了最悲痛的事是沒能養老送終,白發人送黑發人。妻子因長年被病痛折磨到生不如死,最終還是先他而去。現在只剩他和女婿:小外孫可以相依為命,不料上天又與他開了一場玩笑,女婿在一次建筑事故中被砸死,小外孫苦根也因貪吃豆子意外撐死,命運與他離開了一場令人窒息的玩笑,生命里難得的那一份小小的溫情,最終被死神撕扯得粉碎,只剩老了的福貴伴隨著一頭老牛在陽光下回憶。這頭牛跟他一樣堅強的活不了下來,他給這頭牛也取名叫福貴,夕陽西下,只剩下他和他的牛。
道不完這人世間的陰晴圓缺,也訴不完這風花雪月,只因情深未了的結,也只因人世間遲早要離別;余華用樸素的筆觸,詮釋了生命雖脆弱無常,但在書中,卻讓生命堅強得到了極限。《活著》讓我感慨良深,盡管四季輪回的腳步讓生活不平凡,也蹉跎了光陰,黯淡了你的人生,我們也要在這條路上尋覓,哪怕有天,累了、倦了、也只不過在淡泊寧靜中踏著短暫的憂傷,走過坎坷,我們也要笑對朝陽。
我想!你一定對你的人生迷茫過吧!也掙扎過吧!可又不知如何去改變,所以心有余而力不足,就放棄看對生活充滿希望的小火苗。每天無所事事,只會刷抖音、快手、淘寶、打游戲,做著六十多歲老人做的事?尋找那份安逸?不!這樣的活著,只不過是在揮霍你的光陰,年輕是像蚌一樣磨礪出珍珠的過程,要讓自己的人生得到升華,變得有意義有價值,這才是活著!
黑暗徹底籠罩一座城,也關了所有的燈。
關于電影活著觀后感范文篇7
我是在教室和班上同學們一起看《活著》這部電影,可以從同學們的不同反應中看出他們對于這部片子的一些看法。或是笑,或是哭,或是一種不屑,或是一種震撼,我覺得這部電影教給我很多東西。
電影是根據余華的小說《活著》改編的,但是相應地減輕了一些傷感的讓人覺得很沉重的情節,以使看的人不會對生活失去希望。故事選擇了40、50、60三個年代作為故事發生的時代背景,經歷了中國歷史上的大動蕩時期——抗戰、內戰、大躍進、“”。 40年代,主人公徐富貴賭博輸掉了祖業,從地主家的闊少爺淪落為了一個佃戶,氣死了父親,隨后被抓去當壯丁打仗;50年代,富貴一家經歷了大躍進,生活艱苦,但是卻在擠牙縫一般的日子中存活了下來,富貴的兒子有慶因意外事故夭折,可謂白發人送黑發人,其痛可知;60年代,“”悄然而至,在動亂中人們的生活生命毫無保障可言,富貴的戰友春生被批斗致死,女兒鳳霞在生孩子時因大出血也慘死了。電影中故事到此便謝幕了,結尾是富貴夫婦和女婿外孫一起活了下來。之所以說電影的改編減輕了悲傷的情節,是因為原著中,結尾只剩下富貴一個人活著,帶著一頭他夢寐以求的老牛。他的妻子、女婿、外孫都相繼先他而去。面對這樣的影片,此情此景,怎能不讓人傷感,又怎能不讓人震撼。
生命的意義是什么我姑且不去說,人只有先活著,才能去實現所謂的生命的意義。
富貴的母親教育他只要活著高興,窮也不怕。少爺時代的他只知玩樂,生活頹廢。窮了以后,他反倒找到了家庭的快樂,妻兒的幸福。賭博時他沒想過回家,當被抓去打仗,每天踩在死人尸體上,不知道能否活著歸家時,他又是如此地想家,想著家中的妻兒老母。在那種孤獨絕望的時刻,人才會如此深切地想著一定要活著,一定要活著回家去。
他們往后的日子很艱苦,生活拮據,但是他們從來沒有想到過死。我看到當富貴和他的妻子為死去的一雙子女號啕大哭時,教室里的部分女同學也禁不住地抽泣起來,這就是人們對生命的珍視,對死者的惋惜以及對弱者的同情吧。電影完了,我心中想著的竟是要好好活著,莫名地想起了家中的親人。每個人都要好好活著,因為身后都會有惦記他希望他活著的人。我們要對自己負責,也要對家人負責,活著不只是自己的事,而是關系著很多人的感情和命運的事。
《活著》這部電影,以一種輕松幽默的方式向人們講述一個凄婉悲慘的命運。人們在自己的笑聲中思考著生命這種東西,同時也在想著應該怎樣活著。如同我,是無論如何不想過與片中人一樣的生活,但是我卻贊賞富貴面對打擊面對挫折的勇氣以及他在生活中勇于改過的精神。富貴的賢惠妻子或許在他人眼里有點兒傻,但是她的堅強卻是我們都應該具備的。活著有很多的意義,每個人的想法不同,我們不必去苛求他人與自己趨同。我們所要做的便是,好好活著,勇敢面對生活中的困難,去追尋自己活著的意義。
永遠不拋棄,不放棄,珍視生命,創造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