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摔跤吧爸爸的觀后感
在寫觀后感時,要用簡潔的語言概括電影的主要內容,包括主題、情節、人物關系等。電影摔跤吧爸爸的觀后感規范是怎樣的?下面給大家整理了一些電影摔跤吧爸爸的觀后感,供大家參考。
電影摔跤吧爸爸的觀后感篇1
最近有一部很火的電影,名字叫《摔跤把!爸爸》。我為了完成作業,便和爸爸一起來電影院觀看。我覺得這次真的沒有白來。
當時觀看時從一開始到最后,差不多都有人如同剛洗過臉一樣,淚流滿面。而我的淚雖然沒有流下來,但眼眶里一直淚汪汪的。
電影的內容很感人,情節是這樣的:阿米爾汗想生一個男孩來繼承自己的夢想,但事與愿違,他的妻子生下四個女孩,那一刻他簡直要崩潰了!
直到有一天,吉塔和巴比塔打殘了兩個男孩,阿米爾汗高興無比,因為他知道,女兒也可以完成他的夢想。
從那以后,她們每天不停地練,終于練成了摔跤高手。
阿米爾汗把吉塔送進了國家體育學院,而吉塔卻因為教練的誤導放棄了爸爸的方法,但經過巴比塔的一番勸解,吉塔又繼續接受爸爸的訓練,最終奪得了冠軍。在那個時刻里,印度的國歌第一次在全世界賽場上輝煌的響起!
“你是我們的驕傲!”這句話大家已經等了十年了。
阿米爾汗這樣做并不是為了他自己,而是為了國家的榮譽。我覺得每個人的一生都有磕磕絆絆,而自己人生的精彩和失望也不是自己能決定的,只要去嘗試,就一定會慢慢的到達頂峰。
電影摔跤吧爸爸的觀后感篇2
一看題目,你就知道這是一部電影了,也知道這部電影是關于摔跤的。這部電影里的爸爸是教練。
電影講的是一位爸爸與女兒們的摔跤生涯。爸爸是運動員,他受過魔鬼般的訓練,幾百次倒下,幾百次站起來,但仍然與國際金牌無緣。他希望生個兒子,繼承他的事業,可是生了四個女兒。他訓練女兒摔跤,最后,姐姐吉塔獲得了2014年英聯邦運動會摔跤金牌,妹妹巴比塔獲得了銀牌。
我贊賞爸爸堅持不懈的精神,又贊嘆吉塔創造的一次又一次奇跡。我聽說吉塔和巴比塔現在拿了二十九塊金牌,真厲害呀!我也知道,只要有那股堅持不懈的.精神,大家都能拿到屬于自己的金牌。
果然,看完這部電影,讓我熱淚盈眶。要是我們都有這樣一個優秀的爸爸,關心愛我們的爸爸,那么這一生就完美了。最后能贏得冠軍,三分靠天賦,七分靠打拼。如果只有天賦,沒有打拼,會創出一片天嗎?這部電影主要告訴我們兩件事,第一件事:做任何事情都得堅持下去,不能半途而廢。第二件事情是,做人不要成功過后就忘了本,要記住父母永遠都是我們最堅實的后盾,他們是一座山,可以讓我們依靠,可以呵護我們成長。
電影摔跤吧爸爸的觀后感篇3
這是一部足以震撼人心的電影!這是一部足以改變人的電影!
——題記
要說最近的熱播電影,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吳京自導自演的《戰狼Ⅱ》,想到的第二部電影就是在暑假前風靡全國的最好印度教育片——《摔跤吧,爸爸》!我也跟著,走進了電影院,欣賞這部風靡全國的教育電影!
首先講的是印度一個全國摔跤冠軍爸爸,畢生的夢想就是為國爭光,站到世界冠軍的領獎臺上,然而他因生活所迫放棄摔跤。他希望兒子可以幫他完成夢想——為印度贏得世界級金牌。不料命運捉弄讓他生了四個女兒,偶然的機會他發現女兒有摔跤的天賦,于是開始訓練女兒摔跤,努力使女兒變成世界級的摔跤手。在男權社會的印度女孩子練習摔跤,引來了全村人的譏諷和嘲笑,吉塔姐妹倆也受到了同學們的冷嘲熱諷,他們排除所有的困難,最終,女兒終于達成了爸爸的夢想。
每個人的身上都有無窮的潛力,不一定是針對哪一方面。片中,兩個女兒的爸爸就發覺并挖掘出了她們的潛力。剛開始她們并不想服從爸爸的旨意,但當看見另一個女孩兒的爸爸早早地就把她嫁出去的時候,才真正明白,自己的爸爸做這個選擇也是面對著全村人的指責!后來兩個女孩都考上了印度最有名的體育學校,但那老師的方法有誤,并且大女兒走進那個環境里,不用心練習,在大賽上都取得了不好的成績。她的爸爸剛開始很生氣,但是后來一步一步帶著她往前走,最終拿到了國際金牌!這也體現出父愛的偉大!
做什么事情都不能三心二意,也不能半途而廢!在生活中我們也要多體諒父母,多和他們溝通,了解他們的想法!相信自己是最棒的!
電影摔跤吧爸爸的觀后感篇4
曾經是印度摔跤冠軍的父親,在為生活所迫放棄摔跤之后,希望生個兒子來完成自己未實現的夢想,贏得世界級比賽金牌,但事與愿違,妻子連連給他生了四個女兒。一個偶然的機會,女兒在打架中戰勝了男孩,這讓父親眼前一亮,有了類似"花木蘭代父從軍"的靈感,決定對其中兩個女兒進行摔跤訓練,幫助他實現夙愿。
在現代家庭教育的語境之下,這位父親很容易被冠以"自私"、"偏心"、"虛榮"的帽子,以自己的權力改變女兒的命運,逼迫女兒做她們不喜歡的事情......
隨著劇情的發展,父親對女兒從事摔跤事業的規劃,其實是愛的成分大于父權的成分。印度的女性地位不高,常被當作家庭附屬品,很多女孩子未成年就步入婚姻,過上了繁雜而艱苦的家庭主婦生活。而影片中,摔跤老爸一直懷揣著冠軍夢,偏執地想將夢想延續到下一代,以"暴君"形象對兩個女兒展開魔鬼式訓練,甚至將女性象征的長發給一剪沒了,兩個女兒為此搭上美好的童年時光,乃至青蔥時光,不僅僅要承受著身體上的疼痛,還要飽受外界的非議和嘲笑。也許你會說,劇中父親獨斷專行,絲毫不尊重女兒們的個人意愿。但是,女兒們所承受的磨難,又何嘗不是別的女孩所仰望的幸福?他引導女兒們進入體育競技行業,徹底改變了女兒的命運走向,把女兒變成了一個擁有世界視角的現代女性。摔跤小舞臺,社交大舞臺,女兒所擁有的人生,其精彩程度要遠遠超過其他印度女性,這何嘗不是父愛的偉大體現。都說父愛如山,深沉而厚重,不像母愛那樣溫潤透徹,也許有時難以察覺,但只要你碰了壁受了委屈,他就一定站在你能看得到地方,為你加油打氣。
這就是父愛的力量,人生中最不可或缺的力量。
電影摔跤吧爸爸的觀后感篇5
我看了《摔跤吧,爸爸》這部電影后深有體會。影片中主要講了的爸爸馬哈維亞的是一名全國摔跤冠軍,卻因生活所迫放棄摔跤。于是他將夢想轉移到兒子身上,希望有朝一日兒子能替他圓夢,讓兒子可以幫他完成夢想——為印度贏得世界級金牌。然而現實很殘酷,他的老婆連生4個閨女,令他絕望不已。直到有一日,兩個閨女打傷兩個男孩,他恍然大悟:不是只有兒子才能代他為國爭光啊!女兒也有潛力奪金牌呀!印度是個貧窮、愚昧落后的國家,那邊的女孩滿14歲就嫁人,洗衣做飯帶孩子,在家中低位最低,于是爸爸想到這里只有一個念頭:只有讓女兒摔跤才會擺脫洗衣做飯帶孩子的命運,于是開始讓女兒練習摔跤,對女兒開始了嚴格的訓練,最后終于為印度得到了一份榮耀。
看完這部電影,我的感想是:爸爸雖然表面上嚴格,她們家一向過得粗茶淡飯,但是爸爸為了給她們補身體,買了昂貴的雞肉給她們吃,加重了她們家的負擔。影片中姐姐的雖然摔跤途中遇到種種困阻和誘惑,心態變得叛逆,不聽爸爸的教導而沒有拿到獎牌,但最后能夠知錯就改,向爸爸承認錯誤,最后通過努力獲得成功。她這種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在生活中只要能夠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知錯就改,繼續努力,我們就能做得更好,從而事業達到巔峰!
電影摔跤吧爸爸的觀后感篇6
當之無愧的全球口碑炸裂作品。
影片結束,我還沉浸在緊張興奮激動的狀態,情緒完全隨著劇情或喜或憂,忽笑忽淚。
一個電影迷最幸福的時刻,莫過于看到精彩的新片。
阿米爾。汗不愧是印度國寶級的電影大師,從《三傻大鬧寶萊塢》、《我的個神啊》到這部《摔跤吧!爸爸》,每一部作品都能成為世界級經典。只是有時我會感到疑惑:不明白電影引進方為什么要把這些絕佳的作品翻譯成為鄙俗的中文名字。
“金牌并不一定非要男孩才可以獲得”,當這位懷有奪取金牌之夢、連生了四位女孩的父親意識到這一點時,眼冒神光,開始用一年時間全力培養兩個具有摔跤天賦的女兒。
大女兒在苦練后第一次出場征戰時的不屈眼神,令人無法忘懷。當可以無視周圍人的嘲笑和鄙視目光時,她的真正對手,只有自己。
當那位14歲的新娘含著淚和這兩位摔角手姐妹說,她是被父親安排嫁給不認識的男人,然后就要生兒育女一輩子操持家務,只能過這種沒有選擇的人生,很羨慕這兩位姐妹有一位雖然固執粗暴但是真心把女兒當成自己孩子培養時,這兩位在心里還在怨恨父親嚴厲的小姐妹幡然醒悟,原來她們自己眼里的磨難,在別人的眼里,其實是莫大的幸福。
于是,她們從內心深處立下志向,珍惜鍛煉,開始主動早起,積極在簡陋的練習場所苦練。
當沒有怨言、只有汗水、淚水和堅持的毅力時,成功必然在不遠處等待,因為那些受過的苦,終會照亮前方的路。
阿米爾。汗為了演好這部戲中的摔角手,短時間內增重50多斤,然后再減重苦練出肌肉,完美出演19歲、29歲和55歲三個年齡段的男主角,演技大開掛,將自己的演藝生涯推上一個新的高峰,超越自我的勇氣和全力以赴的付出,讓人肅然起敬。
頂級高手都是既有天分、又玩命的努力,他們取得的已非是常人眼中的成功,他們取得的是引領世人影響世界的成就。
他們的對手,是自己。
電影結束處,當獲得世界冠軍的姐姐把金牌取下,遞給父親時,父親眼含熱淚說出:“你是我的驕傲”時,沒有人不被深沉的父愛所打動。
他們是真正的英雄,戰勝了對手,戰勝了自己。
電影摔跤吧爸爸的觀后感篇7
《摔跤吧!爸爸》講述的是一個的摔跤手和他兩個女兒的故事,他的夢想本是站到世界冠軍的領獎臺上,卻因生活所迫放棄了自己的夢想;他本想將自己的兒子培養成世界冠軍,但不想命運又陰差陽錯地與他開了一個玩笑,生了四個女兒。然而,在他打算放棄自已夢想的時候,一次偶然的機會,讓他發現自己的兩個女兒有摔跤的天賦,于是,他開始訓練自己的女兒。在男權社會的印度,所有人都在嘲笑他以及他的女兒,但主人公最終卻排除萬難,把自己的女兒吉塔培養成了摔跤世界冠軍,完成了自己的夢想。
最使我敬佩的還是影片中的父親,如果當初他沒有堅持讓自己的女兒訓練,或因男權社會而放棄了對女兒的訓練,也就不會成就最后站在世界領獎臺上的吉塔。
我們總是羨慕那些學習比我們好,比我們有天賦的人。但我們也只是看到了他們光鮮亮麗的一面,卻不知道他們在背后付出了多少辛苦與汗水。就像影片結尾處,人們都在羨慕她站在了世界領獎臺上,但卻不知道她為此付出的努力。
當然吉塔也有迷失的時候。她被送往國家體育學院學習后,放松了對自己的要求,沒有把父親的教導牢記于心,最終在比賽中失敗,但這使她明白了父親,理解了父親。
覺悟之后的吉塔再一次按照父親的指導開始訓練。她在訓練場上的汗水最終變成了贏得冠軍后激動的淚水。當她發現父親沒有在決賽的賽場時,她也有過一絲的慌亂,但她最終想起父親的那句“我不可能永遠都來救你”。的確,沒有誰會在我們一遇到困難就出現在我們身邊,我們只能靠自己。
吉塔堅持初心,相信自己,即使全世界對說她不可能,她仍舊拼盡全力,在最后的22秒逆轉奪冠,創造了奇跡,贏得了所有人掌聲。
距離中考不到一個月,你是否還記得最初的夢想?吉塔能在最后22秒憑借著自己的努力和堅持改變了人生軌跡,我們為什么不可以呢?也許我們在奮斗的過程中會像剛開始練習摔跤的吉塔那樣遭遇很多困難與挫折,但是只要我們全力出擊,堅持到底,成功就一定屬于我們!
電影摔跤吧爸爸的觀后感篇8
最近幾天,印度影片《摔跤吧,爸爸》刷屏了,互聯網、微信上都是點贊的文章。今天,我去影院觀賞了這部影片,感覺是一部很好的勵志片。
《摔跤吧!爸爸》講述了前摔跤好手馬哈維亞訓練自己女兒成為優秀摔跤手,最終贏得英聯邦運動會金牌的故事。
首先打動我的是夢想的力量。馬哈維亞和他的兩個女兒,為了實現在國際賽場上為祖國贏得一枚金牌的夢想,從小開始艱苦訓練,不畏嘲諷和貧窮,克服重重困難。沒有摔跤墊,以沙土地為訓練場;沒有女對手,同男孩子一起比賽;父親被禁止進入國家體育學院幫助女兒,使用手機來指導……想盡各種辦法來解決問題,只為實現心中的夢想。
其次令我感動的是父女情深。雖然父親逼迫女兒訓練,始終是威嚴刻板,但心中對女兒無比的疼愛。最終在女兒奪得金牌時留下激動的熱淚,說出"你是我的驕傲".馬達維亞之所以讓女兒從事摔跤運動,也是為了女兒突破傳統的限制,能夠不像傳統印度婦女那樣從小干家務出嫁,沒有自己的自由。
第三印象深刻的是對吉塔的比賽指導,父親與教練采取了不同指導方式。父親注重發揮女兒的長處—進攻,而教練更注重防守。發揮自己的優勢,因時而變,才能在比賽中獲勝。
影片中最激動人心的是幾場摔跤比賽的場景,驚險、逼真,就像是現場直播一樣,讓所有的觀眾都屏住呼吸,心中為主人公加油吶喊。這種比賽的場景,在中國電影中很難見到。是我們拍不出來嗎?還是我們不夠用心?
影片的缺點也很明顯。父親的意志占絕對主導地位,女兒只能服從父親的權威,沒有任何自主權。即使最后女兒走上了國際賽場,還要父親現場坐鎮才能在賽場上穩定發揮。男權主義若隱若現。
總之起來,一部好片,幽默、勵志、大圓滿結局,符合觀眾的精神需求,所以才有好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