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明園電影觀后感150字
通過寫觀后感,觀眾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影片的特點和意義,同時也可以更深刻地認識到自己的情感和態度。優秀的圓明園電影觀后感150字是什么樣的?下面給大家帶來圓明園電影觀后感150字,供大家參考。
圓明園電影觀后感150字篇1
1860年10月18日——我們就應銘記于心的日子,因為在歷史的篇章上,這是帝國主義火燒圓明園的日子。圓明園的毀滅,即見證了帝國主義的傷天害理,令人發指的罪證,也證明了那時清朝的腐敗和“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看了學校的《火燒圓明園》的記錄片后,我感受頗受。
閉上眼睛,我好似看到了近160年前那火燒圓明園的場面,也看到了法國和英國這兩個強盜在肆無忌憚的犯著罪惡。我能夠聽到他們在驕傲的笑著,笑著他們的勝利,笑著他們的偉大,笑著中國的腐敗。
其實,這段歷史是我最不愿意應對的歷史,因為它是中國歷史上的屈辱,也是作為每個中國人心底最疼的地方。我想,是個中國人。就必須仇恨妄自尊大,毫無避諱的燒殺搶掠的帝國主義吧!這不是我在夸大其詞,而是他們的做法真的不能不讓中國人氣憤,不能不讓全世界所茍同。
對于圓明園,我是心存驕傲的。不管它以前是否被帝國摧毀,也不管它此刻是如何的面目!但是能夠說,它集我國幾千年優秀造園藝術之大成,把我國古典園林推向一個新的高度。當年,凡目睹過其盛況的人,都說它確實是好。一些西方人,對中國園林刮目相看,也正是從圓明園開始的。總之,圓明園為我們這個禮貌古國贏得過榮譽,以前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
在搶劫圓明園的時候,隨軍的神職人員在圓明園被焚毀前居然大言不慚地說:“都拿走吧,再過半小時,所有的東西都將被燒掉。這是拯救,而不是搶劫。”這是令中國人所憤怒的,我不明白他們為什么能夠做到這么的自圓其說。
我想,圓明園的毀滅。不僅僅是令中國所有人民所羞辱的,也是令全世界,令全人類所嘆息的,也是歷史上的一大遺憾。我想,此刻的英國和法國就應抱有抱歉之心了吧!畢竟他們的做法實在太過分,太可惡了!但是,網上的一條消息,徹底把我震撼了:對于圓明園一事,帝國中有的沒有記載,有的甚至是慶祝勝利之類言語。他們這般的自我吹噓,我真的被震撼了。他們難道不該覺得在圓明園一事上,他們的做法可恥之極嗎沒有記載,這不是小人的做法嗎!敢做不敢當,這不是和當年日本對于二戰時的殘暴行為不以承認的可恥做法一樣嗎!
法國著名歷史學家伯納·布立賽曾說過:圓明園劫難是中國歷史,也是世界禮貌史上的一次巨大災難。他一向堅持自己的態度:對于歷史上所犯的錯誤和罪行,能夠原諒,但不能忘記。
是呀!那畢竟已是歷史,是不可改變的。此刻我們就應做的就是不要再讓這篇歷史在以后重演。我們要把這篇羞辱的歷史銘記于心。成為我們加油的指引標。歷史是不可改變的,它將永遠記錄在每一代的人心中。但是,它能夠改變以后,改變將來我們的生活。我們是中國人,我們有職責為了以后中國完美的將來奮斗。從此刻努力,為了新中國,為了歷史不再記錄像火燒圓明園這樣的屈辱史!我們就應有奮斗的決心。來!為了中國的以后,我們努力奮進吧!
圓明園電影觀后感150字篇2
上個學期,我們語文課學了《圓明園的毀滅》課文。文章講述了美麗輝煌的皇家園林被英法聯軍侵略。讓我感到了侵略者的貪婪和殘暴。這天,我又一次看了關于這段歷史的紀錄片《圓明園》,感受到不僅僅是侵略者的殘暴,更是當時清朝政府的腐敗。
圓明園由康熙、雍正、和乾隆精心設計,著手打造,用了151年的時光建造了一個好比人間仙境,漂亮精美的圓明園。并藏有無數奇珍異寶。圓明園內有數不盡的宮殿和令人陶醉的景點。只忙著建筑園林的皇帝不明白,世界以及功能變了,當乾隆陶醉于自我的豐功偉業時,以科學為先驅的西方禮貌蒸蒸日上!西方列強開始侵入中國,大清陷入風雨搖曳之中。1860年,英法聯軍這幫可惡的強盜,在中國的領土上橫行霸道,為所欲為。圓明園就在魔爪下毀于一旦。這幫強盜不但毀了我們中國的文化歷史,還毀了我們中國璀璨的禮貌。
我看完片子后,心里對當時為對抗侵略者的軍人表示深深的惋惜。他們并不是懦夫。數萬勇士英勇地朝著侵略者沖鋒,沖鋒,以求保全皇帝,保全圓明園,保全中華民族的尊嚴!但是,再勇猛的鐵騎,再鋒利的戰刀,也無法與先進的來福槍,遠程炮相抗衡,可敬可憐的勇士們,舉著大萬長矛還沒有來得及接近敵人,就被遠程炮炸了個粉碎,可悲啊!被炸了個粉碎,同時被炸碎的還有大清帝國的防線。他們不明白,當他們還在使用著千百年來一成不變的大刀長矛時,當他們還在使用著兩個世紀以來絲毫沒有改善的炮時,敵人已經擁有了發達的機器,擁有了強于大刀長矛數百數千數萬倍的槍炮!清政府沒有讓先進的科技進入國門,沒有讓他們擁有同敵人相同的武器,因為皇上認為“天朝”無所不能,無所不有!
這個杯具告訴我,落后就要挨打!只有不斷地進步,只有跟上時代的步伐,才能始終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是一名學生,我要努力學習文化知識,強身健體,長大了和千千萬萬同胞共同用自我的力量去建立自我的祖國,使祖國更加強大。
圓明園電影觀后感150字篇3
今天爸爸媽媽要帶我去圓明園公園玩。吃過早飯后,我們一家人就高高興興地出發了。
我們來到公園,正好有荷花花展。一進大門,便是一朵朵粉紅色的蓮花,一片片碧綠的荷葉。我們順著路標指示的方向來到了花展,那里有睡蓮和并蒂蓮。還有一種荷葉叫王蓮,它又大又圓,周圍還有一堵墻似的邊,這種荷葉人站上去都可以。遠看,蓮花和荷葉密密麻麻地擠在一起,好像一幅風景秀麗的山水畫。我不禁對這幅美麗的圖畫有些陶醉。
隨后,我們又去了西陽樓遺址。那里是由諧奇趣、黃花陣、養雀籠、方外觀、海晏堂、遠瀛觀、大水法、觀水法、線法山、線法畫等十余座西式建筑和庭院組成。我們一路參觀了諧奇趣、養雀籠、方外觀,據說方外觀曾是乾隆帝愛妃(香妃)作禮拜的地方。然后我們去了海晏堂。海晏堂樓前噴水水池上曾有十二生肖銅像(石身),每一時辰(2小時),代表這一時辰的銅像口中往外噴水,中午時,十二銅像口中同時噴射泉水。參觀完了海晏堂走不了多遠就到了大水法。大水法的對面是觀水法,以前皇上就是在這里觀看大水法噴水的美景。大水法的西北側就是遠瀛觀。遠瀛觀的高大石柱全是優質漢白玉。最后我們又去了黃花陣,迷宮中央有一座亭子。傳說有一個關于這個迷宮的故事:據說每當八月十五中秋的晚上,皇帝在此舉行燈火晚會,宮女們手里拿著用黃綢扎制的荷花燈,在迷宮中走,誰先走到亭子,就獎賞誰。所以此陣也叫黃花陣。
圓明園曾是一座皇家園林,由圓明、長春、綺春三園組成,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間。1860年被英法聯軍搶掠燒毀,1900年八國聯軍又一次入侵圓明園,兩次浩劫就使圓明園變成了我們看到的這一片廢墟。所以現在它被稱為圓明園遺址公園。
圓明園已經被八國聯軍破壞了,我們心里充滿了對他們的憎恨。我們現在一定要好好學習,長大后,把我們的祖國建設的更加繁榮昌盛。
圓明園電影觀后感150字篇4
能假設的,在歷史面前務必嚴肅的對待事實,因為歷史是不能嬉戲的。培根說過:讀史能使人明智。但是我認為,僅僅是讀史是遠遠不夠的,我們在讀史的過程中就應要有思史,讀史只是讓我們了解歷史,但是思史卻能讓我們從歷史中吸取教訓。觀看影片《圓明園》,我看到一個慘淡的過去,同時我也看到了一個光明的未來。
圓明園是清王朝皇權的象征,其中的霸氣和高貴,無不透露著清王朝的特點。從圓明園的建造到被燒毀,這中間發生的事情我們沒辦法了解清楚,但是有一點我們能了解的就是圓明園被燒毀的原因。雨果說:球上某個地方,以前有一個世界奇跡,他的名字叫圓明園。他匯集了一個民族幾乎是超人類的想象力所創作的全部成果,這是一個震撼仁心的尚不為人熟知的杰作,就像在黃昏中從歐洲禮貌的地平線上看到的亞洲禮貌的倩影。你能夠去想象一個你無法用語言描繪的仙境般的建筑,那就是圓明園。那里不僅僅有藝術珍品,而且還有恕不生活素的金銀財寶,這個奇跡此刻已經不復存在,一天兩個強盜走進了圓明園。兩個勝利者徹底毀滅了圓明園,我們所有教堂的所有珍品加起來也抵不上這座神奇無比光彩奪目的東方博物館。多么偉大的功績,多么豐碩的以外橫財,在歷史面前,這兩個強盜分別叫做法蘭西和英格蘭。沒錯,圓明園是人類建筑史中的奇跡,這個奇跡是沒有人能超越的,但是這個奇跡恰好發生在清王朝,也只有清王朝才能建造出這樣的皇家園林,但并不是只有清王朝才會使該園林被燒毀,這是歷史的一個契機。
法國傳教士王致成說:皇帝的離宮。無論在設計和施工方面。都極宏偉和美麗。我的眼睛從來不曾看到過任何與他相類似的東西。中國人在建筑方面表現出來的千變萬化復雜多端令人難以置信,我惟有欽佩他們的天才,我不得不承認。和他們相比較,。我們又單調又缺乏生氣。是的,我們要承認中國人是了不起的,他們的智慧是歷史能夠見證的,從長城的建造到圓明園的問世,這些都是中國人民的智慧結晶,也是中國人民留給歷史的瑰寶。既然中國人這么聰明,但是為什么會遭受圓明園被燒毀的悲慘畫面呢?
在我看來,清政府制度的僵化,統治者的盲目自大等等都是圓明園被毀的主要根源。圓明園的被毀不僅僅僅是一個建筑奇跡的消亡,更是一個民族的恥辱。濃濃的硝煙背后是千萬萬中國人民的血淚與亡魂。這種痛人心肺的現實讓中國人民曾幾度抬不起頭應對列強,但是,烏云終有散去的時候,亂世中會出英雄。受人凌_不是中國人民的傳統,獨立自主才是黃炎子孫血統,在這個屈辱的歷史中中國人民痛定思痛,從歷史中反思自我,最終經過千挫萬,最后向世界證明我們中國人的生存張力與魅力,而且也正在闊步繼續向前,當然,我們永遠不會忘記歷史,也時刻會反思歷史,這樣我們的腳步才能邁得穩重有力。我們的未來依然是充滿魅力的。
圓明園電影觀后感150字篇5
這星期,班主任賈老師組織我們根據課文《圓明園的毀滅》查找到當時的視頻觀看。圓明園的美麗讓人心醉,圓明園的毀滅也讓人心碎啊!
這段長達一個半小時的視頻講解了從開建圓明園的康熙帝直至圓明園毀滅時的咸豐帝的坎坷經歷和英法聯軍侵略中國的事件。看完后,我的第一感覺是惋惜,第二感覺是氣憤!一個多世紀才建成的圓明園,凝結了一個民族幾代人的智慧和汗水,在加上超人的想象力,才造就了這顆矗立在東方的璀璨明珠,卻被英法聯軍無情地毀壞掉。我要對哪些殺人不眨眼的、毀壞東西隨心所欲的強盜說:“我們中國人不是好欺負的,我們會努力加油,建設一個更加繁榮富強的國家。”我還想對腐敗的清政府說:“應該重視科學,不要把科學當初玩物喪志的把戲。只有科學才能使我們國家更快地好起來。”
圓明園的美麗和優雅,哪一座宮殿都不能與之媲美,精美的東方建筑和罕見的西洋水法,都令人耳目一新、贊不絕口。讓我最難忘的是馬格爾尼勛爵的一段話:“大清帝國好比一只破爛不堪的頭等戰艦,它之所以在過去的一百五十年沒有沉沒,完全是因為它的重量與面積。一旦一個沒有才干的人在甲板上管理的話,它就會沉入大海。”
由于咸豐帝的治理不當,導致帝國幾乎滅亡,圓明園也幾乎永遠毀滅了。我們現在能做的,就是從身邊做起,聽好每一節課,做好每一次作業,勿忘國恥,振興中華,將來長大后報效我們的祖國!
圓明園電影觀后感150字篇6
這個星期,我看了一部數字紀錄片,它的名字叫作《圓明園》。《圓明園》講述了18世紀,大清帝國由興到衰,圓明園毀滅的過程。康熙,雍正和乾隆創造了清朝空前的盛世,但是,正是這巨大的財富讓后任帝王放松了警惕,豪華的圓明園在英法聯軍的炮火下化為灰燼。
最讓我有感想的片段是:1840年,英國向我國發動了第一次鴉片戰爭。清政府派出了三萬人馬和英軍抵抗,英軍只有八千人。清軍的武器仍是200多年前的刀劍,鳥槍抬銃。而英軍的武器卻是那時最先進的來復槍和連發槍。盡管如此,清軍士兵仍然浴血奮戰,就像一名英國軍官說的一樣:雖然清軍的武器很落后,但是他們的勇氣令人尊敬。與此同時,咸豐皇帝卻十分懦弱,(lz13)優柔寡斷,沒有在戰爭現場指揮戰斗,而是逃亡避暑山莊,在那里吸鴉片,由妃子伺候著沐浴。
這兩個片段鮮明的比較,讓我十分憤怒。我覺得,身為大清帝國的元首,咸豐有這個職責和義務在戰爭現場指揮戰斗,鼓舞士氣。可能不管他做什么,都無法改變包括他在內的前幾代皇帝保守和自大讓帝國落后的局面,無法改變一場早已注定要失敗的戰爭,但是如果他首先當了逃兵,他就沒有盡到一個國家元首應盡的職責。在這樣的皇帝統治下的大清帝國,就注定要毀滅。
《圓明園》是我國首部大型史詩性數字紀錄片。它記錄了雍正的努力和志向以及乾隆的自大和對西方工業革命的不屑一顧。《圓明園》讓我看到了意大利傳教士郎世寧和法國傳教士王至誠,他們都想讓中國皇帝看到科學的力量,但都沒有成功。因此,他們只能為皇帝服務。
在康熙和雍正創造的巨大財富下,圓明園怎樣會被毀滅呢?因為皇帝的保守和自大蠶食了大清帝國。皇帝認為清朝是天朝,堅不可摧。因此,他們沒有與西方交流,根本不明白農業禮貌的時代已經過去,騎兵時代也一去不復返。盡管英國特使送給了清朝大炮和槍支,但是皇帝卻沒有想到去改善清軍落后的武器。中國的皇帝把錢都花在了享樂上,沒有花在教育和國防上。因此,圓明園會在地球上消失。
《圓明園》是一部屈辱史,它使我深思!
圓明園電影觀后感150字篇7
在當代影視鑒賞課上看了《圓明園》這部讓人嘆為觀止、引以為傲,又憤恨不已、怒聲一片的經典影片。
看了后,心境久久不能平靜。這樣的文章開頭似乎過于平淡呆板,但不如此卻不足以表達我內心的情感。看過之后,我立刻就得出了這樣一個結論:毀了吧,還是毀了好,如此完美的東西根本就不是人間所應當擁有的,它只屬于天國!
我們且先不論圓明園的歷史背景以及是否奢華。如果有人能重建圓明園的話,我相信僅有上帝能夠辦到。美,無須用如何華麗精致的字眼,當你被無法用語言描述的景色震撼的時候,你能想到的也許就是這一個美字,甚至你雖然想到了,卻無法發出聲音。當人的某種情感到達極限的時候,越是簡單原始的字眼,越能表達人的內心真實。無論恢宏壯麗、清新淡雅、金碧輝煌、山明水秀,還是人文之極、自然之天成,到了圓明園這兒都只能歸結為一個字:美!
除了美,圓明園的規模之大,組建筑之多,都足夠使人瞠目結舌。建筑式樣之繁復多變,簡直已非人力所及。人的想象力真是恐怖的東西,怪不得上帝要把具有好奇心的人類趕出伊甸園。你能夠試想一下,600個足球場一個挨一個的拼接起來是什么概念,在這片土地之上幾乎囊括了世界上所有的美景,人工的,自然的,東方的,西方的,甚至是穿越時空縱貫古今的,但并無些許的雜亂,而是如此的和諧,仿佛那片土地天生便是如此。集所有想象力、建筑智慧、詩意與藝術和龐大的物質財富于一體,世界上確實以往真有這么一個地方,它的名字便是圓明園。當兩個強盜扔下火把的那一刻起,就注定再也不會有如圓明園這樣的東西出此刻人世之間。
影片中有一個溫馨而動人的場面,在牡丹園中,富貴的皇家牡丹爭相競艷,康熙、雍正、乾隆祖孫三代暢游于其中,其樂融融。讓更多的人相信,康熙是因為太喜愛聰明活潑的乾隆而傳位于雍正。如果我們相信這樣一個說法,那么正在來臨的大清帝國的盛世便有了一個完美的開頭。而這片牡丹所在的園子便成了歷史的功臣,當然它扮演的更大主角應是歷史的見證者,正如它的一生所走過的那樣。只可是它當時還只是皇四子胤禎的別園,自然也還不叫圓明園。
我一向搞不明白,康熙皇帝是如此的喜愛自然科學,以致意大利傳教士郎世寧便投其所好進獻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天文望遠鏡以求得到皇帝的接見,卻為什么他的后世子孫卻如此的不好此道,以致使帝國失去了一個繼續引領風騷的絕佳契機。雍正登上皇位之后,不知是出于感思親情還是攀比好勝之心,開始大肆擴建圓明園。加上乾隆的長期建設,以致在半個世紀之后,圓明園成為世界上最大、最奢華、最完美的皇家園林,其實亦可稱之為桃源仙境、紫宮天府。世界上最勤奮的皇帝非雍正莫屬,在他統治帝國的十三年間,平均每一天休息不到四個小時,為大清盛世奠定了深厚的基礎。在乾隆繼位之后,他擁有世界上三分之一的人口,世界上三分之一的財富。國庫中的銀兩多得以致于影響了市面上正常的貨幣流通。圓明園便是在這樣一個鼎盛的時代逐漸完成。乾隆聽說法國的水法享譽歐洲,便吩咐傳教士們在圓明園中修建了一個更大規模的水法,一個中西合璧的水法。在徹底平定了回部準格爾貴族的叛亂之后,乾隆便為來自維族的愛妃修建了富麗堂皇的伊斯蘭式建筑,以慰其思鄉之情。當一個男人能夠用世界上三分之一的財富來取悅一個真正愛著的女人的時候,不知羨煞天下多少女子,郁悶死天下多少男子。
歷史的真相,往往被繁華所遮掩。大水法建成三年之后的一件小事,便已預示著帝國的最終命運。乾隆皇帝下令廢棄大水法的機械提水裝置,而改用人工提水。歷史與文化的慣性竟然如此不可阻擋,連一個小小的噴泉裝置也保不住。也許這樣一個龐大的帝國在現代禮貌面前一旦失去了強有力的掌舵者便會毫無疑問的沉沒。更為讓人深思的是,英使馬噶爾尼送來了最好的大炮和槍械,但他們在角落封閉的房間里一睡便是五十年。鴉片戰爭之時,清軍用的仍然是二百年前的大炮,清軍勇士們仍然在用戰馬和彎刀沖鋒。雖然他們的勇氣讓英法帶兵的將軍們感到震撼,但結果卻是英法聯軍以五人的微小代價擊敗了帝國三萬大軍。誰都沒有想到,奇技淫巧竟有如此的威力,不知逃亡途中的咸豐皇帝作何感想。如果說第一次鴉片戰爭還沒有讓帝國真正嘗到教訓的話,那么這一次,便是對皇室信息的毀滅性打擊。
英法聯軍占領圓明園之后,上萬人進行了兩天公開的大搶劫,充分暴露了人性的弱點與卑劣。能拿走的全拿走,不能拿走的全砸爛。為了公平起見,將軍們號召士兵堅持紳士風度,把文物財寶重新上繳然后進行了三天的公開拍賣,。最終每個普通士兵平均得到了大約4磅重黃金的獎賞。格蘭特將軍于額爾金勛爵商議,為了徹底打擊清廷信心,以便在條約談判中取得最大的利益,決定徹底毀掉圓明園。并借此向世人宣告,他們以往來過北京,他們是勝利者,以免他們的偉大功勛被后人所遺忘。三千五百名士兵開始有組織的有條不紊的焚燒圓明園,海淀一帶的其他幾座皇家園林也隨之焚滅。當聯軍把大炮架在安定門城門之上對準紫禁城的時候,戰爭結果已可想而知。
圓明園見證了大清帝國的繁盛與衰敗。清帝國的命運已不僅僅是其自身的命運,而是代表著更為宏觀更為深層的整個中華古代禮貌的命運。從大秦帝國到大清帝國,2000年的時光,是如此的漫長,雖飽經風霜曾屹立不倒;卻又是如此的短暫,在三槍兩炮聲中大廈傾頹。秦和清的發音如此相近,如果我是一個宿命論者,只好承認,該結束了。可圓明園何罪,竟離此劫,永不超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