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阿凡達優秀觀后感
《阿凡達》(Avatar)是一部由詹姆斯·卡梅隆執導,二十世紀福克斯出品,薩姆·沃辛頓、佐伊·索爾達娜和西格妮·韋弗等人主演的科幻電影。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電影阿凡達優秀觀后感,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
電影阿凡達優秀觀后感1
要問之前最熱的電影是哪一部,我想大多數人的回答應該是《阿凡達》。相信喜歡大片的人都會對這部電影有深刻印象,強大的導演,獨特的視角,細致的特技,發人深省的主題……作為電影愛好者的我,卻在遲到的時間觀看了此部影片,但是它帶給我的震撼并沒有因時間流逝而減少。
目前全世界票房收入最高、歷史之上最成功的電影之一《阿凡達》的導演就是因創作《泰坦尼克號》而名震一時的詹姆斯?卡梅隆。少年時代的卡梅隆就已經開始科幻小說的創作,14歲時,他看了大師斯坦利?庫布里克的《2010太空漫游》,這部電影為他之后的科幻電影之路奠定了堅實基礎。在《泰坦尼克號》之后,他發現精進的電影工業技術只是用來使一個原本就精彩的劇情更加引人入勝的手段,單靠特效無法成就一部好電影。于是他花14年時間謹慎構思,投入3億美元,以親自研發的虛擬影像擷取科技,花4年時間拍攝,終于在09年推出影迷期待已久的影片――《阿凡達》。
與以往拍攝的科幻片不同,此次卡梅隆導演的講述視角可謂獨具匠心。運用第一人稱視角凸顯主人公的心理變化,從開始的一點點私心(想借助開采公司給的費用去做手術重新站起來)到他為完成任務而主動接近納美人,再到后來愛上女主角,同時在內心認同納美人,甘愿做一名納美土著戰士。銜接自然緊湊,在主人公感情的微小變化中我們能感受到這是一種必然,我想這是影片能夠感動觀眾的原因之一。
不能不說《阿凡達》如此成功很大程度上歸功于獨到細致的特技。我們可以在男女主句的臉上看到他們心理變化的蛛絲馬跡。特技給觀眾帶來超強視覺效果,不得不使觀眾感嘆導演的拍攝功底。《星球大戰》開啟了特效電影的新時代,同時自那時起,越來越多的電腦制作圖像被運用到了電影作品中,不但取代了傳統特技,也令視覺效果的魅力大大超過電影故事本身。在感嘆影片中精湛特效技術的'同時我想到我國目前的一些影片中使用的特技效果,遠不及此,令人惋惜。
當影片無數次的出現人類用各種大型機械來破壞潘多拉星球時,我的心為之一震。導演的深度就在于影片在給我們視覺沖擊的同時,也向我們拋出了一個重點問題――環保。隨著工業的發展,人類的生活日新月異,但人類只是無限度的享受著美好生活,不曾想到工業污染對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產生了多么大的威脅。當人類無限度的利用資源破壞環境之時,可曾想到有一天我們會因為這些做法而受到懲罰?如果我們還得向外星人或者虛幻的角色學習如何保護環境,那將是怎樣的悲哀?
電影《阿凡達》給我們帶來的是一種視覺沖擊,更是一種心靈震撼,不要讓如夢似幻的潘多拉星球的悲劇發生在我們身上!
電影阿凡達優秀觀后感2
《阿凡達》確實是一部好電影!導演卡梅倫確實是一位讓人敬仰的導演,不僅給我們呈上一幅天馬行空、美妙絕倫的畫卷,更以博大的人文情懷向我們展示了人性中那些深沉的、美麗的、偉大的東西。
劇情就不回顧了,看的人應該都知道,大部分人應該都看過。美妙的畫面自不必言,畫作愛好者自有定論。現在只想淺陋的說說那些綻放于影片中的情思奇葩。
先說說那深沉的東西。這是我的第一感覺。當大批所謂文明的地球人殘忍的向潘朵拉土著投射催淚彈、火箭彈時,當大批占據絕對優勢的地球人開著精良的裝甲車、飛機摧毀圣樹、焚毀大批原始森林時,當一批批土著奮力反抗,但卻英勇倒下無力回天時,當神秘美麗的潘朵拉星球上焰火熊熊、禽飛獸竄時,我難過了!我擔心了!我氣憤了!這是啥嘛?——這不就是當年歐洲白人在美洲大陸所犯下的暴行的再現嗎?可敬的納美人啊!只好也只能用簡單落后的弓箭脆弱的制暴;同樣可敬的印第安人啊!或許你們還用到了長矛!可憐的納美人啊!你們只好踩著同胞的鮮血尋求圣樹的庇佑,繼續著血書悲壯;同樣可憐的印第安人啊!血淚之路上你們只有荒蕪到遙遠的西部。善良、可敬的土著啊!相信不是善良將你們推向家園破碎、種族滅絕的深淵的!無恥、丑陋的入侵者啊!不信貪婪不會將你們投入到閻羅的諂笑下的?
就這樣悲劇的收尾顯然是不夠的,接下來巨大的落差讓人、特別是那些坐在貪欲塔塔尖還幻想上帝救贖的人深思了。納美人得到了人類叛逆者——阿凡達(或杰克)的幫助,阿凡達與他們——每個圣母的寵兒儼然化為一體,迸發所有的智慧拼命一搏,集聚所有的能量奮力一擊,天驚地顫,乾坤扭轉。盡管勝的悲壯,可是尊嚴尚在,自由還存。可敬!可嘆!可贊!而印第安人呢,他們的阿凡達在哪兒呢?沒有!被驅逐、被屠殺、被同化,短短幾年的急性屠殺死者誰能統計個大概?文明所遮蓋下的慢性屠殺可否有始有終?尊嚴俱無,自由殘喘。可悲!可嘆!可憐!
再說說美麗的東西吧。納美人美啊——恪守一切原始生靈天然心靈,真誠的待客,真摯的信仰,還有比這更美的嗎?尤為要提的是女主之美,人類的善良、智慧、勇敢……。她都具備,稱她美之化身當之無愧。阿凡達的人性美也全然不會因為他的“無恥背叛”而絲毫有所折扣。為自己而來,也為人類而來,更可貴的是也為人類而去,也不僅為人類而去。敢想、敢做、敢為、敢堅持不渝、敢為美而不屈,試想他不美誰美?他不稱之美誰還稱之美?同樣出色美的是那些充滿良知的科學家、飛行員,那些為納美人浴血奮戰的地球人。
偉大的東西在哪兒呢?在阿凡達或者在杰克的內心——他有一顆美麗而勇敢的心。在這顆美麗而勇敢的心的驅動下,偉大應運而生。
有評論說:世界的卡梅倫,宇宙的阿凡達。我倒是希望他們都屬于世界,都屬于人類,都在我們身邊。
電影阿凡達優秀觀后感3
感到不是在潘朵拉星球上才有的。在地球上,也曾有過這些美麗今天,當電影里無比清晰,無比震撼,無比鮮艷,無比美妙的奇觀呈現在我的面前,我絕倫的地方,也曾有過這原生、無雜的生態,也曾有過能夠傾聽自然聲音的人類。
而今當人類既要滿足自己膨脹的欲望,又虛偽地為其披上合法的外衣,甚至冒充神的名義,(《阿凡達》,“阿凡達”在梵文中,意為“神在凡間的轉世化身”。)去做了破壞自然,無視信仰,掠奪他人的自由和土地的蠢事。
戰爭,促使社會在進步?
不是人類強大的武裝就可以得到一切的。
1620年,一艘船載著102名清教徒從英國來到了新大陸,在饑寒交迫的日子里,是印第安人給他們食物,教會他們狩獵與種植,讓他們熬過了那個冬天。
1620年北美大陸的那個冬天也許特別寒冷,讓“五月花號”的102名殖民者永遠記住了感恩;1620年北美大陸的那個冬天也許還不夠冷,沒有讓他們記住自己真正的恩人并非天父,而是那些棕色皮膚的“異教徒”。
1621年,殖民者活了下來。1622年,戰爭爆發了,它被后世稱為“印第安人戰爭”--一場施恩者與受恩者、主人與客人之間的戰爭。這荒謬的戰爭迅速演變成一邊倒的殺戮,火槍是主要武器,霍亂和天花是幫兇,一直持續到1890年才結束。
15世紀末新航路開辟后的短短100年間,美洲印第安人蹤人口從4000萬銳減95%,而500年后的今天,美國僅存300萬印第安人。
潘朵拉星球是個再明顯不過的比喻,它富饒卻危險,美麗而致命,吸引了無數自覺勇敢的探險者,對于他們來說,這只是一場游戲。500年前,探險者們受“黃金帝國”的誘惑和荷爾蒙的驅使鋌而走險;而對于潘朵拉星球的掠奪者們來說,“阿凡達化身”的出現讓生命--這種冒險活動的最低籌碼也可以不被支付,對于人類來說,這是一場角色扮演游戲:你可以游覽新世界,騎六條腿的馬,順帶泡土著妹妹。可是對于納威人來說,對于印第安人來說,對于非洲土著來說,對于面對著火槍和大炮的,祖祖輩輩生活在他們“自己的土地”上的人來說,這長達500年的“游戲”,如噩夢般殘酷。
破壞自然,在促使科技的進步?
假如人類繼續做著人定勝天,可以主宰一切的夢,繼續不顧一切后果的掏空地球,人來最終會得到什莫?人活著是信仰在支撐,是在依附著自然的,想想逐漸被破壞的自然,都給帶給了我們什莫,海嘯。泥石流。地震……。。。我們生來因為自然,生依自然,人與自然,人與人和諧才是生存的王道。
不由得想到:率領部族,遷入政府指定的保護區,永遠失去了自己神圣土地的印第安人酋長西雅圖對英國殖民者說過這樣一段話:“如果我們放棄這片土地,轉讓給你們,你們一定要記住:這片土地是神圣的……清風給了我們的祖先第一口呼吸,也送走了祖先的最后一聲嘆息……你們一定要照顧好這片土地上的動物……降臨到動物身上的命運終將也會降臨到人類身上……告訴你們的孩子,他們腳下的土地是祖先的遺灰,土地存留著我們親人的生命。像我們教導自己的孩子那樣,告訴你們的孩子,大地是我們的母親。任何降臨在大地上的事,終將會降臨在大地的孩子身上。”而今美國西北部的最大城市以他的名字命名著。
戰爭,從來都不會使正常而富有正義的人們感到舒心愉悅,只會使他們在驚心動魄之余承受著巨大的苦難。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自然給我們的,將有一天也會收回去,循環,平衡。
那么重新反思現代的科技文明、社會治理的行為觀念以及人的生命自由,生態自然等問題,重整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身的關系,重塑現代社會新的生存理念及生存方式等都是迫在眉睫的了。
電影阿凡達優秀觀后感4
很多的阿凡達影評都說它是劃時代之作,是電影史上的里程碑.的確,阿凡達打開了潘多拉的世界,和以往電影有太多的不同。就3D技術來說,,帶上那副看似普通的小眼鏡,我就已經置身于影片中,.故事中的畫面很漂亮,真的還原了一個栩栩如生的世界.那是一個讓所有人都驚艷的世界.,潘多拉山更像是人間童話張家界.而且片子中明顯的推崇海底生物.那一個個發光的,如同水母般的.精靈,真的是吸引了不少女生的眼球.更不用說那發光的母親之樹.一切都是那樣的和諧,溫馨.同時也為人類的侵略埋下伏筆.
納威人可以說是人類豐富想象的豐碩成果,這些是根據奇異生物的原形所想象的,一個個,一張張臉孔走出文字與圖片,真實的生活于我們面前。這些納威人的親情,愛情,團結,淋漓盡致的表現在銀幕上。
這樣的電影,音效就不必多說了吧,真的是很震撼的.無論是飛龍的滑翔,野獸的嚎叫,甚至是人類的轟炸,都表現的很清晰.甚至每一個細節都表現的很到位.連愛娃的一舉一動都栩栩如生。
但遺憾的是,《阿凡達》它震撼了我的感官,卻沒能打動我的心。外媒評價《阿凡達》是劃時代之作,是電影史上的里程碑,我覺得并不為過。但遺憾的是,《阿凡達》的這個“里程碑”只能說是技術層面的。首先,《阿凡達》里的愛情,遠遠不及《泰坦尼克號》的揪心和動人,這多少讓人有心理落差。《泰坦尼克號》中杰克和露絲一見鐘情的故事雖談不上曲折,但轉瞬而至的災難和生離死別的抉擇,將二人的愛情萃取得異常濃烈,船上其他面對死亡的眾生相也強烈地襯托出杰克和露絲在愛里的從容和安寧,讓觀眾在細節中積蓄的情感得以暢快宣泄。無論我看了多少次,至今仍會流眼淚。相比之下《阿凡達》中的愛情就太普通了——阿凡達薩利和納威姑娘在朝夕相處中日久生情,這誰都可能遇到,完全沒有一見鐘情那么令人向往。最要命的是他倆的戀愛被表現得過于流水賬,基本平行于納威姑娘訓練薩利的過程,缺乏杰克與露絲船頭相擁、艙底熱舞、那樣的動人細節。《阿凡達》也許會超過《泰坦尼克號》的票房,但卻很難超越《泰坦尼克號》留下的感動和回味。
總的來說,阿凡達見證了好萊塢電影在技術上的重大進步,也見證了我們人類的想象力。
電影阿凡達優秀觀后感5
當《阿凡達》的風暴席卷全球時,懷著期待的心情,我觀看了《阿凡達》這部年度大片,果然沒有使我失望。觀看電影時,我的心情就隨著劇情起伏跌宕,無論是驚心動魄的情節,還是巍峨壯觀的景象,都將我深深吸引。
這部電影講述這樣一個故事:在一個名叫“潘多拉”的星球上,蘊藏著無窮的礦物資源。這個星球本來美麗富饒,星球上的生物都相處得和平融洽,但由于地球人類的貪婪與自私,打破了“潘多拉”星球的這份寧靜與平和。他們想要獲取星球上的礦物,可恰巧星球上的生物“納美”們的住所又建立在這些礦物上,于是派去了退伍老兵杰克的阿凡達去“潘多拉土著部落”學習他們的`生存方式,以便更容易地獲取礦產。杰克在潘多拉星球上經歷了許多,他在星球上看到了很多從未見過的奇特植物、生物,許多美麗而又夢幻的景象。“納美”們還教他射箭、騎馬、駕馭飛鳥、學習他們的語言生活方式,杰克和“納美”們相處得非常愉快。日子久了,杰克和“納美”人產生了深厚的感情。最后杰克和所有潘多拉卜的生物共同抗擊了敵人,保衛了家園。
在這部電影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個片段是,“潘多拉”上所有生物一起保衛家園的情景。在危險來臨時,沒有任何生物退縮逃亡,他們為了保衛自己的家園,個個奮不顧身,每個生物都想擋在最前面,保護他人。無情的炮火再強大,也打不垮生物保衛家岡的決心。這種情景讓我感動,也讓我反思。任何生物都渴望和平,都不愿意生活在炮火連天的環境中,可人類卻為了自己的私欲而去破壞別人的生活。
《阿凡達》這部電影雖然是一個虛幻的故事,但卻是人類的真實寫照。我們熱愛和平可又不斷地制造戰爭,愛自己的家人可卻不斷地傷害別人。自私、蠻橫往往都會發生在我們這些自以為是的人類身上。
身為高級動物的我們,連最基本的關愛他人都難以做到,這到底又是為什么呢?是因為我們不懂得尊重,不懂得尊重大自然,不懂得尊重他人,所以才引發了一系列的戰爭與矛盾。我希望我們能夠真正懂得尊重他人,讓我們都擁有一個和平安寧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