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天的電影觀后感300字
寫觀后感并與人分享是一種有益的交流方式,可以幫助我們不斷拓展視野和思路,獲得更多的啟示和收獲。后天的電影觀后感300字要怎么寫?接下來給大家帶來后天的電影觀后感300字,方便大家學習。
后天的電影觀后感300字篇1
看《后天》之前,在“環保”上我是言語的巨人;看過《后天》之后,我決心不再做個行動的矮子。
《后天》這個災難片的故事發生在遙遠的美國,看著金發碧眼的洋鬼子們逃出生天,很多人也可能“只會”當成旁觀來看個驚險和揪心。但是內容涉及的是全球氣候變暖,這就不得不讓人跟著一塊杞人憂天一下。來來來,我們來看個權威的預言:
世界衛生組織表示,氣候變暖,溫室效應會造成如下后果;
每年將有16萬人因溫室效應外圍影響喪生,20__年死亡人數更會加倍;
海平面上升會造成2500萬人遠離家園;
第三世界將因洪水、饑荒、干旱和農作物欠收而大舉移民;
歐洲老年人將死于熱浪。
綜合各種氣候變化的趨勢,在影片的官方網站上,做了一個駭人的統計和預測:20__年,在歐洲有2萬多人因氣溫過高死亡;美國創下龍卷風最高紀錄,一個月中平均每天6次,而且據分析該數字還有可能被很快刷新;在過去30年里,熱帶氣旋帶來的死亡半數與洪水有關……到20__年,125萬種生物將會滅絕;美麗的自然景觀將由于氣溫變暖而消失;由于氣候變暖,各種疾病將在這個星球上大肆傳播……
就是這么一部電影,它不是把時間搬到幾十年后,而是讓災難活活地在眼皮子底下席卷而來:洪水,就在眼前;冰雹,就在眼前;酷寒,就在眼前;一切人力不可抗力,就在眼前!上一個冰河世紀結束時,恐龍滅絕,但人類存活了;如果又一個冰河世紀就在眼前,措手不及的人類將如何?
《后天》這部影片直觀地體現了影視藝術的逼真性和假定性,一方面運用電腦特技營造出了一個似乎不可能發生的“后天”,但特技之后,我們的心被深深地震撼到,隱隱地感覺到那個“后天”真的并不遙遠。
后天的電影觀后感300字篇2
"過去的幾個星期里讓我們感到,在大自然的力量面前我們是多么的渺小,電影后天觀后感。多年來,我們一直以為,我們可以不計后果地揮霍我們星球的自然資源,我們錯了,我錯了......"(引自電影《后天》)天氣太冷了,于是又重溫了經典的災難電影《后天》,一樣震憾的災難場景,一樣驚心動魄的情節,一樣充滿了人在絕景中的頑強和奉獻精神,和電影《2012》遙相呼應的是對生命終極價值和意義的深刻思考,以及關于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訴求。
第一次是在電影院看的,逼真的電影音效讓我久久難以平復,那時候還沒有信主,心情也不象今天那么沉重。“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其實我們都很少真正地去思考明天,雖然都知道生命有限,但更多的時候我們只是熱衷于不斷地計劃,在有限的里面不斷添磚加瓦,構筑無限的人生華廈,雕梁畫棟,庭臺樓閣,從小到大,我們就被教導,要把自己人生的每一個細節,每一級臺階都安排得一絲不茍,環環緊扣。
現代人的通病就是活著就象永遠都會有明天,活著就象永遠不會死。沒有幾個人愿意在生活平順,意氣風發的時候,去思索死亡這件事情,這個世界有很多的不公,但在死亡面前我們是平等的,從古至今,煉丹尋藥,積德修行,窮盡智慧,沒有人能夠徹底地逃脫死亡的羅網。很多人每天勞碌奔忙,周而復始地為營生打點,耽于安逸舒適的生活,沉迷在世界的聲色犬馬,功名利祿的爭斗中,傾盡所有,耗去一生,不外乎是為了在那金字塔的世界里占得一個較能居高臨下的席位。在生命的盡頭面對真實的自我,是每一個人都無法避免的,有趣的是,在兩部電影里,不同種族不同階層的人在死亡臨到之時,并不是去數算他們的存款和房產,也沒有翻出厚厚的職場履歷來緬懷,反而是尋找疏離已久的親人,又或是為了捍衛至親好友,以及人類的生命而頑強奮斗,甚至不惜搭上自己的性命。于是,我明白了,人類最高的道德情操是體現在為他人謀福利這件事上面的。
人之所以是人,不是動物,不是體現在直立行走,運用語言等生理差異上面的,人之所以為人,是因為人有自由的意志,能夠選擇無私奉獻,舍身忘己,在生命的最深深處涌流出上帝的普世之愛。一切都會過去的,在人生的某一個轉角,崢嶸歲月,綺麗人生,浮華歲月最終都會如云煙逝去,到了明天的明天,到了終結在即,繁華過盡,到底那時的'你又是否真的能夠坦言無懼,到神的面前,去交待和算數自己的一生呢?
“生命不勝于飲食么,身體不勝于衣裳么(馬太6:25)。就是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什么益處呢。人還能拿什么換生命呢(馬可8:36)。耶穌說過,我就是道路,真理,和生命,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神)那里去。親愛的朋友,周末來臨了,我們也是否應該放松我們忙碌的心靈,卸下一切的重擔,在神的面前,低頭思考一下人生,想想什么才是生命里最值得珍惜和守護的東西。
周六下午,我懸著一顆心看完了災難片《后天》。電影結尾,山姆等到了前來營救他的父親杰克,紐約劫后余生的人們等到了營救他們的直升機。這是一個撫慰心靈的結尾,這樣的結尾讓心兒繃得緊緊的我長吁了一口氣。人類總是害怕災難,但是當災難真正來臨時誰也無法避免,因為災難是不為人所左右的,災難是沒有預見性的。影片中山姆得到了來自父親的承諾,父親沒有棄自己的兒子不顧。
電影《后天》講了美國科學家發現人類對環境的破壞即將造成一個冰川時期的到來,但是當人們對這一理論還將信將疑甚至毫無準備的情況下,災難就發生了,而且就發生在“后天”。災難來得實在太快了,因為人們一直以為災難會在他們的下一代下下一代,甚至是很晚很晚以后發生,可是很遺憾,就在后天。
當災難來臨時,人與動物恢復了最原始的關系;當災難來臨時,人與人終于平等了,人們都希望自己是幸運兒;當災難來臨時,人的生命與人創造的文明成果產生了矛盾;當災難來臨時,親情、友情、愛情被殘酷地考驗著。此時的人類之間異常團結,人與人之間,甚至是目中無人的大國與小國之間。因為人類對這種災難的無能為力,因為人類逐年累月對環境的傷害一夜之間就降臨了。
后天的電影觀后感300字篇3
今天下午,我和爸爸在家下載了一部名叫《后天》的電影看。看完后我很受觸動。
《后天》中,主要描述由于人類污染地球太歷害了,全球氣溫變曖,地球北部冰川大量溶化,淹沒了美國許許多多的高樓大廈,淹死了很多很多人,又因為冰川的水阻止了大西洋曖流,又使北半球氣溫在一秒中之內下降十度,又凍死了許多人。最后,只有少數人活了下來。
大家看了這部影片后,可能覺得這有些夸張,這是不可能發生的事。但我覺得,只要我們繼續這樣不顧后果的破壞地球,這一幕,就會在現實生活中,在地球上上演。大家如果想讓我們生活的環境更加美好,現在,就開始做一個環保的好孩子吧!
《后天》中,許多感人的親情故事也讓人感動。最讓我感動的就是,哈爾教授對他兒子—山姆那偉大的愛。當山姆和幾個幸存者被困在圖書館時,哈爾教授冒著被凍死的危險,從美國的南邊經歷了種.種磨難到達美國的北邊,去救山姆。這實在太令人感動了!
《后天》很值得大家欣賞,大家一定要看。
后天的電影觀后感300字篇4
影片描述了當地球進入第二冰河時期時,全球氣候反常,大水淹沒紐約,日本天降冰雹,歐洲在海水中不復存在,還有龍卷風、海嘯、暴風雪……大自然中幾乎所有的災難都在影片里一一登場,讓我們身臨其境般感受到大自然肆虐發威帶來的沉重打擊和毀滅。當這場災難來臨,美國南部的居民舉國逃往墨西哥,總統為了全國避難,甚至承諾免除拉丁美洲所有國家的債務,而北部的居民已來不及逃離劇烈的低溫突襲與死神逼近。
氣象學家霍爾在與災難搏斗的同時,奮不顧身前往營救被困的兒子。執著的信念,堅強的毅力,濃濃的父子深情,在影片中得到了體現。正如影片導演像要告訴我們的:“人性的光芒是我們遇到災難時的通天之梯,人性也包括我們對待生存環境的態度。”
《后天》的電影特效做得相當精致。當日本的天空落下了拳頭大的冰雹,行人慘死在冰林雹雨中,我們為之驚嘆;當數股龍卷風襲入洛杉磯,樓房如圖釘一樣被拔去的時候,我們為之驚呼;當洶涌而來的海水淹沒整座紐約城,一艘巨大的油輪順水的開進大街小巷,我們為之驚呼;當紐約出現南極的冰川,自由女神手中的火炬變成一只甜筒,我們被這樣的特技所折服。如此大氣磅礴的制作,除了它的商業目的外,也達到了強有力的震撼人心的效果。
《后天》是一部優秀的商業電影。不僅在它的畫面制作上,也體現在它那提前為人類敲響的警鐘上。正如導演所說:“問題就是在于這樣的事并不是聳人聽聞,這樣的事真的會發生。”也許,就在不久的將來。今天我們享受著環境所帶來的舒適生活;如果明天我們肆意的破壞環境;那么后天就是末日浩劫!
后天的電影觀后感300字篇5
電影《后天》講了美國科學家發現人類對環境的破壞即將造成一個冰川時期的到來,可是當人們對這一理論還將信將疑甚至毫無準備的情景下,災難就發生了,并且就發生在“后天”。災難來得實在太快了,因為人們一向以為災難會在他們的下一代下下一代,甚至是很晚很晚以后發生,可是很遺憾,就在后天。
看了災難電影《后天》,一樣震憾的災難場景,一樣驚心動魄的情節,一樣充滿了人在絕景中的頑強和奉獻精神,是對生命終極價值和意義的深刻思考,以及關于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訴求。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其實我們都很少真正地去思考明天,雖然都明白生命有限,但更多的時候我們只是熱衷于不斷地計劃,在有限的里面不斷添磚加瓦,構筑無限的人生華廈,雕梁畫棟,庭臺樓閣,從小到大,我們就被教導,要把自我人生的每一個細節,每一級臺階都安排得一絲不茍,環環緊扣。現代人的通病就是活著就象永遠都會有明天,活著就象永遠不會死。沒有幾個人愿意在生活平順,意氣風發的時候,去思索死亡這件事情,這個世界有很多的不公,但在死亡面前我們是平等的,從古至今,煉丹尋藥,積德修行,窮盡智慧,沒有人能夠徹底地逃脫死亡的羅網。很多人每一天勞碌奔忙,周而復始地為營生打點,耽于安逸舒適的生活,沉迷在世界的聲色犬馬,功名利祿的爭斗中,傾盡所有,耗去一生,不外乎是為了在那金字塔的世界里占得一個較能居高臨下的席位。在生命的盡頭應對真實的自我,是每一個人都無法避免的,趣味的是,在電影里,不一樣種族不一樣階層的人在死亡臨到之時,并不是去數算他們的存款和房產,也沒有翻出厚厚的職場履歷來緬懷,反而是尋找疏離已久的親人,又或是為了捍衛至親好友,以及人類的生命而頑強奮斗,甚至不惜搭上自我的性命。于是,我明白了,人類最高的道德情操是體此刻為他人謀福利
這件事上頭的。人之所以是人,不是動物,不是體此刻直立行走,運用語言等生理差異上頭的,人之所以為人,是因為人有自由的意志,能夠選擇無私奉獻,舍身忘己,在生命的最深深處涌流出上帝的普世之愛。一切都會過去的,在人生的某一個轉角,崢嶸歲月,綺麗人生,浮華歲月最終都會如云煙逝去,到了明天的明天,到了終結在即,繁華過盡,到底那時的你又是否真的能夠坦言無懼,到神的面前,去交待和算數自我的一生呢
“生命不勝于飲食么,身體不勝于衣裳么,就是賺得全世界,賠上自我的生命,有什么益處呢。人還能拿什么換生命呢。耶穌說過,我就是道路,真理,和生命,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神)那里去。親愛的朋友,周末來臨了,我們也是否應當放松我們忙碌的心靈,卸下一切的重擔,在神的面前,低頭思考一下人生,想想什么才是生命里最值得珍惜和守護的東西。
電影結尾,山姆等到了前來營救他的父親杰克,紐約劫后余生的人們等到了營救他們的直升機。這是一個撫慰心靈的結尾,這樣的結尾讓心兒繃得緊緊的我長吁了一口氣。人類總是害怕災難,可是當災難真正來臨時誰也無法避免,因為災難是不為人所左右的,災難是沒有預見性的。
后天的電影觀后感300字篇6
大概人們一直以為人類作為地球上的最高級動物就是地球的主人大自然的主宰者。就可以肆意的破壞地球,虐殺大自然。還為眼前的利益貪婪地把大自然的血抽干 、了把大自然的皮扒光 、把大自然的肉啃光。跟本沒想過這將會帶來什么樣的后果。還愚昧無知、 得意洋洋地宣稱要征服自然。哼,真是可笑。如果又一個冰河世紀在眼前,措手不及的人類將如何?人類還能征服自然嗎?不,暑期的開場大片——《后天》給了我們一個響亮而肯定的回答。這部可怕的災難片告訴了我們一個顛撲不破的真理——自然永遠主宰著人。
《后天》這部電影描繪的是以美國為代表的地球一天之內突然急劇降溫,進入冰期的科幻故事。故事中,氣候學家杰克.霍爾在觀察史前氣候研究后指出,溫室效應帶來的全球暖化將會引發地球空前災難。主要是講人類不斷破壞美麗的大自然,然而受到了大自然嚴重的懲罰。冰雹 、閃電、 暴風雨、 龍卷風、 颶風 、洪水、 全球氣候變暖所造成南極冰融化等種.種災難降臨在人類身上時,人類才覺悟,才知道悔改,可已經太晚了。因為災難轉眼之間席卷而來,洪水,就在眼前;冰雹,就在眼前;一切不可抗力就在眼前。溫室效應將使冰河期重返地球。龍卷風 、海嘯、 地震……所以叫得出名字的天災都將成為人類生活的一部分。在影片中,你能看到紐約市被淹的鏡頭:慌亂的人群 飛起的汽車 破碎的玻璃,后面是樓一樣高的巨浪…你能看到發生在夏威夷度假海邊勝地受到颶風侵襲的場面。這就是破壞大自然的后果,這就是對人類的懲罰。幾千年來,人類在不斷吞噬自然的軀體,現在就要品嘗自然所釀造的苦酒了。
然而影片中有一個動人之處;人類在大災難面前,親情 友情 愛情——人類的情感經受了重大的考驗。人道主義精神激發出了人性的光輝。所以人在災難的面前都表現出先人后己的勇氣。有的人為了救別人,自己被凍死了;有的人為了不連累別人,放棄了生的希望。這點我非常的鼓舞。也許,人性真的只有在最危急的時候,才能顯現出來吧。但人類根本沒有任何方式和自然抵抗,能做的,只有躲避和逃跑。這時候人們應該明白:人類不是萬能的。自然可以隨時瞬間滅絕一個種族。記住:人只是自然的一部分,一小部分。
今天,人類比任何時候都能領略到氣候變化的威脅。全球氣候變暖對全球許多地區的自然生態系統已經產生了影響。今天,人類不能再以一個征服者的面,目對自然發號施令,而必須學會尊重自然,善待自然,和諧修復自然,維護自然生態系統的平衡。我們必須愛護環境,保護環境,從自己做起,從身邊的每件小事做起。只有這樣才能保護住我們的家園。 “環境保護思想在我們的生活中提供一種幸福和沉穩的感覺 ”——這將是我們給自己的一個機會 、一種鼓勵 、一聲祈禱。
后天的電影觀后感300字篇7
南極洲出現了冰縫拉開了《后天》驚心動魄的序幕。肆無忌憚的龍卷風,粒大如雨的冰雹,連綿磅礴的大雨,駭人聽聞的颶風,加上一秒鐘下降10度的氣溫,煉就了賀爾教授對兒子森絡言的堅定,煉就了森與羅拉愛情的堅貞,更煉就了大家的勇氣。
我佩服賀爾教授對科學研究的一絲不茍,對副總統的不畏強權,對兒子森的愛,對華盛頓到漫哈頓的勇氣,是他拯救了半個美國,是他拯救了自己的兒子,也是他打破了災難的語預言。他是一個成功的人,一個成功的氣候學家,一個成功的父親。
在整個影片中表現出來的愛情,友情,親情,最至善,也最至美。當然其中另一個政治思想焦點是墨西哥政府接納了美國南遷的難民。回想起以前都是美國阻止墨西哥的非法移民入境,而現在卻主謂顛倒,形成了“倒裝句”。美國總統在駐墨西哥大使館發表演說“感謝墨西哥人民。”我不由得想質問一下那些流離失所的,無親無故的伊拉克難民,又有誰會接納他們呢?
全球氣候變暖,北極冰層融化后流入大西洋,導致海水稀釋變淡,改變了大西洋的暖流,是得“鹽溫環境”停止流動。可想而知,后果將是如此的可怕:海洋溫度急遽下降,威力令人生畏的颶風將高緯度地區的冷空氣迅速南下,再加上海嘯和大冰雹,北半球發達地區轉瞬間變成了酷寒的人間煉獄。
如果你不是一個熱血澎湃的人,一出門,將可能被無情的寒風,殘酷的冰霜所凍結,那時你的生命就由此而暗淡。但是什么導致了家人流離失所,可愛的家園消失了呢?也許一切矛頭都指向全球變暖,但人們能否用推倒的方法思考一下,什么會引起全球變暖呢?歸根究底,人類的責任是不可推卸的。對于環保,我想我也沒必要再對此抒發感想吧。
雖然這只是科幻片,但這些天馬行空的想象也許在未來的某一天,也許現在已經發生。有人可能會說,這只是虛構的,這么荒誕的想象簡直是天方夜潭,但你能說,在遙遠的時候,人們是否回幻想過今天會有電腦的出現,會有電燈的問世。他們肯定沒有預料到。相同的,現在的你,你能肯定嗎?如果還不注意環境的話,我們后天將可能更糟,也將可能沒有“后天”。
后天的電影觀后感300字篇8
《后天》是一部讓我再看時感到驚險,揪心,看后心情沉重的發人深省的一部電影。它沒有將災難設定在幾百年甚至是幾千年之后,而是就讓它在眼前發生,讓人真切的感受到環境保護的緊迫性。
影片以三人的科考隊在南極鉆冰層,整個冰川出現大裂縫開篇,為電影后續發生的災難做了個引子。新德里的大雪,華盛頓的暴雨,日本東京的拳頭大小的冰雹......這些已發生的自然災害,預示著災難即將來臨。但是影片中的副總統卻不以為然,他以為這只是平常的自然災害,并不會影響到他的國家。他認為杰克教授只是危言聳聽,他對于教授給出的建議,認為只會影響到國家的經濟。
不只是影片中的副總統,就現實生活中又有多少人認為災難會發生呢。他們總是抱著這種心態對大自然任意的糟踏,瘋狂的索取。
透過查資料看到,在影片的官方網站上,做過一個駭人聽聞的的統計和預測:2003年,在歐洲有兩萬多人因氣溫過高而死亡;美國創下龍卷風最高紀錄,一個月中平均每天六次,而且據分析該數字還有可能很快就會被刷新;在過去三十年里,熱帶氣旋帶來的死亡多數與洪水有關。分析推測,2050年,125萬種生物會滅絕;美國的自然景觀將會因為氣候變暖而消失,各種疾病將會在這個星球傳播擴散。
雖然以上的調查統計和預測有些令人難以置信,甚至僅僅是推測,但是以現在的地球狀況來看,我們是否該該做些什么?
看到影片中,拳頭大小的冰雹砸向人群,瘋狂的海嘯淹沒城市,酷寒的氣流瞬間冰凍一切。你是否和我一樣,也感覺到了人類的渺小呢?《后天》只是一部電影,但環境的破壞,導致的現實的自然災害,是我們不能忽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