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電影觀后感通用
經常寫觀后感可以幫助我們提高寫作水平,包括語言的運用、結構的安排、主題的提煉等。如何才能寫出優秀的經典電影觀后感通用?這里給大家分享經典電影觀后感通用供大家參考。
經典電影觀后感通用篇1
有這樣一位老人,他已經年過八十,但卻帶領著大家去種樹,整整種了二十多年。他,就是楊善洲。正是我們看了《楊善洲》這部電影,才認識了一個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的人。看完以后,我們都被深深感動了,他的那種精神也深深打動了我的心。
窗簾拉上了,四周一片漆黑,顯示屏上出現了一個背影:衣著平凡,手也拄著拐杖,正邁著堅定的步伐一步一步地走著。他——便是楊善洲,一個一生都在為大家服務的人,他,一開始只是個農民書記,卻能清清楚楚地記住大亮山有八十座大山頭,一百七十二座小山頭。他,帶領著人民度過了沒有水的日子,他省下來不喝的水都留給了老百姓。退休時組織讓他好好休息,但他卻要留在家鄉種樹。
他帶領著大家上了山,一上山就是二十二年啊!他沒叫苦,沒叫累,心里想的就是把大亮山改造成一片綠洲,造福于大家。一次,南坡上的樹苗都死了,他就在晚上找答案,最后終于找到了問題的原因。
他就帶領著大家那么干著,住在簡陋的房子里,吃著已經餿了的飯,睡的是用樹枝鋪成的床,與大家同吃同住,干同樣的活。無論天氣怎么變,多么惡劣,他的心事不變的。樹在一天天長大,他在一天天變老。當林場建成時,楊善洲病倒在了床上,縣里撥的款拒絕了,市里撥的二十萬元,有十六萬都捐給了社會,難道他的這種精神,不值得我們肅然起敬嗎?
整整二十二年啊!一位六十多歲的老人,種樹就種到了八十多歲,把自己建成的林場全部都捐給了國家。為了種樹,他與親人在一起的時間并沒有多長,他一心就想著造福大家,植樹造林,十分無私,卻沒有想到自己。難道他的這種精神不值得我們肅然起敬嗎?
在這二十二年里,楊善洲把那八十座大山頭和一百七十二座小山頭全都種上了樹,不管風吹還是雨打,他天天都帶領著大家去種樹,難道他的這種精神不值得我們肅然起敬嗎?
雖然他最后已經與世長辭,但是他的精神卻在人民的心中生了根,發了芽。
經典電影觀后感通用篇2
3月2日,我在電__觀看了電影《厲害了,我的國》。
一帶一路,串聯起絲路延線國家的共同發展,也是我國的經濟能力走出國門,贏得了周邊國家的稱贊,這些輝煌成績的從何而來,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從何而來?答案是,黨的__大以來, 全國各族人民的披荊斬棘的奮斗下,真抓實干而來。
我深深地被影片中的每一個故事感動著,電影里那位__的女書記,也是一位年輕的女孩,為了說服那位藏族老爺爺搬遷,不辭辛苦,不知道跑了多少趟,流了多少汗,執著的執行黨的精準扶貧政策,付出了全部心血,當那位老爺爺從山上搬到政府修建的新房子時,由衷高興的說政府好。這是我們每個書記學習的榜樣,也給我指明前進的方向,作為支部書記的一種責任。堅決執行黨的政策,關心每一位困難職工,把黨的溫暖送到每一位困難職工手中。
《厲害了,我的國》中告訴我們,中國高速公路總里程世界第一,全世界的基本醫療保障網建成,中國路,中國橋,中國車,中國港,中國網等這些超級工程,讓世界矚目。面對這些成績,我由衷的贊嘆,厲害了,我的國。也門撤僑,讓我看到了中國的強大,作為中國人的驕傲。我們生活在盛世中,更應該珍惜現在的好日子,幸福的背后離不開祖國的強大,只有祖國強大了,我們的小家才有好日子。
《厲害了,我的國》中體現了中國精神,中國力量,體現了中國建立人類命運共同體,具有世界情懷的表達,《厲害了,我的國》不僅僅是為國家點贊,也是為實現偉大的中國夢的每一個中國人點贊,我也給電影《厲害了,我的國》點100個贊。
經典電影觀后感通用篇3
今天,我看了一部名為《長津湖》的紅色電影,讓我看完后淚流滿面。
《長津湖》圍繞著吳萬里和吳萬里兄弟展開,還原了70多年前___、保家衛國的激情歷史。中國剛剛成立。吳千里一家剛剛吃了一頓團圓飯。一個軍事命令回到了戰場。吳萬里在很小的時候就和他的兄弟秘密地來到了戰場上,參加了抗日戰爭,在感恩節的日子里,美國軍隊在自己的位置上吃著美味佳肴,穿著非常溫暖的衣服,而中國士兵則像石頭一樣堅硬,在風雪中吃著山崖下的士豆。為了士兵的安全,雷公獨自將標志·彈帶走并英勇犧牲。為了堅守陣地,楊根思拿起炸藥袋,與敵人一起死去。這場激烈的戰斗使無數無名英雄倒下,冰雕連的一動不動的精神信的精神信念,讓一名美國軍官尊重并最終贏得了___的最后勝利,
看完這部紅色電影后,我忍不住哭了起來。我想說的是,吳剛剛和家人團聚了幾千英里。他毫不猶豫地去了戰場。吳萬里在很小的時候就戰斗并殺死了敵人。即使你的士兵都倒下了,你也不怕拿起炸藥袋和敵人一起戰斗。沒有你的勇氣和犧牲,我們今天怎么能過上幸福的生活呢?這種為了每個人而放棄家庭的精神值得學習。即使我們像石頭和土豆一樣吃硬的東西,在零下40度的冰雪中被凍成冰雕,我們也不會退縮,永遠堅守陣地。這是中國人民的精神,
以凡人之軀,比肩神明,這就是我們的中國戰士,我要好好學習英雄精神,好好生活,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經典電影觀后感通用篇4
當嗩吶聲響起的時候,傳承工匠精神的故事開始了......
父親強迫不愿當嗩吶匠的天鳴拜師焦三爺,而焦三爺也因一滴淚收下了天賦不足的小子天鳴當學徒。在望著父親遠去的背影,對他的怨恨變成深深的依戀時,
嗩吶便在天鳴的心中扎下了根,這是父親的期望也是傳承的開始。
在天鳴和藍玉的比較下,師傅放棄了聰敏活潑的藍玉,而選擇誠實穩重的天鳴。在望著藍玉倔強離去時的背影,天鳴發現自己成為習得“百鳥朝鳳”唯一的接班人,傳承嗩吶的重擔就落在了自己的肩上,這是長大的責任也是傳承的繼續。
“智者無言宿儒淚,余音繞梁青松心”,當師兄弟因時代的變化和生活的艱辛而放棄嗩吶時,天鳴卻堅持對師傅的誓言保持著對嗩吶的執著。在師傅的墓前,他高聲的吹著驚天動地的“百鳥朝鳳”為師傅送行,在云霧中他又看到師傅嚴肅的面孔和放心離去的背影,這是他技精而通靈的表現也是傳承有序的肯定。
伴隨著百鳥朝鳳的嗩吶聲和師傅漸行漸遠的背影,故事結束了,卻給人無限的思考。
在電影《百鳥朝鳳》中,我看到了焦三爺技藝的高超以及對傳承嗩吶的執著,看到了天鳴骨子里對嗩吶的喜愛和高尚的人格以及對初衷的堅持。天鳴高喊“我吸上來了,我吸上來了......”,這是他堅持不放棄的必然結果,也是努力有了回報后的喜悅,也是天鳴成為“百鳥朝鳳”接班人的映照。焦三爺高呼“無雙鎮不能沒有嗩吶”,這是對“中國不能沒有工匠精神”的呼喚,也是我們血液傳承的一種品質。當今世界,是一個文化多樣性的世界。文化多樣性,帶來的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四面八方的外來文化,不斷沖擊世界甚至改變著中國傳統文化。正如焦三爺所言:“只有把嗩吶吹到骨頭縫的人,才能拼了命把這活兒保住,傳下去!”只要我們像天鳴一樣擁有繼承的熱情與堅定的信念,相信傳統的種子一定會在中國大地上永遠生根發芽!
加勒股份正是秉承著“不造假,不作惡”為企業核心價值觀,以“工匠精神”為指引,不斷創新與進步。“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持之以恒的工匠傳承,深入骨頭縫里的工藝制造,加勒正綻放著迷人的芬芳。
經典電影觀后感通用篇5
影片中,趙樂(陳偉霆飾)在病床邊和豪七告別的戲份,不僅讓人看得很心痛,更讓他在拍攝結束后久久不能平復情緒,止不住眼淚。親眼目睹陪伴自己的狗狗離世,那種痛苦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懂。
這種和“家人”的分別,也讓方欣(鐘楚曦飾)倍感揪心,雖然自己和丈夫的“好事”數次被豪七打斷,但狗狗對自己的守護和生病時依然不變的等待,都深深打動著自己。戲里戲外,對狗狗的好感度倍增。
愛從來都是雙向的,我們愛著寵物的同時,它們也在悄悄愛著我們。雖然生命終有盡頭,唯有愛沒有終點。寵愛國際想為你和毛孩抵擋四面八方的風雨,與你一起分享毛孩的喜怒哀樂。守護毛孩,為毛孩的健康付出一切,這就是寵愛國際動物醫院的使命。
正是這份使命,寵愛國際動物醫院非常榮幸地成為了電影《寵愛》的官方合作醫療品牌,對寵物醫院部分進行專業指導,并參與拍攝。
首映禮現場,寵愛國際動物醫院CEO李雪女士在觀影后也分享了自己與毛孩的情感歷程:“我家老大(愛犬)已經10歲了,前兩天也剛剛做了一個手術,手術很成功,但是想象中面臨寵物的離開內心是無法接受的,希望我們寵愛國際能夠竭盡全力給予毛孩更長久的生命周期。”作為五個寵物的媽媽,也是一名資深的養寵人士,更是寵物醫療行業的從業者,她能深切體會寵物主人對寵物的情感依賴。
經典電影觀后感通用篇6
故事以1934年的白洋淀為背景,以嘎子夢想參加八路,夢想得到一支屬于自己的真槍展開。奶奶為了保護八路老鐘犧牲了,嘎子只身上縣城找羅金保,打鬼子替奶奶報仇。在縣城結識了集賢居少掌柜佟樂,嘎子仇沒報,反而陷入鬼子追殺。在佟樂和一個神秘便衣的幫助下,脫離險境。便衣原來是羅金保,將嘎子帶到區隊秘密隱藏之地,錢隊長收留了嘎子。嘎子從此以小八路自居,緊接著又和區隊八路打了一場挑簾戰,嘎子繳獲一把真槍。眼看夢想全部實現,槍卻被區隊長收了。嘎子想不通,和打賭認識的小伙伴胖墩一起重返縣城。嘎子要單獨替奶奶報仇。由此同時,后方特派員劉燕肩負使命路經白洋淀被伏擊。劉燕不知下落,鬼子派了石磊冒充特派員混入區隊。
鬼子的計謀被嘎子無意中發現,嘎子和佟樂、胖墩行動起來,誤認為區隊聯絡員純剛是鬼子奸細。純剛竟然被孩子制服,報信不成有口難辯。白洋淀魚戶女兒玉英,打魚時救了劉燕。劉燕受傷難行,請玉英去城里尋找聯絡員。玉英在城里遇到了嘎子一伙。三方力量圍繞著真假特派員斗智斗勇,特派員肩負的任務迫在眉睫,大批藥品將在指定時間內經過白洋淀。鬼子方面,肥田和齋藤一武一文,試圖在最短的時間內,通過奸細石磊了解真想,將區隊八路和藥品一網打盡。區隊錢隊長則逐漸識破石磊真面目,將計就計引鬼子出動。而真特派員劉燕卻與孩子們在一起。
經過種種誤會和巧合,以嘎子為首的孩子們,粉碎了敵人的陰謀,配合區隊八路使藥品順利過境,一舉殲滅肥田齋藤一伙日本鬼子。
經典電影觀后感通用篇7
很早,就聽媽媽給我講過王二小的故事,但是,對于那段歷史沒有任何的印象,感觸更談不上深刻。當我今天觀完影片,“牛兒還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卻不知到哪去了”的歌曲在我耳邊響起時,我的眼眶濕潤了,小小年紀的王二小用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首贊歌!
影片中講述了二小為了掩護鄉親們安全撤退,勇敢地承擔了拖延敵人時間的任務。面對兇殘的敵人,二小沒有緊張,更沒有絲毫的膽怯,而是沉著冷靜地想出了一個計謀:裝著順從的樣子給敵人帶路。表面上是在給敵人帶路,其實是把敵人悄悄地帶入八路軍的包圍圈,最后敵人被八路軍全部消滅了。二小的鎮定、勇敢機智著實令人佩服!其實,期間二小也有過逃脫的機會,但是一想到鄉親們的安全,他立刻把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真是了不起!試想我,就很難做到。
然而,當敵人知道自己上當后,便窮兇極惡地將刺刀刺進了二小的胸膛,并將他重重地摔死在大石頭上二小,你用自己年輕而寶貴的生命換來了鄉親們的平安,自己卻躺在冰冷的山間,帶著微笑看那天邊似血染紅了的云彩。鮮血染紅了大地,我們的心被揪得緊緊的,緊緊的……二小就這樣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我發現,很多平日里嬉皮笑臉的同學此刻也變得非常嚴肅。二小,用自己的生命,換取了大家的安全,這種舍生忘死的革命精神不得不讓人肅然起敬!
二小的年紀和我差不多大,但他非常機智勇敢,在敵人面前臨危不懼。雖然今天我們不能像王二小一樣去和敵人戰斗,但我們可以學習他舍己為人的精神。我們要熱愛我們的國家,維護我們學校和班級榮譽,積極幫助有困難的同學;還要學習王二小不畏艱險的精神,我們現在還是學生,在學習中遇到困難,要迎難而上,好好學習,不能在困難面前低頭。
“牛兒還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卻不知道哪去了……”《歌唱二小放牛郎》這優美的旋律和動人的故事將永遠留我心中,少年英雄王二小那熱愛祖國、熱愛人民、勇敢機智、不怕犧牲的崇高精神將永遠激勵著我前進!
經典電影觀后感通用篇8
學習沂蒙精神心得體會 參加省局的臨沂黨性教育 培訓,走進沂蒙老區 , 感受沂蒙精神 , 自己的心靈受到沖擊和 震撼。在這片熱土上 , 無論是戰爭年代還是和平建設時期 , 老 區人民突出的奉獻品質值得自己學習。在當今社會道德規范 缺失、物質主義盛行的情形下,尤為珍貴。
我們認識了老區人民,特別是一群柔弱的女性,撐起了一場戰爭都后防,人們看到的是信念的力量。她們送自己的夫君兒郎上戰場,為的是一個最樸實“過好日子”的希望,因為她們相信有一天會太平會富強。但她們是質樸的女子,不懂得 用大道理宣揚,所以她們忍住淚,為親人整理行囊。她們企 盼著親人歸來,為了一個家庭的希望,團聚對于那個動蕩的 年代是最奢侈的期望。而面對噩耗,她們仍舊選擇了擔當與 堅強,因為那個時候她們是一個家庭的脊梁。
生活還在繼續, 依然有人將要離去,那些柔弱的背影依舊要撐起一個小家, 同時用她們的青春與幸福去奠基一個民族興盛的希望。雖然 她們沒有流血受傷,卻用強大的內心遮蔽了凜冽的痛楚。她 們的笑是燦爛且美麗的,而淚是凝結了我們今日幸福的寶藏。
所以,有這樣一句評論:沂蒙的女人在戰爭中表現了“世界上最令人動容的守候” ,我認為很恰如其分。在臨沂市委黨校教授為我們做的沂蒙精神報告中,也 聯系當今臨沂的改革發展進一步認識了沂蒙精神。沂蒙精神 被表述為 " 愛黨愛軍、 開拓奮進、 艱苦創業、 無私奉獻”。
愛黨愛軍是沂蒙精神的靈魂,展示了沂蒙人民所具有的立場堅 定、方向明確、追求執著的崇高政治信仰。愛黨愛軍已成為 一代又一代沂蒙人民堅定不移的思想規范和自覺行動,是沂 蒙人民政治本色的根本體現。
“開拓奮進”概括了沂蒙人民 追求進步、改革創新、敢為人先的先進思想意識,是沂蒙精 神的永恒主題。臨沂的不斷發展正是沂蒙人民開拓奮進的結 果。沂蒙山區是中國革命老區中最先脫貧致富的,雖然在一 些偏遠山區還是貧窮的,但是相對于很多中國的革命老區已 經很發展了。
“艱苦創業”是沂蒙人民的特殊品格,它體現 了沂蒙人民不管在什么困難條件下,都能自力更生、堅韌不 拔、艱苦奮斗的精神風貌。
“無私奉獻” ,概括了沂蒙人民顧 全大局、公而忘私、自我犧牲、勇于奉獻的價值取向,這是 沂蒙精神的核心。沂蒙精神是對歷史的總結,也是對未來的 展望,更是老一代向讓走向未來的一代人傳遞的精神火把, 是一個民族永生的精神財富 !通過參加這次黨性教育,自己一定學習好沂蒙精神, 愛崗敬業、樂于奉獻,做好本職工作,為山東地稅事業做出 貢獻。
經典電影觀后感通用篇9
和所有“技術展示”式電影一樣,《深海》的影像充滿著夸飾的欲望:炫麗的、高飽和的色彩轟炸、涂滿每一處場景的丁達爾效應,以及美術設計上對《千與千尋》和《哈爾的移動城堡》的刻意模仿——但無疑喪失了宮崎駿動畫中奇觀場面的亂中有序的律動感,取而代之的是在小景別長焦鏡頭下的逼仄視覺,一個鏡頭中人物和場景常常彼此疊合在一起,令人頗為目眩。
《深海》中的長焦鏡頭
剪輯更是將《深海》推入了自相矛盾之中:如果將鏡頭擠得滿滿當當是為了讓你看到得越多越好,那么毫無章法的剪輯則讓你根本什么也看不清——在“喪氣鬼”第一次出現并入侵船體的那一幕高潮中,誰能看明白具體發生了什么?事實上,經歷了一整部電影之后,我們對“深海大飯店”的內部結構仍然是一無所知的,因為電影在沉迷于技術展示的同時,卻完全忽略了最基本的敘事空間的建構。整部電影就像片中男主角南河發明的種種“新奇菜式”一樣,看著五彩斑斕,實則油膩不堪,不如一碗清淡的疙瘩湯。
預告片中對大飯店部門分工的介紹,在正片中卻無比模糊
將技術的先進程度錯當成了作品的優劣標準、甚至創作的首要追求,絕不只是《深海》的個例行為,而是CG動畫領域、乃至整個電影藝術領域當下所流行一種傾向:越來越精細的毛發和皮膚紋理以及對于照明、物理規則的精確還原、越來越恢弘的大場面和視覺奇觀……例如,皮克斯新作《瘋狂元素城》的預告片幾乎可以當做一則關于液體、火焰、云霧等等“元素”的建模水平廣告。
但技術革新一年比一年更激進的同時,在真正需要重視的影像構思(也即,場面調度)上卻呈現出一種精致的保守主義傾向,永遠戰戰兢兢地遵守著最刻板的視覺規則,去發揮最刻板的想象力。
瘋狂元素城,2023
《深海》的尾段調動了宏大的平行剪輯結構,以解構前半部電影為代價終于喚起了一些真實的情感,是糟糕的整體中相對好看的一段。但比之《雄獅少年》短短一段天臺的獨舞的情感力量,仍是九牛一毛——這就是杰出的場面調度和拙劣的技術堆砌之間的區別。
從這一角度而言,《雄獅少年》大概是一個曇花一現的奇跡,而《深海》才是(和《大魚海棠》并列的)中國動畫史的里程碑級別的作品——前者是可遇不可求的作者電影,無關行業整體水平;后者則代表著我們已經具備了制造《愛,死亡與機器人》這類“精美的垃圾”的技術能力。
雄獅少年,2021
《深海》最令人費解之處是它始終堅持著對“電影影像”的模仿,也即,對實拍電影的影像中可能會出現的種種現象的模仿:鏡頭晃動、淺景深、移焦、鏡頭眩光、鏡頭畸變、過曝或過暗的取光……
這些由CG技術模擬出的“仿電影”效果貫穿著《深海》的全片,并且在很多時候,它們的確造成了與真正的實拍影像之間真假莫辨的效果:電影結尾,一個POV鏡頭晃動著在桌前坐下,一頁一頁翻著《深海大飯店的傳說》畫冊,看起來和實拍完全一樣(也許它就是實拍,我不確定)。
《深海》中充斥全片的淺景深鏡頭
但是,更多時候,這些“仿電影”效果只是和宮崎駿式的世界觀和怪誕夸張的&39;美術風格互相干擾,讓電影的視覺風格在意義不明的擬真與恐怖谷式的怪異之間反復搖擺。
即便《深海》真的是一部試圖追求真實感的動畫(事實上它當然不可能是),那么這些“仿電影”的效果也和“真實”毫無關系。這些被模仿的效果最初都來自于攝影技術的瑕疵,如“鏡頭晃動”是缺乏穩定裝置,“淺景深”是成像的清晰范圍過小,“眩光”是鏡頭內部透鏡的反射,“逆光鏡頭”則是曝光動態范圍不足——它們中沒有一個是人眼的真實視覺中存在的現象,每一個都獨屬于電影攝影的視覺特性,是電影媒介特有的表現手段。
《深海》中夸張的光效
那么,一部動畫費盡力氣去模仿這些特性,難道僅僅只為偽裝成一部實拍電影嗎?如果一部動畫以實拍電影的方式去構思影像,最終看起來也和實拍電影無異,那么它又何必是一部動畫呢?
當然,這并不是說要強調媒介絕對的純潔性、反對任何媒介之間互相模仿的嘗試;相反,在CG大片的時代,實拍和動畫之間的界限早已變得十分模糊(你完全可以將《阿凡達:水之道》視作一部“動畫電影”)。只要是為了創造美,也即,為了拍出更好的作品,沒有哪種表現手段是不能挪用的——事實上,電影自己的美學不也正是從對其它藝術的挪用中慢慢建立起來的嗎?
并且,恰恰是在很多看似毫無必要的挪用和模仿中,存在著創造性的可能:在親眼見證《花與愛麗絲殺人事件》中人物動作近乎夢幻的縹緲碎裂之感前,我們或許也會質疑,“為什么要多此一舉地使用轉描,而不直接實拍呢?”
花與愛麗絲殺人事件,2015
但反過來,正因為表現手段僅僅是手段,所以將對它們的模仿視為最終目的,完全是一種本末倒置。作為手段的“仿電影”是為做出自己的東西而取其精華式的學習和借鑒,而作為目的的“仿電影”則只是為了做出一個“像電影的東西”。
在皮克斯工作室的早期作品中,人物和場景的建模缺乏細節、質感也十分粗陋,也根本沒有對鏡頭景深或真實照明的模擬技術,外觀和電影毫不相似;但這并不妨礙皮克斯的動畫比任何同時代的好萊塢電影都要更加繼承了其黃金時代的遺產:我們難道不是在《怪獸電力公司》中看到了霍克斯式的樂天派,看到了人物關系的深刻洞察與神經喜劇之間的平衡?而《雄獅少年》中精湛的音樂性,也正來自周星馳。
怪獸電力公司,2001
歸根結底,電影的這些或那些特性,從來不是什么值得追求的東西(難道實拍電影比動畫更高級?);真正值得效仿的,是好電影組織這些特性的方式——場面調度。
相較之下,《深海》的“仿電影”純粹是為仿而仿,它絲毫不考慮如何用場面調度組織起這些表現手段,更不會考慮實拍與動畫間可以碰撞出什么新的可能性、又有哪些應該小心規避的負面影響;它所做的,僅僅是將這些所有“仿電影”特性堆砌在表層的視覺中,作為一種似是而非的“電影感仿妝”。
但問題是,如果一部真正的實拍電影也像《深海》有著如此混亂的場面調度,那么它一定是部無可救藥的爛電影;唯一可以讓人稍微原諒之處,也許是“幸好這是一部動畫”——矛盾就在于,一部動畫浪費如此多的篇幅把自己束縛在對實拍電影的仿妝中,而為數不多的精彩時刻,卻又恰恰是擦去了這些仿妝的那幾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