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電影800字觀后感
寫觀后感不僅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所觀看的內(nèi)容,還可以鍛煉我們的批判思維和表達能力。想知道如何寫出優(yōu)秀的愛國電影800字觀后感嗎?這里為大家分享愛國電影800字觀后感,快來學習吧!
愛國電影800字觀后感篇1
年國慶,電影《長津湖》上映。看時驚心動魄,愛國之情油然而起。我看到美軍基地駐扎商討越過三八線,看到美軍監(jiān)察機在上空監(jiān)察,看到美軍坦克坦然略過和平大地。
1950年6月戰(zhàn)爭爆發(fā),之后以美國為首的聯(lián)合國國軍悍然入侵朝鮮,并且美國多次派軍飛過我國上空,轟炸掃射我國東北邊境城市,入侵我國臺灣海峽。嚴重威脅我國安全,以彭德懷為司令員的中國人民志愿軍赴朝鮮參戰(zhàn)。
影片中,易烊千璽,他把伍萬里從一個叛逆、桀驁不馴的野小子,到成長為一名勇敢無畏的戰(zhàn)士演繹的淋漓盡致。剛穿上軍裝時,他站得歪歪扭扭,無組織無紀律。他有著少年人的敏感和倔強,急需得到別人的肯定。但他的眼中也有著迷茫。后來,經(jīng)歷了真正的戰(zhàn)爭,經(jīng)歷了離別與死亡,他一步步成長,他的眼中寫著堅毅和無畏。
吳京,伍千里。他經(jīng)歷過無數(shù)戰(zhàn)斗以及生死考驗,但其實他內(nèi)心是有傷痛的——哥哥伍百里的陣亡、他那本畫上無數(shù)紅框的名字的小本子……他是一個連長,更像一個兄長,他要照顧整個連里的157名戰(zhàn)士,他有責任讓他們安全地回家。
不僅是他們,整個七連的志愿軍們都是這樣,面對嚴寒,面對美軍,面對即將碾壓自己的坦克,面對只剩幾個硌牙的冰土豆,他們誰又不是在用堅強的意志捍衛(wèi)國家的和平呢?
當看著美國兵吃著炸雞和咖啡,而我們的先輩卻只能在零下幾十度的山頭啃硬邦邦的土豆時,我的心情是難以言表的。
說“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為了讓我們后輩不用再打戰(zhàn),再面對苦難”,電影里寥寥幾句話,交代了,我們先輩為什么要打這場戰(zhàn)爭:為了讓外國人覺得中國人不好欺負,給后輩一個更美好的未來。勝利了,中國人民志愿軍勝利了!
偉大的精神歷久彌新,偉大的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永垂不朽!
我們何其有幸,生于華夏,恰逢盛世,不經(jīng)戰(zhàn)亂,不缺衣食,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目光所至皆為華夏,五星閃耀皆為信仰。愿我們的祖國繁榮昌盛!
愛國電影800字觀后感篇2
國慶節(jié)那天下午,天空中下著蒙蒙細雨,我們一家三人來到江華城電影院,觀看電影《長津湖》。
這部電影主要以戰(zhàn)爭第二次戰(zhàn)役中的長津湖戰(zhàn)役為背景,講述了一段波瀾壯闊的歷史。1950年10月,那時新中國百廢待興,美帝國主義突然入侵朝鮮半島,把戰(zhàn)火燒到了鴨綠江,新中國面臨嚴重的威脅,黨中央應朝鮮政府要求毅然作出“、保家衛(wèi)國”的`戰(zhàn)略決策。
整部電影最讓我震撼的是第九連在又餓又冷沒有防寒棉衣的情況下,與美國軍人浴血奮戰(zhàn)十余個晝夜。在這緊要關(guān)頭,偏偏長金津湖迎來了百年難遇的極寒天氣,志愿軍潛伏在零下四十多度的冰天雪地里紋絲不動地堅守著,渴了就抓一把雪,餓了就啃凍硬的土豆,土豆硬的能把牙齒磕下來。而與此相比,美國軍人卻正在營地中吃著熱乎乎飯菜,穿的暖暖的棉衣,這兩者是天壤之別呀!這是多么殘酷的現(xiàn)實。最后,第九連135名志愿軍戰(zhàn)士硬是活活地被凍死在長津湖邊的高山上,他們臨死時還一直保持著手持武器,扣著扳機,怒視前方英勇殺敵的姿勢。中國軍人這種英勇無畏的精神是多么值得我們驕傲!多么值得我們尊敬啊!這種精神來自于他們對于祖國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因為他們相信祖國一定會勝利,正如美國史密斯少將所說:“面對如此有決心的敵人,我們永遠無法戰(zhàn)勝他們。”
志愿軍們前赴后繼,舍生忘死的戰(zhàn)斗精神,深深地震撼了我,當我看完這部電影時,已淚流滿面,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出電影院的。回家的路途中,電影里的情節(jié)一遍又一遍的在我腦海中重現(xiàn)。影片中的說的那句話“這仗真不想打,但為了未來百年的發(fā)展,這仗不得不打,打的一拳來,免得百拳來。”指導員說的話:“我們把該打的仗打完了,我們的下一代就不用打仗了。”他們的話,讓我深深地感受到:這才是我心目中真正的英雄!
看完《長津湖》影片,我才知道今天安寧、祥和的生活真的是來之不易,它是無數(shù)先烈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我要像英雄們學習,今后我無論遇到任何困難,絕不退縮。我要用自己的決心和努力維護祖國美好的未來,做一個對祖國有用的人。
愛國電影800字觀后感篇3
今天我和我的好朋鄧淵一起觀看了長達三小時的一部電影,這部電影是長津湖戰(zhàn)役第二次戰(zhàn)役中發(fā)生在長津湖地區(qū)的一場戰(zhàn)役。這場局勢在以后的戰(zhàn)爭中,起到了扭轉(zhuǎn)局面的作用。成為朝鮮戰(zhàn)爭的轉(zhuǎn)折,為最終到來的停戰(zhàn)談判奠定了勝利基礎(chǔ)。
《長津湖》以長津湖戰(zhàn)役為背景,講述了一個志愿者連隊在極度嚴酷環(huán)境下堅守陣地奮勇殺敵,為長津湖戰(zhàn)役勝利作出重大貢獻的感人故事。開頭伍萬里有一段打水漂的情景,他打的水漂十分的好,為以后成為神投手救了他的哥哥伍千里做了鋪墊。
而他們趕路的途中,有這么一段情節(jié),讓讓我記憶猶新,那就是伍萬里在吃土豆的時候,土豆被凍住了,竟然連伍萬里的牙都崩掉了,這兒讓我深刻的體會到了當時環(huán)境是多么惡劣,戰(zhàn)士是有多么強大的毅力,這樣才是我們的中國日漸強大。
還有一個情節(jié),可以讓我當場淚目,那就是“冰雕連”,他們就是英雄,他們不惜把自己凍成冰雕,也要正守住自己的陣地。我十分的敬佩他們,連當時的敵人美國都為他們行了一個標準的軍禮。
還有一個戰(zhàn)士說過的一句話:人在,陣地就在。說完這個戰(zhàn)士,便拿著炸藥包跑到敵人的旁邊和敵人同歸于盡了,這樣的精神,難道不值得我們學習嗎?
這部電影中這樣表達愛國情懷,戰(zhàn)士們艱苦奮斗的片段有很多。比如雷排長,他把十分多的飛機引出陣地,自己卻被那些飛機給炸得重傷,鮮血淋淋的逝世了。
看完這部電影后,我的感觸很深,在這次長津湖戰(zhàn)役中,中國人民志愿軍憑著鋼鐵意志和英勇無畏的戰(zhàn)斗精神,征服了極度惡劣的環(huán)境,打退了美軍最精銳的王牌部隊,收復了“三八線”以北的東部廣大地區(qū),徹底粉碎了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圣誕節(jié)前占領(lǐng)整個朝鮮的美夢,扭轉(zhuǎn)了戰(zhàn)場態(tài)勢。這場戰(zhàn)役也就此成為朝鮮戰(zhàn)爭的拐點。評價說,志愿軍第九兵團此次在東線作戰(zhàn),在極困難的條件下,完成了巨大的戰(zhàn)略任務。
我們應該緬懷那些烈士們,他們在戰(zhàn)爭年代飽受著環(huán)境的惡劣,與戰(zhàn)爭的疲勞。而我們呢,過著豐衣足食的生活。我們現(xiàn)在的安逸生活,可都是先烈們用自己的生命換來的。所以比起先烈們的艱苦,我們學習這點苦根本不算什么。所以我們要更加努力學習,要保衛(wèi)國家,守護國家,不能白白浪費先烈們對我們的期望。
愛國電影800字觀后感篇4
觀看時,我的雙眼在頃刻間不知不覺地濕潤了——這許多鮮活的生命與靈魂,為什么會無怨無悔地把自己奉獻給異國的災難?這種高尚又偉大的情懷,到底從何而來?“是的,中國與朝鮮是朋友啊!唇亡齒寒——朝鮮沒了,新中國能長久嗎?”爸爸笑著答道,看著五歲的我的好奇的眼睛。現(xiàn)在一想,一定是愛國的精神在支撐著烈士們奮勇殺敵。他們是真的深深地愛著自己的祖國啊!
1950年,中國第九兵團初入朝鮮。當這些英勇的戰(zhàn)士們正沉浸在新中國成立的喜訊中時,需要再一次踏入硝煙彌漫的戰(zhàn)場的消息又一次傳入了他們的耳邊。這些為我們擋風遮雨的烈士們,在當時,到底是抱著怎樣的心情步入異國他鄉(xiāng)的呢?我想不明白。但是,任何人都清楚,他們?nèi)绱藠^勇、如此拼命地戰(zhàn)斗,是為了什么。不是所有人都能夠忍受著寒冷,端著步槍,在凜冽的寒風中,甘愿化為冰雕,也絲毫不愿退縮的。這種極其偉大和樂觀的精神,這種無私的奉獻精神,全部來自于烈士們對于新中國的熱愛,和對于大家未來的美好生活的憧憬與渴望。
愛國。是的,就是這兩個偉大卻又十分平凡的字眼,在這些戰(zhàn)士們的心中扎了根。當那許多無名的烈士們,抱著炸藥包,與敵人同歸于盡時,當那許多無名的英雄們在雪地里凍僵時,正是這兩個簡單的字在他們心中最柔軟的地方發(fā)揚壯大的時刻。愛國情懷支撐著他們已近奄奄一息的軀體,一次又一次地擊敗美國的王牌軍團,一次又一次取得近乎無人可及的勝利。
我們,作為新一代的接班人,同樣應當好好學習,奮勇拼搏,才能夠?qū)Φ闷鹌呤昵笆湃サ牧沂總兊纳王r血。中華民族的崛起,已經(jīng)成為了我們的任務。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是的,我們一定要如饑似渴地學,吃苦耐勞地做,才會使自己強大,才會使我們祖國的未來強大。身為學生的我們,其實也可以做到“精忠報國”。只要做好自己分內(nèi)的事,就算是在為祖國分擔。未來的中國,就一定會強大!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已經(jīng)寄托在了我們的身上。你,準備好為它而奮斗了嗎?
愛國電影800字觀后感篇5
國慶期間,我看了電影《長津湖》,這部電影主要講了時期,我軍第九兵團七年奉命在長津湖一帶痛擊敵人,以157人的兵力將擁有精良裝備和飛機大炮的美軍打得潰不成軍,使得美軍退回到三八線。
在這場還原真實戰(zhàn)爭的影片中,我認識了一群最可愛的人。
誰是最可愛的人?是冰雕連。那天晚上,志愿軍的兩個連中只有一人幸存,其余的人在零下40度的魔鬼般的惡劣天氣里,成為一座座冰雕。他們身上覆蓋著皚皚白雪,他們在生命的最后一息,仍然保持警戒,沒有一個人向后。就連被美軍稱為“常勝將軍”的麥克阿瑟,也向這些烈士們低下了那“高貴”的頭顱說:“面對如此有決心的敵人,我們永遠也無法戰(zhàn)勝他們。”冰雕連的戰(zhàn)士們,才是最可愛的人。
誰是最可愛的人?是第九兵團的第七穿插車。他們剛過鴨綠江,火車就被美牢的飛機給炸了。長津湖在三八線附近。從這邊的國界,一直過到對面的國界,是什么樣的困難?再加上美軍的精良裝備和敵方的空中轟炸,更是難上加難。他們有退縮嗎?沒有!他們有懼怕嗎?沒有!別人吃著烤雞,他們只吃硬的似鐵一樣的土豆,在陡峭的山峰上埋伏。他們才是最可愛的人。
誰是最可愛的人?是炮兵連的連長——雷睢軍。他在最后關(guān)頭之時,為了不讓更多的隊友犧牲,把標識彈架在車上,毅然決然地獨自一人沖向敵人的大本營,不幸被一發(fā)炮彈擊中車輛,當場身亡,而戰(zhàn)友們得救了!他才是最可愛的人!
哦!長津湖戰(zhàn)役,打出了百年的繁榮盛世!打出了現(xiàn)在的小康生活!正如梅生所說的“這場仗如果我們不打,就是我們下一代要打!我們出生入死,就是為了他們不再打仗!”
誰是最可愛的人?是七連!是冰雕連!是雷睢軍!是那千千萬萬拋頭顱,灑熱血的革命先烈!
誰是最可愛的人,相信所有中國人的心中都已經(jīng)有了答案。
愛國電影800字觀后感篇6
我在課堂上聽老師講過長津湖戰(zhàn)役,當時頗受震撼,心里萌生了更全面的去了解這段歷史的想法。10月1日正值祖國72周年華誕,電影《長津湖》上線,愛國氣氛的烘托加之心底想法的促使,我和同學一起去看了這部電影。隨著電影進度的不斷向前,坐在影院椅子上的我,越發(fā)深刻的感到——原來那段歷史不是教科書上的一段冰冷的文字,試卷上的一道簡答題。文字的背后是鮮活的生命,是中國軍人跨過寒冰冷水的無畏與在烈火蔓延里仍保持靜默的鋼鐵精神。
影片開始美軍跨過我國邊境轟炸無辜平民,美軍摧毀力極強的武器被用來攻擊我國,傷害我國百姓,讓我憤怒的同時也讓我感到戰(zhàn)爭的殘酷。美軍所展現(xiàn)出的大規(guī)模殺傷性武器是當時我國軍隊所不具備的,兩軍裝備差異懸殊,一股無力感,為我軍擔憂的情緒油然而生。
印象最深的鏡頭是感恩節(jié)當天,美軍利用戰(zhàn)爭間隙享受著豐美的食物,吃著烤火雞也不忘暢想凱旋而歸的喜悅場景。另一邊,我們的戰(zhàn)士每人只能分配到一個的發(fā)霉土豆,盡管如此,還是有很多戰(zhàn)士把這僅有的食物讓給傷員。雙方軍隊作戰(zhàn)裝備與物資補給的強烈對比,讓我感到很揪心很痛心。
電影結(jié)尾時,美軍司令向雪地里保持戰(zhàn)斗姿勢的我軍將士尸體敬禮,那一刻我的眼淚決堤,感慨我軍將士作風的同時,在心里為他們敬禮。
影片的戰(zhàn)爭鏡頭十分慘烈,我軍傷亡慘重,甚至有戰(zhàn)士將自己當誘餌引誘敵軍深入。“如果我們不打這場仗,那就會是我們的下一代打”,“希望后代們永遠不要經(jīng)歷戰(zhàn)爭了”,影片中我軍戰(zhàn)士的對話讓我覺得我們沒有權(quán)力也沒有資格忘記那些為祖國,為人民戰(zhàn)斗過的英雄,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他們用生命換來的,是站在他們的肩膀上才夠到的。
拂去歷史的屈辱,咽下血腥的過往,新中國在一條前無古人,后也難有來者的道路上坎坷又堅定的走了72年,終于無比接近世界舞臺中央,無比接近建成社會主義強國的目標,無比接近中國夢的實現(xiàn)。行百里者半九十,和平年代的我們不要忘記前輩們流過的鮮血,要不斷進取,為祖國的發(fā)展奉獻力量,為祖國的建設(shè)添磚加瓦。只有祖國強大,人民才能安居樂業(yè),人民才能不受到外敵壓迫。
我很自豪,因為我是中國人!我們理應自豪,因為我們是中國人!
愛國電影800字觀后感篇7
沉重的心境溢于言表。以往那一部震撼的電影《南京》還歷歷在目,而這部《南京!南京!》給我的更深的感慨。兩個突兀的感嘆號!屈辱,憤怒,心痛,已無法傾訴我心底的聲音。振聾發(fā)聵的影片將戰(zhàn)爭的丑陋在腦漿崩裂的那一刻畢現(xiàn)無疑。強權(quán),這種罪行,是人類的恥辱。
《南京南京》不可避免的點燃中華民族對日本帝國主義的刻骨仇恨。1937年,30萬中國人被屠殺,國殤,《南京南京》重啟了這段傷痛記憶,我們不能沒有危機意識,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我想,這是中華民族實現(xiàn)偉大復興的不二法門。
血淋淋的黑白色,聽到的是寂靜中的槍炮聲!日本人進城了,中國的大部隊開始逃跑,陸劍雄和他零零落落幾個不甘投降的弟兄手挽手地組成一堵人墻,阻止逃兵的去路,他們不肯投降,一向在城里偷襲日軍,直到一個個死去。日本人說:你們中國軍人真是厲害,我們進入南京城后,四處都是冷槍,我們不的不把很多建筑物都炸平,可是沒有一個人走出來!不屈與堅韌的因子一向存活在中華民族兒女的血性之中,極端環(huán)境下的反抗,是所有經(jīng)歷過那段歷史的中國人用鮮血和犧牲構(gòu)筑的中國精神。
歷史能夠?qū)捤。荒苓z忘。
對于那樣一段歷史,已經(jīng)成為了整個民族的死結(jié),不是誰想顛倒和抹殺就能顛倒和抹殺的,但想要記住同樣不容。一種空洞的仇恨,沒有能夠附著的支點,這場屠殺已經(jīng)離去了72年,當初幸存的.人們也逐漸被時間帶走,但我期望那些鮮血淋漓的傷口不要隨之消亡,我們未必需要一部片子來激起某種仇恨,然后去手刃仇人。最好的方式,不是哭訴,不是煽動,而是展示,還原那些被遺忘或者被忽視的點滴細節(jié),然后讓看到的之后人叩問自我的心,至于會得到什么樣的回響,傷痛不能被繼承,更不能被強行灌輸,只能靠自我去直面,哪怕你看到的是一部被復原的電影,只要它夠真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