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道戰(zhàn)的觀后感600字
晚上我們觀看了以高平村為原型的電影《地道戰(zhàn)》,全程展現地道戰(zhàn)術的高明,全村地道戶戶相通,構成一座戰(zhàn)斗堡壘,全民皆兵,接下來小編在這里給大家?guī)淼氐缿?zhàn)的觀后感5篇,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地道戰(zhàn)的觀后感1
“地道戰(zhàn),嘿地道戰(zhàn),埋伏下神兵千百萬……”伴隨著這熟悉的歌聲,《地道戰(zhàn)》緩緩拉開序幕。當我看到冀中人民發(fā)揮勇氣和才智,在平原的地下開鑿地道,家家相連,村村相通,地上地下連為一體,為鬼子布下天羅地網,殺得敵人聞風喪膽,落花流水的時候,我不由得從沙發(fā)上蹦起來,拍手叫好。一種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電影中有很多英雄人物,讓我印象最深的是高老鐘。一天晚上,鬼子想夜襲高家莊,這事無意中被老鐘叔看見了,面對兇惡的敵人,他沒有絲毫猶豫,毅然來到村里的那棵老槐樹下,解開繩索,拉響了那口報警的大銅鐘,鐘聲回蕩在高家莊的空中。與此同時,老鐘叔倒在了山田的槍口下。看到這一幕,我哭了。我想他如果偷偷躲起來,可能就有更多的人失去生命,他那種舍小我救大我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如今,我們坐在窗明幾凈的教室里,享受著各種幸福和便利,但我們的幸福是千千萬萬英雄犧牲自己的生命換來的。我們要向他們學習。生活在和平年代,我們更要樹立為國家效力、為人民服務的遠大理想,好好學習,成為新時代的英雄。 “地道戰(zhàn),嘿,地道戰(zhàn),埋伏下神兵千百萬,埋伏下神兵千百萬……”每次聽到這個雄壯的旋律,我的心就變得熱血沸騰……
它講的是發(fā)生在冀中平原上的抗日故事。劇中,高家莊群眾在黨支書高老忠、民兵隊長高傳寶的領導下,隨機應變,因地制宜,把隱蔽的地下,改成了村村相連,家家相通的多口地道,在敵眾我寡,敵強我弱的形勢下把敵人打的落花流水、屁滾尿流。
地道戰(zhàn)的觀后感2
看完地道戰(zhàn)遺址及《地道戰(zhàn)》這部電影后,我感受很深。看到村民們慢慢地完善地道,使地道既能攻、又能守,還能使敵人的一些陰招無法在地道中發(fā)揮作用,這體現了中華民族的聰明才智,更能表現出他們的堅持抗戰(zhàn)到底的高尚品質。
最后高家莊的民兵團得到了八路軍獨立團的幫助。雖然有六個漢奸冒充八路軍,民兵團沒有及時發(fā)現,但幸好民兵團的隊長及時發(fā)現那六個人的行為不太像獨立團的作風,并將他們引到地道中對付,將他們耍得團團轉。這說明人的行為習慣很重要,它體現了一個人的作風,也體現了這個人的品質,更體現了他的圈子。最后,獨立團與民兵團聯(lián)手將敵人趕出了自己的家園,表現了中華民族團結互助,保家衛(wèi)國,勇于奮戰(zhàn)的精神,很值得我們學習。
如果說地道戰(zhàn)是個奇跡,那么我要說冀中平原的勞動人民們才是奇跡!他們憑借自己的雙手,一鍬一鍬地挖,一擔一擔地挑,一寸一寸地推進,硬是在地下創(chuàng)下了如此宏偉的抗敵工程,這不得不讓我肅然起敬。雖然他們沒高科技武器,但他們有“聰明”的“笨”辦法——地道,借地道再加上自己的生命捍衛(wèi)了自己的祖國!
“地道戰(zhàn),嘿,地道戰(zhàn)……”它又在我耳邊響起。
地道戰(zhàn)的觀后感3
高平是個了不起的地方,作為抗日名村,他出了很多抗日民族英雄,同時也是著名抗日影片《地道戰(zhàn)》高家莊的原型村,高平村民兵中隊多次配合八路軍大部隊打伏擊、抬擔架、扒鐵路、埋地雷,立了無數戰(zhàn)功,打的小日本聞風喪膽,為抗戰(zhàn)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
著名的抗日地道保留到現在的只有600米,保留下來的出口也只有六個。1981年高平地道戰(zhàn)遺址被定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今天我們有幸去參觀,晚上并觀看了《地道戰(zhàn)》。不得不感嘆中華民族誓死抗戰(zhàn)的精神和人民群眾創(chuàng)造出的地道戰(zhàn)的智慧真是太偉大了。
正如毛主席說的:戰(zhàn)爭的真正威力藏于人民群眾之中。高平人民當年利用地道與日寇拼死作戰(zhàn),打一槍,換一個地方,不準放空槍,用這樣的方式打游擊戰(zhàn),打得那些小日本找不著北。小日本雖然裝備精良,但他透露出人最貪婪的一面,正義永遠會打敗邪惡的,正如共產黨一定會打敗日本的。
志行萬里者,不中道而輟足,我們在振興中華這條道路上一定會永不放棄,越走越遠的。
地道戰(zhàn)的觀后感4
今天,我看了一部電影《地道戰(zhàn)》。
電影講述了1942——1944年,日本鬼子在冀中平原上“大掃蕩”的故事。日本鬼子有精良的武器,對我們進行了“燒光”、“殺光”、“搶光”的“三光政策”。我們沒有精良的武器裝備,為了不被鬼子趕盡殺絕,我們動腦筋,想辦法,男女老少都出力,挖出了戶戶通、村村通的地道,只要鬼子一進村,大家就躲進地道中,唱出“空城計”;后來又進行了改造,普通地道的功能增強了——不止能藏身還能進行攻擊。利用四通八達的地道,我們左打一槍、右放一炮,將鬼子打得暈頭轉向、片甲不留。
雖然他們沒有高科技的武器,但是他們有最聰明的"土"方法-地道,他們有共同的民族魂-愛國情,一個偉大的民族一定會為自己的尊嚴而不屈奮斗,不管敵人多強大和殘忍,只要團結丶堅持就一定能取得勝利!
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輩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我們既要學習革命前輩的不怕敵人、勇于反抗的精神,還要好好上學,聽爸爸媽媽的話,做個懂事的好孩子。
地道戰(zhàn)的觀后感5
《地道戰(zhàn)》講述了抗日戰(zhàn)爭時期中國民眾并沒有向殘忍掃蕩的鬼子屈服,他們這群“土八路”用自己強烈的愛國情操和一種你能夠為玉碎不為瓦全的精神,運用自己的智慧,團結一致,不斷改進他們的地道戰(zhàn)戰(zhàn)略,就像書中講的“他們有他們的一套打法,我們有我們的一套打法。”事實也證明了,這精妙的地道戰(zhàn)讓鬼子進來了,一個也出不去。
雖然現在我們生活在一個和諧的社會之中,但這樣一部好書依然使我熱血沸騰,仿佛回到了那個用鮮血染紅紅領巾的時代。我想之所以有如此的感觸,是因為“地道戰(zhàn)”帶給我的不僅僅是書中人們對革命的無私奉獻,更多的是對生命的可敬,對高尚情節(jié)的追求,對那些勤勞而充滿智慧的中華兒女的崇敬愛戴之情。
1942年,霸道的日本軍侵入中華兒女的國土,在中國冀中平原上,有這樣一群英勇奮戰(zhàn)的男女士兵,憑著一顆愛國的心,從四面八方趕來集齊,準備戰(zhàn)斗。為了能順利的戰(zhàn)勝日本軍,冀中根據地的人民用智慧作戰(zhàn),展開了挖地道的行動,我方士兵運用野外地道站的戰(zhàn)術圍困敵人,打死民兵敗類湯丙會,活捉日寇山田,終于勝利的鐘聲響遍冀中平原,有很多人物形象都在我的腦海中留下了揮之不去的印象。有智謀的高傳寶,令我無比的佩服;有忠誠至上的老鐘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