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之旅》觀后感
《紅色之旅》這本書記敘著中國革命者在革命戰爭的英勇事跡,是教育我們青少年愛國主義思想的重要讀本。特別是他們“一要三不要,一圖二不圖”的精神跟我認為是值得今天的人們反思、學習的。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精彩內容,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紅色之旅》觀后感1
我讀了《紅色之旅》一書中的《生的偉大死的光榮》這篇文章,文章中劉胡蘭烈士堅貞不屈的革命意志,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劉胡蘭出生在山西省文化縣云周西村的佃農家里。貧苦的生活使劉胡蘭從小就懂得了對勞動人民的愛和對敵人的恨。1947年3月,由于石五則告密,劉胡蘭被復仇隊的敵人抓去了。劉胡蘭來到了廟里,敵人對劉胡蘭進行了軟硬兼施,可敵人怎么也不能從寧死不屈的劉胡蘭口中得到什么秘密。敵人氣壞了,就準備把劉胡蘭給殺了。劉胡蘭滿腔怒火在燃燒,一切害怕、膽怯都拋在了腦后。為了保護鄉親們的安全,劉胡蘭不顧自己的生命,甩開了押她的敵軍,從容地走到了鍘刀面前,躺在了鍘刀上,鮮血噴灑,浸紅了黃土地,一個年輕女烈士英勇就義了。
讀了這篇文章后,我被劉胡蘭的意志感動了,劉胡蘭是一個多么堅強的女烈士啊!祖國將為有這樣一個好戰士感到驕傲,人民將為有這樣的好女兒感到自豪,而我們少年兒童更為有這樣的好榜樣感到萬分榮幸。劉胡蘭,您雖然已經犧牲了,可是您的光輝形象卻永永遠遠活在我們心里,您的精神將與天地共存,與日月同輝。我們的祖國是由成千上萬位像劉胡蘭那樣的革命烈士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來之不易的。特別是改革開放以為,我們的祖國和家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以前,人們住的都是些茅屋,柴房……穿的都是一些破破爛爛的衣服,過著吃不飽,穿不暖的生活。現在高樓大廈鱗次櫛比,村村通公路,公路上小轎車,公交車來來往往,川流不息。就拿我家來說吧。以前,房間里什么也沒有,空空的;現在,電風扇,電視機,洗衣機等家用電器應有盡有。我們要珍惜現在的美好時光,不能挑三揀四的。要學習前人,感激前人,也要無愧于前人。我們要用實際行動去告訴我們偉大的爸爸媽媽,告訴我們的老師,告訴我們偉大的祖國,我們要發奮學習,去打開知識的大門,不斷攀登新的知識高峰。把自己培養成為有用的人才,把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富強,告慰革命烈士。
《紅色之旅》觀后感2
“通讀了《紅色之旅》這本書,給我最大的啟示是,無論做什么事情,首先要有奮斗的目標和必勝的信心。有了目標,就有了綱領,還要主動去實現它,沿著這既定的目標,運用聰明和才智,讓既定的目標達到你理想的彼岸。
《紅色之旅》不僅讓我學到了很多地理知識和歷史知識,更多的是讓我清晰了共產黨是怎樣領導我們中國人民建設新中國的。
從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到1949年,這28年時間里,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人民,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國民黨的反動統治,領導全國人民走上了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
”山雨欲來風滿樓“,1921年,嘉興南湖的波光,映照著53位先人的堅定的面容,清晰的明確了,中國需要什么樣的政黨,中國要走什么樣的道路,怎樣發動廣大群眾去推翻三座大山。正是有了這些行動綱領,使中國的解放戰爭,有了明確的方向。
”小米飯來,南瓜湯“,正是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勇敢的共產黨人,在南昌城樓,打響了反對反動派的第一槍。
旅游在江南的云嶺,山路峰回路轉,平整的柏油馬路,讓我們這些游玩者都驚心動魄,可以想象,我們的先烈們,怎樣在這深山密林里和敵人周旋。”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然而,就是在這樣艱苦的環境里,共產黨領導的新四軍,卻遭到國民黨的殘酷圍剿和屠殺,怎令我們這些愛國的有良心的人不憤怒?
”戰爭讓女人走開“,這句臺詞在一部電影里顯的很時髦,可是在我們苦難的中國人心里,戰爭是每個有愛國心的中國人民的心頭狠,不趕走壓在中國人民身上的三座的大山,中國永無出頭之日。國難當頭,我看見了我們很多女同胞的身影她們并不認為自己是個女人,就有理由茍且偷生。趙一曼,大家都熟悉。她給兒子寫了封信,”不要忘記你的母親是為國而犧牲的“。年僅31歲的趙一曼為了掩護部隊突圍受傷,被俘,日軍用鋼針刺她的傷口,用燒紅的烙鐵燙她的皮膚,用摻著辣椒水的汽油往她鼻子和嘴里灌,拉她到她戰斗過的地方游行,她都不動搖,不畏懼,不屈服,結果趙一曼被殺害,他的兒子永遠失去了媽媽。我看了這些血淋淋的場面,內心非常震撼!
事實上,28年的抗戰,有多少兒子失去了父親母親。全中國不計其。這里我不一一列舉其他紅色旅游區的事例了。我只是想說,是什么精神在鼓舞著革命先烈們勇往直前?是中國必勝的信念在支撐著他們,引導著他們!是一顆對祖國的熱愛之心鼓舞著他們!
由此,我想到了,新中國建立后,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人民,仍然是把中國發展科技,提高綜合國力,讓中國不再落后,作為中國成立后的目標,這個目標是在經歷浴血奮戰得來的和平中國大環境下提出來,并且實現的。當五星紅旗飄揚在蔚藍的天空,當國歌唱想在我們的心頭,當神州五號飛船穿越大氣層之時,世界也對中國舉目,我們每個炎黃子孫都無比驕傲與自豪!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離我們這一代并不遙遠,但是我們這一代人,明顯有很多人過著紙醉金迷的生活,生活失去了目標,得過且過,忘記了奮斗,忘記了老一輩建國的艱辛。
重溫這段艱苦的歷程,使我學到了很多。前輩們的機智,勇敢,樂觀,豁達的胸懷,顧全大局的謀略,不怕死的精神,都深深的感動著我,我要把他們的精神,轉化為我工作的動力,繼續在中國的建設中,投入我有限的力量,愿祖國更加繁榮富強,不再受欺辱,我們都做個愛國的中國人!
《紅色之旅》觀后感3
今天,在書的帶領下,我接受了一次紅色之旅。在其中,我我受到了深深的感染。在革命先烈的身上,我感受到一種視死如歸的偉大精神。它也使我接受了一次紅色洗禮讓我知道了很多很多……
《紅色之旅》是一部歷史的畫卷,展現著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英勇奮戰的艱苦歷程的畫面;
《紅色之旅》是一部凱歌,傳承著中華民族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詩;
《紅色之旅》是一座豐碑,記載了成千上萬的革命英烈的奮斗足跡。
這次紅色的旅行將我帶到了上個世紀那腥風血雨的年代,硝煙戰爭彌漫于整個中國大地,中華民族深陷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而無法自拔,國家四分五裂,那是一段屈辱史!然而,時世造英雄,無數仁人志士懷著一顆赤忱的愛國心,為解救人民解救民族而忘我地奔赴戰場。
中國曾被外國人稱為是東亞病夫,并且一再受到外國人的嘲笑,在此危難時刻,中國共產黨帶著歷史的必然應運而生,登上歷史舞臺,帶領中國人民艱苦創業,從此,中國的面貌渙然一新! 猶如一頭沉睡的雄獅蘇醒后一聲長吼振興世界!
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件。它對中國革命影響深遠,意義重大。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的革命斗爭就有了新的領導核心;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的革命斗爭就有了科學的指導思想;有了中國共產黨,中華民族的解放運動就成為世界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這段跨越時空的旅行中,我看到從中國共產黨成立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二十八年間,黨克服重重困難,在逆境中謀求發展。最終創造出萬里長征等無數震驚世界的奇跡,成為指引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政治、經濟、文化的忠實代表,無數驚天地、泣鬼神的感人故事閃爍出璀璨的光芒。
中國共產黨順應時代的潮流,一代又一代的共產黨人引領中國人民,用生命 、用鮮血,用智慧,用科學譜寫的振興中華的壯麗史詩;實踐證明了偉大的中國共產黨,他們是先鋒的標志,是中國人民的忠實代表 ,是引導中國人民前進的奪目旗幟,是中國人民學習的榜樣。
從烏江天險到塞外平原,從湍流的雅魯藏布江到革命的勝地延安。
我不知不覺被帶到了1935年5月,面對咆哮奔騰的大渡河,面對十三條光溜溜的鐵索,面對敵軍猛烈火力攻擊,22名勇士手持沖鋒槍,背插大刀,腰插手榴彈,腳踩鐵索,在槍林彈雨中,向河對岸沖去……敵軍本想以危險的境界堵住我軍攻擊的去路,可是他們錯了。擁有堅定的信念和必勝的決心,我軍創造了“飛躍”大渡河的奇跡,一舉消滅了敵人。
我試想如果親身立于大渡河畔,望著奔騰咆哮的河水,肯定早已膽戰心驚,更何況要在槍林彈雨中沿著光禿禿的鐵索跨越橫河,同時發起猛烈攻擊!但這看似不可能的壯舉,革命先烈們卻做到了,我想也許是因為他們在參加革命的那一刻,為了祖國,為了中華人民,就已經把畢生傾注于民族解放事業了吧!至此,我似乎已經明白紅色之旅為何如此振奮人心,我們不能不被先烈們堅如磐石的赤誠之心震撼和感動!
《紅色之旅》使我知道了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是怎么來的,革命先烈永垂不朽,他們用血肉和氣魄一座萬世矚目的豐碑,英雄們的斗爭精神將永遠在后世子孫身上延伸。所以,我今后會好好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生活。雖說中國現在還不是發達國家,但總有一天,中國會振興世界!
相信吧!最幸福的日子將會屬于我們,讓我們協起手來,努力學習,為建設一個美好富強的祖國而努力奮斗吧!
《紅色之旅》觀后感4
踏著一路荊棘,伴著一路春風,帶著滿腔熱血,中國正一步步地走向21 世紀,走向未來,走向輝煌。 我們也正走過“紅色之旅”的歷程,走向新的旅程,走向新的光輝,走向新的明天!
當我的手指輕輕地翻過這本書的最后一頁時,我長長吁了一口氣,心似乎還沉浸在這散發著耀眼光芒的 《紅色之旅》讀物上,書中的一個個感人的故事在腦海里像放電影般一幕幕浮現 ……
這本書以一個導游的身份,向我們介紹一個個革命遺址以及相對應的人物。按革命發展的歷程,設計一個又一個小標題,環環相扣。從“開天辟地,黨的創立”,介紹了共產黨的成立以及二十四位烈士在監獄中如何與敵人斗爭,最后英勇就義;到“人民勝利,國旗飄揚”中毛主席向全世界宣告:“占人類總數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從此站起來了!”,使得全國人民歡呼雀躍,激動萬分……這里的每一個畫面都包含著一顆顆赤子之心。在革命遺址的每一寸土地上都灑下過革命先輩的鮮血,一個個英雄,一場場戰爭,時時刻刻都牽動著讀者的心。在革命光芒的照射下,黑暗的勢力像烏云被革命之風越吹越薄,最終消逝在黎明前的曙光之中,而這冉冉升起的紅日正是無數革命者為之奮斗的結晶,它包含著無數革命先烈的青春與生命,這紅日把光芒灑向祖國大地。
看完這本書后,我好象真的進行了一次有意義的革命之旅。在字里行間中,演奏著一支跌蕩起伏的革命進行曲,這首激昂的樂曲,一點點地滑進我的心田,一個個音符敲打著我那幼小的心靈,帶來一次又一次的震撼。像一場春雨,喚醒了我那沉睡已久的“我是中國人,我熱愛自己的祖國”的崇高愛國之心。當我為一個個革命烈士的英雄氣概所喝彩的同時,我又不由自主的拿我與這些不朽的名字做比較,在這些光輝的名字前,我顯得那么渺小。
記憶的小舟帶著我劃回了上幼兒園的時候。那天,陽光暖暖地照射著周圍,一切都顯得那么愜意,可當老師把為希望工程捐款的消息帶到班上時,就象在油鍋里滴了幾滴水,同學們“劈里啪啦”地各抒己見。老師并不想多說什么,只是安排我負責收款。頓時,我的心里布滿了陰云,生氣地想:“為什么是我負責收款?真討厭,又要起什么帶頭作用,說白了就是讓我多捐款嘛,學校為什么隔三差五地搞這些沒意思的活動?無聊!”我心里的感覺與窗外的景色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我機械地收款、登記。點名冊中,我交的那不算多的5毛錢,象一道強光,刺激著我的眼睛,令我的不滿在心底里一點點地擴大、散開……
我的思緒越來越模糊,掉在地上的筆徹徹底底將我從回憶中拉了回來。我摸了摸自己微微發熱的臉頰。
是啊,為希望工程捐款實際上是給災區小朋友的一份溫暖、一線希望,而我卻把這看作是“沒有意義”,這是一個小孩子應有的品質嗎?一個在溫室里長大的孩子,是不會明白災區小朋友接到捐款的心情……
《紅色之旅》所帶給我們的知識,就象一盞明亮的指路燈,為我照亮了前方的道路,讓我分清善惡,它使我胸前的紅領巾更加鮮艷!
同學們,歷史的紅色之旅結束了,未來的紅色之旅卻剛剛開始!未來的紅色旅程是要靠我們新一代來開創的。怎樣才能肩負起時代賦予我們的責任呢?那就要按照胡錦濤同志的希望去做: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快樂生活,全面發展。好了,讓我們馬上整好行裝,開始未來的紅色之旅吧!
《紅色之旅》觀后感5
《紅色之旅》是一部歷史,記錄著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英勇奮斗的艱苦歷程;《紅色之旅》是一部畫卷,展現了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波瀾壯闊的壯麗畫卷;《紅色之旅》是一部部凱歌,傳承著中華民族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詩;《紅色之旅》是一座座豐碑,記載了成千上萬的革命英烈的奮斗足跡。
《紅色之旅》又一次把我們帶回到上個世紀那腥風血雨的年代:硝煙彌漫于整個中國大地,中華民族深陷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而無法自拔,國家四分五裂,國恨家仇——那是一段屈辱史!然而,時世造英雄,無數仁人志士懷著一顆赤忱的愛國心,為解救人民解救民族而艱苦探索……在此危難時刻,中國共產黨帶著歷史的必然應運而生,登上歷史舞臺,帶領中國人民艱苦創業,從此,中國的面貌渙然一新!
在這段跨越時空的旅行中,我們看到,從中國共產黨成立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的二十八年間,黨克服重重困難,在逆境中謀求發展,由五十三人的小黨派一躍成為勞動中國革命勝利的中堅力量,創造出萬里長征等無數震驚萬世的奇跡,成為指引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政治、經濟、文化的忠實代表,無數驚天地、泣鬼神的感人故事閃爍出璀璨的光芒。
我們還清晰的記得,從嘉興南湖的迷朦煙雨到南昌城頭的第一聲槍響,從力挽狂瀾的遵義城頭霞光到運籌帷幄的陜北窯洞,從決定中國命運的三大決戰到黎明前的歌樂山的紅巖英尋,從彩旗飄揚的天安門城樓到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從響徹云霄的東方紅到震撼太空的神舟飛船,這正是我們堅強的黨——中國共產黨順應時代的潮流,一代又一代的共產黨人引領中國人民,用生命 、用鮮血,用智慧,用科學譜寫的振興中華的壯麗史詩;實踐證明了偉大的中國共產黨,他們是先鋒的標志,是中國人民的忠實代表 ,是引導中國人民前進的奪目旗幟。
一幕幕;一幅幅;一個個;一處處;一件件……漫步在大渡河畔,時空引領我們回到1935年5月,面對咆哮奔騰的大渡河,面對十三條光溜溜的鐵索,面對敵軍猛烈火力攻擊,22名勇士手持沖鋒槍,背插大刀,腰插手榴彈,腳踩鐵索,踏上了不歸路,在槍林彈雨中,向河對岸沖去……擁有堅定的信念和必勝的決心,紅軍創造了“飛躍”大渡河的奇跡,敵軍妄想以天險阻擋紅軍的迷夢被徹底打破!試想如果親身立于大渡河畔,望著萬馬奔騰的河水,恐怕無不膽戰心驚,更何況要在槍林彈雨中沿著光禿禿的鐵索跨越橫河,同時發起猛烈攻擊!但這看似不可能的壯舉,革命先烈們卻做到了,因為他們在參加革命的那一刻,就已經把畢生傾注于民族解放事業,即使面對在所難免的犧牲,他們任然坦然,任然視死如歸!至此,我們似乎已經明白紅色之旅為何如此振奮人心,我們不能不被先烈們磐石無轉移的赤誠之心震撼和感動!
在書中我們住足在劉胡蘭紀念館時,劉胡蘭氣宇軒昂、正氣凜然的雕像和“生的偉大,死的光榮”又一次使我們想起這位正值妙齡的少女悲慘而悲壯的命運。時年不足十五歲的共產黨員在敵人的威逼利誘面前不為所動,毅然選擇死亡,坦然躺在刀坐上,迎接死亡的到來。在臨刑前她大呼:“怕死不當共產黨。”這就是共產黨人的一身駭然正氣!她犧牲了,然而革命勝利了,劉胡蘭永活在我們心中!
經歷《紅色之旅》使我體驗了先輩們的革命經歷;閱讀《紅色之旅》使我接受了一次紅色洗禮;感受《紅色之旅》使我心靈受到一次次強烈震撼;銘記《紅色之旅》使我更加堅定了振興中華的信念。
在這《紅色之旅》即將結束之時,我不禁思緒騰飛:革命先烈永垂不朽,他們用血肉和氣魄一座萬世矚目的豐碑,英雄們的斗爭精神將永遠在后世子孫身上延伸,祖國也將因此繁榮昌盛,奔向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