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長征觀后感800字作文
《我的長征》以每個普通的“我”重走長征路為主線,由“我” 親自采訪長征人,以自身第一視角感受體驗長征的種種歷史,重溫紅色之旅。那么你知道《我的長征》的觀后感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有關于我的長征觀后感800字作文,希望你喜歡。
我的長征觀后感800字作文1
今天下午,廳機關黨委組織全體黨員干部干部觀看電影《我的長征》,當我趕到七樓會議室時電影剛剛開演,不知是何緣故,平日里可以容納二、三百人的會議室今天顯得冷清了許多,很多位置都空著。我選擇了最后一排的空位坐了下來。平日里習慣了在電影院看電影,而今在會議室看電影,雖然窗簾都拉上了,但心里總有一種異樣的感覺。
與以往的戰爭影片電影相比,《我的長征》不再以領袖人物為主要刻畫對象,而是通過一個小紅軍戰士的視角,將視點主要對準基層官兵,再現長征的艱苦卓絕。無論是開篇湘江大戰的長鏡頭帶來的震撼力和心理時間延續力,還是飛奪瀘定橋時鏡頭的緊迫感和沖擊力,或是尾聲時少數民族戰士達爾火將紅旗插上高地時那凄美至極畫面,都為這部影片的成功涂上濃墨重彩的一筆。作曲大師張千一的音樂緊緊抓住了影片的節奏,經過他的音樂情緒的渲染,影片的大片氣勢更是無與倫比。男主角鐘秋年僅十七歲,但是成熟的演技使他擔任這部大片的主角絲毫不顯單薄。影片充滿了濃濃的深情,飛奪瀘定橋是全篇最精采的部分,也是最動人的部分,如果說其他場面讓我飽含熱淚的話,那么這一場面則讓我熱血沸騰、震撼不已。
影片站在今天時代的高度,對主題思想進行深度的開掘,表現紅軍戰士“跟著走”的堅定理想信念,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影片用一家人的悲歡離合串聯起主人公的整個情感經歷和心路歷程,實現以小見大、真實感人、發人深省的藝術效果,真正觸摸到了長征的精髓所在,體現了思想性、藝術性和觀賞性的高度統一,具備了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和視覺沖擊力,是激勵人們繼承革命先輩遺志,激發人們深厚愛國情懷和民族情感的精品力作。
在看片過程中,我一直是眼含熱淚,仿佛置身在七十年前的腥風血雨中,不滿十六歲的小紅軍王瑞的情感仿佛就融入在我的情感中,看著他睜著一雙驚恐的眼睛,看著自己的親人一個個地從自己的身邊消失,和大人們一起拼殺在戰場上,沖鋒在槍林彈雨中,我不禁感慨,這是怎樣的一種撕心裂肺的疼痛?怎樣的一種刻骨銘心的經歷啊?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們,何曾體驗過這種感覺?當我們懷著自己所謂的生命的疼痛,來看七十多年前祖輩的疼痛時,才發覺我們是那么地造作和渺小。
平日里說起長征,我總是聯想到“兩萬五千里、雪山草地、草根樹皮、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飛奪瀘定橋……”這樣一些詞,還有一些電影,電視里的畫面。至于更具體,更深入的東西,就不清楚了。但看了這部影片后,一段段悲壯的故事,一個個蕩氣回腸的場面,讓我真切地了解到長征的艱苦卓絕,我也被深深的震撼著:在明知有危險的情況下,是什么力量在支撐并凝聚著他們毫無畏懼、前仆后繼地勇往直前呢?那不正是一往無前、所向無敵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嗎?
我不禁在想,紀念長征,如果耽于紀念日的隆重,顯然是不夠的。我們更應該思索:以什么樣的紀念讓這段歷史完好的.保存下來,以什么樣的方式讓人們更充分的汲取其中的價值,以什么樣的途徑讓偉大的長征精神與具體生活結合起來。作為身處新時代的我們,弘揚新時代的長征精神,更是責無旁貸。我們要做的不僅僅是傳播、宣傳,而且要身體力行,刻苦努力,用實際行動去實踐、去發揚。正如一位當代大學生所言:“開始于70年前的長征還遠未結束,我們每一個人都肩負著民族復興的偉大使命。在中國地圖上,很容易找到長征的起點,在我們心里,長征永遠是起點。”
我的長征觀后感800字作文2
星期天,我有幸觀看了一部歷史影片——《我的長征》。
長征途中,能和自己的戰友一起抗戰是快樂的;當你的親人相繼犧牲時,又是痛苦的。正如影片開頭那一位老人所說:“長征,是我一生當中最快樂的,也是我一生當中最痛苦的時光。”那位老人正是影片中的主人公——王瑞老人。
長征時,王瑞才十幾歲,他的一家:爸爸,姐姐,姐夫都參加了長征,他的姐姐是一名護士。在一次渡江時,遭遇敵軍突擊,上有飛機突擊,地有坦克追襲,當時場面慘烈,王瑞的父親不幸犧牲了。我軍損失慘重;垂頭喪氣地回營了。第二天,王瑞來到樓上,碰見了毛主席,毛主席讓王瑞幫他梳頭,王瑞看自己的雙手烏黑,正要洗手,毛主席卻說:“不用洗了。”王瑞一邊幫主席梳頭,一邊和主席閑談。當毛主席問王瑞父親在哪兒時。王瑞一時沒忍住,他哭著告訴主席,他的父親已經去世了。毛主席忍住悲傷把他摟在懷里,并讓人買了點東西給他吃。后來,她的姐姐也犧牲了。親人的離去更激起王瑞的斗志,他的姐夫當時是第一批進攻瀘定橋的戰士。當時,瀘定橋只有13根鐵鏈,沒有一塊木板,場面驚心動魂,只聽見子彈與鐵鏈“砰砰砰”的撞擊聲。會場一片寂靜,大家都沉浸在緊張地戰斗中,心不時的就在一起,大家都在為橋上的戰士擔憂。不幸還是發生了,王瑞的姐夫也中了幾粒子彈,最后也犧牲了。他失去了唯一的親人。
王瑞在硝煙尚末消散的瀘定橋定定地站著,毛主席走過來輕輕拍了拍他的肩膀,王瑞擦干眼淚,望著主席堅定地說:“有紅軍這樣大無畏的革命精神,還有什么能阻止我們的呢?”
畫面從此定格在我的心中,王瑞老人的一家為了革命的勝利,拋頭顱酒熱血的愛國之情深深震撼了我,我想和一起觀影的同學們一定會和我一樣吧!我們深知今天的和平生活來之不易。就讓我們接過央輩手中的旗幟,共創美好的祖國!
我的長征觀后感800字作文3
小時候,常聽爺爺奶奶們說起。長大后,又從書籍、電視上認識了"它".直到今天重溫《我的長征》,我才知道,它就像古希臘文學中一部長長的史詩,而我只讀懂了它一小小的章節。
《我的長征》這部2006年的影片,從紅軍小戰士王瑞的視角,講述了遵義會議、婁山關大捷、飛奪瀘定橋等重大歷史轉折點;講述了紅軍長征的艱辛與困苦;講述了二十二位紅軍突擊隊員用血肉之軀譜寫的泣人篇章。影片很觸人心弦,但王瑞更讓我敬佩。他在經歷了親人離世、戰爭的殘酷后,沒有想過放棄,哀天怨地,而是憑借著堅定的信念、理想,頑強而又勇敢的前進著。
而在21世紀茁壯成長的我們呢,雖然不用也不會去體驗紅軍長征期間的艱辛(據美國著名記者斯諾統計:紅軍一共爬過了18條山脈,其中五條終年冰雪覆蓋;渡過24條河流;經過12個省份;占領過62座城市;突破10個地方軍閥組織的包圍,此外還打敗或躲過追擊的中央軍,終于勝利到達陜北革命根據地,開創了中國革命的新天地,創造了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奇跡),但是我們應該學習長征時的那股精神、那股意志,革除懶惰,堅定信念,朝著我們的理想勇敢的前進。就像那句話"苦不苦,想想長征兩萬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輩。"長征精神仍然鼓舞、激勵著我們前行。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未來的路還很長,作為一名積極向黨組織靠攏的新成員,黨內有太多的前輩們值得我去學習。就像影片的最后,紅軍還在前行。而我也會始終堅持對黨的信仰,嚴于律己,做一名講規矩、有紀律,講道德、有品行,講奉獻、有作為的新成員,以實際行動來爭取早日加入黨的大家庭。
我的長征觀后感800字作文4
今年是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長征"——這個神圣的詞語,當這兩個字出現在我的眼前時候,我的腦海中浮現出來的是一場場驚心動魄的戰爭、一個個為國壯烈犧牲的烈士、一幅幅英勇抗戰的畫面、一次次絕地逢生轉危為安的斗爭······
那是一段難以忘懷的歷史,那是一種不怕犧牲、敢于勝利的無產階級樂觀主義精神,那是一種顧全大局、嚴守紀律、親密團結的高尚品德,那是一種對革命理想和事業無比忠誠和堅定的信念。
長征途中,英雄的紅軍,血戰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鏖戰獨樹鎮、勇克包座、轉戰烏蒙山、擊退了上百萬窮兇極惡的追兵阻敵,爬雪山、過草地,縱橫十余省,長驅二萬五千里。
在長征的路上每天都上演著生離死別的悲壯故事。那是老紅軍們一段段血與火、生與死的真實經歷。吃不上飯的放牛娃、胸懷報國志的知識分子、年近花甲的老同志、柔弱剛強的女戰士,都被凝聚到了這支紅色隊伍里,都被這種精神所感召、所激勵,這就是——長征精神!正是這種精神、這種信念支撐著我們前進、前進。湘江血戰中的紅軍將士在成片成片的戰友倒下后,又如同潮水般補充上去。雪山草地中被饑餓和疲憊逼至生理極限的人們沿著戰友的遺體形成的路標頑強前行,最終走出死的沼澤,迎來生的希望。偉大的長征給中華民族留下了偉大的長征精神。
長征精神——是中華民族百撓不折、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體現。長征精神——是保證我們革命和建設事業從勝利走向勝利的強大精神力量。長征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在任何時候都要永遠保持的初心。
今天,再豐富的辭藻都無法完全準確再現長征的苦難與輝煌,再充沛的情感都不能完全表達我們對長征的紀念與感懷。作為一名入黨積極份子,我更要堅定自己的信念,時刻牢記"長征精神"、永葆"長征精神",把這種精神帶到工作中,為公司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全部力量。
我的長征觀后感800字作文5
長征途中,能和自己的戰友一起抗戰是快樂的;當你的親人相繼犧牲時,又是痛苦的。正如影片開頭那一位老人所說:“長征,是我一生當中最快樂的,也是我一生當中最痛苦的時光。”那位老人正是影片中的主人公——王瑞老人。
長征時,王瑞才十幾歲,他的一家:爸爸,姐姐,姐夫都參加了長征,他的姐姐是一名護士。在一次渡江時,遭遇敵軍突擊,上有飛機突擊,地有坦克追襲,當時場面慘烈,王瑞的父親不幸犧牲了。我軍損失慘重;垂頭喪氣地回營了。第二天,王瑞來到樓上,碰見了毛主席,毛主席讓王瑞幫他梳頭,王瑞看自己的雙手烏黑,正要洗手,毛主席卻說:“不用洗了。”王瑞一邊幫主席梳頭,一邊和主席閑談。當毛主席問王瑞父親在哪兒時。王瑞一時沒忍住,他哭著告訴主席,他的`父親已經去世了。毛主席忍住悲傷把他摟在懷里,并讓人買了點東西給他吃。后來,她的姐姐也犧牲了。親人的離去更激起王瑞的斗志,他的姐夫當時是第一批進攻瀘定橋的戰士。當時,瀘定橋只有13根鐵鏈,沒有一塊木板,場面驚心動魂,只聽見子彈與鐵鏈“砰砰砰”的撞擊聲。會場一片寂靜,大家都沉浸在緊張地戰斗中,心不時的就在一起,大家都在為橋上的戰士擔憂。不幸還是發生了,王瑞的姐夫也中了幾粒子彈,最后也犧牲了。他失去了唯一的親人。
王瑞在硝煙尚末消散的瀘定橋定定地站著,毛主席走過來輕輕拍了拍他的肩膀,王瑞擦干眼淚,望著主席堅定地說:“有紅軍這樣大無畏的革命精神,還有什么能阻止我們的呢?”
畫面從此定格在我的心中,王瑞老人的一家為了革命的勝利,拋頭顱酒熱血的愛國之情深深震撼了我,我想和一起觀影的同學們一定會和我一樣吧!我們深知今天的和平生活來之不易。就讓我們接過央輩手中的旗幟,共創美好的祖國!
我的長征個人感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