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文獻紀錄片筑夢中國觀后感
回望歲月;一個哲學命題從邏輯上證明,只要能代表歷史的發展趨勢,星星之火依然可以燎原。中國共產黨正是秉持真理的火炬,在滄桑歷史的隧道之中,帶領中華民族走向了偉大的復興。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跌精彩內容,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歷史文獻紀錄片筑夢中國觀后感1
這是一次意義非凡的洗禮,承載和國人的榮辱,以及今后的道路。
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兩年后的1842年,清王朝代表被迫和英國侵略者在這里議定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開啟了近代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被列強侵略與壓迫的屈辱歷史。也是從那時起,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華兒女開始了波瀾壯闊的奮斗歷程。
林則徐強有力的虎門銷煙,組織編譯的《四洲志》臨危交給了老朋友魏源,以及第一部系統介紹世界的中文著作《海國圖志》完成,無不體現面對他國列強侵略的最初抗爭以及第一代睜眼看世界的中國人提出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救國呼吁。然而,在那個時代,他的吶喊卻像一片樹葉飄落到大海,沒有引起統治階層的一絲漣漪。
民間組織的金田起義、后來的太平天國運動,以及清王朝的一次主導自救的“洋務運動”、甲午海戰都寄托著國人的“自強”“求富”,雖以失敗告終,但卻在歷史中留在了深深的跡印。
沒有慘重代價刻骨銘心,就無法找到前進的道路,就不會有后人的“振興中華”的強力吶喊和變法圖存的警鐘,更不會有推翻封建專制政體的決心和毅力。
維新變法、義和團運動,清王朝最后的掙扎, 也提擋不住“巍巍哉,革命也!皇皇哉,革命也!”的時代召喚。《革命軍》、《警世鐘》、《猛回頭》,一篇篇檄文,在二十世紀初,喊出了新的時代主題。
廣州起義失敗后,辛亥革命發起了,猶如一道閃電,劃破暗夜中的長空。它是二十世紀中國發生的第一次歷史性巨變,它結束了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傳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以巨大的震撼力和深刻的影響力推動了近代中國的政治社會變革。但由于歷史進程和社會條件的制約,它沒有改變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沒有改變中國人民的悲慘境遇,沒有完成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歷史任務。在帝國主義和國內反動派勢力支持下,北洋軍閥首領袁世凱竊奪辛亥革命果實,建立了代表大地主和大資產階級利益的反動統治。
前人的沖鋒與失敗,后人的承接與助力,它的屈辱史和抗爭史是多么震撼!更讓我們看到這樣一個迫切尋求偉大復興的民族,是如何一步步求變的。一只沉睡的亞洲雄獅,正在醒來!
歷史文獻紀錄片筑夢中國觀后感2
日前,在黨支部的組織下觀看了歷史文獻紀錄片《筑夢中國》。該片由中組部、中宣部、中央電視臺、中國國家博物館聯合攝制,分為風雨如磐、中流擊水、正道滄桑等七個篇章。紀律片以時間為軸,向觀眾展現了從1840年鴉片戰爭到1920__年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前,中國人民為爭取民族獨立和實現國家富強的不屈奮斗歷程,以及1920__年中國共產黨成立以后,帶領各族人民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偉大實踐。以不可辯駁的事實證明了,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只有共產黨才能發展中國,黨的領導地位是歷史和人民的必然選擇。觀看后深受教育,更加堅定了為黨的事業奮斗終身的決心。
作為一名黨員要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作為一名合格共產黨員一定要理想信念堅定,聽黨話跟黨走。改革開放30年我們國家取得的偉大成就,充分體現了在黨的領導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作為一名共產黨員要深入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群眾路線是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是我們黨取得革命建設改革勝利的一大法寶。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不是一句空話,作為一名合格共產黨員一定要自覺踐行群眾路線,解決好“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這個根本問題,解決好共產黨員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問題,要把自己當作人民的公仆,繼承和發揚黨的優良作風,密切聯系群眾,保持與群眾的血肉聯系,傾聽群眾意見建議,妥善解決群眾困難,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廣大群眾的根本利益。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要在推動發展中有作為。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關鍵,當前我國正處于結構調整陣痛期、增長速度換擋期、全面改革攻堅期,到了爬坡過坎的緊要關口,作為一名合格共產黨員就是要爭做推動經濟發展的先鋒模范,大興艱苦奮斗之風,拿出敢打、敢拼、敢闖、敢試的勁頭,埋頭苦干、真抓實干、拼命快干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進程中肩負歷史責任,用自己的辛苦指數換取群眾幸福指數,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業績。
歷史文獻紀錄片筑夢中國觀后感3
曾經對中國的近現代歷史有些排斥,源自我小時候看的“北洋水師”電視劇。當整個北洋艦隊被擊敗,當鄧世昌養的那條 獵狗忠心耿耿的游在水里救主人時,感受到的是屈辱。一邊感嘆民族當時的軟弱,一邊希望著國家早日真正強大起來。
后來,我想明白了。與其對近現代歷史的逃避,不如多多了解它,讀懂它,以史明鑒,讓當年的那段歷史成為激勵我們奮 發圖強,走向強大的動力。再說了,任何一個強大的民族都有弱小的時候,都有從無到有,從落后到富強的過程。想明白這 一點,我開始喜歡上研究近現代歷史,喜歡那時的一段段往事,喜歡往事里的一位位人物。他們有的是邪惡的,但邪惡得現 實;他們有的是偉大的,偉大的只能活在那個年代;他們有的是充滿智慧的,直到今天都沒有被超越;他們有的是充滿個性 的,那個混亂的年代造就了獨一無二的他們。
我現在特別喜歡讀中國的近現代歷史,這也是為什么我喜歡《筑夢中國》這部紀錄片。從片頭的制作,略帶悲情的配樂, 那一幅幅歷史的畫面,那一段段值得每個中國人記憶的歲月。
看了筑夢中國,深深的被里面的情節安排吸引,仿佛置身其中,經歷著祖國的弱小、統一和走向強大。
戊戌變法、太平天國和義和團,他們敢于去改變陳舊的封建王朝和制度,雖然他們最終以失敗告終,但勇于嘗試,敢于嘗 試,值得我學習;辛亥革命和武昌起義,它們是新中國成立的基石,萬事開頭難,只要開始了,便堅持到底;抗日戰爭,極 其悲壯,卻展現了這個民族的團結一心,其利斷金。
多年前,我在工作的山區里打的,那位洋司機問我,你是中國人嗎?我回答是的。他馬上就說,毛主席(Chairman Mao)。 當時覺得很激動,因為在萬里之外,竟然有國際友人知道毛主席,后來聽他說,全世界的人都知道毛主席,因為他統一了中 國,改變了中國。我還記得當時那驕傲勁兒,因為我是中國人。
筑夢中國,祝愿中國早日圓夢,愿我們的祖國繁榮富強,愿我們的百姓安居樂業。
歷史文獻紀錄片筑夢中國觀后感4
歷史文獻紀錄片《筑夢中國》。該片共7集,分為“風雨如磐”“中流擊水”“正道滄桑”“偉大轉折”“世紀跨越”“發展新境”“圓夢有時”,每集時長30分鐘。《筑夢中國》主題鮮明突出,內容豐富精煉,故事生動感人,具有較強的思想性、藝術性和觀賞性,是對黨員、干部和入黨積極分子進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教育的重點教育片。
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的夢想,或大或小的夢想,夢想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不斷的變化。五局的夢想,一個國企的夢想,是由企業的經營之道和發展所決定的。
在十年前,中建五局還是一個瀕臨倒閉的企業,資不抵債,連員工的工資都發不出來,員工靠撿菜葉衛生,我們的夢想還在嗎?還怎么去實現我們的夢想,可是就是在中建五局命懸一線的時候,魯貴卿董事長帶領中建五局實現了鳳凰涅盤式的重生。十年的奮斗,中建五局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合同額由十年前的22億增長到2019年的1000億元,被社會各界譽為“中建五局”現象,我想筑夢五局的出發點就是五局“以信為本,以和為貴”。
五局夢是由每一個五局的員工來筑造的,五局夢,是跟每一個人的夢想密不可分的,作為五局的新員工,我們應當從以下幾點做起:
一,學會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俗話說的好,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經歷過風雨才能見到彩虹,作為一名水電施工員,每天在基坑里行走,雖說辛苦,但是辛苦給我們帶來了收獲,心里不再那么迷茫,開始變得踏實。有一天如果不在工地上,心里反而決定的不踏實了,心里多了一份責任,在工作中也收獲了快樂,為我的筑夢打下了一個堅實的基礎。
二,學會堅持。笨鳥先飛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詳,告訴我們在做事情的時候,也許會失敗兩次或者更多次,但是只要我們去堅持,相信有一天成功也許光臨我們,有時候當我們再堅持一下也許離成功就更近了,每天工作也許會累,但是我們每天都要記得總結,在這一天收獲了什么,那些沒有做好,為明天做事情提前做準備,相信這樣堅持下去,我們定會成長的更快,我們的人生也會發生質變。
三,用心工作。它是一種態度,這種態度,是對五局這個大家庭所特有的感情,是對自己所從事的這份工作的熱愛。我們作為五局的一員,工作中,要把握好自己的位置,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態度決定一切,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擁有一個美好的心情,這樣工作起來不僅能帶給自己快樂,也會給周圍的同事帶來快樂。
四,學會思考。在平時的工作中,要去多想這件事情為什么這么做,這么做的依據是什么,想想有沒有更好的辦法去做這件事情。思考多了,我們處理事情的能力也就提高了,才會學到更多的東西。
今天,我們每個人未必都能盡情的綻放夢想,但是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也都或多或少地朝著著自己的夢想前行,作為五局的一名新員工,我也有一個小小的筑夢,夢想著有一天我可以站在自己修建的大樓上,望著天空,為自己是一名五局員工感到自豪,為自己付出的努力感到自豪,為實現中國夢做出一點貢獻感到自豪。現在就讓我們為自己的夢想奮斗吧,去筑自己的夢想,秉承“以信為本,以和為貴”,在五局,讓自己的夢想揚帆起航吧。
歷史文獻紀錄片筑夢中國觀后感5
由中央組織部、中央宣傳部、中央電視臺、國家博物館聯合攝制的歷史文獻紀錄片《筑夢中國——中華民族復興之路》共分7集,分別為《風雨如磐》、《中流擊水》、《正道滄桑》、《偉大轉折》、《世紀跨越》、《發展新境》、《圓夢有時》。該片回顧了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人民在屈辱苦難中奮起抗爭,為實現民族復興進行的種種探索,特別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光輝歷程,教育和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增強“三個自信”,堅定不移的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斗。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只有銘記歷史,才能深刻了解過去、全面把握現在、正確創造未來。回顧往昔,自1921年成立以來,我們黨已經走過了94年的風風雨雨,誰能想到,我們黨從一個只擁有五十余名黨員的小黨,不斷發展壯大到足以與國民黨抗衡,并最終戰勝蔣家王朝,領導人民群眾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并執政中國60余載;“艱難困苦,玉汝于成”,誰能想到,我們黨歷經艱難曲折,戰勝一個又一個難關,經受住各種風浪考驗,成為現在擁有超過八千萬黨員的世界第一大政黨,并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在二十世紀末,改革開放、艱苦創業,取得舉世矚目的經濟發展成就,沉睡的雄獅醒來,走上復興的道路。
作為一名糧食人及一名入黨積極份子,不僅要努力做好本職工作,還要關注身邊的正在發生事,在單位也不能脫離社會,及時的了解社會需要,時刻準備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我對十八屆三中全會的理解是十八屆三中全會的召開,是新一屆黨中央領導集體再奏改革旋律,濃墨重彩譜寫改革新篇章,是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繪制了宏偉藍圖。為此,需要我們的黨委切實履行對改革的領導責任,正確處理好解放思想和實事求是的關系、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的關系、頂層設計和摸著石頭過河的關系、膽子要大和步子要穩的關系、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努力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以全面深化改革的實際行動共奏改革旋律,凝聚實現“中國夢”的強大力量,要為中國走向更加輝煌燦爛的新時代而不懈奮斗。
在這一個禮拜的時間里,無論是通過觀看《筑夢中國》,還是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講話,都讓我受益匪淺。如同總書記講話中所言,這是一次“自我革新”。沒有任何夢想是唾手可得,只有自強不息堅定夢想的奮斗才會實現偉大的夢想。對于國家如此,對于當代青年更是。總書記說過“讓每個人人生出彩之夢,是每個人和祖國一起成長的夢。”年輕人的未來決定國家的未來,年輕人的“中國夢”匯成整個國家的“中國夢”。所以我們在今后工作中更應該堅定夢想,自強不息的去奮斗去拼搏,完成共青團組織助推青年成長成才、為國效力、助國發展的偉大且平凡真實的中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