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宮博物館觀后感
2021年,是紫禁城建成601周年、故宮博物院建院96周年。有道是“一座紫禁城,半部中國史。”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北京故宮博物館觀后感,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北京故宮博物館觀后感1
故宮,是我們耳熟能詳的文化古跡,我們有沒有親身體會到故宮的人文魅力呢?我沒有親身游覽過故宮,這是很遺憾的。但我讀了黃傳惕的《故宮博物院》,彌補了這個遺憾。
黃傳惕用平實的語言,描繪了故宮的宏偉,猶如身臨其境。
作品首先介紹了故宮的故宮的位置、歷史、在古建筑中的地位、總體布局和藝術風格。
讓我們簡單的熟悉了故宮.
其次介紹了故宮的特點,以保和殿后面的小廣場為界把故宮分為前朝和內廷兩部分分別加以說明。前朝主要介紹“前三殿”,先介紹殿前建筑。以一游覽者的眼光介紹了從前向后的游覽故宮所看到的一切。,以總分的說明順序依次介紹了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接著介紹了后三宮: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分別介紹了它們的作用。接著總結介紹后三宮的彩畫圖案。游覽完觀全景,從景山離開這次故宮的旅行。
全文條理清晰,內容簡練,語言真實準確而又不失生動。以一個游覽者的身份帶領我們走完故宮,讓沒有去過故宮的人也可以領略到故宮的建筑奇特和文化底蘊。
北京故宮博物館觀后感2
宏偉壯觀的故宮博物院是世界聞名的皇家建筑群之一。
走進添愛們,經過端門,午門,就來到太和門,一座高大的宮殿展現在我的眼前,這就是皇上辦公的太和殿,經過太和殿就來到中和殿,過了中和殿就是保和殿。每個殿都有朱紅的宮墻和大門,屋頂上蓋的是黃色的琉璃瓦。過了保和殿,再拐個彎,就看到一個小門,進了門,向右看,就看見九龍壁,九龍壁上刻著九條龍,它們的顏色分別是白,藍,黃,黑四種,它們的外形各異,沒有哪兩條是相同的。過了九龍壁,再從左邊小門進去,就來到鐘表室。當我進入鐘表室時,我不禁愕然,分明是來到鐘的王國,鐘的海洋,大大小小的古鐘鱗次櫛比,琳瑯滿目,有紅木人物風扇鐘,銅鍍金綠鯊魚皮天文鐘,銅壺滴漏,硬木雕花自名鐘等,一共有鐘表1000多種。過了鐘表室,轉個圈兒就來到御花園,御花園景色美麗,四季都有花開,這一種花還沒有謝,那一種又開了。花園中間有個假山,在四周小草的掩映下,假山更漂亮了。
故宮博物院到處有漂亮的景色,說也說不盡,希望有機會你去細細賞玩
北京故宮博物館觀后感3
故宮,位于我國首都北京城的中心。是明成祖朱棣集中全國匠師,征用二三十萬農工和軍工,經過14年的時間,才建成的一組規模宏大的殿群。它共有9999間殿閣。有人曾經統計過:一個剛出生的小孩,在一間殿閣中住一天,等他將故宮所有殿閣都住過一天時,已經是一個27歲的青年了。
以前,我只在書刊之中見過故宮。今年暑假,我去了北京,親眼目睹了故宮雄偉的建筑。
那天早晨,晨光熹微,我們進入故宮的正門——午門,徑直來到了太和殿。我看了門外的介紹,得知太和殿是故宮中的宮殿。從地面到屋頂高35米,占地面積2377平方米,梁眉上畫著“金在和璽彩畫”,角檐上畫著10個馱著仙人的小野獸。殿內屋頂雕刻著許多金龍,當中的一條浮雕蟠龍口含寶珠,張牙舞爪氣勢洶洶,仿佛要從上面飛下來。殿的中央是用楠木鏤空透雕龍紋的金漆基臺,基臺上設著九龍金漆寶座,寶座上面的龍東張西望,兩邊的龍一邊的頭朝東,一邊的頭朝西,互相呼應,好像在保衛著皇帝的寶座。太和殿到處都雕有龍。這萬龍競賽的氣勢使太和殿顯得莊嚴肅穆、氣勢磅礴。
故宮是中國古代文化的瑰寶,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結晶,也是全世界文化藝術精華的一部分。我參觀了故宮,不僅獲得了歷史知識,了解了封建皇室豪華奢侈的生活方式,了解勞動人民的聰穎智慧和創造才干,更使我得到了藝術的享受。
北京故宮博物館觀后感4
春節期間,我們游覽了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宮殿和古建筑群故宮,規模龐大、保存完好的皇家陵園明十三陵,被八國聯軍掠奪的圓明園,仿西湖建筑的皇家園林博物館頤和園,不到長城非好漢的八達嶺長城等名勝古跡,還參觀了現代建筑鳥巢、水立方、人民大會堂、天安門廣場、人民英雄紀念碑……
北京游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故宮。一踏入故宮,就看見壯麗雄偉的午門,金黃色的磚瓦在紅墻的襯托下顯得十分尊貴。沿著故宮的中軸線,我經過太和門,看到了一對威武兇悍的銅獅,一雙炯炯有神的雙眼直盯著我,兩只鋒利的耳朵聽著人們贊嘆不已的話,四只有力的腳支撐起龐大的身體,讓我對古代匠人的手藝佩服得五體投地。太和殿門前兩側,有四口用鎏金銅做成的大缸,上面寫著“大清乾隆年造”,兩邊各有一個獅子環。聽導游說這些缸的口很寬,容量大,有防火作用。以前的時候缸里儲藏著許多水,宮中一旦失火,就可以用水滅火,冬天太冷結冰的話,還要在下面燒炭加熱。
故宮的鐘表館里收藏著許多形態各異的鐘表,好多都是英國、法國制造的。珍寶館里有許多奇珍異寶,我最喜歡的是藍色的鑲滿珍珠、寶石、黃金的皇后戴的鳳冠。還有御花園、角樓、九龍壁……故宮實在太大了,要我們細細觀察,才能體會它的博大精深。
故宮不但凝聚了古代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而且向我們展示了古代皇朝的歷史。
北京故宮博物館觀后感5
北京有一座城中之城,這就是舉世聞名的紫禁城,現在人們叫它故宮。故宮曾居住過24個皇帝,是明、清兩代皇帝居住的地方,有五百多年歷史。
經過了幾小時顛簸,我終于來到了故宮。抬頭一看,那高高的城墻把故宮緊緊圍住,為這座雍容華貴的宮殿增添了幾分別致。我來到故宮的第一個門――端門。聽說清代時候,文武大臣上朝覲見皇帝時,就要在端門前,把自己的官服整理端正,然后才可進見皇上。所以我很自然地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和帽子。
一座高高的城墻出現在我面前,我抬起頭仰望,這城墻大概有二十多米高吧,城門上寫著兩個大字“午門”。據說這是以前人們把犯人拉出午門斬首指的就是這個門,我看著午門兩個字心里有點發毛。
我到了故宮的三大殿第一殿:太和殿,這是當時皇上面見文武大臣的殿。
故宮第二殿是:保和殿,這是皇上親自監考的地方,誰中了狀元就能從這里騎馬掛花去游北京長安大街。
最后一個大殿是中和殿,那里是皇上休息的地方。
你們知道整個皇宮有多少間房子嗎?然我來告訴你們吧整個故宮有九千九百九十九間半房子。為什么會出現半間房子呢?天上一萬間房子,皇帝不敢冒犯,就建了九千九百九十九間半房子。其實,有八千七百零七間,如果每天住一間,住到25歲才能住完。
我就這樣興趣盎然地沿著故宮中軸線游覽著,等走出故宮北門時已是中午了,故宮真大啊!
故宮博物院到處有美麗的景色,說也說不盡,希望有機會你去細細賞玩。
北京故宮博物館觀后感6
為了增廣見聞,老師為我們辦了一次春游——去故宮博物院參觀。我們搭上車 ,一路上我們從車內眺望窗外,發現了一幢與眾不同的建筑物。屋頂的形狀長得很像廟宇,但是青綠色的。一開始我還以為要來這里拜拜,像泄了氣的皮球似的,并垂頭喪氣的下了車。
我們在又長又寬的樓梯上走著,我走得汗流浹背,好像這階梯永無盡頭一樣。好在,不必爬得很高,就可以到“廟門口”了。我從室外往里頭一看,發現里面根本沒有什么神像,看起來比較像是博物館。左顧右盼后才看到在一面牌子上寫著“故宮博物院”幾個字,而且門外也有好多人在排隊等著參觀呢!一走進院里,第一個投映在我眼前的是古代戰爭時所使用的頭盔,雖然已經過了好幾百年了,但它們仍金光閃閃。
接著我們繼續向前走,看到了以前的書法,那些優雅的文字就像美麗的天鵝似的,姿態萬千。還有古代的畫,畫上的景色栩栩如生,就像真的一樣。到了古埃及區,見到了人人懼怕的木乃伊,那恐怖的模樣真讓人心驚肉跳。走著走著,忽然發現我們迷路了,這使得我們心慌意亂。一路上我們還看見了一塊朽木,我心想:“這種破破爛爛的東西竟然也敢擺出來展覽?”在一陣慌亂之中,發現了老師,才讓我們喘了一口氣。我們深怕再次迷路,所以趕緊溜出了“迷宮博物院”。
結束了這趟旅程,我回憶起來,真是非常的慚愧。不管怎么說,院里的物品都是我們祖先留下來的珍貴寶物,實在不能說是破破爛爛的東西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