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博物館的觀后感500字6篇
那是一個驕陽似火的周末,媽媽、我弟弟來到博物館,參加《海峽都市報》舉行的參觀博物館的活動。接下來小編在這里給大家帶來參觀博物館的觀后感500字,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參觀博物館的觀后感500字1
今天晴空萬里,是我和爸爸在上海游玩的最后一天了,我們決定去上海最大的展館之一——上海博物館參觀。
排了將近一個小時隊伍,我們進入了博物館,整個館分四層,我們決定先上四樓,依次走下來參觀。
在四樓,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硬幣館,里面收藏有三千多件展示品,有紙幣、刀幣,還有金、銀、銅、鋁錠等等,館內大型電視機向我們介紹了古代硬幣發展的歷史。然后我們又去了古代家居館,里面的家俱古色古香,品種繁多,令人目不暇接,有椅子、桌子、床以及有特定用途的家俱,這些家俱幾乎都是用紫檀木、花梨木、雞翅木等名貴的木材做成,非常名貴,而且工藝精湛,真佩服古代工匠師的靈巧手藝。
第三層是書法館和繪畫館等,我們先去參觀書法,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那里的字寫得非常好,粗細大小均勻,一個個字好象被寫活了似的;繪畫館里展示的名師畫,有牧童放牧圖、荷花圖,還有一幅超長的“清明上河圖”,每幅圖都畫得非常精細,畫中人物表情豐富,我一會兒欣賞這幅,一會兒又欣賞那幅,仿佛自己也進入了美麗的畫卷之中。
我們又去了二樓的陶瓷文化館和一樓的青銅館、雕塑館等,通過今天的參觀,讓我又增長了許多知識,真令我興奮呀!
參觀博物館的觀后感500字2
今天天氣陰沉,天上時而飄著小雨。但我們一家人
還是決定去恐龍物館游玩。
經過三小時的車程,我們終于到了讓我盼望已久的自貢恐龍博物館。這里早已是人山人海,就連售票窗口外都排成了一條長龍,我們好不容易買到票進去了。
一走進大門,我就看到了一只用電腦操控的“霸王龍”在山坡上仰天長嘯。原來,在停車場上我聽到的恐怖叫聲就是它發出來的。當時我聽得毛骨悚然,四處尋找這恐怖的聲音。當我走近它時,它威風凜凜地站在山尖上展現它的雄姿,又粗又長的尾巴把樹枝弄得噼啪作響。爸爸趁我看得發呆時,居然來“偷襲”我,他用令人害怕的聲音叫著:“嗷嗚!嗷嗚!”他的聲音讓我趕緊回頭,是爸爸,我還以為是真的恐龍來追我了呢!真讓人哭笑不得!
我們又來到恐龍骨架參觀區,這里有許許多多的恐龍骨架化石,有馬門溪龍的,有傷齒龍的,有美頜龍的,還有禽龍的。不過最讓人驚嘆的是那一具高聳如云的馬門溪龍化石。它足有四層樓高。看了它的介紹,我才明白,它彎曲的脖子都有三十七米長,我想的話,在億萬年前,要是這樣一只龐大的恐龍在陸地輕輕地走動,地肯定會有強烈的震動。
我們還去了恐龍遺址化石區、遠古時代動物骨架模型區、恐龍時代的植物化石區……
望著山坡上栩栩如生的恐龍,我們戀戀不舍的回去了。
參觀博物館的觀后感500字3
美國小精靈,臺灣巨蟒,泰國吃人鱷”一個個骨齡精怪的名字浮在我的腦海中,是我的好奇心不斷增大,盼望日子快快來到。盼星星,盼月亮,終于盼來了星期日。
站在大門口,我迫不及待想進去。一進大門,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個玻璃柜,里邊還存放著各種千奇百怪的動物。
我看的是千年龜,它那又黑又短的脖子老是伸著,大概在想:“這兒有一個人觀賞我,我可得好好表現哦!”想罷,馬上有縮起烏龜頭,讓我看看它背上的花紋。盡管都是黑的,但那一條條線,組成的圖騰各式各樣,有的像一朵朵花;有的像圓圓的眼睛,讓我看得目瞪口呆,眼花繚亂。那一雙小小的眼睛,又讓人覺得可愛。
可更使我想看的,還是臺灣巨蟒。
終于來到了玻璃框前,“哇!”這條蛇有6厘米寬,盤繞在一起,它身體上的花紋又大又圓,筆直筆直的。只見它安靜地躺在那里,尾巴不禁一甩又一挪一挪的,好像嚇唬我:“滾,走開啊!”呵呵,我被它那兇狠的樣子逗笑了,它那雙眼睛水靈靈的,因為始終不張開它的血盆大口,所以它那張嘴巴,從遠處看像一條縫,但我還是嚇出了一身冷汗,它還是保持衣服亂綿綿的樣子。
我又觀看了許多讓人吃驚的動物。
今天正如我所愿,滿足了我那好奇心。但令人遺憾的是,沒有見到蛇的那張大嘴,高興的是,看了這么多“奇珍異寶”。
參觀博物館的觀后感500字4
這個假期,我來到了上海博物館,欣賞古代文物。
遠遠望去,上海博物館形如銅鼎,體現了“天圓地方”的意義。走近一看,南門兩側八尊漢白玉雕成的獅像,威風凜凜。
一樓的青銅館內有400余件青銅珍品,其中我最喜歡“子仲姜盤”。它制作于春秋早期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7世紀上半葉。它是個淺而大的盤子,是用來盛水的。盤中雕著青蛙、魚、鴨子和烏龜。我仿佛看到魚兒在水中快樂地游來游去,我仿佛聽到了青蛙喜悅的“呱呱”聲,鴨子歡快的“嘎嘎”聲。這一切,組成了一首和諧的交響曲??????細細一看,盤底居然也有這些小動物的浮雕,仿佛是它們在水中的倒影,我不由得為它的巧奪天工而驚嘆。這件青銅器給原本肅穆的青銅館增添了活力,2000年前古人的生活似乎也不再那么遙遠了??????
“叮叮咚咚”是什么在奏響?循聲而去,兩排鐘映入我的眼簾。它們從小到大依次排列,第一組有8個鐘,第二組有6個鐘。在2000多年前,我們的祖先竟然已經會創造樂器,用音樂點綴他們的生活!他們是多么的智慧與偉大!
栩栩如生的雕塑;精美絕倫的陶瓷;古色古香的書畫;溫潤通透的玉器,多達13萬件的珍貴文物使上海博物館成為一個藝術殿堂,使我感受到了中華五千年文明的燦爛與輝煌,也使我的心中無比自豪!
參觀博物館的觀后感500字5
今天,我和媽媽來到了位于沈陽市沈河區市府大路363號的遼寧省博物館。由于今天下雨,我和媽媽乘坐地鐵二號線到市府廣場站下車。一出地鐵站,我就看見了遼寧省博物館。
遼寧省博物館為一座綜合性博物館。館舍原為奉系軍閥熱河都統湯玉麟官邸,“九一八”事變后,偽滿政府在此設立“國立博物館奉天分館”。1948年11月2日,沈陽解放。經東北人民政府批準,成立了東北博物館,于1949年7月7日開放,1959年改名為遼寧省博物館。“遼寧博物館新館文物專題展”榮獲第六屆度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精品評選精品獎。遼寧省博物館以遼寧地區考古文物和傳世的歷史藝術類文物為主展覽的博物館,門票免費。中午11點,我和媽媽進入了大廳。
我們進入了很多展廳,有書法展廳,古代歷史文化錢幣展廳,華夏文化展廳和人類進化展廳等。其中,我最喜歡古代錢幣展廳。
進入古代錢幣展廳,我知道了最早人們以物易物,后來有了最早的錢幣——貝幣,再后來,貝幣進化成布幣,布幣又演變成刀幣,刀幣演變成銅錢,銅錢才演變成紙幣。銅錢又被流放到了日本,朝鮮,越南等國家,他們也仿造中國的銅錢。最后,歐洲流行了紙幣,銅錢年代才宣告結束。你看,中華古代歷史文化是多么悠久呀!
我們到了下午3點鐘才退場。其實,博物館里還有許多古董。如果你也想去看看,古代的知識隨時向你們開啟。一起去看看吧!
參觀博物館的觀后感500字6
秋假里,我和媽媽,爸爸還有姑姑和弟弟一起去中國良渚文化博物館,我顯得格外高興。早就對良渚文化博物館有所聞名了,這次可要好好領略一下它的風采。
早上8點左右,我和家人們一起向良渚文化博物館開始“出擊”,經過大約1小時的車程,終于來到了我日思夜想的良渚文化博物館。
下了車,展現在我眼前的是一座比較古老的建筑。大門的上方寫了七個大字:良渚文化博物館。這是江澤民主席題寫的呢!博物館內陳列著各式各樣的玉器,這些具有4200-5300年左右的物品,琳瑯滿目,令我眼花繚亂。我不僅贊嘆:沒想到在幾千年前,科技這么落后的時候竟有如此手藝的能工巧匠,真叫人驚嘆不已。
“看,那樣子古怪,略為想斧子的玉器不是鉞嗎?”我的興奮的叫著。這可是5000多年前的文物啊!我記得那時還有半獸人呢!說到半獸人,我便看到了一個像護腕的東西,體形是個圓筒,上面可著半獸人和許多深奧的條紋,十分精細,若不是我仔細觀察,還看不出來呢!我問了問一旁的大人,知道原來這個玉器叫棕。還有玉娃、玉龜、玉梳玉神人獸面頭像等許多靈物。
除了這些還有一個叫墓葬的東西,這是人死后的歸宿,從一個側面反映這良渚古代人民現實生活的情況。
同過這一次對良渚文化博物館的了解,我深深的感受到祖國的悠久文化,我真為家鄉,為祖國感到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