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觀后感600字精選5篇
西安碑林博物館,是全國最大的石質書庫,它之所以叫碑林,是因為它里面碑石如林,藏石達3500余件。接下來小編在這里給大家帶來博物館觀后感600字匯總,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博物館觀后感600字1
在4月9日,我校組織六年級的學生,到大嶺山的《東江縱隊博物館》參觀。
來到博物館門口,遙望前方,《東江縱隊博物館》幾個大字高高在上。
我們參觀了抗日戰爭中頑強斗爭的過程以及戰士們在斗爭中的種種感人事跡,詳細地觀看了展柜里的歷史遺物,積極地感受著種種的歷史細節。其中,令我印象比較深的,是抗日戰爭時的種種事跡。
我華東野戰軍和中原野戰軍60余萬人,與80余萬人的美式裝備的國民黨軍隊進行了一場史無前例的大決戰。當時我軍雖然在數量上少于敵軍,但我軍有許多地方部隊、游擊隊配合主力作戰。更使人感動的是,還有幾百萬支前群眾。他們組織了許多運輸隊、擔架隊。推著小車,抬著擔架,冒著敵人的炮火,不顧生命危險,源源不斷地把大批軍用物資、裝備、糧食運上前線,把傷員送往后方,有力地支持了前線,使淮海戰役取得重大勝利,殲滅敵軍55.5萬。而國民黨軍雖然在數量上、裝備上占優勢,但他們得不到人民群眾的支持,終究逃脫不了失敗的命運。華東野戰軍陳毅司令員動情地說:“淮海戰役的勝利,是人民群眾用小車推出來的。”我們的前輩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打敗了強大的敵人。靠的是什么?就是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一個黨,一支軍隊,沒有人民的支持,是不可能勝利的。
看著這些感人事跡,想起今天的幸福生活,真是來之不易!
在戰爭的歲月里,東江縱隊的戰員們浴血奮戰,為民族解放戰爭的勝利做出了重要的貢獻,他們的光輝業績,將銘記歷史豐碑!他們的崇高精神,將永遠值得贊頌!
我們要牢記歷史,好好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博物館觀后感600字2
一天早上老師對我們說:“我們今天下午要去半坡博物館參觀。”我聽見這句話真是迫不及待,想馬上就去。
下午我們班坐班車來到了半坡博物館,門口有著一個三角形架子,架子頂上還有一幅人面魚紋圖案。我好奇地想:“半坡人是不是要天天都吃魚呢?”院子里非常幽靜古樸,那里有爭鮮斗艷的花朵。有玉玉婷婷的干葉玫、紫槿花、優雅的玉蘭花,充滿了勃勃生機。
我們班來到了第一展廳。聽講解員阿姨說:“那時是由女的說了算,所以都聽女的,距今已有6000多年。”我驕傲地想:“我們女的多有本事啊!”第一展廳里有石鏟、石鋤、陶刀、石刀……解說員阿姨告訴我們:“石鏟是用來播種、翻地的。陶刀、石刀是用來收割的,用時綁在手上。”半坡人在燒煮食物的基礎上利用陶甑,增添獲取熟食的新方法。我最感興趣的是尖底瓶,等它灌一半水后能直立,倒水時非常方便。那時的人們真聰明,都能應用現代物理學為自己服務了。
接下來去的是第二展室,那里的特色是陶器制造和裝飾品。半坡人做陶器是先做器底,后做器身。我最感興趣的是大陶甕,它口大底小,用來裝糧食。還有人面魚紋,它的樣子是一個人嘴巴張著哈哈大笑,眼睛笑成一條縫,兩邊各有一條橫著的魚。
最后我們到了半坡遺址模擬廳,他們的房屋非常有趣,有的房屋是半圓形的,有的是三角形的。
我們出了大門,我想:“我們的祖先真是聰明、勤勞!”
博物館觀后感600字3
今天,我們小記者要去歷史博物館,不妨你也跟著我一起去吧!
我們一走進博物館,一幅迷人的景象就呈現在我們的眼前:一塊紗布里面站著一個巨人——他就是銅立人像。它形態各異,而且還有兩只長長的手臂,好像要抱你一樣。可見,它具有濃濃的民俗文化啊!接下來,我看到一個文物好像在金雞獨立,結果,我上前一看原來是銅人首鳥身像啊。它像奧運云一樣,一動不動地立在那里。然后,我又看到了一顆巨大的牙齒,它會是誰的牙齒呢?原來,它是陸地上最大的動物——象的牙齒。它巨大無比,呈土咖啡色。
突然,我的眼睛被一幅幅山水畫吸引住了,然后,我就不知不覺地來到“畫廊”,那里到處都是畫,有的刻在木頭上,還有的干脆把人的造型捏出來。第一幅畫是在木頭上刻的,它的內容非常豐富,而且很精致。可是,我感覺它非常像《清明上河圖》。你看,民俗文化又特別,又相像。
然后,我們又去了三樓,那里有鄧小平爺爺所開過的車、用過的公文包等等。在這里,我大開眼界,看到了改革開放初期1980年的電話,還看到以前竟然有兩個鏡頭的照相機,真是應有盡有!可是,一個大大的家伙擋住了我的視線,我心想,這家伙,這么大,還有一個自行車一樣的圓圈,真奇怪!原來,它是古代的電影設備啊!你看,古代的東西也很新奇哦!
但是,時間過得飛快,我們該回去了。我戀戀不舍地告別了歷史博物館,心思還在那有趣的博物館。
博物館觀后感600字4
五顏六色的顏料,構成了我那調色盤似的童年。紅色代表喜悅、灰色代表傷心、綠色代表驚奇……
正是這一種種顏色的出現,使我時常回憶起那像按了錄像帶的后退鍵的往事。
那天一大早,我隨著媽媽一同來到歷史博物館。車上有說有笑,好不開心!這是我對博物館的憧憬度隨之上升。終于到了目的地!哇!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幢古香古色的三層建筑。金色的房頂,紫色的門窗,加上那飛翹著的房檐,顯得十分的典雅壯觀。
歷史博物館分上下兩層。館內收藏了大量的古書、古畫、古瓷、古硯……充分的表現出了歷史博物館的長久歷史。“這次我可真是大飽眼福了!”我不緊不慢的自言自語道。
在一樓大展廳的正面墻上,掛著歷代名人像:有南宋理學家朱熹、有明代天文學家齊顏槐,還有中國的鐵道鼻祖詹天佑……畫像的左邊是一排展櫥,展櫥里擺放著一方方巧奪天工、形態萬千的硯臺,展櫥里還陳列著牙雕、石雕、木雕和各式各樣的玉器、陶器……
我覺得最有趣的要算一尊彩色的花鳥瓷瓶了。瓶上有幾枝藍色玫瑰和三五只黃鶯,栩栩如生。忽然背后傳來了一聲“多美啊!”的贊嘆。原來,媽媽正在欣賞一尊唐代菩薩像。媽媽拉著我的手,向我解釋著她對這尊雕塑的理解……媽媽說完后,我看看媽媽又看看雕塑,似懂非懂的點點頭,隨之也擠出“真美!”倆字。原來一尊雕塑蘊含著這么深刻得內涵。
看來我還真來對了,能夠欣賞到這么多的歷史文物,讓我的視覺細胞又來了一次沖擊。哈哈!你們也來參觀吧!
博物館觀后感600字5
暑假里我回到了成都——我爺爺家,到成都的第二天,爺爺帶我去參觀了成都的名勝古跡——三星堆博物館。
那天天氣很悶熱,汽車行駛在成綿高速公路上,兩旁的景物不斷地向后逝去,不一會,我們到達了目的地。
下了車,首先映入眼簾的三座大型的博物管像三座土堆,怪不得人們稱它為三星堆博物館呢。
一進門,一個大大的“蜀”字呈現在我的眼前,往前走,一座高大的青銅大力人像吸引了我,它身高26米,目光炯炯有神地注視著遠方,它頭戴蓮花高冠,冠上刻著一些奇怪的圖案,身著三件黃袍,據說這還是我國歷史上第一件黃袍呢。
接著,我們參觀了國家一級保護文物——神杖。這根神杖渾身是金燦燦的黃金,上面雕刻著一只小鳥嘴中含著一條栩栩如生的小魚。聽爺爺說,古代巴蜀曾經有許多部落,其中最大的兩個部落——魚部落和鳥部落,隨著時間的流逝,鳥部落出兵滅了魚部落,因此,為了顯示自己的威風,鳥部落的首領便命令人做出這根金杖,她象征著至高無上的皇權。著根金杖還是商朝以前含金量最多的金杖呢。
然后,我們參觀了“西洋貝”、“錢幣房”、“祭祀坑模擬遺址”等等。最后,我們來到了編鐘房,欣賞動聽的編鐘奏樂,聽著聽著,我不由得沉思:古巴蜀人民是多么的聰敏啊,他們用自己的智慧為后人留下了如此精美的文物。而現在,我們人人都應該努力,使我們的國家更加強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