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歷史博物館觀后感大全
陜西歷史博物館位于西安大雁塔的西北側,是中國第一座大型現代化國家級博物館,不如館內,館舍為“中央殿堂、四隅崇樓”的唐風建筑群,主次井然有序,高低錯落有致,氣勢雄渾莊重,接下來小編在這里給大家帶來關于參觀歷史博物館觀后感,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參觀歷史博物館觀后感1
又一次參觀了歷史博物館,每一次都會有新的體會和發現,并且永遠感覺不到厭煩。走進歷史的長河,沉浸在五千年華夏禮貌的輝煌之中,在賞心悅目的同時,更感嘆于漢唐時期的政治開明,文化自由,科學縝密,經濟開放,藝術燦爛,軍事強大。根植在統治者內心的,不是玩虛假的數字游戲,搞面子工程,與民奪利,而是建設一個“外硬內軟”的國家,讓生活在那里的人感到自豪和滿足。人民也不用為最基本的衣食住行發愁,連稅負也降到了最低,醫療是完善的,教育是公平的。他們絕對不會想到,幾千年以后,在這片土地上,“有尊嚴地生活”竟成為統治者賣弄的噱頭和人民的奢望。
一千多年前的大唐長安,擁有三百萬人口,城市規劃謹偌棋盤,文人墨客多入牛毛,各國商賈穿梭其間,市民百姓安居樂業。
走出博物館,回到這個“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人民安居樂業”的和諧盛世,心中不免有些遺憾和不甘,方才想起歷史發展中出現倒退也.
參觀歷史博物館觀后感2
沈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開館5年來,中外參觀者留下了成千上萬條參觀留言。日前,記者翻閱一本本留言簿,勿忘國恥,振興中華,以史為鑒,追求和平的心聲躍然紙上。
"當年九一八,倭寇占我家,國破山河碎,任敵鐵蹄踏。勿忘九一八,國恥永記下,團結齊奮進,振興我中華。紀念九一八,三軍把誓發,誰敢再來犯,堅決消滅他!"——73
70歲的退伍軍人王震坦以詩言志。
"何謂'國恥'?何謂'民族氣節'?今天生動地呈現在我的眼前。現在我只想說一句話:努力學習,為了祖國明日的強盛。這話發自內心,作為高中學生,我們正走向成熟。"——沈陽市一中惠飛同學。
"作為一名后來者,我希望這個世界、尤其是中國,不會再有當年的悲哀。如果有,我想我不會是一個懦夫!"——沈陽大學師范學院劉妍巖抒發情愫。
"展覽讓我回憶起從10歲起在日本侵略軍的占領下的亡國奴屈辱生活,望后代永志之。"——重慶三峽學院羅順輝。
"展館資料豐富。年輕一代,不要忘掉國恥,要時刻警惕外來侵略,包括經濟和文化侵略。"——山西省機電廳佟桂卿。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多謝!"——日本長野縣平出先生。
"九一八"歷史博物館井曉光館長告訴記者,觀后感言是心靈的呼喚,這種人民的意愿和情感是不容漠視的,日本那些妄圖篡改歷史的人尤其應當聽一聽。
參觀歷史博物館觀后感3
我被眼前的情景驚呆了,竟然有同學在九一八歷史博物館前喊著“茄子”拍照留念,難道那些同學就沒有感到不協調嗎?在象征國恥的歷史博物館前留下那么燦爛的笑容當作紀念,未免太可笑了吧,我只想說:“同學,20歲了應該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了吧,希望這樣的鬧劇不要再重演了”
我是個比較感性的人,剛進入博物館內,我就被館內的氣氛深深的感染了,看著眼前 血淋淋的一幕幕,眼睛不由得濕潤了,慘象已使我目不忍視了………..
9月18日晚上10時許, 日軍自己炸毀了沈陽郊區柳條附近的一段鐵路,誣指是中國人破壞的,于是日本軍隊開始炮轟東北軍駐地大營以及兵工廠等地,步兵在坦克的掩護下也向各處進攻,由于中國軍隊的不抵抗,日本侵略者就輕易地占領了沈陽,這就是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事變發生后,蔣介石于9月23日在南京市國民黨黨員大會上演講中還繼續說:“此刻必須上下一致,先以公理對抗強權,以和平對野蠻……….”由于不抵抗政策,僅僅3個多月,美麗富饒的東北之省就全部淪陷了,東北人們從此開始了漫長的亡國奴生活。
累累白骨鑒證了日本侵略者在中國犯下的滔天罪行………..
事隔20__年后在東京國際軍事法庭上,頭發梳得干凈整潔,戴著眼鏡,看上去年輕精干的中國檢察官倪征傲,用高亢的英語向坐在被告席上的板坦征四郎發問:“你可承認爆發 九一八事變之前曾持有作戰計劃……..?”面對大量的事實材料,最后,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判決對坂征坦征四郎處以絞刑,對于他欠下的滔天血債,這只不過算上是償還了一滴而已。
更讓人難以容忍的是在以和平與發展為主題的今天,日本首相竟然公開參拜巾幗神社,難道他不認為這個參拜太恥辱,甚至破壞了中日友好關系嗎?我認為他必須向中國13億人們道歉………
我認為落后就要挨打也是導致這場悲劇的重要原因,我相信日益強大的中國可以和這樣的悲劇說再見了,我也會祈禱祖國的明天會更好!!!
參觀歷史博物館觀后感4
秋日的一個下午,晴空萬里,天高氣爽。我們全體六年級學生來到了歷史悠久的陜西省歷史博物館參觀。來這里參觀游覽的人可真多呀!絡繹不絕。
博物館前面的廣場上,綠樹成蔭,百花盛開,芳香撲鼻。我們迫不及待地進入一樓大廳,直接進入了展覽室里,我看見很多古時候用的錢幣、陶器,從商朝至清朝,各有不同的特色,可謂琳瑯滿目。那些錢幣的形狀十分特別,有的像貝殼;有的像鐮刀;還有的像扇子……仿佛漫步于那個遙遠的青銅器時代。
上了二樓,更是讓人眼花繚亂。那些陶碗、陶牛、陶羊,以及石矛、石斧、石盾,一下子把我拉到了“鉆木取火”的時代,仿佛同我們祖先一起展開了同大自然的頑強搏斗。
接著,我們又參觀了其它展廳,觀看了各式金銀玉器。雖然這些東西年代久遠,卻依然璀璨奪目。古人有如此精湛的技藝,真令我嘆為觀止。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那神奇的倒灌壺,那可真是巧奪天工。倒灌壺雖然具有壺的形狀,但壺蓋卻與器身連為一體,無法像普通壺那樣從口部注水。原來,在這種壺的底部有一個小孔,使用時把壺倒轉過來,才能注水入壺,所以有倒裝之稱。注水時,水不會從口部流出來;注滿水后,將壺放正,滴水不漏。
此時此刻,我仿佛穿越于各個朝代之間,領略當時的文明與智慧,我為我們這個有著燦爛文明的古國感到無比自豪!
參觀歷史博物館觀后感5
今天,晴空萬里,天氣宜人,學校組織我們去歷史博物館參觀,學習。
走近博物館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福建歷史博物館》幾個蒼勁有力的大字。進入博物館我們首先看到的是一座大型塑像,里面記載著人民解放軍同敵人英勇作戰的場面,繞過塑像,我們走進大廳,大廳里放滿了許多珍貴的歷史文物,有紅軍使用過的刀槍,有紅小孩使用過的紅鷹槍,有紅軍使用過的炊具,還有烈士留下的血衣……
參觀了歷史博物館,使我們受到了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我也深深地體會到,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來自不易的,是解放軍不怕犧牲,英勇作戰,是先烈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如果沒有他們忘我犧牲的精神,沒有他們為了祖國的解放而英勇犧牲的高貴品質,那么就沒有我們今天幸福的日子,也不可能坐在這明亮的教室里讀書……
今天參觀博物館我收獲很大,我們只有不忘過去,好好讀書,學好文化,長大為祖國,為人民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