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江古城游記作文800字
有人說,到過麗江,不看江南。我印象中的麗江原是煙雨濛濛的溫婉水鄉,走近時,才發現麗江給我的印象是唯一的,也是源自內心深處的撞擊。接下來小編在這里給大家帶來麗江古城游記作文,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麗江古城游記作文1
“哇!你看那個猜字壁上有好多象形文字哦!”“是啊,我知道那個是什么意思```````”從第一眼看見這種象形文字,我和小萌就喜歡上了它們。在麗江的古老街道上我們看到一整面墻上全是象形文字,很多游人都興致勃勃地猜著,念著。我和小萌激動的看著墻上形態不一的文字,仿佛這些字都活了起來,有的跳舞,有的圍著火把唱歌,還有的正在打獵吶!這些字就是麗江的東巴文字。
“葳子,你看這些招牌上一邊是象形文字一邊是翻譯的漢字!”,我們發現東巴文無處不在,幾乎所有的店鋪招牌上,景點的標志牌,說明書上,都是東巴文和漢字與英文等并排寫在一起。每個字看起來都象一幅畫,我覺得字里面一定還有一個個故事吧?
我倆喜歡一個名叫“古鈴精怪”的木房子,這里掛著好多好多寫滿了東巴文字的風鈴,看得我眼花繚亂。風鈴是牛皮做的,一般就如我們手掌大小,牛皮周圍串滿木珠,做成心形的,圓形的,五顏六色的東巴象形寫在牛皮上面,有的仿佛是一風景畫,有的如浮雕,有的是水墨山水圖,有的似人物素描;微風吹過滿屋的文字隨著鈴聲一起歡跳。 我和小萌都買了一個,讓它回家跳舞去。
這些字就是麗江的東巴文字。“東巴”,是麗江納西族文華傳承人。東巴象形文字是現在世界上唯一還在使用的古老文字。聽說從文字形態發展的角度看,它比甲骨文還要原始呢!東巴文字是目前世界唯一存活著的象形文字,其實東巴文字就是把意思“畫”的方式表現出來。是一種原始的圖畫文字。納西先民創造了1400余東巴象形文字,用它們來記載民族的歷史,思想,使納西族傳統文化代代相傳保存下來。在現在麗江的學校里,東巴文是學生們必須學習的課程。沒想到麗江這個小小的地方還有著這么遠古的文字呀!
小萌和我登上古城最高的萬古樓,樓頂上有一個專門賣有關東巴文的書攤,我們高興地一人買了一本《東巴文常用字典》,我們還在書上寫上購買的日期,地點和名字;書攤的叔叔為我們的書蓋上專門的售書印章。很有紀念意義哦!悄悄告訴你,想知道你的名字,東巴文怎么寫?來找我和小萌翻譯吧。
麗江古城游記作文2
來到麗江,第一個歡迎我們的是那里的藍天白云和陽光。之前聽媽媽說,麗江海拔2400米,來了才有真實的感覺。麗江的天,藍的艷麗,藍的透徹,朵朵白云點綴其中,像極了畫中的風景。麗江的陽光,非常耀眼,似乎它能用犀利的眼光把你看透,媽媽特意帶了防曬霜,據說這里的紫外線很厲害。
在麗江,腳下踩得永遠是石板路,身邊伴著的永遠是花草樹木,花兒不過就是一些喇叭。野菊之類的,這些在城市比較常見的花朵,但在麗江卻是垂手可及,隨處可見的。那種遍布街道的香味,我永遠也忘不了。樹木也多是普普通通的那幾種,沒有什么高貴的木種,卻為這座小城帶來陣陣清香。
麗江的街道我也是很喜歡的,一個個長方形的石頭鋪成的路面,在燦爛的陽光下泛著亮光,漸漸過渡到每個人的腳前。那石板多是灰色的,但灰的有光澤有生氣。石板上凹凸不平,卻很有質感,石板稍稍有些光滑,偶爾也會聽到游客的抱怨:“這地上怎么這么滑?”
麗江還有一個隨處可見的是水。走在街上,總能聽見水嘩嘩流淌的聲音。在麗江的古城區中,街往往是這個樣子的:靠左或靠右是一條較寬的石板路,與石板路平行的是一條小溪,每隔幾步,就用幾根獨木架起一座小橋,在街兩邊的是店鋪或飯店,門前總是掛著那耀眼的紅燈籠。我喜歡坐在溪邊的長椅上,身邊都是來來往往的人群,耳畔響起潺潺的水聲,眼前還有許多逆流而上的小魚兒。水中的魚多是鯉魚,紅的,黑的。媽媽尤其喜歡這里的水草,水草很綠很長,像漂浮在水中的緞子一樣,隨波蕩漾著,忽左忽右,悠閑自得,乍一看,你會覺得水更綠更美了。
麗江的建筑也非常有特色,處處透著民族風。它的每座小樓,都不過兩層高,不論是街頭的商鋪,客棧,還是當地居民的住宅,全部都是木結構,本木的顏色,加上古香古色的裝飾。房屋的屋頂鋪滿瓦片,四個角都是向上翹起的,像一只只引吭高歌的小鳥,非常生動,讓你不由得不喜歡。
麗江是個少數民族聚居地,以納西族為數最多,因此我們接觸的多是納西人。納西人的手很巧,他們很多人自己在古城開了小店,有能歌善舞的,有會木雕木刻的,有的會制造銀器,有的會做東巴省(一種手工編織的掛繩,代表省心的意思),麗江的店鋪或客棧,都有個非常好聽的名字,到處透著麗江的文化,柔美。納西人為人樸實,在我們迷路的時候,不需你多問,他們都會主動來帶路。
麗江,是座安靜美麗的小城,是個有魔力的小城,是那種你去了一次還想再去的小城!
麗江古城游記作文3
來到麗江,第一個歡迎我們的是那里的藍天白云和陽光。之前聽媽媽說,麗江海拔2400米,來了才有真實的感覺。麗江的天,藍的艷麗,藍的透徹,朵朵白云點綴其中,像極了畫中的風景。麗江的陽光,非常耀眼,似乎它能用犀利的眼光把你看透,媽媽特意帶了防曬霜,據說這里的紫外線很厲害。
在麗江,腳下踩得永遠是石板路,身邊伴著的永遠是花草樹木,花兒不過就是一些喇叭。野菊之類的,這些在城市比較常見的花朵,但在麗江卻是垂手可及,隨處可見的。那種遍布街道的香味,我永遠也忘不了。樹木也多是普普通通的那幾種,沒有什么高貴的木種,卻為這座小城帶來陣陣清香。
麗江的街道我也是很喜歡的,一個個長方形的石頭鋪成的路面,在燦爛的陽光下泛著亮光,漸漸過渡到每個人的腳前。那石板多是灰色的,但灰的有光澤有生氣。石板上凹凸不平,卻很有質感,石板稍稍有些光滑,偶爾也會聽到游客的抱怨:“這地上怎么這么滑?”
麗江還有一個隨處可見的是水。走在街上,總能聽見水嘩嘩流淌的聲音。在麗江的古城區中,街往往是這個樣子的:靠左或靠右是一條較寬的石板路,與石板路平行的是一條小溪,每隔幾步,就用幾根獨木架起一座小橋,在街兩邊的是店鋪或飯店,門前總是掛著那耀眼的紅燈籠。我喜歡坐在溪邊的長椅上,身邊都是來來往往的人群,耳畔響起潺潺的水聲,眼前還有許多逆流而上的小魚兒。水中的魚多是鯉魚,紅的,黑的。媽媽尤其喜歡這里的水草,水草很綠很長,像漂浮在水中的緞子一樣,隨波蕩漾著,忽左忽右,悠閑自得,乍一看,你會覺得水更綠更美了。
麗江的建筑也非常有特色,處處透著民族風。它的每座小樓,都不過兩層高,不論是街頭的商鋪,客棧,還是當地居民的住宅,全部都是木結構,本木的顏色,加上古香古色的裝飾。房屋的屋頂鋪滿瓦片,四個角都是向上翹起的,像一只只引吭高歌的小鳥,非常生動,讓你不由得不喜歡。
麗江是個少數民族聚居地,以納西族為數最多,因此我們接觸的多是納西人。納西人的手很巧,他們很多人自己在古城開了小店,有能歌善舞的,有會木雕木刻的,有的會制造銀器,有的會做東巴省(一種手工編織的掛繩,代表省心的意思),麗江的店鋪或客棧,都有個非常好聽的名字,到處透著麗江的文化,柔美。納西人為人樸實,在我們迷路的時候,不需你多問,他們都會主動來帶路。
麗江,是座安靜美麗的小城,是個有魔力的小城,是那種你去了一次還想再去的小城!
麗江古城游記作文4
宮室之麗,擬于王者。居廬駢集,縈城帶谷,民房群落,瓦屋櫛比。
死黨說,麗江這個名字很美,輕柔而不顯妖媚。茶馬古道的淡淡的痕跡,卻深深地印在心上。
我說,麗江是復雜的,表面波瀾不驚,內心則暗流洶涌。不知道這小橋流水的畫卷下,隱藏了多少激烈的已逝的文化。
麗江是脫俗而清秀的。古城北依象眠山,西枕獅子山,南臨文筆山,翠峰如屏,抵擋了許多無謂的紛紛擾擾,猶如自然的世外桃源。所以當飛機在漓江機場著陸的那一刻,你就如同輕輕推開了另一個世界的大門,所有城市的喧囂和欲望,都在剎那間觸指即滅,沒有留下一絲痕跡。而值得回味的卻是在五彩祥云上看到的無數的梯田以及不知蜿蜒至何方的紅色的河流。
吱呀作響的偌大的水車慢慢地轉動,細細的水流被碾成了無數和諧的音符,低聲吟唱著古老而懷舊的歌謠。行走在昔日繁榮的四方街,沉重的石階上濕漉漉的,無名的青苔一點一點散發出生命的綠色。閣樓的木板有點發黑了,卻阻隔不了主人家獻上的清新的普洱茶的氣味。
河流在街道旁無聲地流動著,畫檐斗角廊腰曼回,順水而下的花燈、宮燈像有靈氣般鮮活起來,門邊傳來陣陣紡織聲,伴著悠揚的葫蘆絲、古柳、納西族女子飄動的衣衫,如同意識的流動,輕輕緩緩而去。
這是古老的麗江,讓人流淚的麗江。
麗江也是喧鬧的。當天空被一點一點涂黑,地上的燈籠、彩燈迫不及待地亮了起來。各個酒店燈火通明。有吉他的漫不經心的旋律,有迪斯科強烈得讓人窒息的節奏,還有街頭歌手的瘋狂的吶喊,一切如此不可思議。
喝得醉醺醺的韓國女子,披著摩梭族的披肩,大聲笑著,說著胡話。金發碧眼的小男孩一次又一次好奇地把相機對準閃爍迷離的燈光。
小店里有各式各樣的民族服飾,美麗的披肩,五彩的掛畫,使人醉在其中,東巴文字在白色的T恤上閃閃發光。
夜似乎一直在延綿。還未開始正式入眠,麗江卻開始緩緩地蘇醒過來。
泡吧的人流擁擠在這里,駐足的泡吧客和著納西女孩的歌聲盡情的和對岸的同類高歌對唱,嘈雜的人聲被此起彼伏的歌聲淹沒,一片紅綠嘈雜中,白天幽靜的古鎮卻一點點消失。紅紅的燈籠不停地閃爍,只是那千百年來被無數人踩踏過的光滑的青石板路依然古樸清幽。
密匝匝的腳步和氣喘如牛的呼吸,少了幾許的清幽與古樸,伴隨更多的則是商業氣息日益濃重。
如此的麗江,還有留戀的眼淚嗎?
麗江古城游記作文5
對于一個生活在喧鬧的北京的人,像我,冬天要是很溫暖,便覺得太幸運了;麗江的冬天是春天般的。對于一個奔波于忙碌的學習的人,像我,冬天要是有綠色,便覺得是上天的賞賜;麗江的冬天是花紅柳綠的。自然,在農村的地方,綠色永遠是那么多,大片的綠色,反有點單調。可是在云南美麗的麗江的冬天,而能有嵌著點彩色的綠色,麗江真的算個寶地。
設若單單是有綠色,那也算不了出奇。請閉上眼睛想:一個中國唯一保留著古代風格的城鎮,山水祥和相依,每一天被溫和的陽光籠罩,曬著日光浴,只等著柔和的春風來呼喚它,這是不是理想的境界?連綿的山把麗江圍了個圈,天衣無縫,沒有半點瑕疵。這一圈山丘在冬天特別偉大,好像是把古城放到了一個安全島里,做麗江的守護神,它們英雄般地說:“你們放心吧,沒人敢欺負你們。”真的,麗江的人們在冬天里是享受著的。他們經常看著那些山丘,心中有安全的感覺,有放心的感覺,有溫暖的感覺。他們由地上看到山腰,便不知不覺地想著:“明天也許春風就來了吧?冬天這樣的呵護,今天夜里也許草就都茂盛起來了吧?”就是這點幻想不能一時實現,他們也并不著急,因為母親般的冬天,他們可以慢慢地享受,干啥還著急呢。
最妙的是下點小雨呀。看吧,山上的石頭都濕潤了,有的地方還凸出來一塊石頭,描繪成美麗的水墨畫。山墨綠墨綠的,跟白白的天空形成鮮明的對比。山坡上,有的地方被擋住了,沒潤濕,有的地方被雨淋得透透的;這樣,一道黑,一道深綠,給山們畫上一道道美麗的曲線;看著看著,這幾條曲線好像在流動,叫你能想象出無數種有趣的東西。等到快日落的時候,夕陽的余暉斜射在山腰上,那濕漉漉的石頭們好像在對著太陽告別,展現出它們最美的一面。這雨是微微細雨,麗江是從來不會下傾盆大雨的,老天爺很心疼麗江。沾衣欲濕山邊雨,吹面不寒暖冬風。
古老的麗江,街道只能容下兩匹馬,讓人覺得心里卻很寬敞,本地的人們熱情地向我們介紹著麗江,跟自然和諧了。
被一條水晶般清澈見底的小河穿過,清新的空氣中夾雜著水草的清香。碧綠的水草長長的,牽住了小河,小河不會凍冰,而是微微泛著碧波,閃爍出整個城鎮的倒影,比實際看還要好看得多。
新鮮的空氣,美麗的景色,悅耳的鳥鳴,會給人帶來無限的幻想,麗江的冬天,是永遠不會被凍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