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參觀故宮觀后感
北京故宮,又叫北京博物館,又名紫禁城,位于北京市中心,舊稱紫禁城。明清24位皇帝住過的地方,它像一個謎,一直吸引著我。下面是由小編精心挑選的精彩范文,歡迎大家一起來看看吧,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參觀故宮觀后感1
來到北京的第二天,一大早起來,我們坐車來到了老北京四合院參觀,這里是北京市保存最完好的四合院,走進了老北京胡同里,仿佛又回到了從前。我們還參觀了恭王府——清朝大貪官和紳的故居。他家的后花園比皇上的御花園還要大一倍,藏寶樓長達幾百米,金銀財寶不計其數。后花園的假山里,還藏著乾隆皇帝給孝莊皇太后在漢白玉上寫的“福”,這個福字,是乾隆皇帝苦思冥想好幾天,悟出的“福”字,這個字包含著很多意思,字面上看蘊含著好幾個字,意思是多財、多壽、多福。如果有人把福字取出來,就會碎掉,就這樣,這個福字一直原封不動地保存到了今天。
接著,我們頂著烈日,排了好長時間的隊,來到了毛主席紀念堂,懷著敬重的心情瞻仰了毛爺爺的雕像和遺體。
從紀念堂出來,我們又來到了心目中最向往的地方,世界上最大的廣場——天安門廣場。廣場上人山人海,環顧四周,有我們在電視里經常見到的人民大會堂,人民英雄紀念碑,歷史博物館和天安門城樓。
進了天安門城樓,我們來到故宮。故宮也稱紫禁城。我們一路直行,先來到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這三大殿,這是皇帝進行外事活動的重要場所。走過乾清門,呈現在眼前的是乾清宮,后面是坤寧宮,導游說:乾清宮本來是皇帝居住的地方,雍正皇帝認為只有自己的祖父和父親才有資格入住乾清宮,所以自己住進了養心殿,以后的皇帝再沒有人住過乾清宮。隨后我們來到御花園,因為故宮里沒有一棵樹,一路走來又累又熱,一進御花園感覺特別涼爽,御花園真是一個休息納涼的好地方。出了御花園,就來到了神武門,也是故宮的最北門。由于時間太緊,我們只參觀了故宮最精華的部分,其余還有很多宮殿沒有參觀。等以后有機會再來吧,再見,故宮。
吃過午飯,我們來到了龍潭公園,看了一場精彩的冰上雜技表演——幻境極光。演員們都穿著冰刀鞋,表演了很多讓人驚心動魄的雜技,特別是空中走鋼圈,看得人提心吊膽。他們這些演員們不知吃了多少苦,才練成了今天的成就,真是“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啊。
參觀故宮觀后感2
中國有許許多多的名勝古跡,有蜿蜒盤旋的長城、氣勢雄偉的兵馬俑,也有如詩如畫的頤和園、歷經滄桑的圓明園,不過最讓我期待的還是莊嚴肅穆的故宮。在一個陽光明媚的上午,我懷著好奇心步入有著600年歷史的故宮,去探索它的神秘。
穿過午門,一座高大的建筑深深吸引了我,說它是一座宮殿吧,只有幾扇門;說它是一扇門吧,又有重重疊疊的屋檐。原來,這就是進入故宮重要區域的通道——太和門。
走過太和門,遠遠地就看到金碧輝煌的太和殿。沿著中間大青石御道向前走就來到太和殿前的臺階下,這里的臺階是那樣高,仿佛是一條通天的御道,御道上的飛龍騰云駕霧,似乎是在保衛著宮殿里高高在上的天子。拾級而上,太和殿仿佛與蔚藍的天空連在一起。走近一看,殿內正中間是外朝獨一無二的黃金寶座,寶座的正上方是寫有“建極綏猷”的牌匾,傳說這是清朝乾隆皇帝的御筆,環顧四周,鍍金的龍柱矗立其中,地上鋪著價值連城的金磚,顯得格外莊嚴。
繞過太和殿,兩座較小的宮殿出現在我眼前,它們就是中和殿和保和殿。可別小瞧這兩座宮殿,這可是古代皇帝舉行科舉和宴會的地方。
順著保和殿向里走,我們來到了乾清門。這里是外朝與內廷的分界,更是家與國的分界。在門的兩旁,兩只鍍金的獅子華麗霸氣,顯出一派獨特的皇家風范。我驚奇的發現獅子的兩旁,整齊的排列著幾個大水缸。它們是做什么用的呢?怎么會出現在這皇家宮殿里面呢?好奇心促使我走上前一探究竟。原來,這幾個普通的大水缸居然是古代的滅火器,它們被放置在底座上,冬天,水缸里還可以烤著火,防止結冰,看到這我不禁感嘆古代這奇妙的設計。
步入乾清門,繞過雄偉的乾清宮、方正的交泰殿和華麗的坤寧宮,我們來到了樹木從生百草豐茂的御花園,這是一座小巧玲瓏的花園。太湖石堆成的假山錯落有致,假山上怪石嶙峋,有的像老母雞帶著小雞覓食,有的像海參在大海里緩緩游動,還有的像干枯的木頭,栩栩如生,讓人印象深刻。形態各異的小亭子坐落在花園的各個角落,假山上的小亭子,仿佛是花園的士兵,院落中的亭子,紅色的柱子與周圍褐色的樹干,翠綠的枝葉構成了一幅和諧自然的風景畫。
走出御花園,夕陽的余暉讓古老的宮殿閃爍著金色的光芒,這座有600歲的宮殿顯出無限的生機,我手中的相機也裝不下這美不勝收的風景。我戀戀不舍地離開故宮,心里暗暗對自己說:“故宮,我一定還會來看你的!”
參觀故宮觀后感3
大家好,我是你們今天的導游。我姓喬,大家可以叫我“喬導游”。接下來我們去的地方是舉世聞名的故宮,那里是我國著名的歷史景點,藏著數不清的奇珍異寶。
來到太和殿,你會發現太和殿分為上下兩層,頂部是由紅瓦堆砌而成,顯得熠熠閃光。向下看,房檐上雕刻著精美的花紋,但其中大部分是龍的圖案,象征著至高無上的權利。支撐整個大殿的是一根根圓柱,圓柱是用紅漆刷成的,就像一團紅色的火焰。推開紅色的大門,大家可以看到金碧輝煌的殿堂中,龍椅位于正前方,古時候據說是用純金制成的,上面雕刻著精美的花紋。扶手上有金粉雕刻的金龍,看上去栩栩如生。在古代,這里是皇帝處理公文的地方,是皇帝和大臣商議國家大事的地方,也是解決民生疾苦的地方。而現如今,這里變成了人們參觀的地方了,大家可以在這里走一走,看一看,但是不能用手去摸,因為這些都是珍貴的歷史文物呀!
接著,讓我們再去看看九龍壁。請大家看看這面墻壁,你便會知道它得名的原因。九龍壁顧名思義,就是墻壁上雕刻著九條龍的墻壁。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它角似鹿,頭似駝,眼似鬼,頸似蛇,腹似屋,鱗似鯉,爪似鷹,掌似虎,耳似牛,長相奇特。九龍壁之所以好看,是因為它是由琉璃、彩繪、磚雕等材質制作而成。看,顏色多么絢麗,有金黃、火紅、赤藍……這些顏色混合搭配起來,絢爛無比。這些龍不僅顏色鮮艷,而且姿態萬千,有飛龍在天,它騰云駕霧似乎在遨游;有二龍戲珠,它們蜿蜒盤旋著,好像在搶一顆金光閃閃的珠子……在古代,龍象征著皇權,象征著天子之尊。看著一幅幅美麗的圖畫,摸著這與眾不同的墻壁,你仿佛能看到古代的能工巧匠在日夜不停地雕琢著,他們歷經千辛萬苦,耗費無盡的心力,終于雕刻出了這舉世無雙的九龍壁,是不是很震撼呢?
故宮很大,我們今天只是看到了冰山的一角,讓我們深深地感觸到古代勞動人民建造技藝的精湛,令人十分敬佩。今天的旅游到此結束,希望下次還有機會和大家在此相聚,再見。
參觀故宮觀后感4
寒假,我來到北京,故宮是不得不去的景點之一。故宮位于北京市中心,是無以倫比的古代建筑,它不僅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能力,還被列為“世界五大宮”之首,這也是中國人的驕傲。
故宮建于1406年,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面積約為72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5。5萬平方米。相傳故宮一共有9999間房,實際共8707間。
進入午門,就看到太和門,太和門后就是太和殿,這里是皇上商議重大事情的地方,它面闊十一間,進深五間,太和殿的裝修也是雕梁畫棟。這時,我注意到了太和殿柱梁上有一排動物,數了一數,正好有十一個,由一個騎著鳳的仙人帶領。傳說,齊國國王一次作戰失敗,走投無路。這時,他看到一只鳳,便騎上去,飛過了大河,這表示逢兇化吉。
為了節省時間,我們到側面穿過六殿直接到了御花園,御花園是供皇妃休憩游覽的地方,這里樹木叢生,百草豐茂。重要的節日,如:中秋,重陽、端午也都在這里舉行。其中,引人注目的堆秀山是御花園的最高處,這里可是后妃們望遠祈福的地方。
從御花園原路返回,就到了乾清宮。這是歷代皇帝的寢宮,他們還在這里讀書學習,批改公案,召見官員,討論國家大事。這時看到人群在向一個方向走,我們也好奇跟了上去,看到了一片爛尾樓。爸爸說:“這是延禧宮也叫水晶宮,它原來不是這個樣子,是因為多次火災,才變成了現在這個樣子。”駐足沉思,我仿佛穿越了時空,回到了那個年代。
最后一站,參觀三宮六院。三宮是乾清宮,皇后住的坤寧宮、以及兩宮之間的的交泰殿。“六院”是十二院,東六宮是景仁宮,承乾宮、鐘粹宮、景陽宮、永和宮和延禧宮。西六宮是永壽宮,翊坤宮、儲秀宮、咸福宮、長春宮、太極殿(啟祥宮)。
一天的故宮之旅,在夕陽之時結束了,讓我卻學到了很多知識,深深贊嘆古人的智慧,這些匠人之作經過了風火的洗禮,依然是美侖美奐。
參觀故宮觀后感5
都說“摸摸北京城的磚,死了也不冤”,這句話都說明了我們國家首都北京城的無論從歷史文明文化等各個領域都是在國內數一數二的,大家都想到北京城,去看一看當地的文化,看一看5000年的中華文明,我也很有榮幸,今年爸爸媽媽帶我去了一趟北京。
說到北京內心總對北京有一種神秘感,因為一想到北京就會想到當年曾經居住過許許多多的皇帝,就給故宮,北京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
我和爸爸媽媽驅車來到北京,來到的第1站,那一定是北京的天安門了,以前在電視機中看到天安門非常的宏偉壯麗,但是遠不及親身來到天安門前看到的那種宏偉磅礴,紅色的城墻,金光閃閃的琉璃瓦,天安門前飄揚的五星紅旗,我的眼睛已經看不過來這些景象了,恨不得一眼能夠把它們全部看盡,但是這里的氣氛,這里的氛圍是我所不能夠想到的。
轉完了天安門我們就來到了曾經皇帝居住的地方——故宮。我們從故宮的午門進去,一進去就瞬間感受到了當年皇帝從這里是不是也曾經像我一樣路過呢?走過午門面前是一座高大的宮殿,我已經記不清這個宮殿叫什么名字了,給我留下的感覺就是非常的宏偉,非常的氣勢龐大,仿佛它能夠裝下一切,裝下我們上下五千年的文明,裝下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
緊接著再往后編傳就是有各種殿,還有一些后宮王妃的寢室,最讓我感興趣的就是曾經皇室所用過的一些物品包括一些字畫,這些物品瞬間把我的記憶仿佛一下子帶進了那個皇帝的年代。
在故宮中轉了許久,也曾經想過曾經古代的人民不僅是智慧高,而且執行力強,他們當時沒有像我們現在這樣優越的條件,沒有現在先進的技術,可是他們對于故宮的建筑,對于故宮的建設卻是非常好的,可能我們現在后人擁有現在的高科技技術也不能建得這樣完美吧。
傳完了故宮,我們緊接著又去了天壇,地壇,八達嶺,銅鑼古巷等等,北京城內比較有文化的一些地方。快樂的時光總是短暫的,我們很快就結束了我們的北京之游,但是這一次的北京之旅收獲頗多,讓我全身心的體驗到了中華上下五千年文明的悠久歷史,也讓我感受到了華夏民族古風古色的傳統建筑,這一切都來之不易,我們應該珍惜當下的生活。
期待著下一次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