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參觀美術館觀后感
美術館是指保存、展示藝術作品的設施,通常是以視覺藝術為中心。最常見的展示品是繪畫,但雕塑、攝影作品、插畫、裝置藝術,以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參觀美術館觀后感,希望大家喜歡!
參觀美術館觀后感1
現代人的生活忙碌,平時為了準備月考更忙,忙到沒有辦法讓自己的生活有美麗的回味。在這年假假期,爸爸決定帶我們去美術館。爸爸開車帶著我們去接一位老爺爺,他就是舉辦展覽的藝術家,一個拍照片超過七十年的攝影家。
由于老爺爺的作品非常多,而且不同于我生活的年代,于是爸爸開始為參觀的人一一導覽。經過解釋后,我終于可以看懂作品的內容,這也是黑白照片的神奇之處。首先,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五十幾年前所拍的野柳“女王頭”,那時的女王頭有著粗粗的脖子和今天看起來十分不同,媽媽解釋這是因為風侵蝕作用的結果,社會課本里面也有提到。我想再經過一百年,女王頭也許會完全消失。另外我也喜歡野柳的特殊巖石。老爺爺透過他藝術的眼光與黑白照片的手法,將平凡無奇的石壁都拍成了一幅幅美不勝收的曠世巨作了。除了黑白照片,老爺爺也運用特殊的鏡頭,捕捉平常眼睛看不到的微小世界,他把花朵最細微的地方放大成繽紛的彩色畫面。這都是攝影家非常不一樣的眼睛才能看到的。
展覽中,我也觀察到每一個人都找到自己有興趣的作品細細的觀賞,也許每一個人在美術館都因為這些美好的事物而豐富了每天忙碌而且無趣的生活了吧!所以我希望大家再忙也要去逛逛美術館,那么平凡的生活也會充滿美麗的回憶。
參觀美術館觀后感2
美術館是一個非常吸引人的地方,許多名畫全在此展出,由此引來了很多的中外游客。
剛剛進門,一堆抽象畫撲入眼簾,抽象畫說來也奇,看著人不像人,樹不像樹,可走近一賞也卻別有一番情趣。
我們繼續往里走,那是應天齊老師的作品,他的畫大部分是用大量的油墨為人們展現出一種立體的感覺,他的作品有的平淡無奇,有的波濤洶涌,有的則栩栩如生,而的卻熱情奔放。一進他的展廳,我就被眼前的“景色”一下子震住了,無論是栩栩如生的“文明”,還是平淡無奇“竹簾”,全都讓人感到瞠目結舌,大廳中間,一塊“金磚”極為醒目,據說這“金磚”是為了紀念西遞老城而制作的,磚上刻有“西遞”二字,這是一位老人家贈給應天齊的,贈后卻去世了,應天齊就把這塊磚當模子,制作了一塊一模一樣的“金磚”。旁邊的墻上掛了三幅單色調的油墨畫“厚黑”、“無極”、“王者”。其“厚黑”是用特別多的油墨為人們展現出十分立體的藝術,走近細品會令人感到浩瀚大海上的波濤洶涌;“無極”則是純白色的,它則讓人感到自己再天空中自由翱翔;“王者”卻有一種氣勢磅礴的感覺,它以紅色色調為主,使人感到充滿希望。
再往里走是革命右派廖冰兄老人家的漫畫作品,他是悲憤畫神,老人家出生于1920年,他生前最有名的漫畫是“禁鳴”,這幅畫是一頭肥碩的貓頭鷹用力咬住一只瘦小的公雞,不讓它打鳴,這幅畫反應了__時期社會的黑暗與腐敗,文化知識分子們就是這只瘦小的公雞,沒有光明,不能自由,此外,他還有“自嘲”、“破爐”、“血膩魚肥”等作品非常有名,這真是“悲憤畫神”呀!
這次參觀不僅讓我長了知識,而且還讓我看到了悲憤畫神廖冰兄,還讓我見識到了用油墨感動世界的應天齊老師,這次參觀收獲不小呀!
參觀美術館觀后感3
這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早上。我們隨著興奮的人群走進了美術館。很顯然,今天的人都是“它”而來,因為他們在談話中就把目的表露無疑。這個“它”,就是誕生在意大利畫家達芬奇筆下的宗教畫《最后的晚餐》。
隨著緩慢移動著的人群,我們進入了陳列《最后的晚餐》的房間,于是一副栩栩如生的晚餐畫面便顯示在我們面前。
這幅畫長約900余厘米,坐在中央的當然是傳說中的救世主耶穌,分坐在他兩邊的是他的十二個門徒。他們表情各異,有的緊張,有的憤怒,有的震驚。據我所知,這幅畫取材于《新約圣經》,講述的是逾越節那天,耶穌和十二位門徒聚在一起,他憂郁的說:“你們中有一個人要出賣我了!”《最后的晚餐》就把門徒們的反應描繪了下來。
畫面上有一個最引人注目的人物,他很慌張,以至于手肘碰到了鹽瓶,身子后仰,滿臉的驚恐與不安毫無保留地呈現在我們面前。我想,他應該是叛徒猶大吧!達·芬奇在他身上著實是下了一番功夫的。
參觀完畢后,我深深地敬佩達·芬奇高超的繪畫技藝,也折服于此畫表現出的藝術魅力。
參觀美術館觀后感4
可能是我太喜歡美術的原因,前幾天的北京之旅中,參觀中國美術館留給我的印象特別深刻。
中國美術館是建國初期的十大建筑之一,在長安街上和天安門城樓、人民大會堂、中國歷史博物館等建筑在風格上都有些異曲同工之處,也是三層建筑,漢白玉墻體,層層廊檐上都是黃色的琉璃瓦,在陽光的照射下顯得金壁輝煌,流光溢彩。
由于喜迎祖國建黨__周年,所以一到展覽大廳,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一幅幅巨大的紅色革命畫卷。站在紅色畫卷下,看著偉人先烈們為建設新中國鞠躬盡瘁、拋頭顱、灑熱血的一個個感人場面,我不禁熱血沸騰:一定要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好好學習,將來把偉大的祖國建設的更加美麗富強。
接著往里走,一幅幅美倫美奐的畫卷就爭先恐后地展現在我眼前:《東風吹來百花開》:白鳥飛翔、鮮花盛開,把春天充滿生機活力的盎然景象描繪的栩栩如生;《山姑娘》又為人們展現了大山里一位位淳樸可愛的大姐姐,挽著袖子赤著腳面帶幸福的笑容辛勤勞動、收獲豐收的場面。
最讓我震驚的是我竟然見到了一幅《齊白石和周恩來在一起》的巨幅畫卷。畫中的齊白石和周恩來面帶微笑,邊走邊談。是不是敬愛的周此時正虛心向齊白石大師討教繪畫方面的方法和技巧呢?
美術館里還有來自世界各地的名畫,有讓人浮想聯翩的抽象畫,有讓人感為嘆之的完美的藝術雕塑,都在這個華麗的藝術殿堂里為我們默默展示著它們都具特色的美。而且這些偉大的藝術作品都是真品,每一件都有它獨特的藝術魅力。
美術館里還有一種刺繡叫雙面繡,真是神奇!同一副畫面,由于刺繡的特殊工藝,正反面兩面欣賞起來的效果就截然不同了,我不禁被大師們一針一線精心勾畫出的神奇視覺效果所折服!
美術館里的象牙雕塑也是我最喜歡的藝術品。據介紹,一件精美的藝術品要花上兩三年的時間制作,當然它也就價值連城了。在一個巨型的三國人物象牙雕上,足足刻有100多個人物形象:劉備、關羽、張飛,拿著鵝毛扇的軍師諸葛亮、詭計多端、愛猜忌的曹操……每個人物都是活靈活現,就連衣服上的褶皺都十分清晰地表現出來了。士兵、將士們的深情威武、動作瀟灑,就像馬上要和敵軍決一死戰一樣。除了人物,象牙上還刻有船只,船里竟然還有人,而且人物形象也是個個栩栩如生,這精美的象牙雕,真是令人稱奇呀!
參觀完了中國美術館,看到了那么多精美的藝術作品,直到現在,我一閉上眼睛,好多巨幅的美畫卷就展現在我眼前。美術館真不愧是一座藝術的殿堂,同學們,有機會你們也去美術館看看吧,它肯定會帶給你不同尋常的美的震撼的!
參觀美術館觀后感5
周日下午我和王宇微約好在中國美術館見,一起走進藝術的殿堂。
中國美術館是以收藏、研究、展示中國近代現代藝術家作品為重點的國家造型藝術博物館。主體大樓為仿古閣樓式,黃色琉璃瓦大屋頂,四周廊榭圍繞,具有鮮明的民族建筑風格。
中國美術館收藏各類美術作品10萬余件,以新中國成立后時期的作品為主。藏品主要為近代美術精品,中國當代著名美術家的代表作品和重大美術展覽獲獎作品,以及豐富多彩的民間美術藝術。
我們逛了許多展館,可都是走馬觀花。正好趕上張建國作品展,那個展館人多的就像一鍋粥,簡直令人窒息。我們貼著邊看了一圈,趕快"逃"了出來。張建國的作品,比較抽象,在我的角度還不能理解,它和我一點美術上的共鳴都產生不了。
吸引我眼球的卻是一面不起眼的鏡子。遠處看像一塊紗做的簾子,走近一看,只是一面鏡子上涂了膠水,粘上紙又撕下來,又又像沒有撕干凈。每個人都能做,但真正想到這一點的,卻只有作者。
這個美術作品把看似遙不可及的美術,融入了生活,讓美術更生活化。
如果問這次參觀有什么收獲,那就是讓我明白了:美術不是遙不可及的,它就在生活中,在你我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