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觀后感作文
經常寫觀后感可以幫助我們形成愛思考的好習慣,從電影中得到啟示和感悟,并運用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去。下面是一些博物館觀后感作文免費閱讀下載,希望對大家寫博物館觀后感作文有用。
博物館觀后感作文篇1
說起喜歡那個地方,我首先想起的是北京,為什么喜歡北京的呢?我總是覺得這座城市有很多的故事,人們為什么明知道北京很難生存下來,但是還是一個勁的往北京跑呢?這個城市一定會是很有美麗的,后海邊那歌手是怎么走出來的,是什么讓他們堅持下來的呢?我向往的并不止這些,我想去天安門看過一次升旗,去中關村的發達地區去看看,我一直想去北京看看,所以前個假期我們一家就動身去北京。
剛剛到了北京,我就去了故宮。到故宮的時候剛剛是早上十點左右的樣子,大街上看著很多的匆匆忙忙的人,不曾停息,此時的我是無比的幸福,我可以享受著閑暇的時光??墒窍肫鹞乙院蟪蔀檫@樣的人,卻又充滿了期待。但是這個時候我只想去看看故宮的景色。
看見故宮那一刻我被震驚了。故宮又稱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的皇宮,為我國現存最完整的古建筑群。無與倫比的古代建筑杰作紫禁城占地72萬多平方米,共有宮殿9000多間,都是木結構、黃琉璃瓦頂、青白石底座,飾以金碧輝煌的彩畫。這些宮殿是沿著一條南北向中軸線排列,并向兩旁展開,南北取直,左右對稱。這條中軸線不僅貫穿在紫禁城內,而且南達永定門,北到鼓樓、鐘樓,貫穿了整個城市,氣魄宏偉,規劃嚴整,極為壯觀。建筑學家們認為故宮的設計與建筑,實在是一個無與倫比的杰作,它的平面布局,立體效果,以及形式上的雄偉、堂皇、莊嚴、和諧,都可以說是上罕見的。
身處在故宮的時候,我感受到了古代前人們是那樣的聰明,何等的智慧才能制造出這要的雄偉建筑。故宮是雄偉的,也是我們因該保護的,所以我更加應該好好學習,成為合格傳承人。
博物館觀后感作文篇2
從93年來北京上大學,到現在有13年之多了.13年來,每天生活在這個城市,卻有一種“不知廬山真面目”的感覺,除了上學時的歷史課本之外,再沒有真正立體全方位的去了解過我們的首都.
參觀首都博物館新館給了我這個機會.首都博物館新館坐落于西長安街延長線白云路的西側,外觀雄偉,氣勢磅礴.進入之后,按照導覽圖一一參觀,不知不覺沉醉于祖國首都的一草一木,一鼎一印之中.通過參觀首都博物館,我對首都的認識在以下四方面得到了提升:一為博.首都地大物博自是早就知道,但僅限于一個模糊的概念.這次系統詳細的參觀了古代玉器藝術精品展、古代瓷器藝術精品展、古代佛像藝術精品展、燕地青銅藝術精品展、古代書法藝術精品展、館藏京劇文物展、書房珍玩精品展等各項展覽,不禁感慨祖國首都的文化底蘊之博,物產資源之博,藝術內涵之博.首都以她博大的胸懷,包容和養育著生活在這里的2000萬人民百姓.二為史.北京是古城,歷史悠久.曾有多個朝代以此為都,北京的歷史中填充著無數色彩繽紛的故事.
承載著朝廷權威的皇家玉璽,記錄著世代變遷的竹簡,刻畫著滄海桑田的鐵器銅器,象征著雍容華貴的玉器古玩,還有留著戰爭疤痕的民間遺物,每一件都在給我們講述著自己說不完的經歷和史實.三為情.老北京的民俗和風土人情是聞名世界的.展廳中模仿的婚慶場面洋溢著熱鬧喜慶,也洋溢著純樸的民風民情;原汁原味的老北京吆喝,從頭到尾透著誠懇和熱情;還有日漸稀少的老北京四合院的風情,街坊鄰里們談笑風生,互相幫助,誰家有事,一聲招呼,一個院落攜手共濟,不是親情而勝似親情,讓我們現代人無比羨慕那美好的和-諧.真正老北京的民情是淳厚的、溫和的、謙遜的,這是需要我們現在去重溫,去尋找和拾回的.四為美.名勝古跡之美,現代建筑之美,自然風光之美,北京的美無處不在.活靈活現的皮影兒和面人兒,獨特的傳統服飾和民間剪紙,享譽世界的京劇文化,神秘高雅的篆刻和書法,首都北京的文化藝術之美更是魅力無窮.再看從博物館本身的建筑設計,到展區展品的設置,無處不在的貼心服務,到細心品味的參觀人群和天真活潑、認真參觀學習的孩子們,也展示了我們首都北京的精神文明之美.
只有真正了解一個城市,才會真正熱愛她.參觀之后這一個月以來,我走在街上總是有意無意的用欣賞的目光去觀察路邊的建筑;每次看到有損市容市貌的行為時心中總是想,這么好的城市,我們為什么不能好好愛惜她保護她.首都博物館是一個窗口,應該面向社會各界免費開放,讓大家都來了解北京,熱愛北京,進而更加熱愛祖國,熱愛黨,熱愛人民.很難想象一個亂貼小廣告或隨意扔垃圾的人會是一個對首都,對國家充滿感情的人.因此,倡議各中小學校組織學生進行集體參觀,倡議我們同事帶家人和孩子前去參觀,倡議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都到首都博物館進行參觀和學習.
博物館觀后感作文篇3
在我8歲的一個寒假中,爸爸帶領了我前往了首都北京,參觀了軍事博物館。
我們到了軍事博物館,進入大廳,便在無數的武器彈藥中構成了凝重的肅殺氣氛,但這剛剛凝結成的氣氛,就被旁邊熙熙攘攘的人群的喧鬧聲給消失了。那無數的炮彈連成一片,有核彈、閃光彈、魚雷、加長版AK-47炮彈,也有許多坦克車:K-2、K-18、S-1876a……使人眼花繚亂。
我們先到了地下的魚雷區,那里的魚雷有大有小,有筆袋那么大的,有一個屋子那么大的,甚至還有能夠“隱形的”超輕魚雷。里面的魚雷應有盡有,我在魚雷區中找到了一個兩棲魚雷,這種魚雷有強大的適應性,能夠裝在潛艇上,也能夠裝在異常制作的坦克上,只需投入發射艙,就能夠發射。
然后我們前往了機槍子彈和機槍區,那里的槍都與子彈牢牢地綁在了一塊,每一個槍都十分威武,那上頭的簡介令人驚心動魄,誰都不會想得到這小小的手槍能爆發出了如此之大的威力。
我們不但看了手槍和魚雷,并且看了新展出的航母。我們明白軍事博物館剛剛展出了與真正航母10:1的袖珍級的航母,但沒想到人排得那么長,足足有30多位。最終輪到我們登上航母了,那精致的零件,那細膩的線條,那宏偉的設計,都令人嘆為觀止。
我們參觀完了所有的物品,不禁贊嘆:科技宏博發展,人才衡量之己!我們此刻就應當好好準備,好好加油,爭取努力,拼搏奮斗,爭取在“小升初考試”中成為21世紀最好的“初中生”。
博物館觀后感作文篇4
今天,我們四年級全體同學在家委會老師的帶領下,參觀了博興縣博物館。
走進博物館的大廳,最醒目的是坐落在大廳中央的天祿。第一間屋里全都是些石頭,上面有的刻著佛像,還有的刻著字。再往另一邊走,有許多蓮花寶座,這時我的腦海里出現了一個疑問:為什么蓮花寶座上面沒有佛像呢?好奇之下,我問了博物館的阿姨,阿姨告訴我說,“這些蓮花寶座上原本是有佛像的,只是有的被人偷走了,還有的找不到了”。雖然這些蓮花雕刻非常精美,但缺少了上面的佛像,真讓人遺憾。
接下來,博物館的阿姨帶領我們來到了一個露天的小院,小院里是一排人物雕像。他們形態各異,栩栩如生。第一個雕像沒有名字,同學們就好奇地向博物館的阿姨詢問,阿姨告訴我們說那是翁仲。所謂的翁仲,原本指的是匈奴的祭天神像,大約在秦漢時代就被漢人引入關內,當作宮殿的裝飾物。
從小院回到大廳,我們從東樓梯上了二樓。首先應入眼簾的是許多玻璃瓶,每一個玻璃瓶里都有一個動物標本,有可以產珍珠的珍珠海貝,有各種魚類,還有可怕的蛇等等。
再往南走有三間房屋,我進了第一間,那里有一個麋鹿頭頭骨,有許多賞瓶,還有一匹陶馬,它是漢代的。這些對我來說都沒有門口的象牙吸引人,那個象牙長兩米多。
第二間是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文物,有布老虎什么的。第三個門里面有王竹川同志的錢包、王英才同志的照片等等。
整個博物館被我們詳細地看了個遍,最讓我留戀的是那些玻璃瓶中的小動物標本。最后,我們戀戀不舍地離開了博物館。很高興能有今天的這個參觀活動,博物館讓我知道了我們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時也給了我無限的遐想。
博物館觀后感作文篇5
溫州博物館是一所綜合性的地方博物館,創建于1958年,原址在江心嶼。20__年,位于世紀廣場西側的新館落成并正式對外開放。該館建筑面積26000平方米,館內展區總面積8000平方米。該館設有歷史館、書畫館、陶瓷館、自然館、工藝館等五個專題陳列。該館擁有文物2萬多件,有20個門類,而尤以陶瓷器、彩塑、書畫為特色。五月三號,我和瑞賢一起去參觀了溫州博物館。
買了票,我們進入展廳,就看見一樓大廳里的花崗巖壁面上懸掛著九幅中國傳統神話題材的銅雕壁畫:盤古開天、女媧補天、夸父追日、精衛填海、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神農伏羲、燧人取火、大禹治水。這些浮雕都很漂亮,但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后羿射日了,這是一個很精彩的畫面:后羿身上背著箭袋,手里拿著箭弩和箭,眼睛專注地望向東方,準備把箭射向太陽。這些浮雕都表現出了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
大廳里有一個“孔子系列”的大型彩石玉雕,這個玉雕分為孔廟、孔子周游列國、孔子事跡圖、春滿神話州四部分。“孔子系列”是溫州已故工藝美術大師吳進德生前的扛鼎之作?!翱鬃酉盗小睔v時三年,花費45000個工時,耗用黃金10斤,用玉10余噸。其中孔廟是我最欣賞的,它長6.3米,寬5.7米,高3.45米,它精仿山東曲阜孔廟(大成殿),以岫巖玉為主要原料,底座是由花梨木精制而成的。它的每個細節都很講究,特別是雕刻,更是精益求精。來看“孔子系列”的人,沒有一個是不拍手叫好的。
聽導游說,整個系列是運用了圓雕、浮雕、透雕、鏤雕、線刻、陰刻、貼金、鑲嵌等多種技法。它在1997年被評為吉尼斯世界最大玉雕珍品,同年六月參加“北京全國首屆十大民間藝術家精品展?!?999年應邀前往昆明參展。它具有極高的藝術與收藏價值。我們在大廳里還看到了拋石機,蒙古軍就是靠它,攻下了久攻不下的襄陽城,因此又稱“襄陽炮”。
一樓大廳里還有個蒙古包,它的形狀是上圓錐下圓柱的,我正在外面看得入迷,這時,瑞賢提議去蒙古包里看一下,我們就進去了,里面有四根木柱,每根木柱上都刻著龍。還有三張茶幾,一張古代皇上坐的“龍椅”。墻壁上都“刻”著網格,還掛著成吉思汗的畫像。
我們還去歷史館和自然館里看了一下。歷史館主要分為公元前1的溫州大事記、近代的溫州大事記和當代的溫州大事記三個版塊,每個版塊都用梗概、人物事跡和出土文物,來說明我們溫州走過了風風雨雨的五千年。
自然館有鳥類、禽獸、魚類、貝類等多個主題陳列,我們快要到出口的時候,忽然看見那里有五六頭恐龍,最后一只恐龍,它的頭時而伸高、時而降低,還發出巨大的響聲,讓我很害怕。
我們又走進了休閑吧,我們剛進大門,就看見里面有一個湖泊,湖泊里游著五彩斑斕的魚兒,湖中的假山石和噴泉,也成了一大亮點,
噴泉下雨般丁冬的聲音,讓人心曠神怡。
參觀完博物館后,想著參觀過的種.種情景,不僅發出感嘆:博物館不僅讓我們看到了許多平時看不到的東西,還讓我們有了很多樂趣。
博物館觀后感作文篇6
在星期三的早上,老師組織我們四年級全體學生參觀安康博物館,我們在學校教學樓樓下集合,同學們穿著整潔的校服,佩戴著鮮艷的紅領巾,然后坐著公交車,唱著郊游的兒歌來到了博物館。我們像小鳥一樣從車上飛奔下來,一眼看到的是一個奇形怪狀的石頭上雕刻著安康歷史博物館幾個字,大家都興奮的叫著目的地到了,目的達到了!
當我們走進博物館里,我們都很驚訝,因為這里面很大,大的超乎我們的想象。有一位帶著我們參觀的姐姐說這個博物館已經有二十多年了,里面收藏著許多珍貴的歷史文物,比如:石斧、石刀、銅鏡聽完我們迫不及待的想馬上參觀,在姐姐的帶領下我看到了許多動物標本,有羚羊、大熊貓、金絲猴還有十八羅漢,有的十八羅漢的手都不見了。姐姐說:失去的東西是永遠找不回來了!我覺得非??上?。
我們還去了科技館參觀,里面所有的東西都是最先進的。我玩了許多東西,我最感興趣的是球球冒險記,驚險刺激讓人愛不釋手。我們還看了機器人跳舞,在遙控器的操縱下兩個一紅一藍的機器人不停的扭動著身體,變幻出各種姿勢,可好看了??上⒂^時間太短,很快我們就要返回了。
參觀完博物館,讓我知道了許多古代用的東西和許多我不認識的東西,他們都是人類文明和進步的象征,相信只要我們努力學習,將來一定會創造出更多有用的東西,為人類服務!
博物館觀后感作文篇7
浙江省博物館始建于1929年,原名“浙江省立西湖博物館”,是浙江省內最大的集收藏、陳列、研究于一體的綜合性人文科學博物館,館藏文物達十萬余件,其中河姆渡文化的陶器、漆器、木器、骨器和象牙制品,良渚文化的玉器和絲織品;越國的青銅器,越窯、龍泉窯、南宋官窯等窯口的青瓷,會稽古銅鏡和湖州古銅鏡;明清浙籍書畫家的作品等,均為聞名遐邇的文化瑰寶。
浙江省博物館舊館址的一部分為江南著名藏書樓文瀾閣。1993年,浙江省博物館改擴建工程竣工,新館占地面積20400平方米,博物館里有幾個場館,分別是歷史文物館、青瓷館、書畫館、錢幣館、工藝館、禮品館、呂霞光藝術館、常書鴻美術館、明清家具館、精品館等十個展館。館舍建筑以富有江南地域特色的單體建筑和連廊組合而成,構成了“園中館,館中園”的獨特格局,樓閣亭榭,以長廊逶迤相連,掩映于湖光山色間,成為天堂杭州一處耀眼的文化新景點。
浙江省博物館舊名西湖博物館,1931年更名為浙江省立西湖博物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改稱浙江省博物館。該館原設歷史文化和自然科學兩大業務部門,1980年分出歷史部文物組,成立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1984年分出自然科學部,成立浙江省自然博物館。
浙江省博物館是浙江省內最大的集收藏、陳列、研究于一體的綜合性人文科學博物館。有關數據顯示,該館館藏文物十萬余件,其中一級品158件。藏品有新石器時代河姆渡文化的人工栽培稻和漆碗;良渚文化的綢片和麻布;春秋戰國時期越國的各種青銅兵器、青銅農具、印紋陶和原始瓷;從東漢至明代各個青瓷窯系的一批標本;還有超多的古今書畫。不久我們參觀完了,便回家了。
博物館觀后感作文篇8
星期天,我們全家十分高興地走進了向往已久的沈陽市故宮博物館。
沈陽故宮博物館是清朝入關前的一座皇宮。整個故宮是以崇政殿為中心的軸對稱圖形。進入故宮建筑群會有中路、東路和西路三條游覽路線。
我們走的是中路,首先看到了崇政殿和十王亭。崇政殿居中,十王亭左右豎立,每排各五個,整齊排開,整個建筑看起來十分威武,莊嚴肅穆。其中,我最喜歡的建筑就是崇政殿。崇政殿是清朝皇帝上早朝問政事地方,而且據說崇政殿的`搭建沒有用一根釘子,復雜的木制結構精準有序。崇政殿的顏色主要以紅色,藍色和黃色為主,內壁呈圓柱形。看著威嚴的崇政殿如同看到了清太祖努爾哈赤坐在大殿中央,接受百官朝拜的壯觀場面。
走出崇政殿來到十王亭,這里陳列著八旗軍的各種兵器,真是應有盡有。其中火槍是我最喜歡的兵器。火槍的槍托和槍把都是木制的,槍身很長,像極了早期的步槍,顯示出了當時清朝官兵的智慧。但是也不禁讓我想到一個問題,火藥本是中國發明的,卻在清朝晚期成為八國聯軍侵略中國的武器,心里不由地升起一陣悲傷。
"瞧!那是什么?"尋著聲音望去,我看到了大名鼎鼎的鎖子甲,立刻來了興趣。鎖子甲是古代的"防彈衣",由鐵環做成,中間一個母環控制著四個子環,環環相扣,刀槍不入。當年清軍將士不正是身穿鎖子甲在戰場上所向披靡,勇猛殺敵的嗎?心中不由得贊嘆鎖子甲發明者的偉大智慧!
以前我認為清朝相比其他朝代,軍事力量是薄弱的,但是游覽故宮時,卻從博物館的陳列中看到了清朝人的智慧與勇敢,讓我對它產生了幾分敬畏之心,更激發起研究清朝歷史的勇氣和決心。
博物館觀后感作文篇9
周五下午,我們全班在大隊輔導員施老師和班主任陳老師的帶領下,一起去了“大煙囪”博物館。其實它的真名是“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但因為這個名字太難記了,而且大煙囪又高又大,印象深刻,所以我們就給博物館改了名。你知道嗎?大煙囪還是個巨大溫度計,我們在南浦大橋上就遠遠地看到了溫度——21攝氏度。
走進展廳,我們就發現許多似人非人、似蜻蜓非蜻蜓的怪物在半空中“飄”。他們頭部和胸部都是蜻蜓,卻長著人的腰和腿,我們這些膽小的女生都嚇得毛骨悚然,想趕緊逃跑。
我們又接連看到了許多不可思議的怪物。比如說,明明是一只青蛙,但它的眼睛卻是人的嘴唇;一只瓢蟲的殼竟然是人的舌頭。這些雖然只是照片,但栩栩如生,看著令人害怕,好恐怖呀!
怎么會出現這些怪物的呢?講解員告訴我們,是因為這些生物的基因發生了轉變。我們還觀看了視頻,原來科學家切除了一種生物的一小部分基因,換上了另一種生物的一部分基因,就會變出新品種的生物了。真是太神奇了!如果生命可以這樣重組,那說不定以后我們人類真的能長出翅膀,像鳥兒一樣在天空中翱翔。到那時,我的“飛翔夢”就真的實現了。
到了三樓,我們去了絲網版畫工作室,工作人員發給我們每人發了一個小包。當我們用刮板把顏料刮下來時,就會在包上印出不同的花紋。按照小朋友力氣的大小,花紋顏色的深淺也不同,挺有意思的。
手工DIY后,我們就打道回府了。今天的參觀真的讓我們大開眼界,讓我們看到了生命的無限的可能??茖W真是太神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