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思政開學第一課觀后感
作為一檔開播十幾年的公益節目,每年的《開學第一課》都會根據時下的環境,給我們帶來新奇的節目與故事,2022年的開學第一課是學生非常喜歡的一期節目,不僅為先輩們的愛國精神而感動,也深深的體會到,一個國家在建設發展的過程中,如果沒有無數不計生死,不求回報之人的奮力拼搏,我們就無法擁有現在這個人人稱贊的新中國。你是否在找正準備撰寫“小學思政開學第一課觀后感”,下面小編收集了相關的素材,供大家寫文參考!
小學思政開學第一課觀后感1
時間流去是悄無聲息的,來去匆匆,讓每個人都十分驚嘆時光一去不復返,然而最終還是要接受現實。隨著時間的離去,轉眼間又是假期的結束,假期生活多采多姿,給許多同學留下一連串美好的回憶。因而對于假期有快樂的記憶留存,也算知足了。告別了假期,同學們就要收拾好心情回到學校繼續上課學習。
每逢開學的時候,同學們都興高采烈地背上書包,哼著小曲兒揮手再見父母,踏上回校的路程。回到校園里,一切都是這么的熟悉,終于可以見到自己的老師和同學,別提有多歡喜了。重返校園的同學們,面對新學期,又是一個嶄新的開始,重新樹立目標與制定計劃,更加有利于自己繼續前行的步伐。
每個人都可以有與眾不同的人生,然而都要通過自身的付出與努力方可有機會獲得想要的人生。人們常說讀書能改變人的命運,這話著實有一定的道理存在,好好讀書的孩子,前程才有可能無可限量。所以開學了,同學們都要調整好狀態,認真對待自己的學業。
開學了,同學們除了正常回校上課之外,還有一項很重要的任務需要完成,那就是觀看《開學第一課》。說起這個節目《開學第一課》,這是中央電視臺與教育部合作的大型公益節目。今年的《開學第一課》,將于9月1日晚8點準時播出,主題是“少年強,中國強”。特殊的2021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肆虐全國,引得無數國人驚慌失措,為了生命安全,無數白衣戰士勇往直前奮戰,齊心協力抗戰。相信風暴總會過去,天終究會晴,凜冬散盡,春風依舊明媚。
小學思政開學第一課觀后感2
電視上,2021《開學第一課》正在播出,看到人民英雄們現身說法,讓我們了一句古語:“獨木不成林,單絲難成線,唯有凝聚合力,如江河齊匯入海,方能奔涌成浪潮;如樹木共聚一隅,才能林立為世紀砥柱。”
疫情未散,團結一心,抗疫救災,才能砥礪前行。
在2021年中,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已經成為尋常,不過這也是,我們中華人民的優良傳統。舉國上下,集資,救援,志愿,捐贈,這些看似平常卻能讓人心頭一熱的詞也都在這里匯聚。而我是一名江西九江三中的學生,在九江發生了洪災。高考那天,無數莘莘學子奔赴考場,只為金榜題名,卻偏偏遇上洪災,恐懼,害怕,焦急,都涌上心頭。可是他們別無選擇,只能選擇硬著頭皮迎接這暴風雨的時刻,不知對于他們來說,這是一次幸運的經歷還是悲傷的經歷,又或許帶著那么一點驚喜。
“哪有什么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之所以能過著平平淡淡,幸福的生活,是因為那些在暗處默默守護著那些潛在的危險,保護著大家的安全。“1998年,江西特大洪水,全中國守護著00后,2021年,00后守護著全中國。”一人之力,雖渺小,但其實往往越渺小的越孤勇,就像創造奇跡,往往只是我們腳下渺小的細沙。我們與河水老人對峙著水流到達前線,把充滿支持,愛意的意念傳輸千萬遍,我相信總會戰勝的,沒有不可結束的沉淪,所有被毀滅的都會在下一個路口重新譜寫,卷土重來。
盡管2021年初,一場疫情席卷神州大地,病毒肆虐橫行,災難從未停息,蠶食了春日的盎然生機,但我們以愛與支持致敬那些堅守,守護中國的英雄,如此,我們一定會風雨無阻的前進。
小學思政開學第一課觀后感3
2021《開學第一課》讓我想起了不久前看到的一篇作文,現在分享給大家: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許多多的印記,比如:夏天戴手表會在手腕上留下一圈手表的印記、在沙灘玩耍時會留下美美的腳丫印記、當流星劃過填空一瞬間會留下一道光的印記……然而,現在我要給大家說一說在我心里留下的一個最美的印記,那就是口罩的印記。
以前,每當我看到自己或別人臉上有口罩的印記是,都會覺得很不好看,可是現在,因為一個新型冠狀病毒的“闖入”,許多人都奮戰在一線,當他們摘下口罩時,臉上、鼻子上被口罩勒出了血痕,有的還被壓破了,破的地方就用創口貼貼住,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73歲的李蘭娟院士摘下口罩的那一幕,令我心疼也安心,印記和皺紋已難以分清,但是她的笑容依然堅定。
在我身邊也有一群這樣的人,他們就是在我家小區門口辛勤工作的志愿者,他們每天都戴著口罩站在大門口給進進出出的人量體溫和檢查車輛,在我們北方氣溫零下二十五度左右的環境下,他們每天堅持早上六點來,工作到十點多才回家,由于長時間戴著口罩,臉上便出現了一條口罩的印痕,很像一個透明口罩。
在這次疫情中,口罩顯得格外重要,他的印記也從難看變成了美麗,這就是我心里最美印記。
小學思政開學第一課觀后感4
開學啦,央視《開學第一課》在觀眾的期待中播出了,今年的主題為“少年強,中國強”。回頭想一想,今年竟然是《開學第一課》播出的第十三個年頭。
人生當中能有多少個十三年?十三年,可以讓一個蹣跚學步的小孩長成青蔥少年;十三年,可以讓一個意氣風發的少年逐漸成為成熟穩重的大人;十三年,也可以讓一個人的生命凋零……十三年來,《開學第一課》都在開學的時候與全國的中小學生一起跨入新學年,開啟新到的旅程,它每一次都帶給他們不一樣的教育意義,與此同時,又與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共同成長。
《開學第一課》為什么能持續播出十三年年之久?這與家長和孩子們到的喜愛脫不了關系,但更主要到的原因是它能夠帶給學生們不同于課堂上的深刻的教育意義。
第一年,我國正在沉浸于汶川大地震的悲傷當中,《開學第一課》告訴孩子們:人的起點是生命,生命誠可貴,要用知識守護生命。第二年,在新中國成立60周年的背景之下,《開學第一課》為全國中小學生展示了一臺愛的主題班會。第三年,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路剛起步,《開學第一課》讓孩子們意識到夢想在個人的人生中甚至在一個國家當中擔當的責任。
……
后來,它不僅讓孩子們知道幸福是什么、美與愛是什么、英雄是什么、未來是什么,而且更重要的是它同時給家長和孩子們上了十三節人生大課。毋容置疑,這十三課所傳授的知識是非常深刻的,至于如何消化這些知識,更需要父母帶領孩子慢慢去品嘗、去領會當中的意義,然后轉化為屬于自己的東西。我想,其實這也是《開學第一課》的意義所在。
小學思政開學第一課觀后感5
2021年農歷庚子鼠年,春節也是難以忘懷的:沒錯,我就是那種燙了頭發,買了一堆新衣服,卻把睡衣從年三十穿到元宵節的人。
今年到底發生了什么呢?在去年12月開始,湖北武漢,發現了一種新型的肺炎,到了春節前一周,這種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越來越嚴重,因為湖北特殊的地理位置,九省通衢,武漢又是一個人口千萬的大城市,又到了春節返鄉的高峰期,病毒就這樣在全國傳播。
話說冠狀病毒真是病毒界的一股“清流”。因為別的病毒一般是一個“球”有兩對“觸角”,而冠狀病毒就厲害了,它是一個“球”和無數對“觸角”。因為它的表面極其像國王的王冠而得名。這種病毒通過飛沫傳播,會引起上下呼吸道感染,感染的病人通常會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并出現咳嗽發燒頭疼等癥狀。截止到今天,2021年1月30日星期四,全國確診7826例,疑似病例12167例,死亡170例。云南共有70例。無數的醫務工作者奮戰在一線,他們是這個冬天最溫暖的存在。
今年的過年也是一反常態。我穿著粉嘟嘟的睡衣在我們家的兩居室里“找樂子”。我把以前碎得稀巴爛的樂高重組了起來,又把新買的“宇宙空間站”拼好了,雖然有八本圖紙,可是我也沒花費我多少時間。和爸爸看了七八部藍光電影,玩體感游戲,已經好幾天沒下樓了;爸爸充分地展示了廚藝,每天換著花樣地做各種好吃的,只要我們想吃的,他一般都能做出來;媽媽洗碗、洗衣服、收家,做各種家務,她怕收假以后變成“楊貴妃”。我們家能這樣任性的吃,是因為爸爸媽媽儲備了大量的食材,把車子的后備箱都裝滿了。他們出去的時候戴了兩個口罩,聽媽媽說大街上人很少,門可羅雀,大家都戴上了口罩,看來人民的防范意識還是相當高的。
在過年時還發生了一件震驚世界的事情。美國籃球傳奇巨星科比因為意外不幸逝世。他的黑曼巴精神影響并激勵了幾代人。爸爸說科比是他們青春的記憶,代表著光榮、夢想與奮斗。
面對疫情,面對死亡,讓我們明白了生命的可貴。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下,一定會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國加油!武漢加油!白衣天使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