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電視臺開學第一課觀后感
《開學第一課》是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與教育部合作并從2008年開播至今的大型公益節目。該節目于2008年起每年9月1日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財經頻道首播,2010年起改在每年9月1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合頻道播出。下文是小編為你精心編輯整理的開學第一課觀后感,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更多內容,請點擊相關欄目查看,謝謝!
綜合電視臺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1今天和爸媽一起看了《開學第一課》,這季的內容講述了很多內容,但讓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代表著五十六個少數民族的人站在同一個舞臺上唱歌。這樣的畫面,讓我強烈地感受到了各民族相親相愛、團結一家親的氛圍。
我突然想起了上學期和父母去云南旅游的時候發生的事情了,在云南那里居住的人大多都是少數民族。那時候,因為要趕著去下一個景點,所以我和爸媽的腳步都有些匆忙。突然間,我感覺有人拉住了我的背包,我一回頭,看到的是一個大概十一、二歲穿著其他民族衣服的小女孩,她的臉蛋紅紅的,可能因為有些害羞和不安,雙手有點不好意思地握在了一起,看到我轉身夠來后,那個女孩有點害羞地從衣服口袋里掏出了一條手帕,我看到了之后,摸了摸自己的口袋,原來我剛才匆匆忙忙地把自己的手帕給弄丟了,這個小女孩撿到后就追著上來還我。
我趕緊接過了手帕,說:“妹妹謝謝你啊,姐姐太不小心了。你要吃糖嗎?就當是姐姐謝謝你的禮物。”聽到我說要給她禮物后,她的小手立馬伸到了背后,說:“不用,姐姐,我不要。我們是一家人嘛,這點小事不用客氣的。”說完就蹦蹦跳跳地走了。我站在原地,笑了,是啊,我們都是一家人呢。這個小女孩真是地讓我感受到了這一點,我們祖國的各個民族可以像現在這樣團結在一起,一起當一家人的感覺真好。
正是因為我們祖國的各個民族能像現在這樣團結在一起,凝聚成了一股強大的力量,我們中國才能在強國林立的今天,躋身進入強國行列。在未來,我們都會亦如昨日的那樣團結,讓五十六個民族凝聚成一股繩,讓民族團結之花永遠綻放在我們這片神州大地的每一個角落。
綜合電視臺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2昨天我看完了既感動又激情的開學第一課,里面的課非常的有趣,讓我時而傷心,時而快樂,這次《開學第一課》的國旗故事,格外感人。感觸最深的便是要時刻銘記他們的付出,學會感恩,并懂得奉獻。
其中開學第一課主要講了五星紅旗的故事,從江姐,95歲的郭奶奶,到13歲的小學生獲得30秒交互繩世界冠軍等等,從1949年10月1日至今,時間已經過去70年了,這70年的時間,我們祖國的一切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我為祖國的變化而自豪。
當年齡70歲的夏爺爺給我們講述他攀登珠穆朗瑪峰的故事時,我被深深地震撼到,他永不放棄的精神鼓舞著我們這一代人。夏爺爺心里有一個很大的夢想就是戰勝珠穆朗瑪峰,這個數字說起來也是非常嚇人的,珠穆朗瑪峰高8848米,全世界最高的一座雪山,夏伯伯在雙腿截肢的情況下,依然沒有放棄自己心中偉大的目標,夢想早已在他心中生根發芽,絕不會因任何困難變故而熄滅,他換上了機械腿,第二次,第三次,挑戰這座雪山,在第四次距離頂峰還有94米時,因為刮起了高空風,為了同伴他不得不做出艱難的選擇,他們又撤退下去了,直到2018年,苦心人天不負,上蒼終于被他的執著和誠心感動了,他成為中國第一個依靠雙腿假肢登上珠峰的人,他終于戰勝了這座8848米最高的雪山。
夏爺爺年齡那么大了還不放棄自己的夢想,他的事跡讓我感動,由此我想到了我自己有時候做事情遇到困難挫折就往后退縮,沒有付出太多,這也許就是我不成功的地方,以后我也要為了自己的目標堅持下去,不能遇到一點挫折就放棄。
看了昨天的《開學第一課》,我覺得作為祖國的下一代,我們既要有一顆感恩的心,又要有一顆奉獻的心,我們有責任為了祖國的強大,奉獻我們自己。
綜合電視臺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3我一直都很相信這樣的一句話:讀書改變命運,知識創造未來。今年的《開學第一課》“創造向未來”更是讓我體會到了這句話的重要性。我們一直都在追逐著更美好的未來,是因為我們一直在知道,美好的生活是要靠我們自己親手去編織,親自去實現。而這樣的前提當然就是我們要有豐富的知識和屬于自己的夢想。知識是我們實現夢想的基礎,而夢想又是我們想要去汲取更多知識的動力,它們相伴相生。
我們永遠都不能放棄對知識的渴望,一旦沒有了學習的欲望,那我們就會跟一潭死水毫無區別,隨著科技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這個世界變得越來越神奇,社會上的工作崗位也越來越多樣化,需要的人才也是與日俱增,而我們的青少年就是這一批崗位的接班人,我們需要用更多的知識來增強自己的能力,不要以為學習是階段性的,學習是終生的,社會不斷在發展,新的知識也在不斷地衍生,我們一旦停止學習,就會與這個社會脫軌,最后被這個社會所拋棄。
所以,無論是為了實現我們自身的人生價值,還是為祖國的建設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我們都需要好好學習。唯有好好學習,我們才能更好地報效祖國為我們現在的安穩美好生活的付出。而作為當代青少年,現在努力學習就是對祖國母親最好的回報!周恩來曾說過:“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我覺得這句話是所有的學生都需要謹記的,國家需要我們,同樣的,我們也需要國家,所以為了我們可以擁有一個更美好的國家,更美好的未來,讓我們大家共同為中華之騰飛而讀書吧!好好讀書,報效祖國!
綜合電視臺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4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開學第一課》以五星紅旗之名,燃起了中華兒女的愛國情!革命先輩繡紅旗、攀登勇士登珠峰、艦艇軍官護和平、科學團隊探月球、澳門校長升國旗……他們懷著赤子之心,講述著五星紅旗的故事,用愛與信仰讓那一抹最亮的紅色,激勵著奮斗的中華兒女。
夏伯渝老人,花了四十三年時間、前后五次攀登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最終憑借一雙人造假肢和內心強大的意志,站上了8848米的最高點。從北坡攀登珠峰的必經之地——第二臺階,曾經被人稱作是“飛鳥也無法逾越”的險地。但第一代中國登山隊員,用身體搭起中國梯,33年間托起了1300多名世界登山者的登山夢想。“中國梯”不僅是中國的,更是世界的!當“中國梯”架在了珠峰的第二臺階上,當五星紅旗冉冉升起在北坡最高峰上,我想每個中國人心中都會是驕傲的。就像九十多歲的老人貢布,依舊清晰的記得當年凌晨插上五星紅旗時的情景,記得天氣很好,雪花飄飄,內心的熾熱融化了周圍的堅冰……
嫦娥奔月的美麗神話在中國流傳甚久,而今年的一月十一日,嫦娥四號成功登上了月球背面。有這樣一群人,平均年齡33歲,他們讓美麗的神話,變成了現實。科技是國之利器,只有現代年輕人努力奮斗,不忘初心砥礪前行,才能讓五星紅旗飄向更高更遠的地方!
看到那些為國家強盛所作出貢獻的人站在舞臺上自豪光榮地演說時,很難想象背后他們付出了多少、多少……
“五星紅旗,今天我為你自豪!五星紅旗,明天我讓你更加鮮艷、輝煌!"彼時的他們正當青春,為了信仰出生入死,前赴后繼。今天的我們,要像愛護生命一樣,愛護五星紅旗,因為它神圣而不可侵犯。他們的故事激勵一代又一代青年人,要接過先輩的旗幟,樹立遠大理想,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綜合電視臺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5今天晚上,學校組織了我們全體師生一起去觀看了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今年的主題是“創造向未來”,是以“創造 向未來”為主題,分為“夢想、探索、奮斗、未來”四個篇章,以充滿前瞻性和未來感的設計,展現了中國人民偉大的創造精神,旨在啟發青少年的創造夢想,激勵當代青少年發奮努力去創造更好的新生活。在看完節目后的我,深感震撼,特別是對解海龍先生所拍攝的“我要上學”系列照片印象深刻,因為在我還沒有看到這檔節目之前,我都認為讀書是我自己的事情,學不學到知識根本就無所謂,反正這樣活著的我沒有礙著別人就行了,但在看到“我要上學”系列照片和聽到解海龍先生講述它背后的故事時,我的臉的發燙的,我為我自己那種愚蠢的想法而感到羞愧。
和山區連學都上不了的孩子們相比,我比他們擁有著更好的生活環境和教育資源,但我卻沒有好好珍惜,一心只想在學校得過且過,這樣的我真的不配坐在這個明亮的教室里。
在看完《開學第一課》后,我明白了愛是相互的,是平等的,永遠只做接受者是絕對不行的,我們接受了國家對我們的培育呵護,那我們也應該要回報國,為建設更美好的祖國奉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為青少年學生的我們,不用為暫時還不能走上工作崗位去建設祖國而感到灰心喪氣,好好讀書就是我們當下可以回報祖國的一種好方式,只要我們好好學習,積累更多的知識,待到我們畢業了,走進社會之時就是報效祖國之日了。我們要堅信我們的力量能夠影響我們所生活的這個世界,我們現在積累的知識都是在為以后建設國家更美好的未來打下夯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