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電視劇觀后感600
《水滸傳》作為中國古典文學四大名著之一,隱含著中國古代深厚的民族文化、歷史背景和社會思想。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水滸傳讀后感,希望大家喜歡!
水滸傳電視劇觀后感600字1
最近,我觀看了《水滸傳》電視劇光盤,這部電視劇與原著基本相符,它講述了宋徽宗時期梁山泊起義,直到轟轟烈烈結束的事,以宋為核心人物,演繹了一出悲劇。
宋本是鄆城小吏,因怒殺閻婆惜而逼上梁山。他不是第一個上梁山的.人,為什么當上了梁山的首領呢?這是因為他有領導才能,而且為人樂善好施,意氣深重,是婦孺皆知的“及時雨”。但梁山上有領導才能的人有很多,為何只有宋才能擔此重任呢?我想是因為后者。例如柴進和宋對待武松的不同態度,柴進是把武松當成看火的,而宋卻始終把武松當兄弟看待,宋有此二勝,眾人有此二敗,他焉能不坐第一把交椅?但宋的愚忠,卻讓我對他的敬佩大打折扣。他的愚忠,害死了七十二位兄弟,七十二位好漢頃刻間變為七十二個冤魂,斷送了一百零八位英豪的前程。他應該意識到,朝廷在招降他們之后,都沒讓他們進京,就把他們派去征討反賊,朝廷的用意,就是要坐收漁翁之利呀!吳用、林沖等人曾屢次勸阻,可他就是不聽,他的固執,釀出一場悲劇,害死了自己,也害了眾英雄。
但不管怎么說,《水滸傳》這部電視劇篇幅浩大,畫面及其壯觀,是一部讓我喜愛的片子
水滸傳電視劇觀后感600字2
86集的《新水滸傳》看完了,總的評價是比較好。這篇觀后感也寫得特殊一點,以現在比較流行的“pk”形勢進行。
這種pk法好像有點特殊,把兩部完全不同的電視劇拿來比。但也不是完全的“關云長pk秦叔寶”,這是因為水滸與三國之間本來就有著很多聯系,二者的作者就是同一人(這話有點不嚴謹,但老羅一正一副,也算說得過去)。
水滸與三國,最大的區別就是:三國有正史與演義之分,編劇可以在二者之間取舍;而水滸那就沒什么正史之說了,只能以小說和民間的一些傳聞為準。我對《新三國》的看法是:和正史差得遠(年份年齡一團糟),和演義相比也改得較多(經常有以bug去修復bug的現象)。而我對《新水滸》的看法是:基本忠實于原著,對原著中的bug改得還算漂亮。比如將魯智深打桃花莊放在從五臺山回東京的路中,這是原著中很大一個bug。想想從山西回河南,怎么回跑到山東去轉一圈?《新水滸》將這一段放在魯智深救完林沖后從滄州返回東京的路上,地理位置就正確了。
從電視劇本身而言,《新三國》用的是同期聲+后期配音,有名有姓的人物基本六成以上都是原聲;而《新水滸傳》則完全用的后期配音,可能除了張涵予是本人配音以外(他本身就是配音演員出身,本人配音也是情理之中),基本都是配音。這一點我是傾向于《新三國》的做法,多用演員的原音可以使得演員對角色的詮釋更加完整。當然了,《新水滸》用的配音演員都是一線的大牌,音質是沒得說的。但我還是說一下李立宏老師的情況,李立宏這次配了晁蓋和盧俊義兩人。李立宏的聲音很特別,聽一下就能聽出來,可能我覺得他不太適合在同一電視劇中為多人配音,因為他的聲音實在是太特別了。這樣做的結果就是,晁蓋和盧俊義有一種“置換”的感覺,前者死了,后者來了。當你閉上眼睛聽時,更有這種感覺,盧俊義就是晁蓋附體。再加上晁盧二人在梁山上的地位,更加有穿越之感。(李立宏在《新三國》中同時為王允和王朗配音,但這二者是毫不相關的角色,所以沒有這種感覺。)
水滸傳電視劇觀后感600字3
新水滸傳看完了,真是一項浩繁的工程。舍去了北破大遼,平定河北田虎,平定淮西王慶等章節,居然拍了86集,看完就夠累人的。招安前基本上是電視劇的一集對應原著的.一回。98版拍了43集,10版86集,我想必有深意。還是有些牢騷話,不吐不快。
招安前很詳細,征方臘時則顯得很粗糙,比不上98版。攻城掠地也是簡單帶過,沒有細節。唯有瓊英一處較詳細,無奈也是移花接木。瓊英本是田虎手下一員女將。10版給整成了南征方臘必過瓊英的家方巖山。瓊英還成了山大王,還被人尊為郡主。98版都沒提瓊英的。征討方臘就提了個蘇州,杭州,很單薄無力。人物的歸宿也不詳細,98版里謝珍謝寶,時遷,二阮等,我都有很深的印象。只是二阮的死,都不是自己的本意,98版和10版,給改了兩遍。原著是魯智深生擒方臘,98版和10版都搞成的武松單臂擒方臘,10版武松的胳膊還是自己砍得。可能是版本不一樣吧。
李逵,朱仝,皇甫端的大胡子。盧俊義,呼延灼等胡子也不錯,但沒這幾家有特點。朱仝,皇甫端的名號就是根據胡子叫出來的,可見胡子的魅力啊。魯智深的“誒呀”很有特色,遇到事右手一拍光頭,一聲“誒呀”,再加上灑家這,灑家那的。魯智深,史進,燕青的花繡,很酷。李逵的形象很豐滿,太可愛了。雷橫的結巴也很好玩。
梁山上少有的幾對夫妻,死了3對,死法不一,王英和扈三娘抱著死在一起,沒羽箭張清和瓊英也是抱著死的,只是一個前一個后,張清戰死,瓊英追隨而去。(多好的女人啊,自己不獨活。)菜園子張青也和母夜叉死在一起,只可惜是手挽手。再好也不如小尉遲孫新和母大蟲顧大嫂,得勝后還做了官,不管做官順不順心吧,但還是好死不如賴活著。
兩個吳用,招安前和招安后,前面是神,后面是人,招安前真是料事如神啊,幾乎都對。征方臘時幾乎沒對過,結果損兵折將。
兩個林叢,08版是宋江放走高逑,活活被氣死,10版是沒被氣死,給氣跑了,征方臘時又被公孫勝找來歸隊,打勝后暴病身亡。原著只是染病。
小隊就是小隊,適合打小規模戰役,打個村莊,打個縣城,得心應手。到了征方臘連續作戰時就力不從心了,“十損七八”。
中央有人好辦事啊,梁山如果沒有宿太尉和李師師,招安是不可能成功的。
不迷信了,龍虎山108魔王成了公孫勝自己編的故事,忠義堂石碣受天文也成了吳用和公孫勝的計謀,石蝎是自己做的,自己埋的,還沒埋在梁山,埋在了石蝎村。宋江死后吳用的夢中托信,魯智深的聽潮而圓,見信而寂,也算是迷信吧,去了更好。其實沒那個必要,水滸傳成書于元末明初,迷信是不可避免的。
為盧俊義和秦明鳴不平,最委屈的兩個人。盧俊義好好的大員外,結果受了牢獄之苦,還差點被砍頭,老婆也讓自己的管家給霸占了。最后還是給飯菜了加了水銀,乘船時墜江而死。霹靂火秦明,官當得好好地。被梁山用計捉住,還被冒充,燒殺搶掠,結果老婆孩子被殺戮,有家難歸。只得上了梁山。不過仗義,還給他了一個媳婦,只可惜的那花容的妹妹啊,還是個大姑娘呢,嫁給這么一個老頭子,歷史還不清白。
“寧朝廷負我,我不能負朝廷,這便是大忠大義。”宋江喝毒酒后還是這么忠義,到死也沒有想明白。一心想為了兄弟們的前程,斷送了多少兄弟啊,結果把自己也葬送了。李逵為了成全宋江,也喝了毒酒。李逵是為了宋江能死的放心些,結果死在了宋江的前頭。
核心人員沒一個好下場,還是樂和,蕭讓等人,沒人惦記,好好當差。柴進,李應,杜興等人好好為民,落一個無疾而終更好。
水滸傳電視劇觀后感600字4
這兩部電視劇是中國歷史上山賊最典型的寫照,電視劇《水滸傳》與《隋唐英雄傳》觀后感。同樣的機遇不同的結局讓人感慨萬千!
v水滸傳充分證明了;一只羊帶領一群狼與一只狼帶領一群羊作戰結果只會是狼帶領的羊群獲勝。我們現實的企業就是如此,領導的性格決定了企業的命運,不管企業里有多少精英。
v一個人的格局有多大就能做出多大的事業,宋江天生就只能是一個押司,無論有多好的機遇都不能改變他的命運。
v隋唐英雄傳里羅藝臨死時對羅兒子成說;"要造反也要造的有聲有色,不要給羅家丟臉"。足以可以看出羅藝的胸襟與氣魄絕非宋江之流可以比擬的。正是有格局有氣魄的人無論做好人還是壞人都會讓人佩服與崇敬。
v成王敗寇,不必在乎名聲,結果才是最重要的。就像一張白紙上有一小片墨跡,墨跡就是污點,當墨跡足夠大附滿了白紙就不是污點了,這就變成一張很漂亮的黑紙了,反而那所剩無幾的`白紙點變成了污點。
v事實證明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是不會有什么大不了的后果的,而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后果卻很嚴重甚至有滅門之災。宋江放了高球就是例證?,F實生活中用人要疑,以眼還眼以牙還牙,小人不能托付等等都是復合人性的做法,觀后感《電視劇《水滸傳》與《隋唐英雄傳》觀后感》。
v飯桶也會有走狗屎運的時候,所以不要得罪你身邊的任何人,尤其是小人。隋唐英雄傳里的程咬金就是例證,飯桶一個大字不識卻當了個皇帝。
v方向錯了,越努力死得越快。梁山好漢們就是搞錯方向了,去投奔朝廷,沒有自立為王。而隋唐里的山賊們就是看對了方向自立為王。所以無論做什么事情先把方向看清楚再行動,一樣的過程不同的結果。
v大多數情況下一群精英里最后成為領導的都是能力最差的一個。當無法比出最高的一個時選擇一個最矮的也是一種人們常用的思維方法,總之要和大多數人不同就行了。宋江就是例證。人們會把懦弱,無能,胸無大志,膽怯,退縮看成是有肚量,超然,現實,識時務。所以和諧的團隊一定要有一個不同的領導。
v使自己快速進步的方法就是向你的敵人學習。隋唐傳里秦叔寶向楊林學習武功與兵法進步神速。生活中一些人討厭某一個人的一部分就會否定其全部當然無法學習進步。不要被情緒左右,討厭一個人可以但不要一同討厭他的技術與能力。
v草寇就是草寇,英雄就是英雄,不管他們出身如何不同他們都將走向自己的天地自己的歸宿。所以修煉自身的大格局,提高自己辨別方向的能力比只提高自己的技術能力重要的多了。梁山好漢們充其量只是高球的工具而已,實力再強也只能被別人把玩,始終不能控制自己的命運。隋唐英雄們卻與此大不相同,他們抓住機會,改變命運,那李淵更能夠控制命運用好各種工具。
v人生要嗎做一流的工具與眾不同不可替代如;秦叔寶,羅藝,韓信,楊林等等,要嗎做會使用工具的人你可以什么都不會什么都不行但一定要會包容,欣賞,謙卑,最重要的是要有野心目標,那么一切目標就去找工具完成吧!像勾踐,劉備,李淵,朱元璋一樣還有那個梁山宋江。
水滸傳電視劇觀后感600字5
最近,我觀看了《水滸傳》電視劇光盤,這部電視劇與原著基本相符,它講述了宋徽宗時期梁山泊起義,直到轟轟烈烈結束的事,以宋江為核心人物,演繹了一出悲劇。
宋江本是鄆城小吏,因怒殺閻婆惜而逼上梁山。 他不是第一個上梁山的人,為什么當上了梁山的首領呢?這是因為他有領導才能,而且為人樂善好施,意氣深重,是婦孺皆知的“及時雨”。但梁山上有領導才能的人有很多,為何只有宋江才能擔此重任呢?我想是因為后者。例如柴進和宋江對待武松的不同態度,柴進是把武松當成看火的,而宋江卻始終把武松當兄弟看待,宋江有此二勝,眾人有此二敗,他焉能不坐第一把交椅?但宋江的愚忠,卻讓我對他的敬佩大打折扣。他的愚忠,害死了七十二位兄弟,七十二位好漢頃刻間變為七十二個冤魂,斷送了一百零八位英豪的前程。他應該意識到,朝廷在招降他們之后,都沒讓他們進京,就把他們派去征討反賊,朝廷的用意,就是要坐收漁翁之利呀!吳用、林沖等人曾屢次勸阻,可他就是不聽,他的固執,釀出一場悲劇,害死了自己,也害了眾英雄。 但不管怎么說,《水滸傳》這部電視劇篇幅浩大,畫面及其壯觀,是一部讓我喜愛的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