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類電視節目觀后感
電影是一門綜合藝術,極富思想性、文化性和感染力。其中的勵志電影由于鮮明的主題思想和強烈的勵志色彩,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產生著潛移默化的影響。下面是小編向各位推薦的勵志電影觀后感,希望對各位能有所幫助!
勵志類電視節目觀后感1
電影《上甘嶺》的主要情節是:1952年秋,朝鮮戰爭進入最后的關鍵階段。美國侵略者竟在板門店談判休會期間,調動六萬多兵力,在三八線附近發動了大規模進攻,企圖奪取上甘嶺陣地,進而攻占五圣山,用武力獲得他們在談判桌上得不到的東西。堅守上甘嶺陣地的中國人民志愿軍某部八連,在連長張忠發的率領下,與敵人浴血奮戰,打退了敵人二十多次的瘋狂進攻。此后,他們又根據上級指示,退入坑道堅守陣地,拖住敵人,使之無法前進一步。在山上坑道里堅持戰斗了一個月,他們遇到了各種難以想像的困難。不僅與外界的聯系被敵人切斷,而且缺水缺糧,生存艱難。但為了祖國、為了朝鮮人民,他們以驚人的毅力,堅守了二十四天,從而贏得了時間,使中朝軍隊取得了大進攻的勝利,并使整個朝鮮戰場的形勢發生了根本變化。美國侵略者被迫重新坐下來談判,無可奈何地在停戰協定上簽了字,朝鮮人民得到了和平。
在電影中有這樣一個細節讓我為之動容:由于敵人的封鎖,部隊嚴重缺水,戰士們的嘴唇都干裂了。上級領導派來送水的小分隊,隊員們一個個犧牲。為了保存實力,八連戰士們又得下山去搶水。但是,戰士們剛裝好水,就被敵人的流彈打中了。后來,師長派人歷盡千辛萬苦才送上一些蘿卜,并特意送給連長兩個蘋果。雖然連長自己是那樣干渴,卻把兩個蘋果分成許多片,分別送到全連每個戰士的手上……
看到這里,我的眼睛濕潤了。戰士們在那樣饑渴的情況下,沒有忘記自己的戰友,這種階級友愛是多么高尚。他們真正做到了“我們的干部要關心每個戰士,一切革命隊伍的人都要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贝藭r,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同學和同學之間一定要團結友愛,不能今天同這個吵嘴、明天同那個打架,否則就會沒有朋友,會變成“離群之雁“。這部電影讓我真正明白了“團結就是力量”,只有和大家齊心合力,擰成一股繩,才能最大限度地實現自己的價值,相應地,自己得到的也將會是最多的。
勵志類電視節目觀后感2
唯一值得夸的是,導演用他的功力,成功把電影變得沒有那么低俗了。
這樣更符合某些人的“審美”需求,但同時,也讓這部性喜劇,失去了原本的色彩。
首先自證一下自己是有看過這部電影的,然后再從電影的演員,劇情上來評價一下這部電影。
電影中的設定是在高考完放暑假的一段日子,也就是人物角色大概17-18歲的年紀。
三位主演,除了彭昱暢 24 歲還有少年感的狀態在,另外兩位分別是28歲和30歲,扮起18歲的高中生來看,可以說是非常的勉強了。
魏大勛
魏大勛在本片飾演角色的是搞笑擔當,笑點方面的表演完全復制了韓國版的演員,甚至表演狀態,表情。
另外他還用了一種“精分式”的表演,讓人捉摸不透,在搞笑的時候端著笑,不搞笑的時候又回歸到他電影本身的人設,就造成了一種為了搞笑而搞笑的感覺。
當然,笑點也有,我承認我笑了。
但總感覺,這和他在綜藝里的表現出來的笑點,沒什么不一樣。
王大陸
而王大陸呢,除了臺灣腔聽起來有點怪以外,演戲似乎還停留在《我的少女時代》的那個角色,電影里唯一能展現他演技的片段,想必就是那一段乞丐裝殘疾人害他暴走的劇情了。
但,我的尷尬癌犯了,他向乞丐嘶吼著,你能站著為什么要躺著重復五句的時候,我甚至想到了某部電影“蘇韻錦你這里欠我的用什么還”的那種尷尬。
尬到什么程度呢?尬到我自己都覺得不好意思,用手擋住臉等這部份情節走完。
彭昱暢
彭昱暢一直以來都是我非常喜歡的演員,演的也非常自然,基本上與原版電影的人設相符,,一是符合年紀的定位,二是本身實力也過硬。
雖然電影里只能靠頭部和眼神來表演,但也演繹出來了這個角色本身該有的樣子,最值得一提的是,他最后用自己的牙齒咬住筆,寫下那封給兄弟的信那個片段,是本片演技最高光的時刻。
今天還看到個新聞,說是拍海邊溺水那場戲的時候,彭昱暢問能不能早點喊停,導演回了句:我們這有救護車你怕啥,你以為躺著就能把錢掙了嗎?也是非常迷惑了。
談談劇情
劇情的大家應該都清楚了吧,殘疾少年想要破處,兄弟們各種幫忙最后成功幫他完成了這個愿望。
我以為砍掉了“偉大”,把破處換成了談戀愛就完事了(畢竟大家都懂嘛),快看完的時候我也是這樣以為的,誰知道電影來了個高能操作,這一切只是我說說而已,其實我假尿是真的,走火是假的。
這下好了,妥妥的青春性喜劇,變成了青春兄弟情,可如果改成真的只是為了談戀愛,根本不至于費這么大勁呀。
如果你兄弟,只是為了讓你談個戀愛,怎么就跟女生說一句談戀愛就要被打一次了,這個邏輯顯然是不對的。
這個設定崩了,整個電影結構也就崩了。
電影的最后,也是強行正能量,加入了非常多素人關于友情的合照,雖然很多電影都有這么做過,但這部電影給人的感覺就是強行煽情,讓人再一次犯起了尷尬癌。
當然,電影為什么會變成這樣原因大家都非常清楚。
但拋棄了這些,電影就一定好看嗎?我想未必。
因為除去審cha的這些,導演基本是復制了這部電影,意思是連原版本身的缺點也一同復制了過來,再加上選角方面的問題
勵志類電視節目觀后感3
中央電視臺一套節目黃金時間播出的電視劇《谷文昌》在我市引起強烈反響。作為谷文昌的故鄉人,大家感到十分驕傲和自豪,同時也倍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
“以前就聽說過谷文昌的事跡,知道他是從林州南下的干部。這兩天,我們全家一起收看《谷文昌》,更加敬佩這位人民的好干部。希望子女以后學習谷文昌的精神和情懷。”退休職工侯成學說。他從3月1日起每天準時和家人一起收看《谷文昌》。
“谷文昌的心中只有人民,他是時代楷模、林州的驕傲?!绷种菔心杲搜泥l村醫生王銀珊用毛筆寫下了《谷文昌》的觀后感。
3月5日晚,安陽市影視家協會副主席、林州市影視家協會主席李萬興準時收看《谷文昌》。他說:“作為一名影視工作者,我感覺這部電視劇內容深刻,反映了谷文昌這個人物的個性、特點,也體現了太行山區人民倔強的性格。谷文昌精神和紅旗渠精神是習近平總書記稱贊的兩大精神,作為林州人,我感到非常自豪?!?/p>
“谷文昌是林州人民的驕傲,也是林州人民的好兒子。谷文昌骨子里有一種林州人堅韌不拔、戰天斗地的精神,他把林州人的好品格帶到了外地、帶到了東山,給東山人民創造了巨大的精神財富和物質財富,給我們林州人爭了光、爭了氣?!绷种菔袘騽〖覅f會主席傅玉生說。
記者了解到,林州市谷文昌精神培訓中心所有教職人員每天都會在家收看該電視劇。3月5日,該中心3名教職人員專程到谷文昌故居打掃衛生,開展志愿服務活動。
電視劇《谷文昌》取材于“四有”干部楷模谷文昌的真實事跡。該劇歌頌了谷文昌“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的堅定信仰、公仆情懷和擔當精神。
勵志類電視節目觀后感4
它講述了具有高超技藝和天賦的騎師本.科恩一家的故事。本.科恩曾是無數人追捧的偶像騎師,曾贏得無數榮譽的他終究敵不過時間的摧殘,接連的后起之秀將他拋到身后,從此成了“待處理垃圾”,然而當他遇見和他命運相同的賽馬桑亞后,一切就此改變。。。
電影雖是屬于勵志的,但其中的親情是不可忽略的一大亮點,主人公與小女兒凱爾之間的親情流露更是將電影提高到了另一新的高度??偟膩碚f,它可以總結為夢想、勇氣、親情。
夢想:
主人公本.科恩、小女孩凱爾,都在帶領我們走在追夢路上,當本.科恩收留下受傷的賽馬桑亞的,是他面對自己夢想的開始。凱爾的天真善良和堅持讓本.科恩看清了自己的夢想并找到了堅持的理由。當看到桑亞被允許參加最高榮譽的育馬者賽時,雖然早就想到這樣的如果,但心里還是會有些失落后欣慰的感覺。最后桑亞的獲勝無疑是給堅持夢想者的最大獎勵。不只是物質,更是精神的。
勇氣:
有勇氣支撐才能走到最后,本.科恩留下一匹受傷的賽馬本身就需要莫大的勇氣,為了恢復桑亞他不惜賣掉地產、被老板辭掉。凱爾雖是小女孩,卻擁有也許成年人也難得的勇氣,果決拒絕了十萬美金,選擇了桑亞,也許這種勇氣只有純真的她才有吧。為桑亞報名比賽的她在眾人面前表現出來的堅定深深打動了裁判和無數觀眾,當沒有參賽費時,她表現出來的勇氣與決心再一次幫助了她贏得了阿爾巴的信任。
親情:
電影里本.科恩和凱爾之間的父女情深一定觸動了不少人,父親的關愛,女兒的天真笑臉刻畫了一副溫馨的生活畫,特別當父女倆一起站在馬前的畫面,再也找不出形容詞形容這樣和諧的沒了。
勵志類電視節目觀后感5
新冠疫情期間,電視劇《谷文昌》在央視播出了。谷文昌是人民的好干部,也是共和國的英雄,他如一座豐碑,矗立在百姓心中。
英雄是屬于歷史的,也是屬于文藝。每一位英雄都會和人們相逢至少兩次,一次是歷史的,一次是文藝的。毫無疑問,谷文昌就是這樣的英雄。我曾有緣欣賞過話劇《谷文昌》,深受感動。轉眼三年過去了,舞臺上的“谷文昌”依然印象深刻。這幾天,隔著銀屏,與“谷文昌”再次相逢,有一些親切,更多了幾分期待。
電視藝術長于敘事。電視劇《谷文昌》充分發揮了這一藝術優長,全景式、生活化地講述了一番英雄往事。與話劇《谷文昌》直擊人心的震撼開場不同,電視劇開篇先敘谷文昌潛入東山島偵察敵情。應該說,這樣的開局值得點贊。一來,深入敵營的設置,展露出了谷文昌的英雄氣和“機靈勁兒”;二來,后文中的一些人物在“序曲”中就不動聲色地登臺亮相,為谷文昌和東山這塊土地以及這里人民的深厚感情作了巧妙的鋪墊。
據報道,電視劇《谷文昌》共有30集,在當下的電視劇叢林中,“塊頭”并不算大。不過,對于一部誠意之作,已足夠營造景深,從而把谷文昌的人物前史和人物特征交待清楚。目前我看到的前幾集,已為谷文昌主政東山事跡的建立了順暢的敘述邏輯,讓人產生追劇的信心。
看過話劇《谷文昌》的人大多認可其形象塑造,辛柏青也因而獲得第29屆中國戲劇梅花獎。面對“辛郎飾谷在前頭”,劉佩琦憑借精湛的演技,再一次成功塑造了電視版“谷文昌”。
一方面,電視“谷文昌”和舞臺上的“谷文昌”保持了內在氣質的一貫性和統一性。這應該得益于主創者對歷史的充分尊重,以及在歷史境況中把握人物內在精神氣度的能力。于是,我們看到銀屏上的谷文昌初心不改、堅持原則,同時,又“手腕子活的很”,善于處理復雜問題。比如,群眾受到煽動,出現群體性事件后,谷文昌現場處置,巧妙化解矛盾,還順勢宣傳了黨的政策。又如,為了推動土地改革,谷文昌通過召開表彰大會,讓地主豪紳“自愿”贊同土改。再如,谷文昌想盡辦法,把銅缽村那些男人被國民黨拉了壯丁的婦女,從“敵偽家屬”改為“兵災家屬”,通過換一頂“帽子”的方法,找到了解決群眾實際困難的出路。
另一方面,電視劇通過大量生動的細節刻畫,豐富了谷文昌的人物形象,細膩地呈現了一位好干部的“成長史”。比如,谷文昌剛從軍隊轉到地方工作時,聽說出現群體性事件,趕緊出門處理,順手抓起一件軍裝,一轉念,又馬上放下軍裝,改而拿起了一旁的中山裝。這個極小的“換裝”細節,設計巧妙,表演得當,表現出谷文昌身份意識的自覺轉變,深層次則體現了谷文昌服從組織安排的黨性意識。更值得注意的是,這部作品,把谷文昌的成長和新中國的基層政權建設歷程融為一體,也和黨在新解放區贏得民心的曲折歷程融為一體。我們觀看谷文昌的故事并為之內心感動,實質上是回顧新中國走過的光輝歲月并為之心潮澎湃。
藝術塑造人物,不僅要描繪他做了些什么,更重要的在于刻畫他是怎樣做的。也正是對“怎樣做”的不同呈現,為多樣化的藝術手法提供了充分的施展空間。作為歷史人物的東山縣委組織部長、書記谷文昌只有一個,他的先進事跡和高貴品格已永鐫史冊。作為藝術形象的谷文昌,卻可以也應該多樣化。在不同的藝術手法下的“谷文昌”,給人以不同的審美感受,猶如一塊寶石在不同的光照下會流露出千姿百態的風韻。從這個意義上說,用不同的藝術手段,反復刻畫一位英雄的形象,使之不斷豐滿,與塑造眾多英雄人物,同樣重要。
如果說,話劇《谷文昌》更多地是以一個好干部折射出了新中國的人民性,并賦予其審美意義;那么,電視劇《谷文昌》則把“人民性”作了更富故事性的細致闡發,在展現生活質感中彰顯出谷文昌黨性之崇高、人性之光華,就如他在劇中所說的,“對黨的威信有損害的,事兒再小也不能做”?!白鲱I導的,首先要把自己的手洗干凈,腰桿挺直了”。這些道理,十分樸素,看似卑之無甚高論,實則指向現實、經久耐用。
類似的例子在劇中俯拾皆是。比如,面對解放初南下干部和東山當地的居民因為語言不通而帶來的交流障礙,谷文昌對自己和干部們提出,要少說多做,甚至可以不說,通過實際行動來告訴百姓黨的政策是什么。當遇到老鄉對政策不理解時,谷文昌說,要多鞠躬,多微笑,少辯解。這是谷文昌在70多年前東南一隅的“執政心得”或“為官之道”,但誰又敢說,這些做法在今天就過時了呢?為黨分憂、為國奉獻、為民謀利,這是谷文昌作為一名干部的生前事,也是他作為一位英雄的身后名。
“人生一粒種,漫山木麻黃”,這是《人民日報》2015年報道谷文昌事跡的文章的標題。木黃麻,是谷文昌留給東山的一份禮物,是他留在世間的精神象征,也是電視劇《谷文昌》的一個重要意象。關于木麻黃,植物學辭典里一般是這樣描述的:根系深廣、生長迅速、萌芽力強,耐干旱、抗風沙、耐鹽堿。而這又何嘗不可以用來描述“谷文昌精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