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第一課疫情觀后感800字
抒寫感受這是觀后感的主體部分,學生往往言不由衷,空喊口號。而《開學第一課》是新學期開學學生需要看的一個節目,另外學生還需要根據節目寫下觀后感。你是否在找正準備撰寫“開學第一課疫情觀后感800字”,下面小編收集了相關的素材,供大家寫文參考!
開學第一課疫情觀后感800字1
二萬五千里長征,一次改變中國人命運的征程已在人們的評說中去過了大半個世紀。照現代社會這種急速更新換代的觀念,早已是好幾個時代過去了。按我們熟悉的某種號召“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再說下去,就成了梟鳴似的煩擾,不免令人生厭。然而長征卻不同。人們總在不斷的言說、探究、拷問。我想或許是由于長征所代表的一種精神吧——一種全人類永恒追求的精神——堅持到底。
長征是一個人類超越自身極限的過程。這其中的艱險自是我們這些在平和年代出身的人所難以想見的。后有追兵,前途漫漫,環境險惡,糧食短缺。每一條都足以讓人恐懼、絕望。而我們的前輩卻穿著草鞋在雪化、在沼澤中一步步艱難地走來,走向了光明和勝利。中華民族堅持不懈的精神撒滿了長征的每一個角落。
作為英雄的后代,我們也試著學會堅強。
昔日中國的女排姑娘們是何等的神勇,“五連冠”不知使多少中國人為之振奮。然而在一次次的勝利之后,在郎平等一些老隊員相繼退役后,中國的女排是何處境?或許真是應了那句老話“暢及則衰”在飽嘗了勝利和輝煌之后,中國女排開始了它從未有過的失敗。昔日的世界霸主竟在一瞬間敗下陣來。頃刻間,舉國上下焦慮萬分,人們不禁懷疑起那支曾令他們無比自豪的強隊,究竟能走多遠?然而就在20__年,沉寂了13年的中國女排,在議論和懷疑聲中殺出了一條血路。終于又一次拿回了她們期待已久的“世界冠軍”。當五星紅旗在雅典的奧運會館開起時,中國的女排姑娘們含淚唱完了國歌。
歷史再一次向我們證明了:長征精神將伴隨著中華兒女不斷締造輝煌。
在感動中,我們聽到了桑蘭,這位正值年青的美麗女孩,這位曾被國人和體操界認可的明日之星卻在一次比賽中意外受傷,導致下半身癱瘓,正當國人對她的未來倍感擔憂之時,她卻用笑容感動了周遭的所有人,堅持著、努力著,頑強地生活著。
此時,我感到了一種力量,一種因歷史而越發令人臣服的力量,我感謝那些長征中的先輩們,感謝他們為我們留下了一筆可貴的精神財富——堅持到底,永恒的長征精神。
開學第一課疫情觀后感800字2
九月,代表著新的學期和新的起點。疫情的有效防控為新學期開學工作提供了穩定的保障基礎,學校正常開學,學生們告別了暑假迎來了新的學校生活。在開學之際,大型教育公益節目《開學第一課》也如期而至。
這是一檔從2008年播出至今的教育節目,十三年來未曾停播,它帶給全國青少年甚至全國人民十分深刻的教育意義。我想,這是開學第一課一直存在的重要原因。
作為全國青少年中的一員,在觀看了這個節目之后,心里有了別樣的啟發和感想,我想,這是硬搬搬的書本所不能帶來的。
首先,節目讓我對疫情防疫的相關知識有了更多的了解。相信很多人在疫情發生之后,更加注重個人衛生防護和個人健康生活。《開學第一課》為我們科普了一系列關于防疫,關于衛生以及健康等知識,讓我們了解更多防疫知識,不僅僅是應對這場還未消散的疫情,更是為以后做好保障。
接著,《開學第一課》著重為我們贊頌了在疫情中保家衛國,眾志成城團結抗疫的所有英雄們,無論是醫生,還是護士,甚至是一些“小人物”,因為他們的存在,我們國家才有了現在抗疫的階段性勝利,而我們的愛國心也更加堅不可摧了。學習弘揚他們這種抗疫精神,是我們青少年應該做的。
看完了20_年的《開學第一課》,向祖國和未來啟航吧,一起弘揚抗疫精神。
開學第一課疫情觀后感800字3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講了中國的文化,以“中華驕傲”做主題。共分為字以溯源、武以振魂、文以載道、棋以明智、絲綢新路,多角度反映中國的傳統文化。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部分就是漢字。中國漢字發展到現在,有了四千多年的歷史。在慢慢漢字的演變過程中,至今發現最早的是陶器文字,然后是甲骨文,再到金文、大篆、小篆、隸書、楷書、草書和行書等九種字體。我們現在常用的是楷書,楷書寫出來的字方方正正,橫平豎直,讓人一目了然。這也是中國漢字與世界文字不同的優點,也預示我們中國人,做人做事,堂堂正正!
節目中,主持人撒老師指著一個奇特的字問同學們甲骨文中是什么字?有同學說是“出”字,有同學說是“流”字,但都不對,我在想會不會是“川”字?最后由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的王寧先生告訴我們這是“天”字。王教授還現場給同學們講解了“正”、“直”兩個字的演化和造字思路。行不離軌就是正,目不斜視就是直。漢字造字的意圖告訴我們:看清道路,奔向目標。一筆一劃中涵蓋豐厚的歷史底蘊,漢字帶領我們感受過去,思考未來。它不僅是智慧的結晶,更是傳統文化中不能缺失的根基。漢字記錄著中國人獨特的思考方式,中華精神價值的源頭。
到了后面,大家看到了吳京。暑假有看電影《戰狼2》的相信都非常非常崇拜他吧!包括我自己也是。吳京說:真正的英雄不是想如何戰勝別人,而是用這強大的力量來保護自己保護身邊的人。吳京的千錘百煉、自強不息無不彰顯著我國中華武術之精髓。
穿越五千年時光,走進中華文明的古老源頭,領略民族自強的風采,品味字里行間的國家理想,開啟黑白二子間蘊含的智慧。追根朔源,鑒古知今,這一課讓我受益匪淺!讓我自豪感倍增!
開學第一課疫情觀后感800字4
每個人一生中都會遇到許多困難和挫折,每當這時,我們需要一種精神來激勵自己迎難而上,勇往直前。今天,我觀看《開學第一課》,更深刻地體會到了這一點。從節目中,我尋覓到了一種震撼心靈,催人奮進的力量——長征精神。
伴隨著鮮艷的紅旗冉冉升起,主題為“先輩的旗幟”的課堂開課了。許多經歷過長征的老紅軍或他們的親人來到現場,動情地講述戰士們在長征中戰勝艱難險阻的歷程,帶領我們重溫紅色記憶,傳承長征精神,接過先輩的旗幟。
聽著一個又一個扣人心弦的故事,我如臨其境,被深深地震撼了:長征共經過了11個省,翻越了18座大山,跨過20條大河,穿過草地,走過雪山,進行了380余次戰斗。長征開始時,紅軍共有30多萬人,結束時只剩下了3萬余人。一位老兵說,他們在岷山的時候,48天沒有糧食,沒有鞋,只能餓著肚子、光著腳在冰天雪地里艱難行進。紅軍戰士們在困難面前沒有屈服,克服血肉之軀的極限,創造了“人間奇跡”。
節目中賀炳炎將軍的故事,讓我聽著聽著,不禁滿含熱淚:在云南交戰時,他被子彈打傷右臂,需要截肢,可是當時沒有麻藥也沒有手術器械,只能用借來的木工鋸子截肢。我難以想象,是怎樣堅定的信念,在支撐著他不怕流血,不怕犧牲!事后,賀龍元帥舉著鋸下的骨片說:“這是賀炳炎的骨頭,這是紅軍的硬骨頭!”聽到這里,我的眼淚終于忍不住奪眶而出。
別開生面的“開學第一課”上,我還見到了“長征中最小的紅軍”,感受了“飛奪瀘定橋”的驚險,也聆聽到了耿飚將軍“披著毯子上戰場”的故事。節目結束了,然而紅軍戰士浴血奮戰、勇往直前的一幕一幕,卻將永遠銘刻在我的心中。這一刻,我下定決心,要向這些可敬的戰士們學習,用偉大的長征精神指引自己,百折不撓,勇往直前,為實現偉大的中國奉獻畢生的力量。
開學第一課,真是意義非凡啊!
開學第一課疫情觀后感800字5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時間就是生命,少年易學老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漫長的暑假即將結束,換來的是新知識的孕養,為此相信很多同學們的心靈還沉浸在暑假里,然而我們卻該收下心,全心意投入學習當中,正如書中自有黃金屋,一個人的強大不應該是外在呈現出來,而是內在的育養,只有知識才能提升當代青少年靈魂的升華,更上一層樓。
而在開學前,都會安排給我們上一節意義非凡的課便是《開學第一課》了,為什么說是意義非凡的課呢,因為《開學第一課》這大型公益節目是根據歷代往年所發生最有意義的事而進行改編,只是換另一種方式給廣大學生進行補給,觸使他們更加全方面去認識祖國的真實面貌和英雄事跡,要從小教育著,灌輸著愛國情懷心,讓他們明白著青少年是祖國未來的希望,強大的后盾,而當今之下作為學生的我們主要以學業上為主,只有不斷通過課本上的知識來補育我們的成長,才能未來站在頂尖上為祖國做出貢獻。
這就是《開學第一課》為什么要開放的原因吧!身為祖國的子民們,而且還是未來最具有代表的希望一批,所以我們平時不當當為自身未來事業的著想還要時時刻刻準備著為祖國捐軀的精神,強大的背后往往都是有著一顆團結愛國的心。正因為如此這個公益節目才值得我們廣大的學生和家長們觀看吧!
而今年的主題是少年強,中國強,2020年注定了不平常的一年,因為疫情的影響,全球緊張不已,但在面對疫情時,祖國英雄站出來了那些奮戰在一線的醫護人員這種無微不至的抗疫精神深深地植入我們心中,弘揚偉大抗疫精神,需要堅定必勝信念,敢于對抗困難,越是艱險越向前這使得今年為祖國加油而奮斗。
現在的我們只需要每天進步一點,就是要付諸行動。光有進步一點的想法,而不付諸行動,那么這種想法只是空想,是永遠也不會有進步的。路行之而成,路是人走出來的,進步也是人們用行動爭取得來的。
而我們作為當代的學生不應該有嘴頭上的說法,要用實際的行動來證明,不要當口頭上的小人,應當行動上的巨人!《開學第一課》一部值得我們學習而奮斗的目標!
開學第一課個人感悟相關文章:
★ 觀后感格式范文
★ 觀后感格式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