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雷鋒事跡》觀后感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后感吧。小編在這里給大家帶來《雷鋒事跡》觀后感,希望大家喜歡!
《雷鋒事跡》觀后感1
關于雷鋒的故事,我早已如雷貫耳。家中的爸媽、學校的老師都在不停地向我訴說著他的點點滴滴,同時,我也被他的故事產生了強大的好奇心。正巧,一天早上有幸來到《光明書店》,不加思索的我目光就直接鎖定了《雷鋒的故事》一書。一到家,便迫不及待地津津有味的品了起來。
雷鋒,出生在1940年的一個冬天,那是資本主義壓迫老百姓的年代。雷鋒有一個哥哥和一個弟弟,在他5歲時,父親因無錢治病,含恨離開了人世。不久,母親也因受不了重重的壓迫懸梁自盡了,至于哥哥和弟弟也活活地被餓死了。雷鋒一直過著苦難的童年。直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是毛爺爺和共產黨救了雷鋒,不僅圓了他進學堂讀書、學寫字的夢,還指引他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并不負眾望取得了優秀黨員的稱號!他一心效國,做出了許多豐功偉績的事跡!
雷鋒的艱苦樸素、釘子精神都深入人心,在他的日記里有這么一段話: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像這樣經典的文字還很多,這不僅是他的崇高愿望,更是他身體力行的實踐!好景不長,在一次公差時不幸犧牲了,時年二十二歲,在出殯的那天,他生前的首長、戰友、還有撫順的工人、農民、學生……近達十萬人流著淚、滿懷悲痛地護送他走完了最后一段路程!
我強忍淚水終于把這本書看完了,也終于知道雷鋒這名字為何在人們心中這樣根深蒂固!不是名字,而是他的為人,是他“舍小我為大我”的精神在我們的心中烙下了永不消失的烙印!讓我們永遠記住這個人——雷鋒!再回頭看看我們這一代的公主皇帝們的生活要比雷鋒幸運、幸福一萬倍乃至上億倍!我們要珍惜現在所擁有的一切。所以,我下定決心要好好學文化,學本領,更要向雷鋒叔叔學習:學習他無論遇到多大多險的困難,勇往直前,永不退縮的精神;學習他樂于助人的精神;長大步入社會后更要學習他為國、為人民無私奉獻的精神!在我人生道路上再爭當第二個——雷鋒!!
《雷鋒事跡》觀后感2
今天,我讀了一本《雷鋒的故事》,這本書講述了雷鋒做了主人、愛的教育、做一顆“螺絲釘”、不怕水火、勤儉節約、還有愛做好事……等等故事,其中我最喜歡的故事是《做了主人》。
《做了主人》主要講述了雷鋒小時候被舊社會逼得家破人亡,靠砍柴來補貼生活,后來,他的家鄉解放了,他走進學校,勤奮讀書,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好好念書,做黨的好孩子,并且加入了少年兒童先鋒隊,成為當家作主的小主人。
讀了這篇文章,我深受感動,我被雷鋒那勤奮刻苦、樂于助人、堅持不懈的精神所感動。雷鋒在那樣艱苦的條件下都能刻苦學習、助人為樂,起模范帶頭作用。想想現在的我,生活環境比雷鋒要優越的多,我更應該好好珍惜。
我作為一名中隊長,應該向雷鋒學習,學習他刻苦、助人為樂、勤儉節約的優秀品質。我要做到尊老愛幼、團結同學、熱愛勞動、多做有意義的事。在學習上幫助落后的同學,不怕困難,處處起模范帶頭作用,做老師有力的小幫手。
《雷鋒事跡》觀后感3
今天,我認真地讀了雷鋒的故事這本書,我被里面的真實故事所感動。
1961年5月的一天,雷鋒冒雨到沈陽去。為了趕早車,他早晨5點多鐘,就從床上爬起來,帶上幾個饅頭,披上雨衣就走了。在去車站的路上,透過雨幕,影影綽綽地看到面前有位婦女身上背著一個孩子,手里還領著一個女孩,雷鋒急忙跑過去,把雨衣給了婦女,把饅頭給了那個小女孩,背起一個小女孩,把他們一直送到火車站。
雷鋒的這種精神讓我感動。人們常說:“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崩卒h正是有助人為樂,不怕苦,能吃苦,不屈服的精神,贏得了人們的敬仰和稱贊。雷鋒常說:“不經風雨,長不成大樹;不受百煉,難以成鋼?!崩卒h正是通過勤學苦練長大成為國家的有用之才.
我要學習雷鋒嚴以律己,謙虛謹慎的優秀品質。雷鋒多次被記功,受嘉獎,可他從不滿足,從不驕傲,他總覺得自己對黨和人民的貢獻太少了。我要努力學習,成績面前不驕傲,表揚面前不滿足,要對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樹立遠大的理想,長大后為祖國建設出力。我要想雷鋒學習,樂于助人,不記報酬。
我要以雷鋒為榜樣,好好學習,以優異的成績回報爸爸媽媽對我的關愛。
《雷鋒事跡》觀后感4
在雷鋒很小的時候,他的爺爺就因為不堪重負而死去了。隨后,雷鋒的爸爸又因為積勞成疾走了??刹恍疫€在繼續圍繞著這個家庭。有一天,雷鋒的哥哥因為勞累過度被機器扎傷了,沒能熬過多久,也沒能躲過去。不幸又發生了,雷鋒三歲的小弟弟因為患病,在母親的懷抱里咽下了最后一口氣,雷鋒的母親已經哭干了淚,可是,她也因為被唐七少爺侮辱而自殺了。好在六叔奶奶把雷鋒收留了,否則,也就沒有以后的他了。
雷鋒的命運雖然很坎坷,新中國成立后,他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雷鋒非常珍惜和感恩這來之不易的生活。
雷鋒每天天還沒亮就到學校,沒有其他人,他就開始打掃衛生,等其他人一起來早讀。有一次,他看到一則報道,說抗洪救災的工人叔叔連一雙鞋子都沒有。想起自己有編草鞋的手藝,雷鋒就自己編了一雙交到村委書記那里。因為鞋子松松垮垮被退了回來,但雷鋒虛心請教,編了一夜終于編好了鞋子。
雷鋒工作兢兢業業,為了不影響焦的質量,煤里摻進一點土都要挑出來。他干一行愛一行,新建的分廠條件差,他自告奮勇,希望能去那里工作,總是干最臟最累的活,卻沒有一聲牢騷。
雷鋒參軍以后,經常貼補戰友,還給他們縫補衣物,卻不讓他們知道。
比起雷鋒,我可差遠了。在暑假里,我每天都睡到日上三竿才起床。一起床,就看電視。家務也不做,就會燒燒水,端端碗。連跑跑腿也不愿意。而且,雷鋒很小的時候就學會了許多農活,這是我們這些大城市的孩子無法與他比的。還有,雷鋒的學習很好,這并不是他有天分,而是他“笨鳥先飛”。想一想,自己受的那些苦,得到的那些成績,在雷鋒面前又算得了什么呢?
可是,在1962年8月15日。喬安山因為在倒車時撞到了一根粗木樁,把雷鋒擊中了.雖然及時治療,但他終因腦溢血去世了,年僅22歲。雷鋒死后,將近十萬群眾,包括他生前的首長、戰友,還有撫順市的工人、農民、學生······護送著他的靈柩,滿懷悲痛地、緩緩地來到市烈士陵園內,看著他的靈柩進入地下,送了雷鋒最后一程······
雷鋒雖然走了,但我們一定要傳承他的精神,讓他一直活在我們的心中!
《雷鋒事跡》觀后感5
3月5日,這一天當你走在大街小巷,隨處都可見到向雷鋒同志學習的橫幅、標語,還有許多學雷鋒做好事的動人場面。在毛主席號召“向雷鋒同志學習”已過去多少年,我較詳細地讀完了《雷鋒故事選》這本書,深有感觸。在新時代,有些人認為雷鋒精神已經過時了,學雷鋒成了無聊的形式。但我通過讀《雷鋒故事選》,認為雷鋒精神是永恒的,是新時代不朽的精神財富,雷鋒叔叔永遠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
雷鋒叔叔生于1940年12月18日,家庭貧窮,7歲時就成了孤兒。當時他就默默地立下志愿:“我一定要好好學習,長大后好報答黨對我的恩情?!?958年11月15日,雷鋒從望成縣到了鞍鋼,參加了工作;1960年1月8日,雷鋒應征入伍,穿上了軍裝。不久,他就向隊申請入黨,1960年11月8日,雷鋒叔叔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從此,雷鋒苦練軍事本領、刻苦學習技術;生活勤儉節約、為人謙虛謹慎,熱愛集體、服從革命的一切需要。如雷鋒叔叔在抗洪斗爭中帶病上陣,和戰士們一起,頂著暴風雨,趟過沒膝的稀泥,猛力地干,手上的鐵鍬被沖掉了,就用手,即使暈倒了,他仍然堅持抗洪。可想想自己平時參加學校勞動時拈輕怕重,真是很慚愧。
雷鋒叔叔雖然永遠離開了我們,但他的革命精神永遠活在我們的心里。雷鋒精神的實質就是熱愛祖國,處處把國家和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有限的生命投入了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為實現共產主義而奮斗的獻身精神;是服從大局,不計個人名利得失,“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精一行”,在平凡工作崗位上做一顆永不生銹的螺絲釘的“釘子”精神。
通過讀《雷鋒故事選》一文后,我深深感到:作為一名新時代的小學生,首先是要學會做人,其次是學會學習和學會生活。在現實生活中,有些同學盲目地崇拜明星,成了“追星族”;有些同學穿著打扮一心模仿時尚名人,成了“新新人類”;有些同學無心上學,不學本領;有些同學,不體諒父母的艱辛,不知艱苦仆素,花錢大手大腳,等等。這些都是不可取不可學的。今后,我一定要以雷鋒為學習榜樣,努力學習、長好本領;勤儉節約,養成好習慣;樂以助人,修養好品德,爭做新時代的活雷鋒,立志長大做一個有益于社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