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凡達觀后感150字
《阿凡達》講述了主角在結識了當地納美族人公主涅提妮之后,杰克在一場人類與潘多拉軍民的戰爭中陷入兩難。看完一部作品以后,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吧,這時候最關鍵的觀后感不能忘了。你是否在找正準備撰寫“阿凡達觀后感150字”,下面小編收集了相關的素材,供大家寫文參考!
阿凡達觀后感150字篇1
昨晚終于看了傳說中的《阿凡達》,對于我這樣的平時不大看電影更不屬于魔幻發燒友的人亦是震撼不已。《阿凡達》的瑰奇想象力、無與倫比的視覺效果自然是老少皆宜,尤其推薦給以下幾類人看:
適合環保主義者們觀看。《阿凡達》給人以最大的視覺享受是童話仙境般的大森林和納威人騎著鳥兒(忘了名字)翱翔于天際的場景,類似于地球上的原生態地帶。可是,這美好的一切,在經濟利益驅使下鋼筋混凝土武裝的推土機面前是多么的蒼白無力、令人嘆息。影片往往源于現實、高于現實,科幻片亦常常影射現實生活,《阿凡達》也不例外。看了此片之后相信會對地球上的環保的意義有了新的認識。
適合具有浪漫主義情懷的有志青年們觀看。主人公杰克 薩利是一位腿部殘疾的前美軍海軍陸戰隊成員,在人類眼中只是一個無足輕重的“廢物”,而納威人的公主卻對他青眼有加,對他的稱謂“白癡”其實毫無輕蔑之意,有的只是親密和憐愛。當人類的棄兒化身為納威人的魅影騎士從天而降時,怎么不令人感慨萬千?當其為保衛納威人的家園而振臂一呼、應者如云時,怎么不令人熱血沸騰?天生我材必有用!
適合意志不堅者們觀看。《阿凡達》是一部很有意思的科幻片。我看過的電影不多,科幻片更少。印象中的科幻片往往都是外星人入侵地球、科技實力也遠超地球人。《阿凡達》顛覆了傳統。既然連弓箭都能戰神導彈、飛機,還有什么不可能?拋棄唯物論的陳腔濫調,相信人的意志才是決定性因素。
末了,想起友人的一句話:中國人拍大片喜歡拍古代,美國人則擅長拍未來。細細咀嚼之下,還真是那個道理。
阿凡達觀后感150字篇2
《阿凡達》確實是一部好電影!導演卡梅倫確實是一位讓人敬仰的導演,不僅給我們呈上一幅天馬行空、美妙絕倫的畫卷,更以博大的人文情懷向我們展示了人性中那些深沉的、美麗的、偉大的東西。
劇情就不回顧了,看的人應該都知道,大部分人應該都看過。美妙的畫面自不必言,畫作愛好者自有定論。現在只想淺陋的說說那些綻放于影片中的情思奇葩。
先說說那深沉的東西。這是我的第一感覺。當大批所謂文明的地球人殘忍的向潘朵拉土著投射催淚彈、火箭彈時,當大批占據絕對優勢的地球人開著精良的裝甲車、飛機摧毀圣樹、焚毀大批原始森林時,當一批批土著奮力反抗,但卻英勇倒下無力回天時,當神秘美麗的潘朵拉星球上焰火熊熊、禽飛獸竄時,我難過了!我擔心了!我氣憤了!這是啥嘛?——這不就是當年歐洲白人在美洲大陸所犯下的暴行的再現嗎?可敬的納美人啊!只好也只能用簡單落后的弓箭脆弱的制暴;同樣可敬的印第安人啊!或許你們還用到了長矛!可憐的納美人啊!你們只好踩著同胞的鮮血尋求圣樹的庇佑,繼續著血書悲壯;同樣可憐的印第安人啊!血淚之路上你們只有荒蕪到遙遠的西部。善良、可敬的土著啊!相信不是善良將你們推向家園破碎、種族滅絕的深淵的!無恥、丑陋的入侵者啊!不信貪婪不會將你們投入到閻羅的諂笑下的?
就這樣悲劇的收尾顯然是不夠的,接下來巨大的落差讓人、特別是那些坐在貪欲塔塔尖還幻想上帝救贖的人深思了。納美人得到了人類叛逆者——阿凡達(或杰克)的幫助,阿凡達與他們——每個圣母的寵兒儼然化為一體,迸發所有的智慧拼命一搏,集聚所有的能量奮力一擊,天驚地顫,乾坤扭轉。盡管勝的悲壯,可是尊嚴尚在,自由還存。可敬!可嘆!可贊!而印第安人呢,他們的阿凡達在哪兒呢?沒有!被驅逐、被屠殺、被同化,短短幾年的急性屠殺死者誰能統計個大概?文明所遮蓋下的慢性屠殺可否有始有終?尊嚴俱無,自由殘喘。可悲!可嘆!可憐!
再說說美麗的東西吧。納美人美啊——恪守一切原始生靈天然心靈,真誠的待客,真摯的信仰,還有比這更美的嗎?尤為要提的是女主之美,人類的善良、智慧、勇敢……。她都具備,稱她美之化身當之無愧。阿凡達的人性美也全然不會因為他的“無恥背叛”而絲毫有所折扣。為自己而來,也為人類而來,更可貴的是也為人類而去,也不僅為人類而去。敢想、敢做、敢為、敢堅持不渝、敢為美而不屈,試想他不美誰美?他不稱之美誰還稱之美?同樣出色美的是那些充滿良知的科學家、飛行員,那些為納美人浴血奮戰的地球人。
偉大的東西在哪兒呢?在阿凡達或者在杰克的內心——他有一顆美麗而勇敢的心。在這顆美麗而勇敢的心的驅動下,偉大應運而生。
有評論說:世界的卡梅倫,宇宙的阿凡達。我倒是希望他們都屬于世界,都屬于人類,都在我們身邊。
阿凡達觀后感150字篇3
看完《阿凡達》,內心久久無法平靜。我不僅驚嘆于它精美的畫面制作、震撼于它堪稱完美的3D視聽效果,更為其悲壯、凄美的故事,以及它所反映的對自然生態的熱愛和對人類瘋狂地、毀滅性地攫取地球資源強烈撻伐的主題久久不能平靜。
Avatar源自梵語,意指天神在人間施展善靈時所附著的肉體,即化身、替身的意思。影片中雙腿癱瘓的老兵杰克因為哥哥的一次DNA捐獻以及不幸被殺,而代替他來到富含礦物元素“unobtanium”的潘多拉星球采礦公司工作,用自己的思維控制由人類和Na’vi族人的DNA合成并克隆出的毫無意識的Na’vi人。
故事進行到這里,也許很多人都會認為《阿凡達》是一部簡單的科幻探險類影片。但隨著情節的不斷發展,那優美壯闊的畫面以及自然真誠、引人入勝的劇情發展,深深地吸引著每位觀眾的心。同時,它給觀眾的震撼和反思也變得愈加強烈、深刻。
在一次勘探行動中,杰克的化身遭到猛獸追捕而脫離隊伍,危難時刻被美麗的Na’vi公主相救,并邂逅了一段凄美、悲壯的愛情:她將他帶到巨樹城堡,讓他看到Na’vi人與自然和睦相處;他卻將巨樹位置泄露,人類軍隊大舉入侵將它毀滅。在對自然的眷戀和對人類肆意破壞的強烈憤懣中,杰克和公主將各部落的Na’vi人團結起來,用最原始的方式與擁有最先進的人類軍隊展開血戰,并取得最終勝利。
這是一個凄美的故事,一個帶著孩童般想象的美麗童話。在那優美的畫面中,我們雪藏已久的童年記憶得到釋放。那是一個仲夏的傍晚,一個孩童躺在草地上看著天空逐漸閃亮的星星,靜靜地幻想著屬于自己的英雄史詩:和公主美麗的邂逅,無憂無慮地游玩,奔跑于一望無際的草原、巍峨俏麗的山巔抑或風景娟麗的湖畔;愛情萌生于山花爛漫的季節,成長于激情洋溢的歲月,在風雨中經受考驗,在悲壯的歌詠中變得永恒……
《阿凡達》帶給我們的是一次對生命中那種原始美的完美體驗,是對現實中因人類的貪婪和欲望而對自然環境、其他物種甚至人類自身暴虐無度的強烈拷問。
當靈魂樹的種子飄蕩在杰克和Na’vi公主周圍,每一只晶瑩剔透的種子好似精致的小水母一般在畫面中輕輕飄過,我似乎看到童年的某一天日暮時分白楊樹纖弱而執著的種子隨著暖風飄過眼前;當杰克和公主騎著各自的迅雷翼獸在萬米高空自由翱翔,我仿佛重溫了童年的某個夜晚夢中揮動潔白的翅膀自由飛翔的豪壯;當看到巨樹城堡遭到人類攻擊而被連根拔起,盤虬臥龍般的枝干在最后一次享受了陽光的撫慰后轟然倒下,我似乎看到故鄉的老桑樹林在最后一次用甜美的桑葚送別這群懵懂的少年之后,在電鋸冰冷而無情的鋸割聲中逐漸消失;當看到Na’vi人獲勝之后逐一將人類趕上飛船遣返離開,我真不愿去回想現實:鋸扔在不停地截斷老樹的筋脈,而當年那些手握電鋸的人已經不在,卻將它傳到了兒子手中。而他們,當年亦曾接過老桑樹臨終前最后的饋贈和囑托……
有些人認為《阿凡達》是一部老套的故事,只不過在3D技術的應用和畫面制作方面下足了功夫。然而,它里面所表現出的Na’vi人對自然的熱愛,對生靈萬物的眷顧是如此真切,如此令人動容。它讓每位觀眾在欣賞電影的同時更為深刻地體會到:人類對自然資源貪婪攫取,帶給其他生物和自身永無止境破壞的深深的負罪感和恐懼感,為每位觀眾上了深刻的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