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生功夫熊貓3觀后感
不少同學開始寫觀后感,往往將“觀”的內容寫得很長,總愛把故事情節從頭到尾加以介紹,生怕讀者不知其內容,而發表“感”的文字卻很少。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功夫熊貓3觀后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功夫熊貓3觀后感1
今天下午我們小記者班的同學一起觀看《功夫熊貓3》。
這部電影的主人公是一只普普通通的熊貓。主要演義著這只熊貓通過自己的信心,浣熊師傅的信任,勤勞、刻苦的練習功夫,遇到困難不輕易放棄,最終練出一身好功夫打敗了太郎。影片贊揚了這只熊貓相信自我,不輕易放棄,勤勞刻苦的奮斗精神。
在這部影片中給我印象最深的畫面還是浣熊師傅在廚房發現熊貓只要有了食物,就會實現它原本不可能實現的事。浣熊師傅就利用食物了引導它學功夫。這一畫面,給我的印象特別深。我深深的體會到浣熊師傅的用心良苦。師傅它以引食學功夫的方法來刺激熊貓學功夫的興趣,熊貓也知道這是激起它學功夫的興趣,但它沒有放棄,而是更加勤奮和刻苦的堅持學下去。熊貓的這種不屈不撓的奮斗精神永遠留在我的心中。同時我也從熊貓這種精神中想到自己的親身經歷的一件事。
那是一年寒假,媽媽認為我寫日記方面很欠缺,便讓我每天寫一篇日記。我聽后十分不情愿,每次三言兩語就沒了下文,最后徹底放棄了寫日記,現在想起來都有些慚愧,與功夫熊貓中的主人公不能相比。
通過觀看功夫熊貓,我明白了這些道理,世上沒有不可能的事,凡事都要相信自己,遇到困難不要輕易放棄機會,在以后的學習上,時時牢記《功夫熊貓》這部電影,以影片中的主人公為榜樣,認認真真的走好每一步,爭取成為一名對社會有用的人。
功夫熊貓3觀后感2
看完功夫熊貓3后,我思考著,人生不過只是一場,尋求自我的旅程,本質上就是“我是誰”、“我喜歡什么”、“我該做什么”等等,或許有的人明白的很早,或許有些人一輩子也沒明白自己是誰,可笑嗎?
那“自我”又是什么鬼?
自我是自我價值、自我意識、自我實現,等一切的前提條件,就像一顆參天大樹,樹根吸收的營養,提供給了整顆樹體。
我認為中國大部分的年輕人,沒有活出自我,只是活出了他們身邊人,所希望的那個自我,所以說中國的文化是一種壓抑性文化,是一種束縛性文化,從小我們就會被教育成,要好好讀書,考上好的大學,將來能有好的工作,結果現在看看這個社會,到處是大學生,然而,你會說不行,咱繼續考研考博,哥,你累不累,如果你用考研考博時間,早點步入社會去拼搏,恐怕結果也不會太差,但是許多人被腦中,狹隘又偏激的想法束縛,只會聽其任之。
為什么我一直在強調“自我”,因為我覺得自己也沒有活出,那個想要的“自我”,如果你步入社會久了,你會發現自己有一種狀態,每天的上班是一種慣性,每天的工作你早已麻木,每天的生活一層不變,就像我們在學校里面一樣,兩點一線,到了社會依然是兩點一線,無盡的輪回著,說得有點恐怖,但是確實是這樣,每個城市的人,大致上都有相同的生活,早上不管你是上班開車地鐵,下班一樣,這群人的生活就像電腦程序,無限遞歸無限循環,你說可不可怕,或許有些人根本意識不到,能感覺到的人,說明他的自我已經有萌芽,至少不會在麻木下去了。
為什么在看完功夫熊貓后,有了對自我的思考,是因為從阿寶的成長中,我感受到了那一點,從他不認為自己能學好功夫,到練得一生本領,從他不相信自己是神龍大俠,到勇敢面對敵人,有了那一份勇氣和決心,到第三部,自己無法當老師,到發現每個人和自己所長,成為真正的神龍大俠,這就是自我探索與自我實現,電影中臺詞“我是阿寶,也是熊貓,同時也是神龍大俠,我就是我”。
一個人能真正的認識自我,才是他走向成長、強大的原因。
改變自我首先要認識自我,你有什么優點、缺點,你擅長什么、不擅長什么,你喜歡什么、討厭什么,你的理想是什么,你的夢想是什么,你現在最想做什么,你現在不想做什么,甚至是你喜歡什么樣的人,討厭什么類型的人等等,自己去想吧。
總之,共勉,求同存異,安泰康樂。
功夫熊貓3觀后感3
今天,我去電影院觀看了《功夫熊貓3》這部電影。他的情節波瀾曲折,使人仿佛身臨其境,十分好看。
功夫熊貓的前幾季電影我沒有看過,對它的故事情節也一概不知。可就單單這一部,就引人入勝,使我深有感觸。
在這部電影里,與阿寶失散已久的生父突然現身,重逢的父子二人一起來到了一片不為人知的熊貓樂土。在這里,阿寶遇到了很多可愛有趣的熊貓同類。當擁有神秘力量的大反派“綠眼牛”企圖橫掃神州大地,殘害所有功夫高手時,阿寶必須迎難而上,把那些熱衷享樂、笨手笨腳的熊貓村民訓練成一班所向披靡的功夫熊貓!最終,阿寶成功了!它用它自己的實力,從“徒弟”變成了“師傅”!
看完了電影,我不禁思緒萬千。阿寶為了自己的使命,為了無數犧牲的英雄,為了自己的朋友與師傅,一步一步吃力地往前走著。它用它堅韌不拔的非凡的毅力證明了自己,打敗了邪惡,也幫助了他人。最后,它終于得到了烏龜大師的認可,成為了名副其實的“神龍大俠”。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不切實際”的夢想。這個夢想,也許遙不可及。但是,只要我們腳踏實地,知難而進,一鼓作氣,就沒有什么是做不到的!努力拼搏,定能夢想成真!這也許就是這個動畫片的宗旨——“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功夫熊貓3觀后感4
元姑娘買的票,所以妥妥的英文原版,一開始有點慌,后來卻發現效果不能太贊,雖然少了國語版的大牌配音的看點,但更貼近動畫的風格。
印象很深的一句話是師父對Po說的,不要總做能力范圍的事,這樣子沒有進步。想想我在大二上學期做了很多很多的事,很多都是自己沒有嘗試過的,比如自己寫策劃書、自己主持一場讀書會,當時的高密度高強度讓自己精神壓力很大,有時候對事物的強烈控制欲和之間出現的各種差錯挫折甚至讓自己和爹爹提出過退學。我了解的自己是喜歡新事物的,但是自己不喜歡新事物出現失控的局面,所以綜合起來自己在實踐嘗試能力范圍之外的東西,是有些許抵制的。好好奇為啥當年怎么心理暗示都過不去的事為什么回想起來總是容易很多,哈哈可能我就是個健忘的人吧。總做能力范圍之內的事,大概是我大一的寫照吧,所以回憶起來大一結束后幾乎談不上什么成就感。自己會不自覺地將拿到獎學金和大一很順利成功扯上關系,回想起來就是滿滿地得意,但自己心里清楚自己根本沒很認真地讀書,課本完全是最后半個月抱佛腳解決的,現在仔細去想宏觀微觀經濟學真心不扎實。總之,希望自己下次遇見困難的時候能夠想起這句話。
影片里還有個亮點設置是,Po在熊貓村擔任老師教大家功夫打敗Kai時因材施教,不是把每個人都教成po,而是把每個人教成他自己,如美美的絲帶舞換成了雙截棍,抱抱熊貓的緊抱,熊貓寶寶們的彈彈床撞肚皮等等。這一點,我覺得是當下中國教育體制所缺失的,所以讓很多學生在學校生活中缺乏動力盲目地汲取知識。被中國禁掉的《暗殺教室》也存在同樣的亮點,意識到每個學生都是不同的,去挖掘每個學生的個性,順勢發展其能力。此刻應該順帶吐槽,干嘛禁了《暗殺教室》,禁了的理由是血腥暴力,那只能說明審核人員沒看懂此動漫的內核,一個擁有80馬赫爪速的章魚老師擁有一群想要殺自己以避免自己幾個月后毀滅地球的學生,殺老師并沒有因為學生要殺自己而吝嗇自己的知識傳輸,反而他有的放矢地去盡心地提高每個人的技能。他從來沒有害怕自己被自己的學生殺死即被自己的學生超越,因為他在教導的同時也在不斷提高自身,連他自己也承認某幾次刺殺若是發生在最初教大家的時候他可能真的就被殺了。反觀當下,很多教師教授都拘泥于自己所教的學科,每年僅僅是發表幾篇學校要求的論文刷一下自己的存在感,被學生超過的時候也不過笑而淡然地自我安慰,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名師出高徒。好的吐槽完畢,一激動又扯遠了,老毛病。
最后的亮點是周杰倫的片尾曲,稍稍了解一點就知道周英文不夠好,一直在強調中文歌最厲害,但這次是周打破常規第一次嘗試英文歌。單曲循環這么久覺得還是挺好聽的,忽略合唱中的比例。
功夫熊貓3觀后感5
暑假的一天,我和爸爸媽媽去看了3d版的《功夫熊貓3》。這部電影主要是說熊貓阿寶當上“神龍大俠”后,和師傅以及蓋世五俠——虎、鶴、螳螂、蛇和猴子一同保衛著山谷的寧靜。
原來山谷里的人們過著安詳幸福的生活,但是,好景不長,突然有一天來了個大惡人——孔雀,他發明了一件非常可怕的武器,足以消滅功夫的武器,他帶著這件武器準備把山谷占為己有。阿寶知道這件事后,于是就和蓋世五俠一起竭盡全力摧毀了超級武器,期間阿寶更是克服了自己浮躁的心理,最終戰勝了孔雀。
在電影末尾我看到,雖然阿寶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也知道了他不是鴨子老爸的親生兒子,只是撿來的,但是他沒有因此而去尋找親身老爸,而是選擇留在了鴨子老爸的身邊,去報答鴨子老爸對自己的養育之恩。
看完電影后,我懂得了只有當一個人的心平靜下來的時候,他才能排除雜念,爆發出強大的力量;在面對挫折時,不要氣餒,要再接再厲,只要用心去做,一定能登上成功的寶座。這些都可以體現在一些小事上,比如在考試時將心平靜下來,或許就能把平時學到的知識充分的體現出來,真的碰到挫折時,也不要灰心,要繼續努力,這樣學習也一定會進步。對于我來說,這樣的例子還可以用在我的籃球比賽上,在落后對手時,也千萬不要氣餒與著急,只有心靜下來,集中精神,努力打進每一個球,才有可能打出自己最好的水平,從而取勝。如果將這些用到生活中乃至以后的社會上,也能開辟出屬于自己的天地。
還有我也看到自信是人所最需要的,沒有自信,人生猶如荒涼城堡,沒有生機,如一潭死水。自信是人生成功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