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觀后感作文青少年
電影《八佰》根據1937年抗日戰爭期間淞滬會戰的最后一役---著名的四行倉庫保衛戰這一真實事件改編,講述了八佰壯士堅守上海四行倉庫的故事,《八佰》這部電影不僅為我們帶來視覺上震撼,更讓我們受到心靈的洗禮。你是否在找正準備撰寫“八佰觀后感作文青少年”,下面小編收集了相關的素材,供大家寫文參考!
八佰觀后感作文青少年1
2020年看的第一場是《雪人奇緣》,8月21日上映了一部名為《八佰》的電影。有很多同學已看過,我看了預告片兒,感覺很有興趣。
上午下了古箏課后來到奧斯卡影城,取票進場,進入了二號廳,發現人并不多,前四排只有我一個人。這倒與我預想的場景不同。后來想想,電影結束時正是飯點兒。所以人少也是應當的。
電影開演了,我逐漸被精彩的劇情所吸引。背后持續傳來兒童哭聲,真是大煞風景,破壞用戶體驗。我心想,小孩不敢看,就帶出去,為什么要影響他人。
《八佰》改編于歷史真實事件,講述的是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國民革命軍第88師524團留守上海四行倉庫,以租借一河之隔,孤軍奮戰四晝夜,造就了罕見的被圍觀的戰爭。名為八百,實則只有420人。造就了這個奇跡。《八佰》歷時230天拍攝,整部電影用了300顆照明彈來重現當年戰場上的照明效果。共燒掉300多斤煙油和近五噸的報紙。設置相當于十部大戰爭劇總和的5萬個地面子彈點,打造了一個硝煙彌漫、炮火四起的真實戰場。
蘇州河把1937年的上海一分為二:左邊蒼夷滿目、硝煙四起;右邊則燈紅柳綠,一片繁榮,曼妙女倚欄望,而這里卻是時時有生命危險。
最令我震撼的是升國旗,升國旗會激怒日軍,可是明明在自己的地盤上,憑什么不能升?那還有什么尊嚴?國旗升起來了,日軍飛機來炸,人肉來擋,無論如何,國旗不能倒。
四萬萬中國人在戰爭面前。竟不如那400人,“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
八佰觀后感作文青少年2
這部電影給我的觸動是很大的,主要講述了幾百名官兵的故事,其中大部分還是剛補充過來的湖北保安團新兵,加上少部分從淞滬戰場下來的老官兵,他們被安排到四行倉庫,電影開篇他們士氣低落,面對戰爭惶恐不安。一開始只是被動進行防御作戰,當中甚至有人想要逃跑,但是經過了幾場戰爭,卻發現日本軍隊正在圖謀準備偷襲自己的同胞,也看到對岸人民對他們期盼的目光,愛國之心越來越被喚醒,這讓官兵們受到了極大的鼓舞,找到了自己存在的意義,最后光榮地完成使命被載入史冊。
這部電影給觀眾帶來了極大的視覺沖擊,河兩岸一邊是天堂,一邊是地獄。一邊是衣著光鮮亮麗一邊是荷槍實彈。
天堂這邊的人想到地獄去。感觸最深的是一位大學教授把妻子的項鏈丟下樓捐獻出去,最后拿出柜子里的槍,朝著日軍的方向開火;賭場的人看似放浪不羈,關鍵時刻也會拼了命的沖過橋,給對岸的戰士送去電話線;在看到一場戰爭勝利的鼓舞下,決心加入抗戰隊伍的青年學生,雖然三個中已有兩個為戰爭獻出了生命,但剩下的那一個也從不后悔加入抗戰。
地獄這邊的人也想去天堂,端午、老算盤、小湖北從最初的膽怯想逃跑,到最后的克服恐懼奮勇殺敵,這些都源于他們對河對岸美好生活的向往。
四行倉庫保衛戰之所以能夠震驚中外永垂史冊,除了戰斗本身的英勇和壯烈以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因為這是一場被全世界圍觀的戰斗!地面上在進行著激烈的戰斗,而空中各國的觀察員們則拿著望遠鏡悠閑的觀望,正如黃曉明飾演者所說戰爭的背后可能都是政治,戰場戲臺,這種事兒全世界絕無僅有!極大的諷刺著這些英雄們這幾天的艱辛抗戰與無畏犧牲。在這些政治者眼里生命不算什么,謝晉元團長說過他們沒有退路,因為他們在上海就還在。這個民族還沒覺醒,一旦覺醒將無人戰勝。后來國民黨和共產黨一起合力將日本趕出中國,將中國解放出來。這一過程中少不了各方勢力的團結。
2020年,全世界大部分國家都經歷了疫情。在疫情中,我們中國也表現出了其他國家不曾有的團結一致的舉動,我想這就是我們勝利的原因。在歷史的長河中,我們將銘記先輩們為了今天美好的生活而流下的血液和付出的艱辛,不忘國恥,在我們心中四行倉庫里的八百壯士們無疑都是英雄!
八佰觀后感作文青少年3
今天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電影院終于開門了。我滿懷著欣喜和期待,和媽媽一起去觀看電影《八佰》。進去時的我滿懷著欣喜與期待,出來時的我卻懷著悲憤。綁炸彈“快,快來綁緊一點。”當時日本的攻城甲快要把西墻推翻了。日本兵在樓下,由盾牌的掩護,安置著炸彈,準備給西墻最后一擊,徹底打垮在這駐守的軍隊。就在這關鍵時刻,中數彈也絲毫沒有退縮,用血肉之軀,換來了這次交鋒的勝利。他們舍生忘死的精神深深地打動了我,也讓我感受到我們如今的幸福生活正是這些戰土們用生命換來的。
升軍旗第二天晚上,女學生不顧生死,夜游渡河,送去了國民黨的軍旗。當他們決定升起黨旗的時候,就已經做好了必死的決心。因為迎接他們的將是日本人的怒火和敵軍飛機的無情掃射。當朝陽從東方升起,軍人們高高舉起黨旗,當軍旗緩緩升起的時候,不論是軍人還是對岸的民眾都肅然起敬。之后隨著飛機的轟鳴聲,所有人都進入了戰斗狀態。當軍旗快要倒下的日候,有許多戰士土都沖上前死死地抱住軍旗,不讓它倒下去,那是一種不能倒下的信念,那一幕幕至今在我腦海里浮現。過大橋當最后一天的時候,謝團長接到了上峰撤退的命令。雖然撤退并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情,但是為了戰士們能夠活著,他還是決定退到租界去。租界的光鮮亮麗、燈火通明和對面四行倉庫的槍林彈雨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當大部分人撤退的時候,還是有人留下來了,他們為讓戰友們安全過橋留了下來,為了自己心中保護他人的信念,為了自己身后的親人,他們義無反顧地踏上了一條永不回頭的路。他們的前仆后繼,也喚起了中國人的愛國熱情,不愿做亡國奴,團結一切力量來抗擊日本侵略者。
四行倉庫一戰其實只有四百多人,但是為了來抗擊日本人,對外宣稱我們有八百人。這些人有的連名字都沒有留下,但是歷史會永遠記住他們,我們會永遠記住他們,永遠永遠……
八佰觀后感作文青少年4
9月30日是紀念烈士節日。這一天,王老師為了培養我們的愛國情懷,帶領我們全班同學去香江電影院觀看愛國電影《八佰》,我內心非常激動。
最讓我感動的一個場景是護旗的那一段:18歲的童子軍楊慧敏冒著著生命危險送來一面中華民國國旗。第二天,謝晉元團長命令在四行倉庫樓頂升旗。日軍為了挫敗我軍士氣,開著飛機前來阻止,我軍用機槍進行反擊,無耐機槍敵不住飛機的掃射,旗子倒下了,戰士們跑過去把旗子扶正,又倒下了,又扶正,他們用身體一次又一次地緊緊地護住旗子。為了護旗戰士們倒下一批又一批,直到最后一刻戰士們都還依然堅守著,最終取得了護旗的勝利。
這部電影告訴我們:只要堅持不懈,團結一心,就一定能取得勝利。他們的這種愛國和不怕犧牲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現在我們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長大以后做一個對祖國有貢獻的人。
八佰觀后感作文青少年5
大概五六年前,在紀念中國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之際,幾個紀錄片界的好友曾經花大力氣重走抗戰路,其中也包括尋訪正面戰場的遺跡,而淞滬會戰作為整個抗日戰爭中規模最大最慘烈的一場戰役,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
后來正面戰場的拍攝計劃擱置,但是籌拍中搜集到的那些悲壯故事卻深深印刻在好友們的心中,即使是聚會時偶爾談及,也讓聞者淚目,感佩那些曾經付出過巨大犧牲的人們,為我們民族曾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正面戰場上發揮如此巨大的作用備受激勵。
聯合國前秘書長潘基文曾經說過,“中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所作出的貢獻以及所經歷的犧牲已經得到舉世公認”。但是,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中國人民在二戰中的貢獻是被低估的。至今,國際公認的二戰起始日期還沿用1939年納粹德國侵略波蘭,而不是1937年盧溝橋事變日本擴大對華侵略。
所以,從年初聽聞管虎執導的電影《八佰》有機會在年內上映起,我和朋友們就一直在密切關注。從片名即能感受到,《八佰》對于為淞滬會戰收尾的這場著名的四行倉庫保衛戰并沒有刻意煽情,而是理性和克制的,它甚至沒有采用史學界慣用的“八百壯士”一詞。“五人為伍,百人為卒”,管虎用一個“佰”字,克制地體現了中國人都懂的中國軍人內涵。
八佰觀看心得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