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你一朵小紅花》觀后感作文
《送你一朵小紅花》這個電影帶人們走進普通癌癥患者的世界,現實生活中有很多像韋一航,馬小遠一樣體會過癌癥讓生命之光變得暗淡無比的過程。那么你知道《送你一朵小紅花》的觀后感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有關于《送你一朵小紅花》觀后感作文,希望你喜歡。
《送你一朵小紅花》觀后感作文1
《送你一朵小紅花》即將在2020年的最后一天上映了,宣傳物料相繼放出,也引起了我不同的思考:
電影海報:一個看起來溫馨的抗癌家庭故事。
珍惜版預告:請大家珍惜現在擁有的一切,鼓勵大家積極生活、主動探索,不要隨便放棄夢想,不讓自己后悔。
《送你一朵小紅花》同名主題曲MV:在社會學這個龐大的圈里,弱似螻蟻卻依舊吭哧吭哧地和生活硬剛的我們,皆是“癌癥患者”;我們正常、普通,我們勇敢向生活宣戰、和困難打斗,不管多難,努力生活。
在21世紀20年代,科技發達了,社會發展了,但居住在同一層樓里的鄰居也互相不認識了。人情味也在發展中漸行漸遠,關起門來擁有各自的世界。
當今社會的年輕人是大部分內心十分脆弱敏感的人群,他們不愿意和其他人產生過多的聯系。與其說不愿意,用“害怕”來形容,也許更加貼切。
于是大家都在努力地學著做好一個合格的、不帶給別人麻煩的普通人。
未來對我們來說都是未知的,就像新冠疫情在2020年給全世界打了個搓手不及一樣。然而,滿大街的“韋一航”無論多么害怕和無助,依舊在慌慌張張地努力活著。
活著不容易,好好地、順利地生活更不容易。
我們要拼了命地在人來人往的大千世界里讓自己成為更優秀、更有競爭力的人,也一定要敞開心扉欣然接受自己就是一個普通人,但記住不要隨意低頭。
《送你一朵小紅花》觀后感作文2
《送你一朵小紅花》是由韓延執導,易烊千璽、劉浩存領銜主演,朱媛媛、高亞麟主演,夏雨特別出演,岳云鵬友情出演的劇情片。該片圍繞兩個抗癌家庭、兩組生活軌跡,講述了一個溫情的現實故事,思考和直面了每一個普通人,都會面臨的人生命題--想象死亡隨時可能到來,我們唯一要做的就是愛和珍惜。
是韓延導演繼《滾蛋吧!腫瘤君》之后,再一次關注生命題材和現實故事,被稱作“生命三部曲”的第二部,還記得那年看完《滾蛋吧!腫瘤君》之后的反應嗎,是不是相當一段時間都不怎么亂吃東西也不敢熬夜了,《送你一朵小紅花》也是一部提醒大家,關注生命的溫情主義電影,導演十分喜歡給沉重的抗癌題材電影,冠上一個可愛俏皮的名字,《滾蛋吧,腫瘤君》和《送你一朵小紅花》,都是名字和題材間形成強烈的反差,也許這部電影就是想通過這樣的方式告訴我們,癌癥是可怕的沉重的,但是生活卻是可愛的。
父母的叨念,朋友的記掛,鼓起勇氣的自己,皆是珍貴禮物!,正是這些值得珍惜的瞬間,組成了我們可愛的生命,珍惜擁有的當下,人生僅有一次,無論怎樣都要活得精彩,珍惜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有些你認為觸手可及的事物,可能是別人窮極一生的追求,所以請學會珍惜吧,珍惜身邊的人和事。
在癌癥與現實的痛苦掙扎中也向往著美好溫暖生活,有淚點,有笑點,溫情中參雜著幽默,用力珍惜,積極生活,你將收獲一朵獎勵的小紅花,抗癌過程萬般痛苦,但希望每一個病人清晨醒來都能看到陽光和希望,生活很苦 但不要放棄愛和希望,每一個逆行和命運抗爭的勇敢的人,都應該被獎勵一朵小紅花。
希望每個患癌家庭都能走出泥沼,擁有未來!
《送你一朵小紅花》觀后感作文3
該片圍繞兩個抗癌家庭的兩組生活軌跡,講述了一個溫情的現實故事,思考和直面了每一個普通人都會面臨的人生命題。
2020年12月26日,《送你一朵小紅花》在預售票房破億。
一個聲稱能“看見未來”的患癌男孩韋一航(易烊千璽飾),遇見了一個相信“平行世界”的患癌女孩馬小遠(劉浩存飾),在深夜的露臺上,兩人遙望夜空,展開了對各自所向往的美好世界的描述。兩個抗癌家庭,兩組生活軌跡。一個溫情的現實故事,思考和直面了每一個普通人都會面臨的終極問題——想象死亡隨時可能到來,我們唯一要做的就是愛和珍惜。
前言
趕著假期的尾巴終于去電影院看了這部期待很久的電影,最初朋友想看的是《溫暖的抱抱》,比較搞笑快樂一點,覺得小紅花這個題材講癌癥的肯定會壓抑,但是最終在我的堅持不懈下,我們還是去看了小紅花,從影院出來后問他覺得這個電影怎么樣,連連點頭,真的很不錯,以至于看完電影回家寫完報告后還去搜索和電影相關的東西
在看每部電影之前我是沒有看簡介的習慣的,純粹是奔著某個明星,某個演員,某個喜歡的人才去的。我喜歡帶著未知和好奇去探索這個世界。這種習慣不僅僅局限于看電影,對于其他的人或事或生活亦是如此。
對這部電影最初的期待來源于易烊千璽,當然這并不是我第一次看他的作品,第一次看《少年的你》認識了「演員」易烊千璽,打破了我對四字弟弟的認知,從前覺得他是一個偶像,會跳舞會唱歌會很多種樂器,沒想到演戲也這么厲害。
1.「沒有得病的人永遠無法感同身受」
沒有幾個人會在自己年紀輕輕得了癌癥在面臨生死的時候還能夠積極向上,樂觀開朗,大多數人都一樣,會膽怯會害怕會消極會很喪,就像故事開始的主人公韋一航一樣。
今年我做了一次手術,也是長這么大第一次做手術,雖然手術的過程打了麻藥并沒有那么疼痛,但全程狼狽不堪的流著眼淚堅持到最后,醫生用一塊布遮蓋了我的眼睛,整個過程就是我的腦子很清醒,眼睛蒙著什么也看不見,只能感受到刀子在身上劃來劃去。
大家都說這是個小手術,沒事兒的,可是再小的手術也會有失誤的時候,沒有人能做到100%的零失誤,那個當下害怕到極致,怕自己手術出意外,還沒來得及好好看看這個世界,沒有去看喜歡的歌手的演唱會,沒有去喜歡的城市旅行,沒有堅持喜歡的興趣愛好,沒有好好和家人朋友相處,沒有遇到喜歡的人等等,太多太多想做卻沒來得及做的事情,想說卻沒說的話就沒有機會了,所幸手術很成功,活檢報告是良性,取出來的東西跟腦花似的,真的是此生難忘。
只有年輕的病人,才能把時間的意義放到最大,才能把感情重重拿起,再輕輕放下。手術后在家養病的那段時間,思考了很久,跟師傅提了離職,那個當下我想去看看這個世界,出去走走,陪陪家人,不想工作。想去體驗一下一直期待卻從未做過的事情,想去見不敢見卻很想見的人,想不留遺憾。
2.「如果有一天我不在了你們會怎么過」
生病痛苦的不僅僅是病人本身,更痛苦的是他的家人、朋友,是那些拼盡全力努力想讓患者活下去的那些人。影片中當韋一航看到父親為了給自己賺錢看病還要兼職當專車司機,母親為了給自己看病生活中無處不”摳摳搜搜“,家人為了給自己看病要賣房去養老院,雖然大家的這些舉動的出發點是好的,是想拼盡全力救治自己的孩子親人,但是這種行為同時給病人帶來的更多的是壓力,因為生病讓本來不錯的家庭變的如此窮困潦倒,還不確定能否康復不會再復發,這種支出和付出就像一個無底洞,病者更希望選擇離開,這樣大家都能得到解脫。
如果有一天我真的不在了,你們會怎么過?每當韋一航問出這句話的時候母親總會找個理由暫時離開,這種話怎么當面回答,影片用一段視頻講述了在孩子離開后,父母選擇積極樂觀的面對生活,正常的上下班,記錄生活的美好,想通過這種方式告訴孩子,不要擔心即使你離開了,爸爸媽媽也會好好生活,好好愛自己,不要給自己壓力,這不是你的錯。
現實生活中總有人喜歡用自己看到的片段斷章取義,總喜歡用自己的認知去批判他人,什么你的家人離開你每天還笑呵呵的這么開心,你還是不是人,你知道他們離開了嗎?你不應該難過嗎?難道我們就應該每日以淚洗面,一蹶不振嗎?
選擇是每個人的權力,沒有人應該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去評判每一種選擇的好壞對錯。誰都希望得到好的結果,但結果往往全靠運氣。
3.「世間充滿愛」
一是:韋一航的媽媽給那位抱著小孩的乞討婦女錢的時候,她平時為了省下兩毛三毛跟商販掰扯半天,但這個時候,盡管嘴上大罵“你有胳膊有腿,不能找份工作好好養活他嗎?”還是從錢包里掏出百元大鈔。
二是:爸爸扇了韋一航一巴掌,晚上給他送藥的時候,父子倆邊哭邊說,“自從你生病以后,爸爸就聽不得死這個字”。韋一航讓爸爸把他偷偷攢下的一萬塊錢看看胃病,爸爸卻說,“沒事,單位下個禮拜就體檢,這一萬塊錢夠你跟馬小遠去一趟青海了”。
三是:前期,韋一航從醫生房內走出來,可愛的小女孩和他打招呼,在玻璃上畫了一個笑臉,韋一航看著大叔哄他的女兒吃飯,哄騙閨女說自己吃過飯了,吃的還是紅燒牛肉飯。后期,已經被馬小遠帶動的積極向上的韋一航走在路上,看見這位大叔拎著大包小包,神情恍惚充滿絕望,坐在馬路邊撫摸著吳曉昧給女人做的假發。于是用女兒的署名給大叔點了一份外賣:紅燒牛肉飯。
雖然我們已經滿身傷痕,可是當我們看到一樣處境的人,還是會伸出自己的雙手給予一點點愛,希望不論何時我們都能做一個有愛的人。
《送你一朵小紅花》觀后感作文4
這是一部有關抗癌的電影,主人公分別叫韋一航、馬小遠。這兩位都是癌癥患者,與癌抗爭。韋一航是特別喪的一個人,馬小遠的出現改變了他,但是結局很現實,馬小遠復發,永遠離開了他。原本我以為我會哭的稀里嘩啦,因為我曾經也是癌癥患者的家屬大軍中的一員。但是可能是我已經看開了吧,看電影是時候竟然沒掉一滴淚,我都懷疑自己是不是冷血。我可能是吧,現在的我很怕愛,更怕被愛。言歸正傳,先談談電影。
電影中有很多細節,比如語言,并不是全部都是標準普通話,有夾雜著各種口音的普通話,這樣更顯真實。確實,患癌癥的人是來自五湖四海的,不可能都是統一的標準普通話啊。比如韋一航拿筷子特別近,這在中國習俗文化中表示離家近,走不遠。確實很符合這個人設。比如醫院門口那位爸爸,女兒離世之后的痛哭流涕,明明吃不下卻硬往嘴里塞。比如假發店老板錢包掉地上韋一航看到照片后驚訝的臉。比如……太多的細節,很符合現實。回想起我知曉我爸患癌的時候,整個人也變得很喪,就像韋爸一樣聽不得“死”這個字,自家生活就像韋媽掐菜葉子那般斤斤計較。看到這部電影,真的帶給我太多的回憶。現在想想,其實也就是半年之前的事情罷了,但是我卻感覺已經過了很久很久,久到我已經有些想不起來了。
電影中大家喊口號的時候,都在喊可以戰勝癌癥,但是癌癥真的可以戰勝嗎?這是很多人的疑問,這也是我的疑問。當今科技日新月異,醫療設備、醫學水平都發生著令人難以置信的變化。現在癌癥的治愈率明顯提高,但是我還是有疑問,癌癥可以戰勝嗎?如果可以戰勝,為什么還有那么多的人離開?包括我的父親。有時候我就在想啊,讓他們經歷了痛苦的化療,也只是暫時稍微延緩了他們的生命,但是他們活的很痛苦,延長他們的生命就是在延長他們的痛苦,他們活的真的太累太累了。但是順其自然,看著自己的親人一步步走向死亡,真的是很殘忍的一件事情。當我看到我父親咽下最后一口氣的時候,我悲傷的同時也感到一種解脫,無論是對我父親還是對于我,還是對于我的家人。怎么說呢,因為我父親查出來的時候已經是中晚期了,醫生明確告訴我們治療的意義就是蓄著一口氣,也是一種心理上的安慰。所以我們都知道未來的某一天我父親就會永遠離我們而去,所以我們想的就是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直到死亡把我們分開。
等待的過程是很煎熬的,我們明明知道最終的審判結果,卻在等待著,等待著判決。所以當父親真的離開之后,心痛的同時還有一絲解脫,就像死囚的審判結果終于出來了,斬立決。
觀看這部電影觸動很大,明明有的地方很悲傷,心很痛,卻沒有眼淚。我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了,應該是冷血吧!
《送你一朵小紅花》觀后感作文5
2020年的最后一天,期待與盼望已久的電影終于上線了,千璽的又一部口碑佳作。觀看后感觸頗深,趁記憶仍未消散,特此寫下只言片語與爾共勉。
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身患癌癥的兩位少年的成長故事,韋一航和馬小遠,因為從小深受病痛折磨,韋一航起初性格孤僻怪異,令人難以接近。直到遇見女主馬小遠,小遠雖然也和一航一樣經受著癌癥的折磨,但她卻能夠用樂觀積極的態度去面對出現在生命里的不幸與悲傷,這種樂觀態度感染了韋一航,并使他對小遠逐漸敞開心扉,學會正視身患癌癥這一現實,明白生命的重要性和珍惜生活的意義。樂觀是小遠身上的閃光點,但其實也是她隱藏脆弱心靈的一道防護網,就像影片中所說:“再樂觀的人,也有繃不住的時候。”小遠在和一航踏上前往平行世界的那片碧湖的時候,癌癥復發,導致這次旅程無疾而終,這使小遠自責不已,盡管她出發前就已頭暈過幾次,但為了實現一航的愿望,她義無反顧地踏上了尋夢之旅。但現實往往就是如此殘忍,當小遠躺在病床上,一航來看她時,終于抑制不住內心的壓抑情緒,一聲撕心裂肺的喊叫之后,抱枕痛哭。這個場景是本部影片最令我動容的地方之一,讓我在一瞬間明白,從來沒有一個人能夠永遠健康順遂,但就是因為人生充滿了無奈與掙扎,所以我們更需要積極樂觀的心態來調節和面對,這種積極樂觀不僅僅是一種態度,更是現代社會迫切需要的一種處世心境。
我還依稀記得一航醉酒后在雨中對小遠說的一句話:“不是我不愿意敞開心扉,而是害怕癌癥復發,突然有一天就會離開這個世界,那讓愛我的人怎么辦?”正是因為知悉生命的脆弱性,所以我們更要珍惜活在這個美麗世界的每分每秒,每一分鐘都彌足珍貴,珍惜與親人在一起的時光,珍惜對你坦誠相待的朋友,感恩生活中的每一個給予幫助的人。更要用樂觀的心態面對生活的每一道裂痕,這種樂觀態度不僅能在潛移默化中感染他人,也能夠讓自己在不知不覺中收獲感動與回饋,活在當下,珍惜美好,就是最好的處世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