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網絡媽媽》有感500字
看完一部經典作品以后,相信你會有不少感想吧,這時候,最關鍵的觀后感怎么能落下!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觀《網絡媽媽》有感500字范文,一起來看看吧,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觀《網絡媽媽》有感500字1
這個故事還得從1975年說起,話說當年,一位花季少女劉學萍在一次植樹活動中被山火燒傷,且面積達全身的91%!可悲呀!雖說經搶救,命是保住了,但是她將永遠不能重返課堂,且終生伴有后遺癥,總要進行植皮手術。是啊,如此打擊連一位成人都無法承受,更何況一位尚未成年的姑娘呢?剛開始,學萍也痛哭不止,傷心欲絕,還好,她有一位堅強的母親,在母親的幫助下,她又重新振作起精神來了。
時光進入了80年代,學萍長大了,她開始自食其力,支撐起整個家庭,也漸漸地理解了自己的父母。按理說,她也應該找個人嫁了吧?是的!但她卻因為怕給別人帶來麻煩:因為曾經的燒傷,她這輩子都不能生孩子,且自己還是一個殘疾人,會連累別人,為此,她還曾經拒絕過一位深愛她的軍官的求婚。就這樣,她永遠失去了當母親的權利。
但她總覺得要為孩子們做點兒什么,從而使自己的生命得到“永生”。我想,她就是在這樣的心態下學會上網的,并化名為“滿天星”的吧?就這樣,在她的努力下,在學校、老師、家長的積極配合下,一個個沉溺于網絡的孩子“找到來時的路”,并被指引上了正路。(其中包括“賀嘉”)她真是個好人哪!她也一舉成為了人人敬佩的“網絡媽媽”。
是啊,大火無情,雖說是摧毀了她的面容,但非但沒有擊垮她的心靈和自強不息的精神,反而使她的心靈像海倫·凱勒和鄭智化一樣強大,她一直在嘗試著“用一點光,溫暖孩子的心”。因此,她才會在一場烈火后重獲新生,得到永生。
我在想,連一位殘疾人都可以“認真地過每一分鐘,讓心跟著希望在動”,我這個正常人又何嘗不能強大起來,“認真面對我的人生”呢?畢竟“人的遭遇本不同,但有豪情壯志在我胸,能抬頭,凡事也可能”嘛!
觀《網絡媽媽》有感500字2
看完電影《網絡媽媽》,我的心像大海波濤,久久不能平靜……原來不正確使用網絡對我們青少年的危害那么大。幸好嘉嘉在網絡媽媽的幫助下靠自己的毅力走出了網絡的陰影。
平時,我們通過網絡可以寫作文、查資料、聊天……網絡對我們來說非常方便,也有很大的幫助。但是看完這部電影,我才知道,正確應用網絡對我們每個人來說是多么的重要。電影里的兩個男孩兒,都沉迷于網絡游戲,最終一個走上了不歸路,另一個的媽媽為了救自己的兒子,卻被沒有良知的兒子親手殺害了。
嘉嘉開始也沉迷于網絡游戲中,不能自拔,還半夜偷偷跑去上網,她媽媽發現女兒不見了,就匆匆忙忙的騎著自行車去找,由于著急被車碰了,小腿骨裂。她爸爸為了這個家,烈日炎炎下吃力的蹬著三輪車賣礦泉水。在網絡媽媽的耐心教導下,嘉嘉終于明白了爸爸媽媽為她所做的一切。
沉迷于網絡的朋友們,雖然網絡游戲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一個小游戲而已,但是它會害我們一生的。當然,網絡也有它的好處。我們要正確對待、應用網絡。
不過,并不是不可以上網玩游戲,而是我們要控制住自己,不能玩得太過度。學習加上網玩游戲,才能學的更好。
觀《網絡媽媽》有感500字3
本周二在學校的組織下,我們觀看了《網絡母女淚》這部電影。
這部電影十分感人。初看之后,我只是認為網絡游戲非常可怕,但仔細想想,我認為要看事情的本質。
就說電影里的故事,其實令家庭不和、孩子成績下降的元兇并不是網絡游戲,而是家長與孩子之間沒有溝通,沒有寬容。試想:如果家長與孩子之間有了矛盾能夠及時心平氣和地溝通,而不是打罵。出現了問題,能盡量互相寬容,多一些理解,那就不會讓網絡游戲把親情摧毀得一干二凈。總之,關鍵問題并不是游戲本身具有極大的魅力,而是它是根導火索,將積蓄已久的矛盾爆發出來。所以網絡游戲成為家庭關系和學習成績的殺手,看似偶然,實則必然。
這一點我是深有感觸的,我的家庭也滿是火藥味。就像我媽媽經常翻我的書桌上的東西。還有一次,竟然硬要看我的聊天記錄。并且有的時候,我也想要心平氣和地解釋,可她總是強詞奪理,一口否認。我總是無法得到信任,為此,我真的十分無奈。
真摯的親情擺在眼前,卻無法去好好珍惜。或許是代溝太深,根本無法填平。但從自身找原因,是不是教育方式有問題呢?家長在不停地給孩子施加壓力的時候,有沒有留心觀察過孩子的情緒呢?厲聲呵斥能帶來表面的唯唯諾諾,但那顆不求上進的心又在說明什么?真的要相互理解和寬容才能和諧相處。
我堅信消融矛盾積雪的關鍵是溝通。人與人關系的調和劑則是寬容。如果人們能從根本上去改變自己的心態,愿意友善寬容待人,那么精神上的空缺定能被彌補,也就不會再去沉迷于虛擬世界,逃避現實了。
觀《網絡媽媽》有感500字4
今天中午,學校組織我們看了一場電影,叫《網絡媽媽》,這是一部十分感人的影片,我看了后感觸很深。
《網絡媽媽》這部影片主要講的是一個叫嘉嘉的初二女生因迷上了網絡游戲而學壞了,他的媽媽很著急,于是在網上發了一個帖子,一位叫“滿天星”的阿姨看見了,便決定要幫助嘉嘉,最終在“滿天星”阿姨的幫助下,嘉嘉終于變成了一個好孩子的故事。為什么“滿天星”阿姨能使一個沉迷于網絡的孩子變成一個好好學習的孩子呢?這要從她的自身經歷說起。
“滿天星”阿姨其實叫學萍,是一位殘疾人,因為小學的一次植樹節活動,森林里起火了,體質弱的學萍沒有能逃離火場兒造成全身皮膚91%燒傷,就在她最失意時,是媽媽給她力量,讓她堅強地活下去,所以今天的她才能來改變嘉嘉這個沉溺于網絡的女孩,因為她知道所有的父母都是十分愛自己的孩子的。她用她一生的經歷來告訴嘉嘉,不要讓愛你的人失望,
嘉嘉也在學萍阿姨的幫助下,看到了她父母為她所做的一切:媽媽為了出去找她出了車禍,爸爸為了她沒日沒夜地工作,白天運水桶,晚上還要幫別人看倉庫。她后悔了,她開始反省,開始改變,從開始承諾不去網吧到成為一個好孩子,因為學萍阿姨告訴她她父母是愛她的,并千方百計地去改變她的想法。終于,嘉嘉沒有讓愛她的人失望。
我們現在都處在青春期,難免會有叛逆心理,總是說父母不理解我們,我們又理解了父母多少呢?我們憑什么讓父母來理解我們,父母的愛與包容難道就是理所當然嗎?我們也要試著去體諒我們的父母,不要總是讓他們操心,不要總是頂撞他們,更不要認為他們不愛你了,覺得他們煩,這樣會讓他們傷心的。
不管怎么樣,永遠不要讓父母和愛你的人失望。
觀《網絡媽媽》有感500字5
力量,什么樣的力量是不可戰勝的?溝通與親情!——題記
第一次觀《網絡媽媽》是在家中我無聊時,打開電視觀看的。我有些說不出的喜悅與傷感沖上心頭,而當我第二次觀看時,我發現了一種力量——溝通與親情的力量!
影片中的女孩叛逆、尋求快樂,即使是短暫的一瞬間,也會心滿意足。可當別人真正與她溝通時,才發現她的內心是多么的單純。任何人都會有防備,當一層防備不存在時,那么里面就是人最美好的地方,而只有溝通才能解除防備。
當女孩被父母打罵時,只使溝通不暢而增寬了代溝。而當被誤解而逃學時,她又使同學、老師、家長半夜尋找。那天可是她的生日呀!僅僅是溝通可以解決的問題,為什么會鬧成這樣?
我的父母與我的觀念不同,所以也存在代溝。我也曾一次又一次地縮小,可每一回不是被媽媽漠不關心給回絕,就是被成績、工作給埋沒。溝通一次又一次失敗,所以代溝也逐漸有些加深。有時我真不明白他們就這么討厭聽我心平氣和地說幾句話?
影片中的女孩最終因為什么才擺脫了網絡?是親情。在生物學中,自己每一個細胞內都有一半父親的基因和一半母親的基因,所以我們是代替父母活下去的另一種形式,我們三個人身上有許多相似的地方,是不可割分的。
現代的我們習慣把愛藏得很深,在不經意間就會被忽略。我們被認為并不愛父母。當影片中媽媽因車禍進入醫院時,她第一時間沖到了醫院,當看到爸爸辛苦勞動時,她也立即沖了過去。
我也曾到媽媽工作的場所去過,我媽只是一個普通工人,工資并不高。父母兩人工作剛好維持五口之家,所以我對媽媽最大的不滿就是花太多錢在物質上,所以我討厭這些衣服,使我每一回穿上都有種罪惡感。對我而言,任何事物都沒有父母重要,他們是我動力的來源,也是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力量。
力量,有許多形式。而在這部影片中,溝通與親情就是最大的力量。
觀《網絡媽媽》有感500字6
“喊一聲媽,就年年長大;喊一聲媽,就年年奮發……”隨著主題曲的結束,影片也緩緩打上了:再見“二字。影片播放完了,但在我心中卻是感慨萬千。是的正像影片中說的那樣,網絡媽媽雖然拯救了賀嘉、張亮等人,但是像他們這樣的網癮少年遠不止這些。
網絡是一把雙刃劍,有利也有害。不少青少年利用網絡來玩游戲,來滿足自己被所有人仰慕的欲望。影片中的賀嘉就是這樣的一名所謂的“差生”。一心望女成鳳的媽媽發帖求助,字里行間都充滿了作為母親的無奈與失望。
與賀嘉媽媽不同,她,劉學萍,是一個殘疾人,不能生育。兒時,她帶病參加了學校的一個活動,山間突起大火,她被困在火海里。待到她被救出來,卻成為了一位殘疾人,再也不能像同齡孩子一樣去上學了。4歲便失去了父愛的她,仿佛注定要有著與其他女孩兒不同的人生。她要忍受旁人一樣的眼光和病痛的煎熬以及沒有朋友的孤寂、無助。但她卻身殘志不殘,沒有被殘酷的命運嚇倒,頑強地活著,憑借著自己的努力考上了中專,成為了一名會計。當她看到網上無數的網癮少年的案例時,母愛的本能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促使他展開了一段艱難的挽救行動。他一步步的牽引賀嘉,當賀嘉站在分叉的路口前躊躇不前時,她用溫柔的話語來喚回迷途上的羔羊,讓他重回光明之路。賀嘉回來了!他終于不用再天天為她提心掉膽,擔心她去網吧了。可是,讓她憂心的是,網癮少年還有很多,他們需要一段悠揚的笛聲,來喚他們回家!
終于,在網絡媽媽的影響和感召下,海內外20__多志愿者加入了幫助青少年戒除網癮的行列。但是,網絡媽媽還沒有停步,她還在繼續傳播著溫暖,幫助網癮少年們把曾經丟失的良知找回。
觀《網絡媽媽》有感500字相關文章:
★ 觀后感格式范文
★ 觀后感格式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