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斗吧中華兒女》觀后感
認真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吧,為此需要好好認真地寫觀后感。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奮斗吧中華兒女》觀后感范文,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奮斗吧中華兒女》觀后感1
“人民”,是這部史詩的主角。千里江山美如畫,是無數中華兒女用鮮血與汗水澆灌出來的。
“寧肯少活3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奉獻精神;三天一層樓的“深圳速度”;中國一躍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史詩用無數細節,展現了人民的力量,清晰地詮釋了為何“偉大出自平凡”,何為“平凡造就偉大”。
“英雄源自人民,人民就是英雄。”在整部史詩唯一一個朗誦節目《致敬人民》里,在人民英雄紀念碑的背景下,十位藝術家無比深情地誦出了這樣的心聲。
為了在舞臺上重現一個個人民英雄的形象,演出團隊集結了30多位家喻戶曉的`優秀影視演員。他們極富感染力的表演,為音樂舞蹈史詩增加了戲劇表現力。《共和國之戀》中,胡歌飾演的科學家郭永懷不幸遇到飛機失事,犧牲前,他和警衛員緊緊抱在一起,把裝有重要數據的公文包夾在兩人胸膛間,他們用血肉之軀,保護了文件的完好無損;《戰決口》中,孫濤等飾演的抗洪戰士,誓與大堤共存亡;《生死不離》里,孫儷飾演的北京奧運志愿者、黃軒等飾演的汶川地震救災戰士,和當年被救起的小男孩林浩一起走上舞臺。每一次演出,當林浩和姚明手牽手出現在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的視頻閃出時,都有掌聲響起,都有淚水滑落。
《赤子》這首歌的背景視頻里,一個個熟悉或陌生、平凡而偉大的面孔依次浮現于敏、李延年、黃旭華、申紀蘭、張富清、屠呦呦、孫家棟、袁隆平;他們,是共和國勛章的獲得者,是“人民科學家”“人民教育家”“人民藝術家”“人民英雄”“人民楷模”等國家榮譽稱號的獲得者。
他們,是人民的英雄,是英雄的人民。崇尚英雄才會產生英雄,爭做英雄才能英雄輩出。
每一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抒懷史詩,每一個年代都有奮斗者的光輝形象,每一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偉大夢想。《奮斗吧中華兒女》是對大型音樂舞蹈史詩藝術傳統的承繼,更是對時代變遷中永遠的主角;英雄人民的致敬。
《奮斗吧中華兒女》觀后感2
今天就是在國慶節的前一天,我和家人認真的看完了《奮斗吧中華兒女》,感覺心潮澎湃,激動萬分。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隨著一曲振奮人心的旋律響起,大型音樂舞蹈史詩《奮斗吧;中華兒女》拉開帷幕。
開頭以“浴血奮斗”為主題開場,與后面的一系列節目照應,把觀眾帶進氣氛當中,讓人回想起中華民族那苦難深重的歲月。之后緊跟著“國際歌”,感受到了每一個中國人發自內心的驕傲,和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自豪與喜悅,這一系列節目,生動的體現了從抗日戰爭時期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艱辛與不易。
這段屈辱歷史雖然過去了,但它永遠留在人的心中,留在中國人的心中,它是永遠揮之不去的,然而,揮之不去的不僅僅是歷史,還有為中國成立獻出生命的革命烈士們,他們值得我們所有人敬仰,在此,對他們表示最誠懇的尊敬。
歷史過去了,但作為新時代的我們,又該做些什么呢?首先,我們應該做到愛同學、愛老師、愛學校、愛黨和愛祖國。這是作為中國人最根本的,然而,在當下,我們應該好好學習,長大后,為祖國的發展與建設出一份力!
今天,看了這檔愛國節目,深有體會,在此,祝祖國母親70周年快樂
《奮斗吧中華兒女》觀后感3
選擇“奮斗”作為這部史詩的主題,無疑是十分貼切的。
奮斗,是今日中國最嘹亮的號角,是寫入中華民族文化基因里的密碼。奮斗創造奇跡。新中國70年的歷史,就是一部奮斗史。
史詩按照不同的奮斗階段,分為4個篇章:《浴血奮斗》映射出新中國成立前的革命烽火;《艱苦奮斗》描述新中國成立之初重建家園的激動、喜悅與艱難曲折;《團結奮斗》表現改革開放幾十年來中國奇跡般的'飛速發展;《奮斗吧 中華兒女》則是從走進新時代至今,每個中國人胸中激情化成的深情呼喚;4個篇章清晰完整地勾勒出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民族復興之路。
短短120分鐘,要描述漫長的近百年歷史,每年只有1分鐘多一點兒。難度可想而知。如何取舍?如何讓大眾對熟悉的歷史、對國家的認知都能發生同頻共振?主創團隊經過了一次次構思、一次次修改,不斷重新提煉;
其實,關于史詩從哪里開始,要不要表現新中國成立之前的歷史,團隊曾有過爭論。后來,主創們還是決定將時間線向前延伸。原因很簡單;不表現之前的奮斗歷程,不能說明新中國的來之不易,不足以表現我們的初心從哪里來,也不足以說明為什么今天要強調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節目組從一大批歌曲里選出了近70首,并且只挑選人們最熟悉的那幾句迅速串連。這些歌曲里,有很多是爺爺奶奶們喜歡的歌,爸爸媽媽唱的歌,喚起了幾代觀眾共同的記憶;比如第一篇章的《紅色娘子軍》《南泥灣》《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第二篇章的《東方紅》《英雄贊歌》《我的祖國》,第三篇章的《在希望的田野上》《春天的故事》《東方之珠》《我和你》;莫不如是。
第四篇章則以新創歌曲為主,如《一個都不能少》《我的綠水青山》《赤子》《不忘初心》等,相信這些優美的旋律將成為新的經典,被廣泛傳唱。這次創作任務,是對中國音樂人的一次大考。而他們交出的是一份真誠的、全面體現音樂創作者專業水準的漂亮答卷。
歌聲是奮斗者的心聲,舞蹈是奮斗者的形象,視頻是奮斗者的足跡和背景。從第二篇章起,大量記錄珍貴歷史瞬間的視頻影像,伴隨著歌舞在大屏幕上一一呈現。毛主席站在天安門城樓上宣布新中國成立、第一顆人造衛星上天、中國恢復在聯合國合法席位、中國運動健兒獲得第一塊奧運金牌、南極科考站建立、香港和澳門回歸、抗洪救災、加入WTO、抗擊非典、首次實現載人航天、第一條高鐵通車、舉辦世博會、蛟龍號入海、雄安新區建設啟動;這些激動人心的畫面,都是最值得驕傲的記憶,是所有中國人的光榮與夢想。
《奮斗吧中華兒女》觀后感4
“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無論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贊歌……”閃光燈起,柔緩抒情的旋律,自懷柔基地裊裊上升,升入三千多名北大學子的耳中,烙在我們的心中。臺上,是連隊同學們深情嘹亮的歌喉;臺下,是所有觀眾專注聆聽的神情。
歌曲動人,旋律綿長,回味無窮。我格外喜愛這首歌,不僅僅是愛這段旋律:我愛極了這個標題。
我和我的祖國。我們所站立的地方,就是我們的中國。“愛國”是一種普世價值觀,它意義宏大,卻能通過無數小事充分體現。并不只有在科研領域有大成就,比肩兩彈一星元勛才能稱為“愛國”,也并不只有為國犧牲才是“愛國”。只要做好每一個“小我”,愛國的光芒、力量,便會璀璨。
將來,真正成為軍人的北大人只有少數。軍訓,是對一種嶄新生活的體驗,更是一種對責任的呼喚、對團結一致的集體意識的培育。軍訓終將完結、遠去,而軍訓所賜予我們的精神,卻將歷久彌新,恒久不滅。愛國的因子,也將就此扎根于我們的內心,在日后的每一個細微處生根,開出最明媚的花。
我想,愛國是對待隊列訓練的認真嚴肅,是一遍又一遍來回重復幾套動作的不厭其煩、始終如一,是對教官、老師的尊重與及時的問好,是一張張板報的盡心準備,是歌詠比賽時嘹亮歌喉對一首又一首軍歌的演繹,抑或是挺拔地站好每一班崗,無論是在別的同學都午睡的中午,還是在凌晨兩點或三點守候。
帶上軍帽,穿上迷彩服,縮緊皮帶,綁好褲腿,穿好軍鞋。一場蛻變,或許只需要幾天。我們已經能站出筆挺的軍姿,已經能迎著烈日炎炎踏出整齊的步伐。
才剛離開家沒幾天的我們,已經能照顧好自己。食堂的飯菜雖說味道有些寡淡,我們飯量卻越來越大。來自江南塞北全國各地的我們,已經熟稔地在休息時間聊得熱火朝天,嘮嗑與段子齊飛;宿舍里也總是彌漫著大家的歡聲笑語。
不必說開飯前真摯熱烈的掌聲,急切而積極地涌入飯堂的人群;也不必說休息時間圍著教官嘰嘰喳喳閑談的愜意,訓練時看教官模仿我們笨拙動作時的歡聲笑語。
不必說清晨5點25分,從宿舍樓5樓望見的熹微的晨光輕輕籠罩下的山;也不必說晚課時,星光滿天,偶有飛機劃過的青藍漸變色的天河。
山影共天青,笑語盈盈。我愛我的祖國,愛這片廣闊的土地上,誠摯友愛的人民。
在懷柔明媚的光束里,整齊的正步再度踏起。陽光催出的汗水,滴落、滲入大地。我和我的祖國,也于是緊緊相擁。
《奮斗吧中華兒女》觀后感5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而今,聆祖國長空樂曲如潮,睹神舟萬里百卉千葩,已然,零落草木亙久繁茂,遲暮美人重筑青春!
你可知,鳳鳥御霓,夜以繼日。曾幾何時,“神九”載人工程凱旋反歸,“蛟龍”入海深七千米,白手起家鑄就航天崛起,我們熱淚盈眶,我們心懷希冀。春風拂面,八月隴原,中國空軍本色翱翔碧空,使命銘刻心中;科技當道,國強益強,華為5G空前躍世,名震四海。
當名為“大慶”的油流阻斷貧油國的論調,當羅布泊的轟鳴驚動心魄,我們拭去屈辱之淚,抨撻他國的壟斷訛詐;當港珠澳大橋抒寫智慧贊歌,當“一帶一路”連點成面,煥發生機,我們憑借滴水穿石的韌勁,逢磧開路,遇水架橋。
夫為大國,深諳“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前輩巨匠鑿前路,新鮮血液放眼量,守護碧血丹心的中國靈魂,璞玉成金,凝成了助力時代之鳥摶扶搖而上的滄海波瀾。
你可知,路漫修遠,年歲未央。望前潮浩蕩,處廣袤天地,身為“中國青年”的我們,許觀念思想與前輩迥然不同,然“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全面小康運籌決勝在即,恰逢“五四”一百年風雨兼程。這一輩,我們啊,必當令青春韶華如夏花絢爛馥郁,將榮光銘于赤子之心。
“功以才成,業由才廣”,高揚五星紅旗的我們一代,遠離了戰火,告別了饑寒,未必血灑疆場,轟轟烈烈,卻依然以夢為馬,煉鋒芒利劍,上下求索。只有不悔璀璨年華,共赴旖旎之途,付諸行動,提升個人素質,才能報以1949年那位巨人的一聲肺腑吶喊,才能化身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中流砥柱,將沉重歲月的輪印推入未來的康莊大道。
彈指之間,華夏大地滄桑巨變,胸懷“振興中華”的責任與擔當,堅守“青春飛揚,只爭朝夕”的勁頭,千秋詩篇鏗鏘有力,告誡世人:征途萬里,未來可期。
前望舒使先驅兮,后飛廉使奔屬。前輩垂范后世,往昔崢嶸沾余襟之浪浪;眺觀前程萬里,溘埃風余上征。
莫愁!兩千載春秋而后岸谷大變,中國”之名大行其道,錦繡山河,民殷國富。
莫愁!芷蕙馨香終彌散,炎黃子孫當軒昂。屈子壯志于今酬,華夏奏歌定當伴時代并行,與日曜同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