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合伙人觀后感作文
中國合伙人》是一部勵志片,該片講述了“土鱉”成東青、“海龜”孟曉駿和“憤青”王陽從20世紀80年代到21世紀,創業成功實現“中國式夢想”的故事。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幾篇文章,希望能幫助你們
中國合伙人觀后感1
這部電影總體感覺還是不錯的,令我最觸動的是影片中成東青和蘇梅的故事。原來對黃曉明的演技并不看好,但看完電影后,感覺黃曉明在電影里成東青心里對蘇梅的心理養活了。
這部電影里三個主人公都有自己的夢想,對孟曉駿來說,他的夢想就是把新夢想做大,在美國上市,證明給以前看不起他的人;對來說,他的夢想就是尋求真愛;對成東青呢?我認為蘇梅就是成冬青的夢想。
成東青出身農家,外形不出眾,身邊又有孟曉駿和這種人才,所以在他的心理始終都有著一絲自卑,而在他遇到蘇梅的時候表現的尤其明顯。影片開始的時候,成東青和蘇梅相遇是在圖書館里,兩個都在那挑燈夜讀。看到蘇梅時,成東青目不轉睛地盯著蘇梅,帶著三分的驚為天人、三分的小心翼翼、三分的強烈的征服感。而當蘇梅向成東青走去借燈讀書的時候,成東青又是那么地小心翼翼惶惶然的樣子。
此刻,也許成冬青頭腦應該是一片空白的,他不清楚蘇梅向他走來是為了什么,也許他幻想的是蘇梅要主動跟他搭訕,他即對此極為渴望,又因為深感自身的條件條件不好而感到自卑不安。而當蘇梅坐在他身邊的時候,成東青的內心應該是極不平靜的,他只敢借著翻出的時候偷偷地喵喵蘇梅。蘇梅走的時候,成東青也只敢偷偷地跟著蘇梅,而不敢說一句話,活脫脫的絲心態,也許此刻在成東青眼里,蘇梅是屬于高高在上的女神,只能遠觀。
后面成東青在等的鼓勵下,展開了對蘇梅的一系列追求,絲開始逆襲女神了,有點搞笑,在追求的過程中難免不讓人覺得成東青對蘇梅那種夾雜著因為自身條件不足而底氣不足的心態和對女神極度渴望愛慕的心態。
影片一開始的時候,蘇梅對絲成冬青是看不上眼的,或者說壓根沒考慮過,只把成冬青當做空氣。這從影片中蘇梅做在成冬青旁邊的那種淡然和經過“LOVE”路燈時的無視就可以看出來。當蘇梅換了肺炎后,當成冬青風塵仆仆地出現在蘇梅面前時,蘇梅對之說的第一句話就是“滾”,后面深感于成東青趕來的不易,才冷冷地提醒了一句“這會感染的”。而當成東青不懼感染強吻蘇梅的時候,蘇梅嘴里一直呢喃著“為什么是你”,是啊,“為什么是你”,影片中我們看不到蘇梅是否有其它的追求者,但女神的`追求者想來是不會少的,而當女神患傳染病的時候,能跑到醫院去看女神的卻只是女神一直看不上眼的坐著11路車來的絲成冬青,為什么是你呢,而不是騎著白馬的王子或高富帥呢?
初吻的代價是成冬青也感染肺炎了,而這時候女神蘇梅也被成冬青打動了,陪在他的身邊,但還是那么不染塵埃高高在上,只是讀她的《紅樓夢》,對他的病情不聞不問。畢業后,他們兩個同居了,蘇梅一直在小屋里不染煙火讀他的書,而成冬青不得不去學校上學生厭煩的課,然后為了給蘇梅買托福材料,不得不去伺候主任那孫子以期能拿到家教錢。而主任只給了成冬青一碗餃子,而成冬青也許是用飯錢去買了托福書,回到家的時候把餃子都撥給蘇梅吃,自己餓著肚子。讓人不得不感嘆絲卑微的愛著女神的不易。
而當成東青強打精神為蘇梅進行簽證模擬的時候,蘇梅卻輕輕地和他說她已經簽過了,我們可以看到成東青那時候的悲傷,而又不得不忍住悲傷的淚水為蘇梅強作歡顏慶賀。然后,蘇梅推倒了成東青,絲逆襲了女神。但只是蘇梅推倒了成東青,成東青的心理應該是五味雜陳的,幸福來得那么突然,他感到不知所措,或許還夾雜點不甘,為什么是女神推倒絲呢,而不能反過來呢。影片中成東青看個色情雜志都要偷偷摸摸地,蘇梅來了后馬上藏起來。他一直卑微地愛著蘇梅,小心伺候著,而不敢有非分之想。
蘇梅臨上飛機前說,她對簽證官說,她畢業后……成東青沒有聽清蘇梅后面的話,但他應該是以為蘇梅是要告訴她學成后她會回國的。而后,成東青依舊卑微地愛著蘇梅,對之絮絮叨叨無微不至地關懷問候,而此刻蘇梅在美國也許過得很不順,在她心里,她此刻需要的是溫軟的懷抱、有力的支撐,而不是一個男人絮絮叨叨的問候,然后分手了。
分手后,成東青徹底對過去放開了,原來還一直偷偷摸摸地補課,害怕被學校開除。分手后,手腳徹底放開了,到處貼廣告,見到電線桿就粘。分手之前,成東青一直對蘇梅卑微地愛著,他害怕失去工作,因為他更害怕失去蘇梅,而當蘇梅跟他分開后,他明白了,當最珍貴的東西已離他遠去的時候,當他沒能力去守護自己心里最珍貴的東西的時候,他是沒有什么好怕失去的,沒什么好怕失敗的。
然后,他要去奮斗,他要去抗爭,他把自己的傷口當做笑話說出來,她說被女神睡了,說的時候笑呵呵的,但在心里又何嘗不是隱隱作痛呢?他心里一直以為蘇梅是因為他條件不好而分手,所以他要去奮斗,他為的是證明給蘇梅看,他成東青有一天也能成功的,他終有一天也會以一種平等的心態和她坐在一起的甚至讓其仰望,而不只是成東青一直對蘇梅仰望。
影片的最后,給我們了答案,成東青終于化身為高富帥了,這一天他等好久了,他一直以為蘇梅會微笑地說“我為你取得的成就所驕傲”,然而蘇梅只在意她的兒子。此刻,成東青懂了,她終究只是他生命里的一縷清風,現在已理她遠去了,可惜不是你,陪我到最后,然后我們看到成東青流淚了。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中國合伙人觀后感2
陳可辛的電影《中國合伙人》給人的第一印象是,這片子徹底從最初的“藍翔技校”版屌絲病毒視頻中跳脫了出來,既徹底地勾起了70后80后的復古情懷,又迎合了90后對炫酷機智影像的追求,無論是劇情、攝像、剪輯的技術層面,還是演員表演、主旨設定等內容層面,影片之于今日的中國電影,都是高水準的。雖然無法超越《甜蜜蜜》那樣陳可辛的經典,亦足矣為趙薇同學樹立一個覘標--電影真的不是完全靠票房來評價的。
劇情設定無需多言,俞敏洪為代表的新東方原型打造出的故事,闡釋一代人在友情、愛情、事業和東西文化碰撞下的迷思,影片最后甚至直接PPT似的貼出了已經成長為如今社會精英階層的四五十歲老男人們的各個年齡對比圖。伴著《光陰的故事》勾人淚點的音樂,虛構的故事一下子有了些時代意義和現實落點,不過個人覺得這也成了全片唯一的槽點,這個PPT制作的真的不夠精良,甚至還不如之前《廚子戲子痞子》結尾的老照片。
在這樣的劇情背景中,陳可辛很好地完成了“講故事”的工作。三位男主角一個海歸、一個文藝、一個屌絲,略顯標簽化的人物設定因為流暢緊湊的敘事而不顯生硬,反而在前半段給影片加分不少。通過三個人在畫外音里的輪流主導來勾勒80年代初的燕京大學情景,配合一個個或大或小的包袱,觀眾自然而然地就被帶入到了那個時代。
中國合伙人觀后感3
電影散場后,影院里響起了若干掌聲,我想這大約不是因為這故事有多好,而是因為它呈現出的某種正確。因為對于某些人來說,勵志或者中國夢就是最大的正確,而拉上一堆“民企英雄”陪綁,則更是一種不失狡猾的正確。
前幾天央視重放了《甜蜜蜜》,現在看起來恐怕不是個好主意。大抵相仿的幾十年跨度,相仿的國人尋夢故事,相仿的旁白乃至于相仿的分分合合,與前者的扎實沉靜相比,《合伙人》卻要單薄得多。與大多不怎么成功的大事記式電影類似,陳可辛老師用一些典型時代符號,一些瑣碎而充滿儀式感的猛烈畫面,一些煽情的場景,再填上一些音樂就能剪過好幾年去。而比起《甜蜜蜜》刻畫時代的豐滿,《合伙人》關于旁人的描述寥寥,成百上千人只是被充當了背景板。
關于狡猾的正確,以三兄弟赴美談判一段為甚。電影用“我們不是東亞病夫”式的老套橋段,把某人的個人受挫經歷與談判桌上的針鋒相對混為一談,將野蠻生長的原罪簡單消解為西方偏見與東方崛起,正所謂美國夢過時了,中國夢來了。且不提這種態度由一個以輸出美國夢為宗旨的公司來表達算不算吊詭,至少抄襲ETS教材一事,敘述創業初期故事時并未提及,一直拖到行將成功才糊涂帶過,這方法恐怕是狡猾了點吧。
或者還是應該說,勵志就是最大的正確,正如所謂成功就是唯一的正確,哪怕是雞賊了些?
中國合伙人觀后感4
昨天我們去看了電影《中國合伙人》,是由黃曉明、鄧超和佟大為飾演的。講的是成東青、孟曉駿和王陽三個好朋友合伙辦“新夢想”英語培訓學校的故事。為什么在片名上加上“中國”二字,是為了特別強調中國人的創業理念和奮斗過程。
孟曉駿和王陽曾經的夢想是去美國,成冬青本來只想去北京,后來在他們的熏染下也變得想去美國了。那么美國真有那么好嗎?就像城市的燈火雖輝煌卻始終不是為我們外地人而亮一樣,一個人漂泊在異國他鄉,那份辛酸苦楚可想而知。孟曉駿曾是出類拔萃的優秀學子,到了美國卻被殘酷的現實一次次地打壓,成了餐廳的打工者,他沒法改變這個世界,反而被世界改變了。終于他回到了中國,抱著他傷痕累累的美國夢。而此前在人生中屢遭挫敗的成東青早已帶著王陽一起成為了富人。看來在現實面前,與其抱著狂傲且不切實際的夢想,不如把自己置于大千世界中一個渺小的位置上,腳踏實地地辛勤耕耘,相信有付出就有回報,總會有一片屬于自己的藍天。孟曉駿意識到了這一點,決定跟著成東青一起干,于是便有了他們三人組成合伙人的故事。
一番事業的成功,少不了引導者、創意者和參謀家,但這其中也難免會因意見不合而出現分歧甚至解散。當王陽感慨萬千地說“千萬不要和自己最好的朋友成為合伙人”時,成東青和孟曉駿都心酸無比。然而真正的友誼又豈能因為利益的糾紛而變質?當美國炸掉中國大使館,成東青的“新夢想”遭千萬人唾罵時,孟曉駿和王陽回到了他身邊,就像當年成東青保護孟曉駿和王陽逃出去而令自己被眾人毆打一樣,朋友就是在對方最困難的時候挺身而出為其解圍。最后,在和美國人談判時,成東青說出了讓“新夢想”上市的決定,這也正是孟曉駿當初屢次提出而不被成東青采納的方案,現在成東青抓住了美國人要告“新夢想”的時機,使“新夢想”在眾人的關注下走得更遠更好!
孟曉駿和王陽再也不做美國夢,他們為他們所從事的事業感到驕傲!在他們心里自有一個美國夢,那就是將英語灑在自己的國土上。而成東青則一直堅持著他“紅旗不倒”的'最初的信仰。所以他們是最優秀的合伙人,引進西方先進元素的同時堅持自己的中國創業理念,就像“新夢想”用中文諧音記英文單詞一樣。
是的,如果不能改變這個世界,至少不要讓自己被這個世界改變。
這是一部勵志片,看了讓人頗有收獲。
就說成東青這一角色吧!他是“新夢想”最大的股東。他的成功并不是沒有理由的,命運迫使他從十七歲開始就學會了背完整本詞典的本領。可想而知他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付出了多少努力。他從不因失敗而氣餒,從不懼怕荊棘叢生。別人問他他的夢想是什么,他說他答不上來,但我只想說,面對挫折他從未放棄過,這一點足以讓他成就他所有的夢想!用“梅花香自苦寒來”這句話來形容他再合適不過了!
再說說飾演成東青的黃曉明,他淋漓盡致地向我們展示了一個搞笑、樸素、認真、善良的土鱉男主人公形象,讓我們捧腹大笑的同時深感憐惜。而成東青從一開始的老土到后來帥氣沉穩的成功人士的轉變,也著實讓我們眼前一亮!
看完這部電影,深受鼓舞的同時覺得這三個男主角實在是太可愛了!
中國合伙人觀后感5.
影片《中國合伙人》是由著名導演陳可辛執導的以青春勵志為主旋律的電影,內地三大小生黃曉明、鄧超、佟大為等強強聯手首次合作,影片講述的是從上世紀80年代至今,在當時大環境下三個年青人從學生年代相遇、相識、相知,因為擁有同樣的夢想而一起打拼,共同奮斗創辦英語培訓學校的勵志故事。
《中國合伙人》是以新東方為背景,事實上《中國合伙人》與新東方卻毫無關系,沒有新東方的投資、沒有與“原型人物”接觸訪談、試映時也沒有得到新東方大佬們的認可。今年2月,《中國合伙人》在小范圍內試映,新東方的俞敏洪觀映之后帶著黑臉離開。后來俞校長在微博以及采訪中態度都是:《中國合伙人》與新東方沒有任何關系。事實上與電影有點關系的是徐小平。因為《中國合伙人》的劇本就是在新東方上市后離開的“文藝中年”、青年導師徐小平所寫。電影的內核與人物原型與實際的新東方也有差距,更多地融入了導演陳可辛的影子。如果帶著與新東方對號入座的心態去看這部電影,那么結果就注定要失望。
電影《中國合伙人》講述了“土鱉”黃曉明、“海龜”鄧超和“憤青”佟大為從上世紀80年代到21世紀,30年的大變革背景下,三兄弟為了改變自身命運,創辦英語培訓學校,最終實現“中國式夢想”的“_絲逆襲”的故事。其中,“土鱉”黃曉明有“高考落榜、泡妞招拒、教書失敗”的坎坷,“海龜”鄧超則遭遇“出國受挫、事業不順、野心受滅”的尷尬,“憤青”佟大為歷經“姑娘走了、兄弟散了、夢想飛了”的悲劇,但他們最終攜手共同創造了商業奇跡,謹以二B和牛B的歲月,致他們終將牛B的青春。
《中國合伙人》電影中,“土鱉”成東青是英語培訓學校的創始人。他是從農村走出來的,外表看起來非常的自卑懦弱,其實十分的聰明睿智,身上具有80后農村孩子的典型特征:執拗的性格,不懼犧牲的精神,執著堅持的信仰,不達目的誓不罷休。因為后頭已經沒有退路,所以只能去選擇無論經歷多少磨難,都必須獲得成功,即使不擇手段。該角色的原型應該是新東方的創始人俞敏洪——成東青的性格和行事風格可能是俞校長不喜歡的最大原因吧。
“憤青”王_年輕的時候是個文藝青年,個性爽朗放蕩不羈,以寫詩和“泡妞”度日,但只娶了一個簡單平凡的女人。他是成東青與孟曉駿之間的潤滑劑和協調人,是培訓學校里最受學生歡迎和喜愛的老師。“海龜”孟曉駿才華橫、自大傲氣,是大學校園里的風云人物。去美國留學后經歷了挫折和失敗,無奈回國后重新創業,成為了成東青創辦培訓學校的軍師和幕后推手。該角色的人物原型并不是新東方創始人中的任何一人,而是融入了導演陳可辛自己的很多個人情結和生活體驗。
女主角蘇梅,有種如同女神般的氣質和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孤傲。但“土鱉”成東青對她情有獨鐘,一路狂追,那怕整個夜晚在圖書館陪伴套近乎,借路燈制造浪漫,更騎著28寸的自行車圍追堵截……上演了一幕幕“癩蛤蟆想吃天鵝肉”的愛情故事。而蘇梅出國的選擇也改變了“土鱉”成東青的人生軌跡。
電影《中國合伙人》三個主人公代表了世上的三種男人,最令人感動的是貫穿于他們三人之間三十年的友情,歲月無情,友情無價。陳可辛導演在微博上坦言,這是他這么多年來最難忘最感動的一部戲。陳可辛在電影的殺青宴上依依不舍、痛哭流淚、與主創人員們彼此互簽留言冊……之所以對這部電影如此投入個人情感,或許與他的人生經歷不無關系。陳可辛早年在美國求學期間,當過服務員,刷過盤子,歷經坎坷和辛酸——美國期間的經歷被移植到鄧超飾演的孟曉駿這個角色上。
通過《中國合伙人》這部電影,縱觀中國最近三十年來的企業史,在大陸知名的商界人物中,我最想看到的故事有兩個:
一是到目前為止中國最牛耳最傳奇的企業(沒有之一,個人認為)華為的任正非與李一男的故事,從情同父子、當接班人培養,到離職創業、被收購回歸、最終又離開,這兩個男人之間經歷了怎樣的恩怨情仇及曲折離奇?甚至可以遐想,如果兩人不經意間相逢、眼神交會,在那電光火石之間,腦海里會有多少畫面閃現,多少情感交錯,滄海桑田,再回首,卻已是百年身。
二是92派的一個代表人物和大佬陳東升,從體制內下海,先后創立了兩家最牛耳的大企業,其兄長陳顯寶還創立了另一家著名的快遞公司,然而卻禍起蕭墻、兄弟反目。還有其本人與原配、以及紅色后代之間長達15年的感情糾葛,最終還能守得撥云見日——無論是事業還是愛情,都稱得上是一部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