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景的觀后感作文
風景紛歧定要壯麗的景觀,一個人的一個小小的舉動也能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下面是由小編為你們帶來的精彩的總結范文,一起來看看吧
美景的觀后感1
那一天我在家,因爺爺要我上街去買東西便去乘車了。
到了車站,里面人山人海正在焦急之時,車終于擠出人群,來到了站臺。車門剛一打開,人們就像洪水似得涌進了車中。還好,我搶到一個座位。正在車門將要關上之際,一位抱著孩子的老婦人上了車。她茫然的看了幾眼,然后下意識的走向了那個專屬老人的座位,可那個位置上的乘客好像沒看見似的。也許,許多人都看不下去,但他們都在想自己是否做得到呢?我也是這樣,一邊在感慨,一邊卻沒有能以身作則。這時,收費的阿姨看不下去了,便用話筒在車內吼道:“有誰給這位老人讓個座?有誰給這位老人讓個座?……”這句話一直在車內回蕩,可好像所有人都沒有聽見一樣。我想讓出位置,可又覺得好不容易搶到的位置,而且還要坐很久才能到目的地。我這樣想,大部分人也這樣想。
大部分人這樣想,卻不是每個人都這樣想。
一片寂靜過后,一位青年人站起身給老婦人讓了座。
老婦人抱著孩子坐下了,還時不時的望向那個青年,好似在感激。那位青年除了報以微微一笑之外并無特別多的“自豪”的表情,似乎本就應該這樣做一樣。
他站在那里,也站在了我們心里,站的挺直。
車內很快又恢復了寂靜,仿佛剛才的一切都未發生過,人們或站或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向著目的地接近。唯一不同的是,剛才站著的老婦人坐著了,而剛才坐著的青年人現在卻是站著。我心中的斗爭早已結束,可心中那番可恥的斗爭我卻永遠忘不掉了……
他站在那里,也站在我們心里,站的挺直,站成了一道最美的風景!
美景的觀后感2
這一天是豬年正月初二,我跟爸媽要去游覽長城了。
爸爸開車穿過了幾條隧道,下了高速公路,來到了長城的第一關——居墉關。站在關下,看著雄壯的居墉關,我非常興奮,這是我第一次實地看到長城。關口兩邊的城墻向山上延伸,一層層灰磚砌筑的城墻是沿著山嶺修建的,隔過一段城墻就有一座烽火臺。看著蜿蜒曲折的長城,就像巨龍穿行在山嶺之上。
東邊的城墻比較平緩,沒什么人去爬,西邊的陡峭,也要高得多,所以我們去爬西邊的長城了。前兩個烽火臺,上上下下的人很多,我們爬上第三個烽火臺時,人明顯少多了。這中間,我們看到了一塊刻著“不到長城非好漢”的石碑,爸爸加了一句“爬上長城一身汗”。我們爬到這里時,雖然山風吹得臉都麻了,可是身上真的累得全是汗了。向上看還有兩個烽火臺,我說:“快到頂了吧。”可是從上面下來的一個大哥哥說:“還有好長呢。”一個大姐姐看著我,鼓勵道:“這個小朋友自已爬上來的,真了不起。”于是,我又鼓起勁繼續向上爬,爸爸媽媽都被我甩在了后面。一路上還看到幾個外國游客也在向上爬,我想我一定要做“爬上長城的好漢”。
終于,我們登上了居墉關的十三號烽火臺,順著里面的樓梯,我們上了烽火臺的二層,這是這段長城的最高點了,我們歡呼,在這里拍照留影。爸爸說我是“好漢中的好漢”。
之后,我們戀戀不舍地離開了長城。
美景的觀后感3
北京,是全國人民向往的地方。我去北京看到了世界上最寬廣、最壯觀的天安門廣場;雄偉壯麗的天安門;風景如畫的頤和園、北海;十九世紀最大的貪官——和?的恭王府;世上歷史最悠久、最大的宮殿——故宮博物院;觀似巨龍的八達嶺長城;死氣沉沉的十三陵;充滿勃勃生機的海洋館……
最讓我難忘的就數故宮了。故宮建于1420__年,是永樂皇帝修建的。它位于北京市中心,前通天安門,后倚景山,東近王府井街市,西臨中南海。
故宮也叫“紫禁城”。因為當時皇帝下令任何人的房子都不能比自己的宮殿高,都建了平房,所以又稱“平房之都”。
一走進故宮我就看到了一面高大雄偉的午門,走過午門,我就見了太和門。穿過太和門在我眼前呈現的是一做紅墻黃瓦、雄偉壯麗、金碧輝煌的太和殿。太和殿是過去皇帝上朝的地方。走近一看,它分為三層,屋頂上分別雕刻著十一只珍禽異獸。我再往里面看:里面的擺設跟古裝電視劇里的一模一樣。
走過太和殿就是中和殿。中和殿是皇帝休息的地方,然后才更衣到太和殿。
中和殿的后面是保和殿。我湊近一看,活見鬼了!怎么什么都沒有?聽導游說,這是以前殿試的地方,只有全國前十名才能到這里來,讓皇帝親自給他們出考題,第一名為狀元,第二名為榜眼,第三名為探花。
離開了“考場”我們又來到了乾清宮。乾清宮是明代十四個皇帝和清代兩個皇帝生活過的寢宮。
后來,我們又到后面參觀了皇帝的御花園,皇后的寢宮等許多地方。
要出故宮了,我戀戀不舍地感嘆道:“這凝聚了多少人的智慧和汗水啊!”
美景的觀后感4
北京有一座城中之城,這就是舉世聞名的紫禁城,現在人們叫它故宮。故宮曾居住過24個皇帝,是明、清兩代皇帝居住的地方,有五百多年歷史。
經過了幾小時顛簸,我們終于來到了故宮。抬頭一看,那高高的城墻把故宮緊緊圍住,為這座雍容華貴的宮殿增添了幾分別致。我們來到故宮的第一個門――端門。聽說清代時候,文武大臣上朝覲見皇帝時,就要在端門前,把自己的官服整理端正,然后才可進見皇上。所以我很自然地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和帽子。
一座高高的城墻出現在我們面前,我抬起頭仰望,這城墻大概有二十多米高吧,城門上寫著兩個大字“午門”。據說這是以前人們把犯人拉出午門斬首指的就是這個門,我看著午門兩個字心里有點發毛。
我們到了故宮的三大殿第一殿:太和殿,這是當時皇上面見文武大臣的殿。
故宮第二殿是:保和殿,這是皇上親自監考的地方,誰中了狀元就能從這里騎馬掛花去游北京長安大街。
最后一個大殿是中和殿,那里是皇上休息的地方。
你們知道整個皇宮有多少間房子嗎?然我來告訴你們吧整個故宮有九千九百九十九間半房子。為什么會出現半間房子呢?天上一萬間房子,皇帝不敢冒犯,就建了九千九百九十九間半房子。其實,有八千七百零七間,如果 每天住一間,住到25歲才能住完。
我們就這樣興趣盎然地沿著故宮中軸線游覽著,等走出故宮北門時已是中午了,故宮真大啊!
故宮博物院到處有美麗的景色,說也說不盡,希望有機會你去細細賞玩。
美景的觀后感5
十一長假開始了,媽媽和爸爸要帶我去內蒙古大草原玩。
在我印象中;藍藍的天,碧綠的草,成群的牛羊,強壯的蒙古漢子騎著白馬,溫柔的蒙古姑娘躺在草地上靜靜的看著變化多端的白云。于是,我懷著美好的企盼,出發了!
一路上愜意極了。聽著錄音機里流淌出的優美的音樂,看著兩旁的樹林。已經是秋天了,樹上不是落下幾片金黃的樹葉。陽光照在上面,金燦燦的。一片葉子從拱出嫩芽到枯黃落地之間的距離,只是從初春到深秋那么長。葉子死了,數卻活著,第二年仍能發出一茬新葉兒。我想,這就是自然之道吧!想累了,我就躺在車后座上,這就是我的天地了。我透過天窗,看那蔚藍的天,潔白的云,心里那個美呀!到了,馬上就要到呼倫貝爾大草原了。
在我和媽媽的歡呼聲中,車已經開進草原了。哎,要怪就怪來的季節不對,草已經黃了,沒有人再住蒙古包了。不過,看看一望無際的大草原,心情還是蠻不錯的!我覺得頓時神清氣爽,心曠神怡,心胸開闊了,那些煩惱頓時飛到了九霄云外。我站在好望角眺望草原;好像《人與自然》中演的非洲大草原啊!只要多幾只鹿,馬,就好了。于是我開始學趙忠祥,其實我也就那么一句學得響。
這次去大草原,不光欣賞到了祖國的大好河山,還學到了一些東西,像,呼倫貝爾大草原為什么叫呼倫貝爾,是因為在草原上面有一條湖叫呼倫湖,下面也有一條湖叫貝爾湖。所以兩條湖中間的草原叫呼倫貝爾大草原,中間的城市叫呼倫貝爾市,中間的山叫呼倫貝爾山。蒙古人真有意思!蒙古人不像我們叫什么村,屯,而是左旗,右旗,中旗。我覺得蒙古人的名字也很好聽。
內蒙古不光山好,水好,人更好。
我愛內蒙古,這個地方很美!